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

出版時間:2001-7-1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作者:雨果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出版于1862年,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部集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shí)主義于一體的藝術(shù)精品。它通過理想的情節(jié)塑造理想化的人物,同時又準(zhǔn)確、完整地再現(xiàn)了從滑鐵盧到反對七月王朝的人民起義的歷史面貌?!侗瘧K世界》仿佛叩開了這個世界上受盡苦難的家庭的大門,說著“開門,我找你們來了”。小說枝葉繁復(fù),但中心始終是揭示貧苦人民的悲慘命運(yùn)和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在作者的筆下,他企盼用“博愛”、“仁慈”、“天良”來改變這個“悲慘世界”。這果真行提通嗎?但無論如何,《悲慘世界》都是世界文學(xué)殿堂里的一部不朽的杰作。

書籍目錄

一 狄涅城的陌生人
二 海濱蒙特猗的市長
三 孟費(fèi)?的小客棧
四 小比克布斯修院
五 馬呂斯的煩惱
六 巴黎的眼睛
七 卜呂梅街的兒女情
八 圣丹尼街的英雄血
九 不同的生死
十 崇高的黎明
雨果的故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悲慘世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6條)

 
 

  •     1862年7月致友人的信函:
      
      我有生以來,一直贊佩雨果,現(xiàn)在卻感到憤慨!我要爆發(fā)出來,怎樣!這部小說,既不真實(shí),也不偉大。至于文筆,覺得作者故意寫得不倫不類,不登大雅,以取悅庸眾……
      
      各種人都死板板一種性格,像悲劇中的人物!生活里哪有像芳汀那樣的妓女,像冉阿讓那樣的苦役犯?……都是些假人,糖人……大篇說理,講得都是題外之事,沒有一句切題的話。相反,卻發(fā)誓說普選是好事,要給民眾受教育;這類話,一再重復(fù),令人生厭。
      
      此書——雖有寫的好的段落,但甚少——肯定是幼稚的……后人不會饒恕的,他居然想當(dāng)思想家,跟他本性也不合呀。
      
  •     他安息了
      他活著,盡管他的命運(yùn)曲折離奇
      他死了,只因?yàn)槭チ怂奶焓?br />   生死由常,就像白天離去夜晚來臨
      這是一部關(guān)于愛,恩典和救贖的史詩
      一部始于苦難,終于救贖的巨作
      冉阿讓,由世間善的接受者成了世間善的傳遞者
      啊,這扇門并不問走進(jìn)來的人有沒有名字,卻只問他有沒有痛苦
      冉阿讓沒有處死沙威
      比法律更高之物是愛與寬恕
      
  •     
       看完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寫的小說[悲慘世界]已有幾個月了,書中的主人翁---冉阿讓至今讓我感動!
      
       冉阿讓是個心地善良的樹枝修剪工,從小父母雙亡,是由姐姐拉扯長大的苦孩子。由于姐夫的去世,姐姐家的生活陷入絕景。冉阿讓為了報姐恩,決心幫助養(yǎng)大姐姐的七個孩子。誰知生活太艱辛,有時收入還不夠給孩子們充饑,他很慚愧。有天傍晚,身無分文的冉阿讓面對孩子們的饑餓難忍,下狠心偷了面包店里的一個面包而被捕,被判服苦役5年。入獄后的他,放不下姐姐及孩子們,先后三次越獄都被抓回再加刑期。他在監(jiān)獄里穿紅衣,腳拖鐵球,睡一塊木板,受熱受冷做苦工,挨棍棒。直到19年后,己是46歲的他才走出這座監(jiān)獄。
      
       走出監(jiān)獄的他并未獲得真正的自由,還得隨身帶著一張黃護(hù)照(證明曾是苦役犯的身份證),步行去指定的流放地---蓬塔利埃。由于這張黃護(hù)照,給人打工只能得到一半的工資,搗錢也買不到飯吃,住不上旅店,就連狗窩也睡不成... 冉阿讓絕望了!幸好受人指點(diǎn)來到了當(dāng)?shù)刂鹘瘫迦旮<?。卞汝褔是個理想的人道主義者,雖然他的家境越來越貧窮,但仍然熱情地接待了他,鼓勵他到蓮塔利埃去好好發(fā)展。可惜的是,滿肚憤恨的冉阿讓,趁天亮之前偷走了主教家唯一值錢的一套銀歺具。當(dāng)警察將抓來的冉阿讓和銀器送回主教家時,主教確對冉阿讓說:"不要忘記,永遠(yuǎn)不要忘記您允諾過我,您用這些銀器是為了成為一個誠實(shí)的人!",同時又將家里最最寶貴的祖?zhèn)鳡T臺送給了他。主教的這番話和贈與震憾了冉阿讓冰冷的心,冉阿讓新生了!
      
       他以馬德蘭的身份來到了濱海蒙特勒伊辦起了玉石加工廠。招收當(dāng)?shù)卮笈と诉M(jìn)廠做工,仿造并改進(jìn)了英國和德國的燒料工藝,降成本,提工資,使一個鄉(xiāng)都得實(shí)惠,整個地區(qū)出現(xiàn)了欣欣向榮的氣象。他也成了這個行業(yè)的動力和中樞,同時也獲得了他應(yīng)得的財富。他用去他的大部份財富為這座城市的人民辦醫(yī)院和學(xué)校,為老人和殘廢人發(fā)救濟(jì)金... 他窂記卞汝福主教的教導(dǎo),心慈性善,堅持每周都去做彌撒,救濟(jì)窮人,深得當(dāng)?shù)厝嗣竦南搽?。?jīng)群眾請愿,省長任命他為市長。冉阿讓步入了上層社會,所有人都稱他為馬德蘭市長,冉阿讓這個名宇早已深藏在了他的心底深處。他以市長的身份盡可能多地為民辦好事,從沙威警察手中救出為了養(yǎng)育孩子淪為妓女的芳汀;在車禍現(xiàn)場的危急關(guān)頭,他只身鉆到汽車底盤下,拚力救出一個平民老人,並為其在修道院找到了一個護(hù)理庭院花木的工作... 他的所作所為深得人心!
      
       可是好景不長,當(dāng)他聽說另一個城市抓了一個名叫冉阿讓的苦役逃犯時,他決意放下他現(xiàn)有的地位和自由之身,前去坦白,解救了那個可憐的流浪人。他又進(jìn)了監(jiān)獄,重新承受著苦役犯的苦難。
      
       為了完成他對芳汀臨死時相托的一個承諾,他又冒死越獄了。他花錢從貪婪狡詐的德納第手里贖回了受盡折磨的芳汀幼女珂賽特。從此他們形同父女,相依為命。為了躲避警察局沙威偵探對他的跟蹤追輯和那個小人德納第的敲詐納索,不得不再次隱姓埋名四處逃生。他將他所有的爰都給了珂賽特。死里逃生躱進(jìn)修道院里做花工,一是為了躲避沙威的搜查抓捕,二是為了送珂賽特在修道院里讀書,長大成為知識女姓;他給珂賽特買時尚的衣裾,住漂亮的花園樓房,請保姆照顧她的飲食起居,千方百計地要她幸福成長;他定期帶珂賽特去教堂做彌撒,布施窮人,他想把珂賽特培養(yǎng)成一個有教養(yǎng).有文化.有愛心.有地位的公主。而他心靈深處總覺得他是個苦役逃犯,不配享受這些,仍然過著下等人的生活。他最感幸福的亊是珂賽特喊他父親,挽著他的手臂去公園散布。珂賽特長大了,當(dāng)他得知女兒結(jié)交了男朋友馬呂斯時,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冒著生命危險去了巴黎人民起義的街壘,救出了頻臨死亡的馬呂斯,順手也救出了一直在追捕他的偵探沙威。強(qiáng)壓住他即將失去爰女陪伴的痛苦,成全了這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女兒成了上等人男爵夫人。為了女兒的長久幸福,他為女兒編造了一個漂亮的家庭背景,將他剩下的一大筆錢(所有的錢)全部歸珂賽特所有。雖然珂賽特邀他同住,可他內(nèi)心認(rèn)為自己還是苦役逃犯,不能毀了女兒的幸福。他向馬呂斯坦白了他的真實(shí)身份,卻隱瞞了他拚死救了馬呂斯的好事。他請求不明真象的馬呂斯允許他經(jīng)常能來看看珂賽特,遭到了拒絕。他只好孤身一人在自己的家里思念還被蒙在鼓里的珂賽特。他很快就一天天變老,病情一天天加重。直到馬呂斯得知是冉阿讓舍命救了他命的真象時,急忙帶著珂賽特前來探望。可惜太遲了,冉阿讓已頻臨死亡。他只能躺在床上,在追悔莫及的馬呂斯贊揚(yáng)和感謝聲中,交待完那筆巨款的來龍去脈后,放心地和他朝思暮想的珂賽特永別。
      
       冉阿讓的一生是極其悲慘的一生,他就因?yàn)橥盗艘粋€面包成了19年的苦疫犯,出獄后一直受到警署偵探沙威的跟蹤追擊,無論他做過多少好亊,對國家有過多少貢獻(xiàn),都洗刷不掉他身上的"罪名"??嘁鄯高@個罪名一直在他心中死死地折磨著他,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冉阿讓是無私無謂的,馬呂斯稱他為天使,就連那個為國家盡心盡職,聰明能干的偵探沙威,在明白了冉阿讓的真實(shí)后,也自愧自責(zé),選擇了投河自盡。
      
       書中還寫了年輕母親芳汀,為了養(yǎng)活自己的女兒拚命掙錢,賣掉自己飄逸的長發(fā),賣掉自己滿口美牙,最后淪為妓女賣身籌錢的故事。
      
       還寫了以加佛洛什為代表的一群孤兒的悲慘生活,他們從小被家庭和社會拋棄,過著無人過問討人厭的生活。加佛洛什心地善良,聰明伶俐,朝氣樂觀,住在巴黎大街角落的一棵大樹洞里,靠幫別人干活養(yǎng)活自己。當(dāng)看到別的孤兒有難處時,會高興地伸手相助。后來參加了巴黎人民起義,被政府軍射殺死于街壘。
      
       還寫了一位老知識份子,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越來越艱辛,最后只能靠賣自己所藏圖書為生,直到賣完他最寶貴的最后一本。出于對政府的憤恨,參加了起義,在街壘中被政府軍殺死。
      
       這些人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在悲慘世界里抗?fàn)?。在有?quán)有錢人的眼里,他們是卑微之人,但他們有著美好的心靈,他們才是真正偉大的人!
      
