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孔子形象

出版時間:2004-3  出版社:齊魯書社  作者:林存光  頁數(shù):463  字數(shù):325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由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林存光副教授承擔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該項成果是一部系統(tǒng)研究和論述歷史上的孔子形象演進變化歷程的著作。在對相關(guān)文獻進行資料性收集與系統(tǒng)梳理的基礎(chǔ)上,作者對從先秦到20世紀孔子形象的變遷歷程、對歷代人們心目中的孔子形象作了深入細致的考察、分析與論述,這是一項在系統(tǒng)性方面具有開拓性意義的有關(guān)孔子形象問題的研究成果??傆嫾s30余萬字,共包括四大部分和一個結(jié)束語,第一部分:作者具體地考察了幾種世人對孔子與孔學的典型的讀解范式,它們分別是理性批判或知性分析的、文化決定論的、歷史還原論的和人格主義的讀解范式。第二部分:該部分對歷史上的孔子形象從學者到偶像化的轉(zhuǎn)換變遷歷程作了具體的、歷史的考察。第三部分:該部分對孔子與儒教的歷史命運作了系統(tǒng)的論述與分析。第四部分:該部分對孔子與儒教的現(xiàn)代命運作了系統(tǒng)的論述與分析。作者最后就20世紀的中國人在對待孔子與孔學問題上的幾種典型的態(tài)度類型作了歸納性的總結(jié)。依作者之見,除了尊孔與反孔或批孔之外,事實上還存在著這樣幾種態(tài)度類型,即弘揚孔子與孔學的態(tài)度,承認、肯定與表彰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歷史地位的態(tài)度,對真假孔子區(qū)別對待的態(tài)度,把孔子當作過去的人物來對待的態(tài)度等。

作者簡介

林存光,1966年2月生,山東濟寧人,哲學博士,現(xiàn)為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先后在山東師范大學、南開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先秦諸子學、中國儒學史、中國政治思想史和政治文化傳統(tǒng)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曠世大儒--孔子》(合著)、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導論  一、“看”的方式  二、更進一步的思考  三、走向人文時代    1.文化轉(zhuǎn)型:一個時代性的課題     2.孔子對時代課題的回應(yīng)第二部分 孔子:從學者到偶像  一、夫子自述    1.“述而不作”:一個誠實的學者    2.曠野呼告:一個失意的政治家    3.“學者為已”:孔門“道問學”的道德含義  二、夫子行狀:東西南北之人    1.曇花一現(xiàn)的喜色    2.孔子賢者:雙向選擇的結(jié)果    3.君子之學的固有義    4.孔門:一個亞文化群體    5.老子:孔子的第一個真正論敵  三、戰(zhàn)國諸子多維視野中的孔子    1.繁飾禮樂而崇尚無用的孔某    2.明乎禮義而陋于知人心的君子    3.既仁且知而通體德慧的圣人    4.已逝而謬種流傳的賢人    5.小結(jié)  四、一個歷史性的反題  五、孔子的偶像化    1.通于時變世務(wù):儒家精英人物政治態(tài)度的自我調(diào)適    2.董仲舒的“推明孔氏”    3.司馬遷心目中的“至圣”    4.漢武帝“表章《六經(jīng)》”政策的出臺    5.緯書中的孔子神話    6.漢儒學術(shù)思潮的轉(zhuǎn)向與王莽的空言慕古    7.孔子崇拜的制度化    8.孔子形象的延續(xù)與再生    9.小結(jié)第三部分 孔子與儒教的歷史命運  一、先秦秦漢時期的政治文化演進  二、文化的世俗化與孔子的政治命運  三、孔子學說何以適應(yīng)秦漢以來的社會  四、儒教演生的邏輯與特點    1.