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樂府詩評注

出版時間:2000-10-1  出版社:齊魯書社  作者:王國安,王運熙  頁數(shù):270  字數(shù):227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收集了漢魏六朝樂府詩共190首。既較多地選錄了通常所說的樂府民歌,也選錄了相當部分文人作品,以求使讀者對樂府詩有了較多的了解。所選作品按《樂府詩集》所分類別編排。其中選錄了較多的為相和歌辭、琴曲歌辭和雜歌謠辭,亦有少量選錄。按不同的具體曲高先列古辭,后附文人擬作。

書籍目錄

前言 郊廟歌辭 日出入 鼓吹典辭 無名氏   朱鷺 戰(zhàn)城南 巫山高 有所思 雉子斑 上邪 曹丕 釣竿行 謝朓 臨高臺 橫吹曲辭 無名氏 企喻歌 “男兒欲作健” “男兒可憐蟲”  瑯琊王歌   “新買五尺刀”   “客行依主人”紫騮馬歌辭    “高高山頭樹”    “十五從軍征”地驅(qū)歌樂辭    “驅(qū)羊入谷”     “側(cè)側(cè)力力”地驅(qū)樂歌雀勞利歌辭隔谷歌“兄在城中弟在外”“兄俘虜受困辱”捉搦歌“誰家女子能行步”“黃??菘蒎炱炎勇摹闭蹢盍柁o…… 相和歌辭 琴曲歌辭 雜曲歌辭 雜歌謠辭