      
  •     此般巨著,實(shí)不敢妄作評論。
      
      獨(dú)自踏上南飛的旅途,懷抱厚厚的書,想讓身體和靈魂都經(jīng)歷一次升華。
      
      已經(jīng)完全不記得第一次讀悲慘世界時的感悟了。即便是年過而立的現(xiàn)在,重讀此書,仍然有些許懵懂,遂困惑,為什么如此深奧的書年年都被推薦為兒童必讀經(jīng)典,既是對孩子們的折磨,也是對經(jīng)典的浪費(fèi),難怪孩子們都很抗拒名著經(jīng)典。
      
      雨果在此書中有至少十分之一的篇幅在描述法國大革命的格局,以及極大篇幅地發(fā)表他的政治見解。自詡思想覺悟和文化素養(yǎng)以及心性沉淀沒能達(dá)到他的水準(zhǔn),因此閱讀這個部分時甚覺力不從心。一如當(dāng)初讀泰戈?duì)柕摹冻链芬粯?,大師們總是如此深沉?br />   
      盡管有些許沉悶,但是真理總是如金子般閃光。偶爾讀到我個人十分認(rèn)同的看法,會按照自己的習(xí)慣,摘抄下來,或者用手機(jī)拍下來,時?;仡?。
      
      回到故事情節(jié)。我不得不對雨果表示欽佩,他對人物內(nèi)心的觀察細(xì)致入微,又能刻畫地惟妙惟肖,以至于,每次讀到那對小兒女熱戀中的種種矛盾心理,那種牽腸掛肚、欲拒還迎、互相揣摩,如此真實(shí),一如我自己當(dāng)年,感同身受。
      
      冉阿讓。典型的正面角色,不過人無完人,他再怎么高大上,也還是有著自己的不完美,比如對刑責(zé)的恐懼,對失去養(yǎng)女的恐懼。正是這樣的不完美,才讓他變得可親可敬可信。從某種角度講,他才是真正的上帝之子。
      
      沙威。其實(shí)我個人更喜歡沙威。頭腦簡單,忠貞不二,是非分明,有一顆淳樸的心。論道德標(biāo)準(zhǔn),他不低于冉阿讓,只不過是兩人站隊(duì)不同而已。沙威這樣內(nèi)心簡簡單單的人,又怎能面對這個胡亂的世界呢?
      
      只是時光荏苒,滄海桑田,冉阿讓和沙威,已經(jīng)不再存在于這個世界了。
  •     這是一個悲慘的世界:男人因貧困而道德敗壞,女人因饑餓而生活墮落,兒童因黑暗而身體孱弱。
      
      現(xiàn)在的電影故事里,埃菲爾鐵塔展著筋骨沐浴著燦爛的陽光,來往的人們歡笑地游玩在塞納河上??墒牵@樣溫暖美麗的國家,曾經(jīng)卻是另一個樣子。
      
      那個樣子像一個傷口,一個不知將要愈合多久的傷口。有那么一個人,他掀起了繃帶的一角,剝了一層又一層,曝出了它最淋漓的原樣。該死的雨果,你讓讀者心揪,因?yàn)閭谡故镜奶逦?、太詳?xì)了。
      
      一點(diǎn)兒也不夸張,故事里的每個人都傷口滿身,生活在傷口構(gòu)架的牢籠中。
      
      冉阿讓。因?yàn)轲囸I而打破了法律,受到了制裁,并終生被壓在了這座五指山下。他是勤勞而意志堅強(qiáng)的男子漢,卻被饑餓與貧困輕易地?fù)舻沽?。在迷茫中,他追隨大流墮落下去,破罐破摔。主教出現(xiàn)了,星星的指引之火復(fù)燃了他心中的善良,使他獲得了重生。這是重生,卻又是一道永遠(yuǎn)無法愈合的新的傷口,因?yàn)閺拇酥?,他放棄了個人感受,不求回報,將自己獻(xiàn)身給了周圍的一切。
      
      芳汀。一個女人,在一個男人都無力生存的世界中能怎樣,更何況還帶著一個孩子。一失足成一生痛,除了零售身體出賣靈魂,她還能有什么辦法。不是不善良,不是沒有愛,只是無力去愛。她懸浮在空中,沒有一片堅實(shí)的大地讓她立足,給她機(jī)會給她力量。她只能像風(fēng)中的燭火,在幾番螳螂擋車的反抗后,熄滅在少人知曉的冷漠的夜里。
      
      德納第夫婦。恨他們,像是理所當(dāng)然。然而壞人不是天生壞痞子,壞人也不是天生的絕情,當(dāng)她們的女兒受傷的時候,那個討厭的臭婆娘不也是在心疼她么。缺的不是一顆善良的種子也許,缺的只是讓他們生長的土壤。他們太窮困了。
      
      愛波妮。不就是人性本善的例子么,出淤泥而未染的姑娘。她的善良與奉獻(xiàn)如果僅僅歸于愛情,那是敷衍的解釋??隙ㄓ幸环N未泯的善良保留在她炙熱的心中,愛情只是喚醒了它。丘比特喚醒了她的善良,卻沒有把完整的愛情帶到她身邊。視而不得的愛,那是怎樣的痛苦??!
      
      伽弗洛什。他生長在黑色的土壤中,耳濡目染地學(xué)會了一套生存方法,那種活法,沒有對錯好壞,選擇那種活法只是因?yàn)楸仨氝m應(yīng)。抗?fàn)幍奶柦谴淀懺诙?,他奮不顧身地融進(jìn)了這團(tuán)火焰中,為這,靈魂過早地離開了他尚未長開的肉體。想一想吧,他的一生,始終遠(yuǎn)離父愛、母愛、家庭,遠(yuǎn)離這些溫暖。他就是這樣長大的,這樣孤獨(dú)地長了一生。
      
      珂賽特。是幸運(yùn)的,她比愛波妮幸運(yùn),她比伽弗洛什幸運(yùn),只是因?yàn)榍珊?,巧合碰見了冉阿讓。天!在這樣的世界里,一個小孩想要幸福,靠的只能是運(yùn)氣。后來是幸福的,但只要稍微一想,就看得見她赤腳哆嗦的樣子,那時候,她還很小很小很小。
      
      馬呂斯。僅僅是受到了愛情的折磨?;蛟S,他是這個世界里少數(shù)幾個算得上幸福的人。盡管他感覺世界配不上人民,世界囚住了精神。在衣食的枷鎖沉重地搭卡在眾人的肩上時,精神的委屈思想的壓抑,只能是第二位的疼痛。
      
      雨果用細(xì)細(xì)的筆繪出了每一個人的形象,細(xì)致的看得見他們臉上的雀斑,看得見他們指甲縫隙的泥土。
      
      不止是人物,連同修道院、公園馬路、下水道,都事無巨細(xì)。這是一個世界,一個用小小的馬賽克瓷磚拼成的大大的世界,每一個縫隙都平滑細(xì)致。
      
      細(xì)致,到了最小的顆粒水平。所以悲傷,也透徹到了骨髓。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終于讀完了悲慘世界,從ABC社開始,大量的評論和引經(jīng)據(jù)典讓閱讀成了一件很吃力的事情,于是一目十行地掠過很多章節(jié)。
      
      十八十九世紀(jì)之交的法國,或者說巴黎,是劇烈動蕩中的歐洲的風(fēng)暴中心。一七八九年巴黎民眾攻占巴士底獄,一七九三年路易十六被審判并上了斷頭臺,一八零四年拿破侖在圣母院加冕,一八一五年拿破侖遭遇滑鐵盧波旁王朝復(fù)辟,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一八四八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一八五二年拿破侖三世登基,一八七零年九月革命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推翻第二帝國。
      
      悲慘世界發(fā)表于一八六二年,故事從米里埃在一八零五年升任為卞福汝主教開始,到一八三三年冉阿讓在回憶中死去結(jié)束。主人公們都是一些平民,甚至是最底層的普通人,是"因?yàn)樨毟F而潦倒的男人,因?yàn)轲囸I而墮落的女人,在黑暗中羸弱的兒童"。雨果控訴社會,試圖找到這些人悲慘的生活的根源,發(fā)現(xiàn)"從欲望到良心,從獸性到責(zé)任,從物質(zhì)的起點(diǎn)到靈魂的終點(diǎn)"的道路。
      
      故事本身時間跨度很大但并不復(fù)雜,冉阿讓同沙威,冉阿讓同德納第,德納第同馬呂斯這幾對宿敵之間的巧遇似乎有點(diǎn)意料之中情理之外。但人物的性格是超越在情節(jié)之上的。
      
      米里埃是起點(diǎn),是善的源泉。他受過良好教育,年輕時可能也風(fēng)流倜儻過,機(jī)緣巧合當(dāng)上了主教,之后便是以一個圣人般的形象出現(xiàn)。他個人欲望極少,博愛眾生,擁有能融化冰山的慈悲心腸,卻并不呆板木訥,也會詼諧諷刺。他像一個光源,驅(qū)散了冉阿讓心中的黑暗。
      
      當(dāng)冉阿讓成為馬德蘭市長以后,他已經(jīng)是一個超越了蕓蕓眾生的道德超人,但命運(yùn)竟然還可以一次次地把他推向自我斗爭的極限:徹夜趕路自首是第一次,營救馬呂斯是第二次,向馬呂斯坦誠自己的真實(shí)身份是第三次。一次比一次艱難,每一次,他都將要失去他更為重視的東西。
      
      究其原因只有兩個字:良心。良心就是正義,是做正確的事,不計后果。這里雨果并沒有探討道德困境,專心描述了在正確的事和欲望恐懼之間一個人內(nèi)心的戰(zhàn)斗。這斗爭如此慘烈,甚至榨干了冉阿讓的生命力。我們一定要問這樣一個問題:這是為了什么?冉阿讓說:“不錯,除了我的良心,到處使我感到快樂,但我心靈深處仍是黑暗的。這樣的幸福是不夠的,要自己感到滿意才行”。他是自己良心的奴隸,就像德納第是自己私欲的奴隸,沙威是法律和秩序的奴隸。
      
      這三種力量通常是同時存在于一個人之中的,一個因?yàn)閼峙聭土P或者尊重秩序而遵守大部分規(guī)則的人,對困境中的人施以同情和一些幫助,對不平之事表達(dá)憤怒甚至采取一些行動,同時也打自己的小算盤,為了自己的利益稍微損傷一些公共或是他人利益也不是不可以的。這就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狀態(tài),不同的是每個人三種屬性所占比例不盡相同。極端的例子便是冉阿讓,是沙威,是德納第。
      
