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齊魯書社 作者:秦海燕,曹鳳霞 頁數:32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部著作運用現代語用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對東北方言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審視和研究。在具體研究過程中,兩位作者運用語用學的基本理論尤其是言語行為理論對東北方言進行了比較細致的梳理和分析。具體內容包括言語行為理論的若干問題、“言語行為”理論的方言研究視角、會話含義與語言的形式結構、東北方言的“招呼”類言語行為、東北方言的話語系統(tǒng)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書籍目錄
序緒論 0.1 新中國成立后東北方言研究綜述 0.1.1 引論 0.1.2 東北方言研究概況 0.1.3 東北方言研究中的問題及思考 0.2 東北方言話語模式研究的意義、研究方法及理論依據 0.2.1 研究意義 0.2.2 研究方法 0.2.3 理論依據及研究特色上編 基本理論研究與探討 第一章 言語行為理論的若干問題 1.1 “言語行為”理論的學術意義 1.1.1 “言語行為”理論的基本主張 1.1.2 “言語行為”理論的語言學意義 1.2 “言語行為”類型與言語形式的關系 1.2.1 “間接言語行為”理論 1.2.2 “言語行為”與言語形式 1.2.3 “言語行為”理論的適用性 第二章 “言語行為”理論的方言研究視角 2.1 言語事件與言語行為 2.2 言語事件與言語環(huán)境 2.3 語用原則與語用策略 2.3.1 合作原則 2.3.2 合作原則的理論基礎 2.3.3 合作原則的內涵闡釋 2.3.4 禮貌原則 第三章 會話含義與語言的形式結構(上) 3.1 語言的抽象意義 3.1.1 語言形式與會話含義 3.1.2 抽象語義的矛盾構成 3.2 關于“語境”的討論 3.2.1 “語境”的界定 3.2.2 界定“語境”的意義 第四章 會話含義與語言的形式結構(下) 4.1 語境意義 4.1.1 語境與會話含義 4.1.2 言語義實現的途徑 4.1.3 語義偏離實現的類型 4.2 潛在語義中編 東北方言的言語行為模式研究 第五章 東北方言的“招呼”類言語行為 5.1 招呼語的類型 5.1.1 稱呼型 5.1.2 情景詢問型 5.1.3 問好型 5.2 呼應語的形式 5.2.1 “稱呼型”招呼語的呼應語 5.2.2 “稱呼+行為描寫”式招呼語的呼應語 5.2.3 “事由詢問型”招呼語的呼應語 5.3 語境干涉與招呼語的策略類型 5.3.1 親屬稱謂成為一種交際策略 5.3.2 語境對其他稱謂方式的影響 5.3.3 招呼語的語境調整 第六章 東北方言的“批評類”言語行為 第七章 東北方言的“玩笑類”言語行為 第八章 東北方言的“闡釋類”言語行為 第九章 東北方言的話語系統(tǒng)下編 東北方言形式系統(tǒng)的個案研究——吉林方言代詞研究 第十章 方言代詞研究概述 第十一章 吉林方言的人稱代詞 第十二章 吉林方言的指示代詞 第十三章 吉林方言的疑問代詞吉林方言代詞研究結束語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上編 基本理論研究與探討 第一章 言語行為理論的若干問題 1.1 “言語行為”理論的學術意義 1.1.1“言語行為”理論的基本主張 “言語行為”理論是由英國語言哲學家奧斯汀開創(chuàng)的,經由他的學生塞爾補充、修正、完善,成為語用學的核心理論之一。言語行為理論從哲學的角度重新審視、界定了言語的本質特征,最終為語言研究打開了一扇通往廣闊天地的大門。 言語行為理論的基本觀點概括而言就是:“說話就是做事?!薄 把浴迸c“行”的關系,一直是中外哲學家、思想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們關注的熱門話題。傳統(tǒng)的比較通行的觀點認為“言”與“行”是對立的,二者是不同質的存在。在中國有“慎于言而敏于行”、“言行一致”等比較常用的表述,西方也有類似“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行動勝于言語)這樣的諺語,可以概括人們對“言”與“行”關系的大體看法。20世紀20年代初,波蘭裔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對這一觀點提出了挑戰(zhàn),他強調指出“語言的原始功能是作為一種行動方式,而不是思想的對應物,語言在最初的時候從來沒有僅僅被用作反射思想的鏡子,這是語言的一種很牽強的派生的功能。
編輯推薦
《東北方言的話語模式研究》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