以孔子為至    ……  五、圣人之道與帝王之勢  六、中國社會歷史命運的大變化  七、異端之聲第四部分 孔子與儒教的現(xiàn)代命運  一、引言  二、孔子形象的裂變  三、孔子與儒教在現(xiàn)代中國的命運轉(zhuǎn)折結(jié)束語:在尊孔與批孔之間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孔子本是一個溫良、平實、謙遜的學者,然而他卻成了人們心中的偶像與神話;照理講,他的溫良與平實本不應(yīng)使他成為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但他卓然站在中國軸心時代的轉(zhuǎn)折點上,這使他不僅生前歷盡了磨難,而且死后更是命運多舛,有時人們對他尊崇過甚,有時又對他誤解太深,以至在中國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他竟成了一個不是被人尊奉為神明至圣就是被人貶斥為鄉(xiāng)愿惡魔而最具爭議性的歷史人物。但是,不管人們是把他捧上九天,還是把他貶入九地,他在人們的爭議中又確乎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具統(tǒng)制力的思想家?! ∫?、“看”的方式  可以說,沒有哪一個人能像孔子那樣被人評頭論足,竟然津津有味地被評說了2500多年。如果說這2500多年在整個人類進化史上仍不過是倏忽旦暮之間的話,那可真是孔子一忽兒被人說成神,一忽兒又被人罵為鬼,說得痛快,罵得也淋漓,要生欲死,這“旦暮之間”似乎就孔子在唱獨角戲。一家家王朝的興衰更替已經(jīng)煙消云散,但孔子卻仍然是我們心中一道揮之不去的難題。這歷史上的孔子形象也正猶如一幅可以從兩種角度觀看的“格式塔”臉譜,只因人的選擇角度或“看”的方式不同,這樣“看”孔子是神明至圣,那樣“看”孔子則又成了鄉(xiāng)愿惡魔?! ∪欢?,這絕不是說人們回頭“看”孔子時在玩一種輕松無聊的觀念游戲,相反,這對于歷史上乃至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實則是一項極嚴肅而直接關(guān)系著其生存路向抉擇的大課題,來不得絲毫的含糊。我們不妨說,當人們認真地“看”或“讀”孔子時,孔子也使人們無以逃避他的“軌跡”?! ≌缑绹麄惱韺W家弗雷徹所認為的,“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不關(guān)心,因為即使是恨,也還是把別人當作一個‘你’來看待,而漠不關(guān)心則是把別人當作一個東西看待。”那么,我們也可以說,尊孔子為偶像的反面并不是詛咒他是惡魔,因為咒他是惡魔也還是把孔子當作一個權(quán)威性的偶像看待。而如果我們對孔子的歷史命運作一番歷史的反省與考察的話,亦不難發(fā)現(xiàn):孔子正是在毀譽之間的夾縫中逐漸深入人心的,每一次的重壓和挫折不但沒有消除孔學的影響,反而引發(fā)了更為廣泛而深入持久的儒家思想文化的復興運動,這在傳統(tǒng)儒教中國的歷史上可以說是一個不斷持續(xù)展開的動態(tài)過程?!   ≡谥苡瘟袊局校鬃釉谂c“憤世嫉俗”的隱者的遭遇中,不論是被給以同情的忠告,還是被譏諷與奚落,都不足以動搖孔子積極救世的立場而使其放棄其道德理想,似乎也沒有對孔子造成多大的心靈震撼。但,耐人尋味的是,老子竟然贏得了孔子無限的崇敬,甚而他將老子比做高深莫測的龍,老子顯然不是一般遺世獨立的隱者。我想,僅僅因為老子對古代禮制十分精通,也很難對老子何以會贏得孔子如此崇高的敬意做出圓滿合理的解釋,因為春秋時人“猶尊禮重信”,僅僅是精通古代禮制似乎也很難對孔子造成心靈的極大震撼。在我看來,事實上孔子對老子的崇敬之情也許更主要的是基于他們之間思想取向的不同。雖然,兩位哲人之間并未發(fā)生面對面激烈的論爭,但在平靜友好的會談對話中卻存在著思想傾向性上的根本不同與對立。當時是孔子作為一個虛心好學的青年學者去拜訪而向老子請教,而老子作為施與忠告而富有智慧的哲人則給予了孔子諸多的訓誡。據(jù)《史記·老子列傳》:  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從老子施與孔子的忠告來看,老子盡管沒有對古代的禮制提出 直接的尖銳批評,但是,老子顯然對孔子對古代禮文化的學習與推崇頗不以為然,并以他那“大智若愚”、深于世故的智慧來勸導孔子明哲保身。雖然孔子并未聽從老子的勸告,而終生致力于力行救世,但他對老子卻深表無比的崇敬之情。依我之見,從孔子對老子的崇敬之情,可以說明老子除了給予了孔子諸多古代禮制方面的教導之外,更讓孔子心儀的是老子還深具超乎孔子關(guān)注現(xiàn)世的人文理性之上的另一種哲學慧識。