      世界的希望在于,多數(shù)人會承認(rèn)冉阿讓比德納第高尚,而高尚終究是個好東西;同時,所有承認(rèn)冉阿讓高尚的人中,會以冉阿讓為榜樣的人也一定是鳳毛麟角。但這也聊勝于無。冉阿讓在做出一個個艱難地決定時,都感到卞福汝主教的眼神在天上注視著他。對于讀者,在做出人生大大小小的選擇時,可能也會想到冉阿讓的痛苦和幸福。小說講述了一些真相;并在告訴人們真相的同時,可能也把讀者向良心的方向上推上一小把。
      
      規(guī)則之上,還有良心,法律之上,還有上帝。
      
      Now I have come to the crossroads in my life. 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It was too...damn...hard.
  •      沒有《悲慘世界》。就不會知道這個世界是可以多么地悲慘。
       沒有《悲慘世界》。就不會了解人性的至善至美。
      
       不可否認(rèn)這是一部巨作。
       不可否認(rèn)雨果的厲害。
       歷史。人文。哲學(xué)。社會。還有好多好多。
       無一不涉足。
      
       斷斷續(xù)續(xù)地看了近兩個月。
       心卻是一直緊跟著劇情。
       痛過。笑過。心卻是一直糾著的。
      
       從心底里尊敬讓·瓦讓。
       這個孤獨(dú)而偉大的老人。
       從至惡到至善。
       用自己的愛去對待這個無情的社會。
       用畢生的愛。
       他的結(jié)局是好的。至少對他來說。
       他一生的付出是值得的。
       他得到了上帝的厚愛。
      
       最后讓·瓦讓向馬里尤斯吐出真相。
       這個孤苦的老人思念著珂賽特。
       卻想著再也無法相見。
       步履蹣跚地游走街頭。
       眼睛指望著那充滿希望的地方。
      
       “到了圣路易街,他頭沖著前方,慢慢地走著,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聽不見,眼睛死死地盯住同一個地方,仿佛那里閃爍著星光,那不過是髑髏地修女街的拐角處?!?br />    “他眼神黯淡,不再有光。眼淚已枯竭,不再積蓄在眼角上;這沉思的眼睛已經(jīng)干涸”
       ········
       “引力與熄滅”這一節(jié)。包含了太多太多。
       每念及此,淚如雨下。
      
       幸好。
       罪惡最終是斗不過正義的。
       至少小說里是這樣。
       不過生活,也許比小說更為殘酷。
       但如果心懷希望,未來,也就會更光明一些。
      
  •      看完《悲慘世界》電影版再來讀原作,覺得電影和原作都很 優(yōu)秀。電影的戲劇性更強(qiáng)更直接,比如冉阿讓在教堂決定洗心革面的一刻,電影很震撼。而原作更多有細(xì)膩的描寫,轉(zhuǎn)變的冉阿讓有多不容易。冉阿讓的糾結(jié)、矛盾和悲劇性,書里會直接。而珂賽特出嫁后冉阿讓的孤獨(dú)書里更震撼。雨果的悲憫情懷溢于全書,值得再讀。不過,心里真的會很難過。
  •     《悲慘世界》是一座豐碑。人類的杰作中,罕有能和其比肩者。
      看過一遍之后,又開始看第二遍。尤其是第一卷。
      很多名著,都有一個杰出的開頭?!侗瘧K世界》更是名著中的名著,它有一個偉大的開頭。它用了整整一卷,描述一個偉大的人,作為開頭。
      它造成這樣一種閱讀體驗(yàn):迎面就是一座巔峰;之后的情節(jié),都只能在這座巔峰之上展開。
      這是一種罕見的閱讀體驗(yàn)。一般小說,都是循序漸進(jìn),像登山般,緩慢迎來高潮,而它劈面就是頂峰。
      像一首樂曲(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開始就震撼人心。
      這樣的寫法,很容易導(dǎo)致后力不濟(jì),虎頭蛇尾。但是雨果不愧是巨人,自始至終保持豐沛的精力。它的展開,毫無愧對這個開頭。
      我愿意把第一卷反復(fù)閱讀,猶如閱讀《福音書》。而之后的故事,就是《使徒行傳》。
  •     悲慘世界
       我是看完電影歌劇版之后再重溫小說的,給我的感覺依舊震撼。
      這是一本愛與寬容與救贖的書。人類是不是孤獨(dú),我們是不是擁有神的庇佑,沒有一個實(shí)體來告訴我們答案,我們只能相互擁抱才能渡過答案沒有揭曉的漫長時光,否則我們就成為天上的星星:哪怕閃耀,卻也各自在黑夜孤單寂寞,無法見到陽光,然后自己殞落。一本這樣的書,充滿慈悲,充滿愛。讀的時候,字里行間優(yōu)雅美妙,甚至覺得手指輕輕撫摸過書頁,就有詩歌的曼妙和歷史的深邃。
       雨果不僅僅是在刻畫一個時代或者一個社會,他刻畫的是人性。這使得《悲慘世界》這部作品有著能夠超越時空直達(dá)內(nèi)心的力量。閱讀這本小說,我們在悲憫書中人物命運(yùn)的同時,更多地是引發(fā)對自身的思考。
       人的內(nèi)心既有被上帝光亮的善,也有罪性與黑暗滋生的惡?!八心切┑胤蕉加兴髳旱囊幻?,是我們所唾棄的;同時也有它卓絕的一面,是我們所崇敬的。”這就是雨果洞悉之下的人性。
      雨果把法國底層人民的苦難,歸之于法律和習(xí)俗所造成的社會壓迫?!侗瘧K世界》展現(xiàn)的就是這種社會壓迫是如何把人間變成地獄,并且使人類與生俱來的幸運(yùn)遭受不可避免的災(zāi)禍。專制的鎖鏈已牢牢地拴住的冉?阿讓,束縛與罪惡成為揮之不去的宿命;冷酷無情的硬性“法制”沙威不依不饒的秉公執(zhí)法;兇殘的現(xiàn)實(shí)如同猛虎啃食芳汀僅存的自尊與夢想;被金錢洗滌而喪失德行的德納第夫婦為了繼續(xù)銅臭而不擇手段……書中故事的大背景是灰暗的,各個人物的命運(yùn)線是曲折的,但是閃爍其間的浪漫主義人文精神的微光讓你覺得心不是冰冷的。
       《悲慘世界》內(nèi)容及其豐厚,而讀完整本書給我感觸最深的是:法律是維持世間秩序的必要存在,但善才是實(shí)現(xiàn)人們幸福生活愿望的最柔韌的力量。因?yàn)槭郎献钫勰ト说氖莵碜詢?nèi)心的自我審判。
      縱觀主人公冉阿讓的一生。他本是個普通市民,因家境所迫,生存的需要使他因偷一個面包鋃鐺入獄。9年煉獄般的監(jiān)獄生活以及渾渾噩噩的流浪生涯讓他倍感社會的黑暗、無情和冷漠,使他磨滅了重新做人的希望,使他磨滅了改正向善的信心,凡凡種種更滋長了他內(nèi)心的陰暗和自私自利的偏狹觀念。在遇到涅迪主教之前,他對這個社會是絕望的,他放任自己的靈魂與世同垢。涅迪主教的仁慈使他早已泯滅的良知又重新煥發(fā)光芒,在善的寬恕面前,他的內(nèi)心受到純凈美好的滌蕩,他自覺自身靈魂的卑微與渺小。在余下的人生里,冉阿讓一直在追求著內(nèi)心的平靜和自我的救贖。
       擁有一顆努力向善的心的人,他的生命不會荒蕪。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讓開始重塑自己的人生。冉阿讓見義勇為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在內(nèi)心的善的鞭策下,他非常正直仁愛,一直都在做著正義的事情。他也曾動搖過,沙威的窮追不舍使他驚慌、無奈,但他本是有機(jī)會隱瞞他的過去的??墒窃谧杂珊吞故幾鋈酥g,他選擇了后者,他是不愿意因?yàn)樽约旱乃接篃o辜的人背負(fù)苦難的。他冒著可能被沙威認(rèn)出來的危險救下被困車下的老人。他放棄辛苦建立起來的名譽(yù)和威望,在公堂上坦然承認(rèn)自己是冉阿讓,洗清一個半百老人的冤屈。他的意志不是屈服于法律,而是屈服于他內(nèi)心的自律。于他而言,他并不是意識到這些行為有多么高尚,多么難能可貴,他只不過是將涅迪主教的慈悲存儲心中,是這種柔軟并堅韌的東西給予冉阿讓存活于世的理由和信念。為了實(shí)現(xiàn)芳町臨死前能見一面自己親生女兒的愿望,他不惜再一次越獄(而這一次越獄,對他來說則是終身苦役犯的代價)??梢姡惩壑械闹粮邿o上的法律權(quán)威從來都無法左右冉阿讓。法律是死的,但人卻是活的;法律刑罰是冰冷的,但人的心卻是溫?zé)岬摹?br />    沙威的冷酷和他的不近人情似乎造成冉阿讓悲劇命運(yùn)的直接原因。但是作為一個法律的執(zhí)行者他做錯了什么?沙威從小在監(jiān)獄長大,終日與罪犯為伍,在法律世界里,不講人情,只講善惡。這樣的環(huán)境造就了他嫉惡如仇的性格,恪守法律的觀念。沙威是一個超越了平均水平的優(yōu)秀警察。他記得每一個罪犯的臉,他有耐心地持久追蹤罪犯,他從不動用私人感情,他雷厲風(fēng)行,追捕罪犯時計謀百出,他牢牢地遵守著警察的天職。沙威自以為是正義的化身,在他的世界里,他從不懷疑自己是好人,冉阿讓是壞人。
       沙威雖一生奉法律為至高無上的最高準(zhǔn)則,但他從來沒有理解法律的終極意義何在,他只是作為一個國家機(jī)器的受雇者,一個單純的法律執(zhí)行者。他的世界觀是平面的,非善即惡,非白即黑的價值判斷使他一直不能看清這個世界,也從未能看清自己在這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直到冉阿讓的善良動搖了他內(nèi)心關(guān)于正義的評判準(zhǔn)則,他感覺到了比法律更高之物:愛和寬恕,這使他心情紊亂,震驚而迷惑。當(dāng)發(fā)現(xiàn)自己為忠于良心而背叛社會,他感到不安;而當(dāng)他意識到冉阿讓饒恕了他,而他也饒恕了冉阿讓時,更是感到惶恐。他覺得自己空虛、無用,脫節(jié)……當(dāng)原本賴以支撐的信念倒塌,沙威不知該怎樣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以及這個瞬間變?yōu)殄漠惖氖澜纾运v身跳入了陰冷的塞納河中。
       從這個角度來看,沙威也是這個社會的受害者。而我認(rèn)為他的結(jié)局比冉阿讓更為悲慘。冉阿讓至少是在臨死前得到了救贖,他的靈魂是輕盈的;而沙威是“破碎”著離開的,不過這比一直活在混沌之中要幸福些。
      