章節(jié)摘錄

  這首民歌展現(xiàn)了這樣一幅畫面:碧波漣漪,一群少女泛動漁舟,游弋在荷葉叢中采蓮。歡聲笑語,人湖相依為景,清新活潑,天趣盎然。首句用一“可”字先將采蓮這一活動有趣而令人神往之意隱隱點出。次句正面寫景?!昂翁锾铩?,突出荷葉圓碧飽滿,層層疊疊,令人贊嘆。接著筆鋒落到魚兒身上,在構(gòu)思時似乎受到(詩·小雅·魚藻》“魚在在藻,依于其蒲”的影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后四句采用古歌謠常用之排比和嵌字結(jié)合使用的手法,句末一字,連讀即為“東”、“西”、“南”、“北”四字,“文情恣肆,寫魚飄忽,較(詩》‘在藻’、‘依蒲’尤話”(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   h樂府中的游子思鄉(xiāng)之作大都直接抒寫愁思,此詩卻顯得頗為特別,圍繞一戲劇性的場面表現(xiàn)游子辛酸,引出“遠行不如歸”的主題。詩首兩句比而兼興,堂前之燕,冬去夏來,自有一定之時,而“兄弟兩三人”流落他鄉(xiāng)卻久不歸,對比之下,豈不愈覺悲苦!言“冬藏夏見”,可見已非一年半載,見得時間之長;而“流宕”更不同于一般的“客游”,蘊有被迫無奈,生計無著之意。古詩中思婦征夫之詞往往提到“衣著”,只緣時移節(jié)換之際,客居異鄉(xiāng)者最敏感的即是衣著的無從著落,故詩接著即以衣衫無人縫補來突出生活中的種種窘迫。“主人”而稱“賢”,而言“賴得”,足見對女主人的尊敬感激。丈夫起疑一段,是情節(jié)高潮。但用墨仍十分經(jīng)濟,僅以其歸家時瞬間的一個動作,就表現(xiàn)出心懷疑慮又不便發(fā)作的心態(tài);羈旅者也未多作解釋,僅用“水清石見”之喻表明心跡。至此,誤會或許已冰釋,但流浪者心頭之陰影卻不易消去。李因篤說:“‘石見何累累’,承之曰‘遠行不如歸’,接法高絕。非遠行何以有補衣之舉,故觸事思歸也?!?《漢詩音注》詩將羈旅之悲隱寓于活潑生動、詼諧有趣的敘事之中,筆墨簡練老到,往往一二字,一二句,便使人物神態(tài)如繪,聲口畢肖,確屬難能可貴?!   〈嗽娒枋鲆淮翁焐系拈L夜之飲。赴宴者是人間凡人,能夠“步云衢”,自然快樂無比。首句雖屬樂府習用套語,但用在這里卻也十分貼切?!跋鄰摹眱勺郑姷玫翘煺呓j繹而行,并非一人。隨后具體描寫宴請場面:席間美酒鯉魚,佳肴雜陳;鼓瑟吹竿,樂曲悠揚;舞姿蹁躚,歌聲悅耳。而奔走侍奉其間者,無一不是神話人物和天上星宿。作者大膽借助于想象,運用豐富的天文知識,使神祗星宿,各司其職,“肆意鋪陳,淋漓盡致,用以渲染歡樂之況”(鄭文《漢詩選箋》)。層次井然,紛繁而不亂,互文對偶,更使賦的筆法得以充分發(fā)揮。此詩雖屬游仙,但詩中引以為豪奢的,皆是人間之物,可見種種描繪,均不過是人間盛宴的折射。此詩當時大約用于宴席之間娛賓佐飲,但其恢宏恣肆的氣勢,頤指群仙的意態(tài),客觀上也反映了漢代國力鼎盛時期人心昂揚自信的一面?!   ∮踵荡宿D(zhuǎn)蓬,居世何獨然。長去本根逝,夙夜無休閑。東西經(jīng)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風起,吹我入云間。自謂終天路,忽然下沉淵。驚飆接我出,故歸彼中田。當南而更北,謂東而反西。宕宕當何依⑨,忽亡而復存。飄飄周八澤,連翩歷五山。流轉(zhuǎn)無恒處,誰知吾苦艱。愿為中林草,秋隨野火燔。糜滅豈不痛,愿與根荄連。  [題解]  本篇《樂府詩集》收入相和歌辭清調(diào)曲。《樂府解題》謂“曹植擬(苦寒行》為《吁嗟》?!比∑變勺譃轭}。由于曹丕父子的猜忌,作者長期離開國都,置于監(jiān)國使者的監(jiān)控之下,且經(jīng)常改換封地。丁晏說:“《魏志》本傳:(植)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無歡,遂發(fā)疾薨。此詩當感徙都而作也?!?《曹集銓評》)詩借詠蓬草,中述屢遭轉(zhuǎn)徙的痛苦心情。吁嗟,嘆詞?!   「菡郛敻挗伲瑱┱郛敻?。各自是官人②,那得到頭還!  [注釋] ?、俅耸自械谖?。更(geng耕),再,又。覓,找。 ②官人,為官府差遣之人。蕭滌非說:“此處官人,男當是官隸,女當是官妓,俱無人生自由?!?《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一說:“官人,婦女呼主之稱?!髯允枪偃恕?,言我到彼,亦有呼我為官人者,與汝真各自以為是也。”(張玉谷《古詩賞析》)  [評析]  《那呵灘》六首,似是一組男女對唱的組歌,內(nèi)容互有聯(lián)系,寫情人相別無奈之情。