因此,由老子對古代禮制的精通也許并不能直接得出這樣一種結(jié)論,即他持有與孑L子完全相同的對禮的充分肯定的態(tài)度與主張,而只能說明作為同時代的人,老子較之孔子更精通古代的禮制文化傳統(tǒng),而孔子欲學之以救世,但老子卻未必作如是想,也就是說,孔老之間在禮學上同樣可能存在著價值認知取向上的內(nèi)在分歧。如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今本《老子》中何以會出現(xiàn)上述激烈批評禮的言辭了,盡管那可能只是出于老子后學之口?! 】傊献涌梢哉f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思想取向上對孔學構(gòu)成了真正挑戰(zhàn)的哲學家。盡管還有諸多的疑案未解,即使是孔子真的曾學禮于老子,但孔子之所愿學未必就是老子之所主張,他們對自然、社會、人倫道德、治國之道各自進行著獨立的思考,雖然沒有展開針鋒相對的論辯,但他們思想傾向性上的根本分歧與對立可以說又使他們彼此構(gòu)成為對方真正的論敵。而且,他們根本傾向性上的分歧與對立,不久便在他們各自的后學那里演化為一種思想領(lǐng)域公開的黨派性的激烈對抗、論辯與斗爭,甚至是詆毀與攻擊:老子后學極力排詆圣人人為造作的仁義禮法,認為它是破壞人類恬淡淳樸的自然本性與自然和諧的社會政治秩序的罪魁禍首;而孔子后學則不遺余力地維護圣人的仁義禮法之教,以安頓人生、培植道德文明教養(yǎng)、重整失序的社會政治秩序?!   ?911年辛亥革命一舉推翻了清王朝的政治統(tǒng)治,中國的歷史的確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然而,“民國”乃至后“民國”時代的歷史脈搏撤播出的并不是一串激情與理性、活力與節(jié)制交相輝映的和諧音符,而是充滿了吊詭性的風云波瀾。民主革命的激流勇進與尊孔復辟的逆流回潮交錯激蕩,中西文化的會通調(diào)和與異質(zhì)沖突是非紛紜,正是在這種云譎波詭的現(xiàn)代歷史風云中,孔子的功與過、孔教的是與非成為了新文化運動重新估定和評判一切價值的一大焦點問題?! ∥逅男挛幕\動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最具啟蒙意義的思想革命,它正面擁護和大力倡導的是科學與民主以及白話文運動,而反面則向孔家店發(fā)起了集中而猛烈的攻擊。何以在這個時候,孔教又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呢?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直接的原因,即是對當時尊孔復辟的逆流回潮的一種反動,二是更根本的原因,即根源于倫理、文化上的新覺悟。茲分述如下:  民國建立之初,雖然“并沒有自覺地圍剿孔子”,但南京臨時政府于1912年3月頒布的《臨時約法》規(guī)定了“人民有信教之自由”,同時,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發(fā)布行政命令,規(guī)定學校不準讀經(jīng)祀孔,這實際上具有否定“定于一尊”的孔子和把“大成至圣先師孔子”逐出學校的意味。時任教育總長的蔡元培先生在《對于新教育之意見》一文中闡述的觀念頗具代表性,可用以說明南京臨時政府對孔子與孔教的態(tài)度,即“孔子之學術(shù),與后世所謂儒教、孔教當分別論之”,文中蔡先生提出了實施“軍國民教育、實利教育、公民道德、世界觀、美育”的新教育方針,并認為孔孟所謂的“義”、“恕”、“仁”實即近世所倡導的“自由、平等、親愛(博愛)”等“公民道德”,而對滿清時代所欽定的教育宗旨即忠君與尊孔,蔡先生則認為“忠君與共和政體不合,尊孔與信教自由相違”。可見,蔡先生的態(tài)度,一方面是對孔子本人的學術(shù)持基本肯定的態(tài)態(tài),而另一方面則堅決反對由政府定孔子于一尊的“尊孔”?! ∪欢?,南京臨時政府廢止祀孔讀經(jīng)的做法在康有為等尊孔主義者看來,無異于是將整個中國文明的根基掃除蕩盡或徹底傾覆,此時的南??凳ト艘延伞拔煨缇S新之中堅”轉(zhuǎn)身變?yōu)椤懊駠嘏f與反動分子”了。在康氏尊孔子為教主、立孔教為國教的倡議和感召下,一批尊孔社團如孔教會、孔道會等紛紛成立。與此同時,北京政府的大總統(tǒng)袁世凱亦通令全國尊崇“寄托”了他的“帝王之想”的孔圣,而且,不僅重新恢復了祀孔祭天的大典,還把孔子之道列入了“天壇憲法”草案第十九條,即“國民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另外,學校也重新恢復了讀經(jīng)。后來,南??凳ト伺c辮子大帥張勛還上演了一出尊孔復辟的鬧劇。