      
  •     悲慘世界1/200:
      仍然是對于那個主教的介紹。大部頭名著果然傷不起,一個人物介紹竟然摻雜了那么多作者對于社會的思考,政治、宗教、哲學(xué),大段大段的介紹性文字——不對,也不叫介紹性文字,就是作者借人物之口或者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上去說一些想法。
      書和電影的感覺真是不一樣,電影雖然也能觸發(fā)一些思考,但是短暫性的,而這種書是逼著你生生的跟著他想。
  •     
      昨天看完了書,今天又看了一遍電影,于是又哭了一遍。
      電影是個好電影,主演是金剛狼那個,但是跟書比起來還是差好遠(yuǎn)。
      主人公冉阿讓因?yàn)榻o侄子偷一塊面包被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其中他多次企圖越獄,在19年后終于假釋出獄,一路上他因?yàn)槟弥偷茸o(hù)照到處被人歧視。一個好心的主教收留了他,他在半夜偷了主教的銀餐具。第二天被警察送回來,主教卻說銀餐具是送給冉阿讓的,并把燭臺一并送給他了。在冉阿讓離開的時候,主教對他低語,他從上帝那里贖回了冉阿讓的靈魂。冉阿讓的心靈受到了巨大震撼,19年來他學(xué)會的仇恨不復(fù)存在,他決心重新做人。冉阿讓并沒有去假釋規(guī)定的地點(diǎn),而是在另一個城市隱姓埋名做了一名企業(yè)家,并當(dāng)上了市長,化名馬德蘭。冉阿讓開辦工廠,帶動了地方經(jīng)濟(jì)一片繁榮,工廠里紀(jì)律嚴(yán)明,一個叫芳汀的女工被人發(fā)現(xiàn)有私生女而被冉阿讓懷疑會破壞工廠風(fēng)起而丟了飯碗。芳汀把女兒寄養(yǎng)在一個外地酒店里,酒店老板德納第有兩個女兒,他們寵她們的孩子而虐待芳汀女兒珂賽特,并經(jīng)常編各種理由讓芳汀寄錢,芳汀沒了工作又被人指指點(diǎn)點(diǎn),出賣廉價的勞動力賺微薄的工資,還是入不敷出,賣了頭發(fā)又賣牙齒,最后終于淪為一個妓女。
      有一次芳汀頂撞一個侮辱她的公子,被警探沙威抓住,碰見了市長,市長了解了情況之后深感自責(zé),要求沙威放了芳汀,他把芳汀安置到醫(yī)院并承諾把她女兒找過來。沙威開始懷疑馬德蘭身份。他給巴黎寄信要揭發(fā)馬德蘭,收到的回信是冉阿讓已經(jīng)被抓住即將接受審判,沙威作為一個忠于職守的警探,他向馬德蘭坦白,要求馬德蘭撤去他的職位。馬德蘭寬恕了他,同時陷入了矛盾。最后他出席了審判向法官證明自己才是冉阿讓,他們冤枉了好人,在眾人驚訝的眼光里他離開了法院回到醫(yī)院探望芳汀,芳汀以為他已經(jīng)把珂賽特帶來,正在冉阿讓安慰她的時候沙威出現(xiàn)了,向芳汀揭露了冉阿讓的真實(shí)身份,芳汀暴斃。冉阿讓再次成為苦刑犯。
      幾年后在一艘船上一個船員被困在桅桿上性命危險,冉阿讓救下了他卻掉入海中,從此冉阿讓被宣告死亡。可是他沒有死。冉阿讓找到了珂賽特,用一千五百法郎贖走了珂賽特帶著她去巴黎安居,從此他成了珂賽特的父親。沒過多久沙威發(fā)現(xiàn)了他,冉阿讓帶著珂賽特躲進(jìn)了一個修道院,一呆就是五年。五年之后他們搬出來住在巴黎一個偏僻的地方。他們經(jīng)常去盧森堡公園散步,同時有一個叫馬呂斯的青年也經(jīng)常去。
      馬呂斯的從小由外公 撫養(yǎng)大,外公是?;逝桑R呂斯的父親是共和派,在拿破侖戰(zhàn)爭后,法國復(fù)辟王朝,共和派被?;逝烧J(rèn)為是土匪強(qiáng)盜,馬呂斯的父親為了讓孩子過更好的生活而答應(yīng)不與孩子相見,直到他死后馬呂斯才知道是外公一手安排。從此與外公決裂。馬呂斯搬到戈?duì)柌├衔?,隔壁就是德納第夫婦和他們都兩個女兒。其中一個女兒叫愛潘妮,她漸漸愛上了馬呂斯。
      在愛潘妮的幫助下馬呂斯找到了珂賽特的住處。珂賽特與馬呂斯相愛了,而冉阿讓卻不知道。德納第發(fā)現(xiàn)冉阿讓打算帶著同伙去搶劫,被愛潘妮阻止。冉阿讓有所察覺,以為是沙威,決定馬上搬到武人街,準(zhǔn)備再過一個星期搬到英國。珂賽特情急之下寫了一封信讓愛潘妮轉(zhuǎn)交馬呂斯。第二天即爆發(fā)了巴黎共和黨人起義。愛潘妮為馬呂斯擋了一槍,臨死前把信給了馬呂斯。馬呂斯知道自己即將赴死,托人寫了一封信給珂賽特,信被冉阿讓收下了。冉阿讓去街壘參加了戰(zhàn)斗,沙威做臥底被發(fā)現(xiàn)了。冉阿讓要求把沙威交給他處置。然后偷偷把沙威放了。并告訴了沙威他的住址。最后共和黨人以失敗告終,馬呂斯中槍昏迷,冉阿讓為了救馬呂斯,扛著馬呂斯鉆進(jìn)了下水道。在下水道里差點(diǎn)被污穢淹死,最后在出口處碰見德納第,德納第以為冉阿讓謀財害命,要求分贓,冉阿讓把錢全給了他。
      剛出門口冉阿讓就看見了沙威。冉阿讓求沙威讓他把馬呂斯送回他外公家。冉阿讓出來發(fā)現(xiàn)沙威不見了。幾天之后報上刊登沙威溺水自盡了。
      幾個月之后馬呂斯和珂賽特結(jié)婚了,冉阿讓把自己畢生積蓄六十萬法郎全部給了他們,馬呂斯和外公重歸于好,并在外公家為冉阿讓安排了住處。在結(jié)婚的第二天,冉阿讓向馬呂斯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并不不愿意拖累珂賽特,馬呂斯深以為然。冉阿讓臨走時懇請馬呂斯讓他每晚過來見珂賽特一面,馬呂斯同意了,在冉阿讓走了之后馬呂斯又反悔了,冉阿讓漸漸感到了馬呂斯逐客之意,后來就不敢來了,常常走到門口含淚而返,后來走一半就回,再后來就不出門了。珂賽特幾次派人去探望,得到的回復(fù)是冉阿讓出門遠(yuǎn)行了。
      一年之后德納第來到馬呂斯家里準(zhǔn)備以知道他家里藏匿殺人犯一事敲詐他,馬呂斯問他怎么回事,德納第告訴他在下水道里看見冉阿讓扛著那具尸體,馬呂斯才知道救了他的人是冉阿讓。他急忙帶著珂賽特去找冉阿讓,此時冉阿讓奄奄一息,冉阿讓因?yàn)槟茉谒狼翱匆谎坨尜愄馗械胶芨吲d,最后離開人世。。。。。
      
      這只是個情節(jié)概括而已。非得看了原著你才知道這是多么震撼的一本書。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讀者,也是一千個悲慘世界。我始終相信在文學(xué)上不存在標(biāo)準(zhǔn)答案。
      看書的時候我直觀的感受是各種沖突,各種矛盾。雖然語文老師說小說都是從矛盾中進(jìn)行情節(jié)發(fā)展的。我真是覺得這本書的矛盾還是與其他的有很大差別。
      我們一直都說沒有絕對的善,沒有絕對的惡。當(dāng)惡的勢力傷害了善的時候,我們可以說是憤怒,但是當(dāng)善與善互相傷害的時候,我的心是悲涼的。
      這本小說主要的矛盾,在我看來是良心,天職,人性之間的矛盾。
      自從冉阿讓從主教家里離開之后,他多少次面臨選擇,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末位,一心為別人。他說,我唯一需要的赦免,就是我良心的赦免。他本可以做他的馬德蘭市長,他本可以跟珂賽特馬呂斯一起生活,可是他沒有,他不愿別人為他遭受一絲痛苦。良心的覺醒是靈魂的偉大。
      冉阿讓最大的敵人可以說是沙威,沙威像是陰魂不散,總能找到冉阿讓的蛛絲馬跡,并誓死把冉阿讓緝拿歸案。然而沙威就是惡么,沙威像是個沒有靈魂的人,他唯一的目標(biāo)就是他警察的天職,執(zhí)行法律的判決,他是個盡忠職守的人,捉拿逃犯是他的職責(zé),他對法律深信不疑,當(dāng)他靈魂覺醒,去反思他和冉阿讓多年恩怨,反思這種制度,當(dāng)他開始懷疑,這么多年的信念崩塌的時候,他選擇了死亡。
      馬呂斯阻止冉阿讓見珂賽特,馬呂斯就是惡么,馬呂斯是個共和派,是熱情澎湃的年輕人,也許在他心里善惡就是那么分明,在他的心里,苦刑犯就是危險的,他不過以符合世俗的眼觀,符合世俗的善惡標(biāo)準(zhǔn)去審視冉阿讓,最后做出一個保護(hù)他和妻子的決定。
      珂賽特有了馬呂斯,在馬呂斯的阻礙下 漸漸淡忘了冉阿讓,珂賽特就是惡么。再看見冉阿讓冉阿讓在她們門口駐足卻不敢進(jìn)的時候,在看見冉阿讓獨(dú)自一個人病危在破屋里奄奄一息還在想念珂賽特的時候,那是我最心痛的時候。一個人啊,年輕的時候遇到再大的困難咬咬牙就過去啦,到了年邁的時候卻失去了暮年時唯一的慰藉,拿該是何等的凄慘啊。多少年他把愛都傾注在珂賽特身上。可是珂賽特就是這樣,難道不應(yīng)該責(zé)怪她么,這時候雨果說了,人們在某些情況下說孩子們忘恩負(fù)義,也是過于嚴(yán)厲的,其實(shí)這并不象人所想的有罪。這種忘懷是屬于自然現(xiàn)象。自然,我們在別處提到過,這就是“向前觀望”。自然把眾生分為到達(dá)的和離去的兩種。離去的面向陰暗,到達(dá)的則向著光明。從這里產(chǎn)生的距離對老人是不利的,而在青年方面則是屬于無意識。這種距離,在初期還感覺不到,慢慢地擴(kuò)展下去就好比樹的分枝,細(xì)枝雖不脫離樹干,但已逐漸遠(yuǎn)離。這不是他們的過錯。青年趨向歡樂、節(jié)日、炫目的光彩和愛情,而老人趨向盡頭。雖然互相見面,但已失去緊密的聯(lián)系。生活使年輕人的感情淡漠,而墳?zāi)箘t沖淡老年人的感情。不要錯怪這些無辜的孩子們。這就是人性嗎,
      