前三首寫男子將出行時,情人間的叮囑、承諾。原列第四、第五的這二首,為組歌之高潮所在。前首是女子唱。男子登船離灣,女子匆匆趕去相送。一個“聞”字,見得他們并非夫婦,而是情侶?!敖驈潯彼齐S手拈出,實為點明男子是乘船而行,從而引出“愿得篙櫓折”這一奇“愿”。送別之際,或祝行人一路平安,或盼情郎早日歸來,此則愿篙折櫓斷,頗同詛咒,不合情理,然經(jīng)末句挑明,就強烈地顯現(xiàn)出女子對離別的痛恨和對情郎的摯愛。  后首是男子答辭。首二句先承女子心愿而言,兩“當”字連用,言下自然是此番行程必不可改。緣何如此絕情呢?次二句交代了原因,身為“官人”,奉公差遣,哪得隨心所欲!語意似平平淡淡,但就中可以感受到一種身不由己的深沉悲哀。兩詩語言明快自然, 由于采用連環(huán)修辭手法,更增添了語言蟬聯(lián)之美。拔 蒲(二首)  (一)  青蒲銜紫茸①,長葉復從風。與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②?! 題解]  《拔蒲》,《古今樂錄}謂是“倚歌”,即是一種不伴舞蹈,“悉用鈴鼓,無弦有吹”的歌曲?!稑犯娂肥杖肭迳糖o西曲歌。共二首。寫女子與情郎同去拔蒲時的歡樂心情。蒲,一名香蒲,水生植物,可制作蒲席,嫩者可食?! 注釋] ?、巽曌先祝稳萜巡菁舛碎L著紫色的絨毛。②五湖,古代吳越地區(qū)的湖泊。其說不——,通常指太湖,或者太湖及其附近湖泊。此處當為泛指?! ?二)  朝發(fā)桂蘭渚①,晝息桑榆下。與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②?! 注釋] ?、俟鹛m渚,長著桂木蘭草的水中小洲。②竟日,終日,整天。不成把,指不滿一把?! 評析]  拔蒲,是江南水鄉(xiāng)的一種普通農(nóng)活,但如果與情人一起去拔蒲,其境況恐怕就不同一般。第一首寫出發(fā),以景物襯托心情,妙在前二句,青青的香蒲銜著紫住的絨茸,長長的蒲葉隨風擺動,平時常景,此時在女子眼中何以變得如此美好呢?“與君同舟去”一句,看似不經(jīng)意,實則正是她充滿歡樂的個中原因,故而連司空見慣的蒲草也顯得格外可愛誘人,此即所謂“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王國維《人間詞話》)。第二首寫收獲,以勞動表現(xiàn)戀情,妙在后二句。開始二句承前首末句,“朝發(fā)”、“晝息”,補充概述一日之行程。后二句寫一天勞動的收獲?!熬谷铡?,強調(diào)時間之長。整整一天,以兩人之力“同拔蒲”,而竟然“不成把”,借拔蒲之機熱戀相聚,而實則無心拔蒲之情,豈非盡在不言之中!詩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看似寫拔蒲勞動,無一字涉及愛情,其實濃縮著言外之情和豐富的詩意?! ∽鳌⌒Q 絲  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①。何惜微軀盡②,纏綿自有時③。  [題解]  《作蠶絲》,《樂府詩集》收入清商曲辭西曲歌,共四首。都是借養(yǎng)蠶寄托情愛之歌。本篇原列第二?! 注釋] ?、俳z,諧音“思”。懷思,懷有相思之情。②微軀盡,指春蠶死去。蠶在絲繭結(jié)成后還會化成蛹和蛾,但古人習慣視蠶絲吐盡之日,即蠶生命終結(jié)之時。 ③纏綿,雙關(guān)語。以蠶絲之纏綿,暗諧情思之纏綿?! 評析]  以“絲”諧音“思”,漢魏樂府中早有先例。如《離歌》之“裂之有余絲,吐之無還期”。朱嘉征謂:“余絲,隱‘余思’,后‘石闕’、‘蓮子’堵語本此?!?《樂府廣序》)可見淵源之古。但直接將“蠶”與“絲”兩個意象聯(lián)綴并用,卻首見于此詩。詩情感熾烈而表達細膩,正是由于巧妙地把比喻和雙關(guān)諧隱融合使用,加以曲折含蓄的表現(xiàn)。唐李商隱名句“春蠶至死絲方盡”,即脫胎于此?!  ?/pre>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前言  樂府詩的原來意義,是指由樂府機關(guān)負責采集、制作并配合音樂演唱的詩歌。在中國中古時期的漢魏兩晉南北朝時代,中央政府一直設置著管理音樂和歌曲的專門官署樂府,負責搜集和編制各種詩歌、樂曲,配合演唱。這些配樂演唱的詩歌,就叫樂府詩,后人也簡稱為樂府。據(jù)《漢書》等史籍記載,西漢武帝時建立了一個樂府機構(gòu),著重從各地采集民間歌詩,配樂演唱,供皇帝與貴族們娛樂之用。這一由中央樂府機構(gòu)采集各地歌謠的制度,被以后歷朝所承襲,在中國詩歌史上起了積極作用。