正是在民間與官方兩股尊孔復辟勢力的交相呼應(yīng)鼓噪下,掀起了一股尊孔復古的歷史逆流。但是,這股名為“尊孔”、實則厚誣孔子,并意在復辟帝制或使孔教與政治重新結(jié)合聯(lián)姻的歷史逆流,不僅沒有使孔教重獲新生,反而使孔教受到了顛覆性的抨擊?! ⌒挛幕\動的領(lǐng)袖和健將們正是針對上述尊孔復辟的逆流而向孔家店發(fā)起集中而猛烈的攻擊的。誠如胡適在《新思潮的意義》一文中所說:“孔教的問題,向來不成什么問題。后來東  方文化與西方文化接近,孔教的勢力漸漸衰微,于是有一班信仰孔教的人妄想要用政府法令的勢力來恢復孔教的尊嚴,卻不知道這種高壓的手段恰好挑起一種懷疑的反動。因此,民國四五年的時候,孔教會的活動最大,反對孔教的人也最多。孔教成為問題就在這個時候?!比欢瑔栴}既已發(fā)生,問題所涉及的性質(zhì)與范圍卻不單單是局限于尊孔與反尊孔的斗爭上了。如陳獨秀在《憲法與孔教》一文中所說:“‘孔教’本失靈之偶像,過去之化石,應(yīng)于民主國憲法,不生問題。只以袁皇帝干涉憲法之惡果,天壇草案,遂于第十九條,附以尊孔之文,敷衍民賊,致遺今日無謂之紛爭。然既有紛爭矣,則必演為吾國極重大之問題。其故何哉?蓋孔教問題不獨關(guān)系憲法,且為吾人實際生活及倫理思想之根本問題也?!蹦敲?,孔教問題既然涉及“吾人實際生活及倫理思想之根本問題”,因此,陳獨秀等新文化運動的領(lǐng)袖和健將們對孔教之是非價值的重新評判和估定,又是在他們對中西文化與倫理問題的根本自覺或最后覺悟的意識之上而展開的,可以說,新文化運動在這一意義層面上對孔教問題的評判和估定更具思想啟蒙的歷史意義。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后記  本書緣起于一部寫于十年前的舊稿,名為《孔子:從學者到偶像》,此舊稿只限于講述和闡釋先秦兩漢時期的孔子形象的歷史變遷與轉(zhuǎn)換。書成后雖得一出版社應(yīng)允出版,并已印出了清樣,但后來由于該出版社內(nèi)部的某種原因,終究還是未能出成。2001年筆者以《歷史上的孔子形象》為題申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并獲準立項,于是乎舊稿又得以重獲脫胎換骨的新生,如今的新生兒已是大不同于舊稿了,其中有一小部分內(nèi)容是在舊稿基礎(chǔ)上修改、刪裁或重寫而成的,而主體部分的內(nèi)容則是完全新寫的。如今的新生兒雖是仍然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畢竟已較舊稿大大完善、系統(tǒng)、深入和透徹了許多,因此,有一點筆者是可以聊以自慰的,就是筆者沒有虛擲這十年的光陰,而是在讀書求學中有了些許的進步。在這因生存的艱辛而顯得有些漫長的十年中,舊稿幾近廢掉的命運,曾讓筆者苦惱過,而如今它終于能以新生的面貌面世,令筆者倍加感動和慶幸。  2002年4月6日,筆者曾組織召開了一次小型的“孔子與中國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與會學者大都是在北京各高校和研究機構(gòu)中從事中國哲學教學與研究的學者,他們曾就拙稿《孔子:從學者到偶像》一書的綱目及《歷史上的孔子形象》課題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許多中肯而寶貴的批評性、建設(shè)性的修改意見和建議。我在寫作《歷史上的孔子形象》一書的過程中,充分借鑒和吸取了這些學者充滿睿智的意見和建議,在此一并向這些可敬的學者和良師益友們致以最誠摯的謝忱。  最后,筆者在此應(yīng)特別言明并致以最深摯謝意的是,本書之所以能夠?qū)懗珊统霭?,一是得到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金的支持,二是得到了孔子文化大學(曲阜師范大學)深見東州儒學研究基金的資助。特別是,在筆者申請深見東州儒學研究基金資助的過程中,曲阜師范大學的苗潤田教授、楊朝明教授、李景明教授等諸多師友曾給予了無私的幫助。沒有這些學術(shù)研究基金的大力支持和資助,以及許多師友們的無私幫助,本書是無法順利寫成并很快出版的,故筆者深愿本書不會辱沒了這些基金和師友們的深情厚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歷史上的孔子形象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藏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