      我想雨果還是把這種矛盾放大給人們看了。
      
      芳汀那段也看得我心里難受,越是貧困,她越是遭到德納第夫婦的敲詐,越是貧困,她越是賣命的工作,她也越淪落。她曾是一個美麗的少女,她在一個蒙昧的年紀(jì)愛上了巴黎一個學(xué)生,學(xué)生畢業(yè)了回到了家鄉(xiāng)前程似錦,她卻從此墜入了地獄的深淵。在死前破滅了唯一的希望。她是個善良的母親,她是個無辜的女人。是冉阿讓將她逐出了工廠,然而冉阿讓有什么錯呢,他也無非是紀(jì)律嚴(yán)明,整頓工廠風(fēng)氣罷了。
      
      我想人總是避免不了傷害。這種傷害也許無關(guān)善惡。每個人在遵循自己內(nèi)心的準(zhǔn)則,由于準(zhǔn)則的不同所起的差異,這就是傷害的源頭。
      然而每個人終究是不同的,我們認(rèn)為人人生而平等,但是每個人衡量這個世界的眼光卻不一樣,這也沒有一個標(biāo)準(zhǔn)。
      一個人的一生與他內(nèi)心的軌跡如出一轍,一個人以他的思想塑造他人生的道路。如果今天,我為自己定下一個神圣的理想,一個偉大的目標(biāo),一個在我看來是絕對善的標(biāo)準(zhǔn),我就去遵循它,并且永不違背,那么我就會真的做出絕對的善,避免傷害嗎。我想是不可能的。
      人性是如此錯綜復(fù)雜,人生是如此變幻無常。
      我對一個小朋友說,我說一個人要有純潔的靈魂,高尚的道德,堅強(qiáng)的意志。要做這樣的人。也許說說是挺簡單的吧,我又何以在漫長一生中不忘本心。人啊,有高遠(yuǎn)的志向沒錯,有做人堅定的原則沒錯。在這漫長一生中還是有那么多雷區(qū)等著你去踩,還是避免不了傷害和被傷害。我們不是承受不了傷害,但是對于這些無辜的徒然的無關(guān)善惡的傷害,不免覺得凄涼。我想時常反躬自身是相當(dāng)重要的一件事。多反思自己,多理解別人。在沙威眼里,法律是最高的準(zhǔn)則。在冉阿讓眼里,良心是最高的準(zhǔn)則。從人性的角度我們可以理解很多人很多事,生而為人,不是生而為圣人啊。說到底我還是相信人性本善,大多數(shù)的惡行就是因?yàn)樽运?。人性是拿來寬恕別人的,不是我們自己自私的冠冕堂皇的借口。常思己過,勿怪人非哈哈哈。
      