它使許多優(yōu)秀民歌賴以保存和流傳,為古代詩歌輸送了新鮮血液,啟迪和滋潤了許多文人作品,促進了中國詩歌的繁榮和發(fā)展?,F(xiàn)存樂有詩數(shù)量眾多,其中有不少是被采錄的民歌,更多的是文人制品,兩方面均有不少優(yōu)秀之作。漢代以后,有許多文人寫作的樂府詩,只是運用樂府詩體的案頭之作,并不配樂演唱,這是造成樂有詩數(shù)量眾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谥袊膶W史上,詩歌配合音樂的情況,大致可分為三個歷史時期:一是先秦時期,以《詩》三百篇(主要是四言詩體)為代表;二是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以樂府詩(主要是五言、七言詩體)為代表;三是唐宋元明清時期,以詞、散曲(主要是雜言或長短句詩體)為代表。三個時期不但詩體有明顯變化,所配合的音樂也有很大不同。中古時期的樂府詩,不但是該時期音樂文學的代表,而且在整個中國詩歌史以至中國文學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未凰幍摹稑犯娂?,共一百卷,搜集漢魏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的樂府詩最稱詳備。該書把樂府詩分為十二大類,下面按照其原來次序,分別作一點簡括的介紹。  一、郊廟歌辭 是朝廷祭祀用的樂章。古代帝王以郊祭祭天地,于宗廟祭祖宗,郊廟歌辭便是郊祭、廟祭時歌頌天地、祖宗的樂章。漢代有《郊祀歌》十九首用于郊祭天地,《安世房中歌》十七首用于歌頌祖宗。這類郊廟樂章,以后歷朝不絕,現(xiàn)存數(shù)量頗多?!稑犯娂反娼紡R詩十二卷?! 《?、燕射歌辭 是帝王用于宴會和大射(射箭的一種儀式)的歌辭。帝王召宴宗族、親友、賓客和大射時,要奏樂曲,這是從周代傳襲下來的制度。今存西晉至隋代歌辭?!稑犯娂反嬖娙怼! ∪⒐拇登o 鼓吹曲原是軍樂。其樂器主要有鼓、簫和笳,鼓吹就是擊鼓吹簫笳的意思。漢代,鼓吹曲還用于朝廷節(jié)日大會和帝王出行道路等場合,借軍樂以壯聲威。漢鼓吹曲有《短簫鐃歌》十八首,其中也有少數(shù)民歌,后代依漢《鐃歌》舊題作待者不絕。曹魏、孫吳以下各朝,亦各制鼓吹曲,其內(nèi)容多數(shù)鋪敘帝王的武功?!稑犯娂反嬖娢寰??! ∷?、橫吹曲辭 從北方少數(shù)民族傳來的軍樂,其樂器有鼓、角,故后來又叫鼓角橫吹曲。漢魏以來,流傳的有《隴頭》、《關(guān)山月》等十八曲,今所存歌辭,均為南朝和唐代文人作品;又有《梁鼓角橫吹曲》六十多首,是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歌辭?!稑犯娂反嬖娢寰怼! ∥?、相和歌辭 原是漢代的民間歌曲,包含不少民歌,后來產(chǎn)生了大量受民歌影響的文人作品。相和,取絲竹相和之義,即用弦樂器、管樂器配合歌唱,聲調(diào)清婉動聽,因此受到社會各階層的愛好。相和歌中的平調(diào)、清調(diào)、瑟調(diào)三部類,稱清商三調(diào),曹魏開始特別發(fā)展,成為相和歌的主要部分?!稑犯娂反嬖娛司?。  ……

編輯推薦

  入漢以來,先秦的雅樂日趨沒落,從民間或西域傳來的俗樂成為新興事物,西漢時建立,了專門的音樂機構(gòu)--樂府,用來管理那些新興的俗樂,樂府詩就是樂府機關(guān)采擷、演唱的,這些新興俗樂的歌辭。本書選取漢魏六朝的著名樂府詩,供讀者品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漢魏六朝樂府詩評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裝幀和印刷都像樂府詩一樣簡單樸素,價廉物美
  •   很久沒有因為買到一本好書而興奮了,這本書令我高興了許久……大概十年前買過王運熙的《古詩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后來也買過與這本書同系列的《莊子譯注》,都是令人愛不釋手的。的確,是一本很好的書。
  •   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性價比高,有注釋有翻譯。非常好
  •   如果里面的生字注解再多一些就好了
  •   內(nèi)容不錯,分類也很詳細,只不過書的排版不太好,字有些大,版式比較亂~~~~不過價格很公道
  •   書的裝幀不錯,詩選的也不錯,就是解釋的少了點,而且,沒有關(guān)于詩歌的欣賞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