      帶著一顆赤子之心,既能俯仰無愧于天地,又能活出人情味,那就很不錯了。
      
      最后還是說一句,電影是音樂劇的形式。歌詞寫的挺好,曲也挺好。除了簡化劇情,剩下都挺好。當(dāng)然雨果的文筆,這篇鴻篇巨著不是2個半小時的電影所能全部表達(dá)的。據(jù)說雨果完成這本書花了40年。
  •      只要因法律和習(xí)俗所造成的社會壓迫還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時期人為地把人間變成地獄并使人類與生俱來的幸運(yùn)遭受不可避免的災(zāi)禍;只要本世紀(jì)的三個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饑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還得不到解決;只要在某些地區(qū)還可能發(fā)生社會的毒害,換句話說,同時也是從更廣的意義來說,只要這世界上還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書同一性質(zhì)的作品都不會是無益的。
      據(jù)說,雨果寫完《悲慘世界》的最后一個字時,正是上午八點(diǎn)半,一輪紅日掛上了大師書房的窗扉。這種情景決然不是悲慘的,我相信,大師的心中也絕不是懷著一種同情與憐憫的心情來描繪所謂社會下層的苦難。事實(shí)上,整部《悲慘世界》不是在詮釋悲慘,而是在寫悲慘世界中那閃光高貴的人性。那禁不住含在眼眶中的淚水絕不是為了憐憫貧窮與悲慘,而是被悲慘中高貴的人性所感動和震撼。
      這樣說,我們便不難理解同樣是悲慘,何以我們會對冉阿讓崇敬不已,卻對德納第深惡痛絕了。由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的關(guān)鍵——絕不是悲慘的境遇令人憐憫落淚,而是高貴的人性使我們感動。
      也許這還不足以令我們信服,那么看看那個衣衫襤褸、面色蠟黃、甚至不無惡習(xí)的愛潘妮吧,這個可憐的姑娘,她欺騙過別人的同情,她幫助過罪惡的強(qiáng)盜,但我們不能不承認(rèn)自己總是能夠原諒她的“罪行”,這一切都是因?yàn)樗龑︸R呂斯的愛,有了這份愛,她在我們的眼中就顯得可愛了,當(dāng)她為了保護(hù)情人而擋住槍彈時,當(dāng)她臨死前終于對馬呂斯表白說:“我想我早就有點(diǎn)愛您呢”時,這樣一個衣衫襤褸、面色蠟黃、不無惡習(xí)的姑娘在我們的心中變得美麗動人和令人感動了,我們愿為她流淚,并在心里深深地獻(xiàn)上自己真誠的敬意。
      另外一個有些相似卻又很有俠客風(fēng)范的巴黎野孩小伽弗洛什也是令我們感動的,他的樂觀,他的樂于助人(雖然也幫助過惡人),他的俠義,正是由于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彌補(bǔ)了他其他的缺點(diǎn),令我們真心的喜歡。也正是因?yàn)檫@些品質(zhì)使得這樣一個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政治主張的孩子卻在街壘巷戰(zhàn)中死去,而且是那樣勇敢和令人驚嘆的死去,用快樂的歌聲和嘲笑去迎接子彈,“他跟死亡玩著駭人的捉迷藏游戲”,結(jié)果,兩顆子彈結(jié)束了他的生命,大師一定也被自己創(chuàng)造的這個人物感動了,他動情地說:“這個偉大的小靈魂飛逝了”。我在冥冥中祈禱上帝,相信小伽弗洛什一定會是一位可愛快樂的天使!
      這些“小人物”都只是大師為了凸現(xiàn)人性之高貴不因貧賤而定,是對小說宏旨的鋪陳,那么讓我們來看看整部小說的主角吧。
      如果說卞福汝主教是冉阿讓的教父,那么冉阿讓就是沙威的教父了。沙威這個人物起初是最令人費(fèi)解的,因?yàn)槲覀兊母星闊o法想像塵世間怎么可能會有如此恪守“理性”的人,在冉阿讓放了他之前,他不信仰上帝,也從未聽從甚至聽到過內(nèi)心良知的呼喚,這實(shí)在令人無法置信。沙威信仰的是法律,一開始就懷疑樂善好施的馬德蘭先生是在逃的那個苦役犯冉阿讓,他無視馬德蘭先生的善舉,無視芳汀的悲慘遭遇,但是為人卻正直無比,敬業(yè)精神令人驚嘆。這樣一個在法律面前無可挑剔的執(zhí)法者在讀者的視域中竟無法引起我們的敬重,準(zhǔn)確的說,我們可能還會挺討厭這個冷酷無情的人,與此同時當(dāng)然也會在內(nèi)心深處期盼這個正直的執(zhí)法者能夠像我們一樣看待那個曾經(jīng)的苦役犯、現(xiàn)在的善良人。但是沙威一次次的讓我們失望,我們甚至有些動搖了,難道沙威這個人會終此一生的信仰法律嗎?我們懷疑,卻又一次次的遺憾的看到沙威依然在不問對錯的捍衛(wèi)著所謂法律的尊嚴(yán)而無視高貴的人性。但大師不會將這樣一個缺憾留給我們,也不會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缺少“人味兒”的人。正當(dāng)我們已經(jīng)對沙威不再抱有奢望的時候,街壘之戰(zhàn)時冉阿讓放走沙威的片斷卻讓我們看到了曙光,如果我們是先看了雨果另一篇小說《九三年》才讀得《悲慘世界》,那么這時我們就應(yīng)當(dāng)可以料想沙威的結(jié)局了。冉阿讓放走了沙威,這件事對沙威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沖擊,長久以來對法律的信仰開始動搖了,內(nèi)心的那個聲音開始不斷的呼喚著良知的昭顯,他一下子感到冉阿讓的眾多行為都是令人尊敬的。但內(nèi)心的矛盾遠(yuǎn)沒有結(jié)束,大師一定要深入探究這樣一個嚴(yán)峻的問題——當(dāng)法律遇到道德之時?這便是大師創(chuàng)造這一人物的目的所在。終于,當(dāng)沙威再次逮捕冉阿讓時,他屈從了另一個上級——上帝!他不得不承認(rèn):在有些情況下法律在改變面貌的罪人面前應(yīng)當(dāng)退卻,而且還表示歉意。在道德的沖擊下這個信仰法律的執(zhí)法者崩潰了——或者說,在道德審判面前,塵世間一切的法律判決和權(quán)力都失效了。請記住,一個有著堅定信仰和原則的人,一旦有一天他的信仰基石土崩瓦解,那么他也就離死亡不遠(yuǎn)了。更何況,面對著自己作為一個執(zhí)法者的“軟弱”,釋放了一個高貴的苦役犯,他在上帝面前得到了認(rèn)可,他給良心一個正直的答復(fù),卻在法律面前犯了可怕的罪行??上攵?,對于這樣一位既信仰法律又正直的人,他只能死去了。大師的語言是吝嗇的,因此不要無視那些看似不相關(guān)的文字。沙威自殺前在哨所里寫下的那篇所謂“呈政府報告”實(shí)在是一篇遺書,那是為自己自殺寫的注腳。我們不妨一起看看:
      第一:我請求警署署長過目一遍。
      第二:當(dāng)被拘押者從預(yù)審處來到時,是赤著腳站在石板上等待搜查。很多人回獄后就咳嗽,這樣便增加了醫(yī)藥的開支。
      第三:跟蹤一個可疑的人時,在一定的距離要有接替的警察,這是好的,但在重要的場合,至少要有兩個警察互相接應(yīng),因?yàn)槿缬龅侥撤N情況,一個警察在工作中表現(xiàn)軟弱,另一個便可監(jiān)視他和替代他。
      第四:不能理解為何要對馬德欒內(nèi)特見于做出特別規(guī)定,禁止犯人有一張椅子,付出租費(fèi)也不準(zhǔn)許。
      第五:在馬德欒內(nèi)特監(jiān)獄食堂的窗口只有兩根欄桿,這樣女炊事員的手就可能讓犯人碰到。
      第六:有些被拘押者,被人稱作吠狗的,他們負(fù)責(zé)把其他被拘押者叫到探監(jiān)室去,他們要犯人出兩個蘇才肯把名字喊清楚。這是種搶劫行為。
      第七:在紡織車間,一根斷線要扣犯人十個蘇,這是工頭濫用職權(quán),斷線對紡織品無損。
      第八:拉弗爾斯監(jiān)獄的訪問者要經(jīng)過孩子院才能到埃及人圣瑪麗接待室,這件事不好。
      第九:我們在警署的院子里,確實(shí)每天都能聽到警察在談?wù)撍痉ü賹弳栂右煞傅膬?nèi)容。警察應(yīng)是神圣的,傳播他在預(yù)審辦公室里聽到的話,這是嚴(yán)重的不守紀(jì)律。
      第十:亨利夫人是一個正派的女人,她管理的監(jiān)獄食堂十分清潔,但讓一個婦女來掌管秘密監(jiān)獄活板門的小窗口是錯誤的。這和文明大國的刑部監(jiān)獄是不相稱的。[1]
      很清楚明了,原本冷酷嚴(yán)厲的執(zhí)法者這時候卻在法律的掩蓋下為沒有任何權(quán)力的犯人們爭取尊嚴(yán)和福利。他不會直接說拘押者應(yīng)當(dāng)穿著鞋,那樣他便完全信仰了良知,就不會自殺了,因此他迂回地說給犯人穿上鞋以減少醫(yī)療費(fèi)用。接著又說應(yīng)該有兩個警察同時辦案,以防止軟弱者縱放罪犯等等,無不說明了沙威自殺的原因,就是因?yàn)樗环矫嬲J(rèn)識到無法抗拒內(nèi)心良知的呼喚,另一方面又無法割舍往日對法律的效忠,結(jié)果對于任何一方他都是不稱職的,于是這個嚴(yán)于律己的人便投河自盡了。
      雨果為另一部小說《海上勞工》的序講得更明白,他指出:“三重沉重的命運(yùn)壓在我們身上,亦即教理的命運(yùn)、法律的命運(yùn)和自然的命運(yùn)。在《巴黎圣母院》一書中,筆者揭示了第一種命運(yùn);在《悲慘世界》中,筆者指出了第二種命運(yùn);在這本書中,筆者闡釋了第三種命運(yùn)。[2]”這樣,我們便可以斷言,沙威這一人物在《悲慘世界》中的重要作用了,整部小說雖然時間跨度長,人物眾多,但真正的主角只有冉阿讓和沙威。前者是代表了絕對道德的人性,后者則代表了相對道德的法律。無論從讀者的閱讀體驗(yàn)還是大師設(shè)計的結(jié)尾都啟示我們——絕對的人性超越了相對的法律。也許是雨果感到對這一問題探究的還不夠深刻透徹,才又去寫了另一部論述此問題更為有力的歷史小說《九三年》,在那里,作者將這一問題放置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其結(jié)局是對沙威之死的最好詮釋。
      講《悲慘世界》,沒有不說冉阿讓這個著名人物的。但很多人都只是看到了冉阿讓的悲慘命運(yùn),或是更進(jìn)一步的看到了冉阿讓高貴的人性??晌以谶@里要說的卻是冉阿讓另外的一種品質(zhì)——自卑!某種程度上,自卑才是冉阿讓這一人物真正超越一般所謂善人范疇的地方,如果沒有了自卑,冉阿讓充其量就是一個改過自新的大好人,但是有了自卑,冉阿讓的形象就變得光輝偉大了。應(yīng)當(dāng)指出,中國的讀者可能很難理解這種自卑,閱讀時也僅僅將其視為人物的一個品格而已。按照我們的思維,我們會難以想象這樣一個相當(dāng)善良的好人怎么還會自認(rèn)為卑賤呢?有財富,又有高貴的品質(zhì),這樣的人應(yīng)該對自己很滿意才對?。?br />   為了解答這一問題,首先必須了解西方的基督教傳統(tǒng)。在《新約?路加福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描述法利賽人和一個稅吏的禱告,這個故事是耶穌比喻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耶穌說:“有兩個人上殿里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地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象別人勒索、不義、奸淫,也不象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稅吏遠(yuǎn)遠(yuǎn)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干,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yàn)榉沧愿叩?,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3]”我們可以看到,在基督教傳統(tǒng)中,人由于原罪而在上帝面前卑微和虔敬地進(jìn)行道德實(shí)踐,道德準(zhǔn)則是由上帝給予的,一切的榮耀也都?xì)w于上帝;法利賽人的所表現(xiàn)的自義(self-righteousness)精神和對他人的侮辱恰恰顯示了他毫無卑微之心,反而以他在稱義行為(禁食和繳納什一稅)上的出類拔萃沾沾自喜;相反,愧疚的稅吏并沒有值得稱道的稱義行為,甚至可以說是罪惡滔天,但卑微且發(fā)自內(nèi)心的悔恨卻表達(dá)了對自義的否定和對仁慈上帝的無條件信靠。后者才是真正的基督徒。
      正是基于這樣一種基督教傳統(tǒng),一種古典主義精神下對幸福要求的擯棄和鄙夷,才會出現(xiàn)冉阿讓的這樣一種為很多中國讀者多不能理解和忽略的自卑品質(zh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雨果文集》,第四卷,p.1606~1607,李丹、方于譯,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2;
      [2] 《雨果文集》,第五卷,陳筱卿譯,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2;
      [3] 路加福音18:14
      
       李輝于2006年10月20日
      
  •     《悲慘世界》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煌煌巨著。全書共分為五部。第一部《芳汀》,第二部《珂賽特》,第三部《馬呂斯》,第四部《卜呂梅街的兒女情和圣德尼街的英雄血》,第五部《冉?阿讓》。
      
      小說敘述了刑滿釋放犯冉?阿讓的悲慘故事。一七九五年,冉?阿讓為饑餓所迫,偷了一塊面包,而服了十九年苦役。一八一五年,他刑滿釋放,投宿迪涅,遭眾人拒絕,卻受到迪涅主教熱情接待,可他臨走時偷了主教的銀餐具而再次被捕。面對警察的調(diào)查,迪涅主教聲稱這銀餐具是他送與客人的,甚至還把一對銀燭臺也送給了冉?阿讓,以救贖他的靈魂。
      
      幾年后,冉?阿讓化名馬德蘭,成了小城濱海蒙特勒伊的市長。他開了一家玻璃飾物廠,發(fā)明了一項(xiàng)新工藝,大辦慈善事業(yè),促進(jìn)了小城的繁榮。他廠里女工芳汀因有個私生女而被解雇。芳汀的女兒珂賽特寄養(yǎng)在蒙費(fèi)梅的客店主德納第家。為了付女兒的撫養(yǎng)費(fèi),芳汀淪落為娼,又遭警探沙威逮捕,后被馬德蘭先生解救,終因重病死在馬德蘭先生的醫(yī)院里,臨終前她將女兒托付給了市長先生。沙威懷疑馬德蘭是冉?阿讓。這時,一個叫尚馬蒂厄的老頭被指控偷了一根蘋果枝,并被認(rèn)定就是冉?阿讓。馬德蘭先生經(jīng)過一夜激烈的思想斗爭,前往法庭自首。于是,他又再次被捕,投入土倫苦役牢。一次,他冒險救了一位水手后而乘機(jī)逃跑。人們以為他已淹死海中。逃出后,他去德納第家尋找珂賽特。此時,珂賽特已八歲,受盡了德納第太太的折磨。冉?阿讓用重金向德納第贖回珂賽特,把她帶到巴黎,在偏僻的戈博舊宅租了個房間。后來,他懷疑自己受到沙威警探的跟蹤,并已被他識破,便東逃西躲,情急之中躲進(jìn)一家修道院,改名福施勒旺,當(dāng)了園丁,在那里隱居下來,而珂賽特則進(jìn)了修道院的寄宿學(xué)校讀書。五年后,他們離開修道院,在普呂梅街租了座房子。這時,馬呂斯出現(xiàn)了。
      
      馬呂斯從小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是個極端保王派,而他是共和派。馬呂斯常去公園散步,遇見了珂賽特,并愛上了她。冉?阿讓識破了馬呂斯的“陰謀”,帶著珂賽特搬了家。在德納第的大女兒埃波妮的幫助下,馬呂斯找到了珂賽特的住址。于是一場熱戀開始了。
      
      由于害怕被警方發(fā)現(xiàn),冉?阿讓再次搬家。一本吸墨紙使他發(fā)現(xiàn)了珂賽特和馬呂斯的戀情,他痛苦萬分,只想一死。馬呂斯那邊也只求一死,因?yàn)樗庾娓妇芙^了他和珂賽特的婚事。這時,醞釀已久的人民起義爆發(fā)了。馬呂斯隨ABC友社的革命者參加了街壘戰(zhàn)。冉?阿讓看到馬呂斯寫給珂賽特的訣別信,也去了街壘。密探沙威為了偵察也去了那里。在街壘戰(zhàn)中,ABC友社的人全部壯烈犧牲。沙威被起義者逮捕并判以死刑,由冉?阿讓執(zhí)行。冉?阿讓出于人道將他釋放。馬呂斯身負(fù)重傷,昏迷不醒,也被冉?阿讓從下水道里救出。一出下水道,他就被等在那里的沙威抓住。沙威滿足冉?阿讓的要求,將馬呂斯送回他的外祖父家里。沙威被冉?阿讓的人格力量所震撼,放了他一條生路,卻又無法面對自己的職責(zé),最終投塞納河自盡。
      
      六個月后,馬呂斯傷口痊愈,并與外祖父言歸于好。在外祖父和冉?阿讓的安排下,兩位戀人終結(jié)連理。冉?阿讓向馬呂斯坦白了自己的苦役犯身份,但遭到馬呂斯的誤解。從此,冉?阿讓失去了他心愛的珂賽特,終日郁郁寡歡,日見衰弱。一八三五年六月,馬呂斯終于知道冉?阿讓是他的救命恩人,等他偕同珂賽特去看他時,他已奄奄一息。冉?阿讓躺在珂賽特懷里離開了黑暗的人間,孤獨(dú)地躺在拉雪茲公墓一個偏僻的角落里,任“荒草掩埋,雨水刷盡”。
      
      這個故事起于主教給予愛,終于冉?阿讓靈魂獲得救贖,一個平窮的人,在這悲慘的世界上活著,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地獄來到天堂。
      
      一個事件的發(fā)生,必然是這個時代所醞釀的?,F(xiàn)在我要簡單說明一下整個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
      
      本書的時間是一七九五年到一八三五年,此時正是法國的“革命的世紀(jì)”。法國是一個思想先進(jìn)的國家,這里誕生了無數(shù)對法國、全歐洲乃至全世界有著推動作用的新思想,于是也因此先后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革命、以及舊王朝的復(fù)辟。1789年至1794年間,法國爆發(fā)大革命,短短的三年間就使得統(tǒng)治法國多個世紀(jì)的絕對君主制和封建制度土崩瓦解,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然而,派系斗爭與民眾日益高漲的的情緒導(dǎo)致接下來持續(xù)一年多的恐怖統(tǒng)治的出現(xiàn),最終物價急劇上漲,造成了窮人們的困苦,這也正是造成本書主人公冉?阿讓悲劇命運(yùn)的原因。
      
      一八一五年,法蘭西的統(tǒng)治一直在波旁王朝和拿破侖王朝之間更迭,殘酷的統(tǒng)治使得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冷漠,沒有對彼此的關(guān)愛,整個社會都缺失愛。這也是本書要突出表達(dá)一個觀點(diǎn),也是借冉?阿讓之口說出的,“最高的法律是良心”。而沙威在書中所代表的,就是這一個形象,沒有愛的公正,“黑暗的正直”。
      
      一八三零年,七月王朝建立。然而這個王朝的統(tǒng)治屬于資產(chǎn)階級和土地所有者,平民百姓仍然和之前的時代一樣,貧窮、饑餓。這也導(dǎo)致了書中所記載的一八三二年共和黨領(lǐng)導(dǎo)的巴黎人民起義。
      
      雨果在他的自序中寫道:“只要由法律和習(xí)俗造成的社會懲罰依然存在,在文明鼎盛時期人為地制造地獄,在神賦的命運(yùn)之上人為地妄加噩運(yùn);只要本世紀(jì)的三大問題——男人因貧窮而沉淪,女人因饑餓而墮落,兒童因黑暗而愚蒙——得不到解決;只要在有些地區(qū),社會窒息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換句話說,從更廣義的角度看,只要地球上還存在著愚昧和貧困,像本書這一類作品就不會是無益的?!?br />   
      這部作品的出現(xiàn)正是為了指出尖銳的社會問題,讓人們有所覺悟,讓整個社會充滿愛,讓每個犯罪的人得到救贖。社會造就罪犯,這樣的罪犯應(yīng)該去用愛感化他,而不是一味的懲罰,讓他們得到救贖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雨果在本書中對這種伴隨愛的公正的描寫,完全可以表現(xiàn)在沙威和冉?阿讓的激烈沖突上。沙威所代表的正是當(dāng)時的那種缺少關(guān)愛與理解的法制,雖然他的做法是正確的,公正的,但是這樣的法制沒有人情味,也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些犯罪的問題。雨果提倡的是永愛感化這些迫不得已罪犯,讓他的從靈魂上得到救贖。
      冉?阿讓這個人物,本質(zhì)上是個悲慘的人,但同時他在另一方面又是一個幸運(yùn)的人,因?yàn)樗谶@黑暗的世界中獲得了靈魂上的救贖。也許他身體和心理上都遭受了很大的摧殘,也許剛被釋放的時候他還有著對社會仇視的心理,但是主教給予他的愛,凈化了他的內(nèi)心,讓他從一個罪犯慢慢變成了一個有助于社會的人。他的人生經(jīng)歷三次救贖,第一次是他成了市長,真心實(shí)意幫助當(dāng)?shù)氐娜嗣褡鍪虑?,第二次是他在對尚馬蒂厄事件時內(nèi)心的斗爭,第三次是他最后去世,得到了寬恕。法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每個人所做都是為了對得起自己的內(nèi)心,這也正是冉?阿讓最終可以得到救贖的原因。
      
      沙威,他是一個盡職盡責(zé)的人,對社會負(fù)責(zé)任,在司法方面一絲不茍,恪盡職守。但是他的弱點(diǎn)就在于沒有愛的公正,“黑暗的正直”。他做的對,無論是查冉?阿讓,還是追蹤他,他做的一切都讓他對得起自己的職責(zé),對得起他探長的身份。但是就這樣的一個人,最終的結(jié)局卻是跳進(jìn)塞納河自殺而死,這不得不說是那個時代的悲哀。整個社會造成的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冷漠,讓這個社會變得如同一個工廠,可憐人、窮人只能如同那些廢舊的零件一樣被拋棄掉。雨果也正是想借這部書呼吁整個社會,讓整個社會充滿愛,抨擊那個讓人窒息的制度,這點(diǎn)在后面的巴黎人民起義中也可以看到。
      
      巴黎人民起義,這是一八三二年有學(xué)生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起因如書中所言,結(jié)局也是失敗的,但就是這樣的一場失敗的運(yùn)動,卻體現(xiàn)出了雨果對于舊制度的不滿,希望變革的想法。而這些起義的人們,雖然最終犧牲了,卻在這悲慘的世界得到了解脫,并且為了他們后輩可以更好的生活而付出了生命??梢哉f,他們用博愛的心拯救了后代,盡管他們失敗了,但他們的靈魂依然會留在法蘭西的歷史長河中,他們讓他們自己貧苦的人生獲得救贖。
      
      本書中人物繁多,并且每一個人物都是生動形象、活靈活現(xiàn)的,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性格,同時又不會脫離那個時代背景。中間夾雜著許許多多的描寫,拓展的說明,以及對歷史、地理的敘述,篇幅宏大,對故事背景的交代更是十分復(fù)雜,卻又不會讓讀者感到拖沓、厭煩。雨果將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shí)主義結(jié)合起來,篇幅浩大,氣勢恢弘,卻又可以深深刺透讀者的心,讓讀者也能夠體會到那種悲慘的痛苦,又可以讓讀者能夠感受到得到救贖的那種喜悅。如果說巴爾扎克是法國最杰出的作家,那么雨果一定是法國最偉大的作家,沒有之一,而這部《悲慘世界》,更是這位偉大的大師最完美的作品。
      
  •      我?guī)е鴳?zhàn)戰(zhàn)兢兢的心情讀這本書,冉阿讓的一生似乎總也逃不開荒唐的厄運(yùn)的糾纏,好在最后的最后,故事的結(jié)局總算給人以安慰。
       讀完這本書之后,第一次由于羨慕一個人純潔高尚的靈魂而感動得淚流不止。在冉阿讓的一生里,他謙卑、善良、寬容、智慧、勇敢,充滿愛。他雖然是個罪犯,卻比任何人都無辜、單純。歷經(jīng)一生的磨礪,他的生命完整得沒有任何瑕疵。這樣的人生大概是我一生渴望而不可及的吧。直到最后一刻,他那個如孩子般的心靈終于擺脫了世間的苦難,了無牽掛地離開。仿佛一無所有,卻比任何人的生命都完整?;厥鬃约旱娜松?,可以問心無愧;雖然歷經(jīng)艱苦,卻得到了豐滿的愛;雖然憔悴痛苦,但終究成全了珂賽特的幸福。還有什么比這樣的結(jié)局更完美呢?
  •     @蔡尹珊珊:悲慘世界我們在大二的編劇課上再度細(xì)讀,改編成電視劇梗概以及寫人物小傳,老師說這本書是編劇們永遠(yuǎn)的寶庫,值得一讀再讀。
      ◆
      ◆
      @咆哮女郎柏邦妮(絲瓜絡(luò)竹木刷)
      昨晚看《悲慘世界》。一個幾乎是奇情的戲劇故事,怎么融合進(jìn)一個壯闊大時代里;雨果是先把大寫的人給凸頂出來,然后補(bǔ)描濃重的背景。用各個社會階層的人構(gòu)圖歷史。如果沒有人的故事,歷史只是冰冷的字眼;而如果沒有大的歷史,人的故事只是“傳奇”。就這樣,“今在,昔在,永在”,獲得了當(dāng)下和永恒。
  •     這本書我非常喜歡,它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偉大的作品。這本書無論從故事情節(jié)上,還是它的宏大立意上,都非常偉大,他的這部作品超越了個人、種族、宗教和國家。它不僅故事情節(jié)曲折生動,而且還探討了社會制度、哲學(xué)、宗教、法律、革命、人性等人類的問題。它極深地打動了我,使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雨果將他對社會、人類、宗教的看法及觀念注入了這本小說。19世紀(jì)的法國底層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中,他們受到貧窮、饑餓、疾病、無知的侵?jǐn)_,書中的芳汀就是他們的典型,她的命運(yùn)讓人唏噓不已。但是如何來改變這個社會,是用暴力的革命呢?還是采取和平的、溫和的、循序漸進(jìn)的社會改良?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們不能絕對地說英國社會的的溫和改良就絕對的好,或者法國、西班牙的暴力革命就絕對的不好。作者對此的認(rèn)知及態(tài)度通過冉阿讓進(jìn)行了闡明。冉阿讓沒有參加馬呂斯這些大學(xué)生的革命,他不忍殺死政府軍的一個士兵,他對沙威、伯納德都采取了寬恕的態(tài)度,他的品德就像耶穌基督那樣偉大,他就像圣經(jīng)中說的那樣,別人打他的左臉,他又伸出了右臉。冉阿讓有他的人身觀和價值觀,他活著就是為了讓別人幸福,哪怕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書里大量引述了法國、歐洲的歷史和人物,還大量引用了古希臘神話,對我們這些中國人來說,讀起來有些費(fèi)勁。雨果是浪漫主義作家,但他的作品卻是反映的現(xiàn)實(shí)社會。我時常想,人家反映現(xiàn)實(shí)的作品為什么會寫得那么感人,那么美好,而我們中國反映現(xiàn)實(shí)的作品卻寫得那么惡心呢?為什么我們中國出不來這么偉大的人和作品呢?我認(rèn)為,最主要的是,外國人在寫人性,他們宣揚(yáng)著普世價值,而我們的作家只在寫人的動物性,而且作品沒有靈魂。這也是我們的電影不能獲得奧斯卡的原因。
      
      2012版電影(音樂?。┡牡煤懿诲e,無論音樂還是劇情安排都很好,演員們各個都演得非常好。此外,1958年的電影版本也不錯。
  •     他安息了。盡管命運(yùn)多舛。
      他仍偷生。失去了他的天使就喪生;
      事情是自然而然地發(fā)生,
      就如同夜幕降臨,白日西沉。
      
       屏幕在這一頁靜止了,我機(jī)械的繼續(xù)翻著,徒勞的翻著,”如同夜幕降臨,白日西沉”,我望著昏暗的天空,不由嘆口氣,與老友道別,邁著疲憊的雙腿,搭上回家的公交。
       家,卻是個遙遠(yuǎn)的詞眼,在我心里模糊起來,我愣了一下,思索著,家開始飄搖起來,無法感觸。柯賽特和冉阿讓可以組合成一個奇怪又溫馨的家,德納第那客棧人丁滿滿卻淪為魔窟。有時候也會被家這個詞眼刺痛,除了那秦嶺山腳黑水河畔的家鄉(xiāng),我總是一個流浪者;可這靜止的一頁讓我想起了家。
       2.20踏上東行列車,到4.21站在老友家樓下等待公交那一刻,兩個月里利用著地鐵、洗手間、等人以及吃飯的閑暇,我終于讀完了這部《悲慘世界》。這是接觸雨果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巴黎圣母院》在初中,隱約還記得卡其莫多,其他名字全無印象了;因了同學(xué)“坐在靠窗長椅上,激動又焦慮的啃著這本大部頭”,離此時已經(jīng)快有十一個月光景了,那時候我還在辛苦的讀營養(yǎng)學(xué)專著,讀《戰(zhàn)爭與和平》,飽受一些煎熬,無暇旁顧。在我讀完本書的前一天,在距離汶川地震五周年祭還有22天的時候,四川的另一個城市----雅安,川藏線上的車友心中別有情義的重要據(jù)點(diǎn)-----也出現(xiàn)了大地震,這五年間,金融危機(jī),歐債風(fēng)波,世界杯歐洲杯,紅色風(fēng)潮,政府新老接替,波士頓馬拉松爆炸,復(fù)旦謀殺案,沸沸揚(yáng)揚(yáng)而又不緊不慢;我又讀了一年大學(xué),在洪澤湖邊安靜上班兩年,繞了一點(diǎn)路回西安,只是這路繞的有點(diǎn)遠(yuǎn),所以我長久沒找到自己的方向,等稍稍以整待暇時,咣當(dāng),一個”家”讓我瞠目結(jié)舌,我被重重摔在地上,爬起來依稀見到上海字樣;五年前汶川地震,下午兩點(diǎn)看到新聞的我們急切的喊著四川的室友:你家離震中不遠(yuǎn),趕緊問問家里情況。室友慢吞吞的從魔獸世界中扭轉(zhuǎn)過腦袋來:你們著啥急啊,不就個地震嘛,真是的;五年后的廬山地震,九點(diǎn)左右微博上的地震消息開始迅速鋪來,恰好一位新同事兼隔壁室友,于是大家一邊在細(xì)雨中等待開門一邊關(guān)切的問他家里,他扭了一下腰肢,嬌滴滴的說:我們家里肯定沒啥問題啦,不就地震嘛;然后又活靈活現(xiàn)的和旁人討論起化妝品要怎樣用效果才最佳了。
       而這兩月呢:當(dāng)那個殺氣騰騰衣衫襤褸拎著跟黑色粗棍的漢子走進(jìn)迪涅城的時候,我也在擠成罐頭瓶的列車中東行;當(dāng)馬德蘭先生不愿無辜的商馬弟代為受過,拋下市長的身份,來到法庭慷慨陳詞,寧愿鋃鐺下獄時,我也辭掉了剛待了兩周的工作;當(dāng)柯賽特在孟費(fèi)郿受盡德納第一家各種折磨而冉阿讓又被壓在大燒船上服役時,我也被臺灣人戲耍了一番,忽而生活飄搖起來;當(dāng)雨果興致高昂的講述滑鐵盧戰(zhàn)役時,我規(guī)規(guī)矩矩的遞簡歷面試,一周之內(nèi)去了五家公司,選擇權(quán)竟還都在我手中;那個漆黑兇惡的夜晚,可憐的柯賽特獨(dú)自走在陰森森的樹叢中拎著一個比她還要高大的水桶時,高大的冉阿讓靜悄悄的出現(xiàn),幫她拎起沉重的水桶如親人一般;馬呂斯被從家里趕出來投奔古費(fèi)拉克的時候,我跑到嘉定投奔發(fā)小,蹭吃蹭住蹭歌,把酒言歡,散文詩歌,理想與明天,慷慨激昂;馬呂斯循著白先生和白小姐蹤跡漫步公園的時候,我也墜入陳舊的往事中唏噓不已;當(dāng)街壘斗爭顯現(xiàn)著自由之火,我們星夜疾馳在景色秀麗的西湖邊返回上海;當(dāng)雅安-蘆山地震來襲時,馬呂斯和柯賽特已恩愛甜蜜,我告訴Jenny:忽然覺得很壓抑很難受,但我不想發(fā)表關(guān)于地震的任何言論;而4.21,我那老同學(xué)新婚莞爾,重返上海,我們幾人一起打球,做飯,重飲烈酒,好不壯哉。而,悲慘世界也終于告一尾聲。
       雨果的這個世界是悲慘的么?他筆下的這個世界往上順延半個世紀(jì),可以看到盧梭伏爾泰狄德羅孟德斯鳩,文化啟蒙先賢激烈辯論著科學(xué)自由民主,盧梭就此和伏爾泰達(dá)朗貝爾決裂,他追尋那種溫和寧靜淳樸類似日內(nèi)瓦的小王國,少一些紛爭多一些虔誠,對大自然對上帝的敬畏,人神相安------維克多雨果也著意用一種更溫和更高遠(yuǎn)的哲學(xué)來讓他心目中的王國人保持一種虔誠的敬仰;而往前順延二十年,拿破侖揮師東進(jìn),與亞歷山大一世時和時裂,一場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重改了歐洲格局,法俄雙方都認(rèn)為自己勝利了:雨果將奧斯特里茨作為一場著名勝利,俄方包括當(dāng)時將領(lǐng)庫圖佐夫堅持奧斯特里茨俄方取得了戰(zhàn)役勝利,包括一百年后的列夫托爾斯泰在戰(zhàn)爭與和平中也堅持此觀點(diǎn);而法國舉國上下也都認(rèn)為自己是勝利一方---殲敵三萬,自己損失兩千余人。共和國的輝煌卻在一場滑鐵盧后陷入危機(jī),舊日輝煌已然淡去,新的生活卻還要繼續(xù),怎樣繼續(xù),這世界的悲劇意味,從此而來。
      
      
  •     1. 莫里哀主教:本書中最幸福的人,從一個天堂到另一個天堂,一個溫和的人卻有巨大的能力隨時隨地用憐憫和寬容的力量震撼他人,在那個改變?nèi)桨⒆尩囊估飵湍莻€天使脫去了魔鬼的外衣。
      
      2. 冉阿讓:不止有莫里哀一樣的人格,再兼具英勇果敢,在書中讀到他的名字就給人安全感和力量,強(qiáng)大的身軀機(jī)智的大腦和細(xì)膩的情感組成了書中的英雄。只有英雄才能撐起悲劇的沉重,也只有悲劇才能夠襯托英雄的品格,那么,是不是做個普通人更幸福些呢?
      
      3. 唐納德:初看讓讀者恨透的壞蛋,徹頭徹尾的魔鬼,壞到不知道不覺得自己是邪惡的地步,壞到以別人的悲慘為快樂的程度。但是至少在書中他并沒有造成什么悲慘,他的邪惡行為無意間在戰(zhàn)場上救了上校,在下水道救了冉阿讓和馬呂斯,在最后又讓馬呂斯知道了冉阿讓的真相。世界如此悲慘,兇手卻不是壞人,難道雨果在告訴我們是上次創(chuàng)造了悲慘?
      
      4. 馬呂斯,珂賽特和芳?。核麄兪瞧胀ㄈ?,他們是悲劇的創(chuàng)造者。其實(shí)英雄與魔鬼小人總是極少數(shù),或許很多人一生都不會碰到那樣的人物,而有分量的作品無論寫了多少英雄的偉岸和小人的卑鄙,最深刻的部分往往是在探討普通人。悲慘世界最后的幾十頁完全浸泡在爛俗的幸福中,兩個彼此相愛的人,全家歡天喜地的撮合,從物質(zhì)到精神的心想事成,也許幸福就該是某種順利到極致的無聊,總之結(jié)尾處在他們美好而無趣的幸福背后是冉阿讓偉岸的悲慘。為什么我們的英雄能夠戰(zhàn)勝一切卻不能戰(zhàn)勝孤獨(dú)?讓人不禁唏噓。
       冷漠的馬呂斯并不壞,他只是普通人按照正常社會規(guī)則思考問題,他的倔強(qiáng)傷害過父親和祖父,他的冷漠傷害了冉阿讓。然后這么一個普通人也談不上有什么堅定的信仰,卻在人民革命中奮勇挺身,為了法蘭西拋頭顱,或許和革命黨人汪精衛(wèi)當(dāng)年刺殺清朝大臣是一個道理。雨果是不是想要表達(dá)所謂的獻(xiàn)身精神只不過是麻木的心的偶爾一次出軌?而革命就是一次集體性出軌?
       如果說馬呂斯的冷漠至少某種普通人,不便要求太高,那么可賽的的冷漠就不能簡單的用書中的“忽略”而真的被忽略掉。全然忘記了十年來從被虐待的兒童到被呵護(hù)的女兒,只是在一片青年男女的愛戀中忽略了周圍一切的情感變得極端遲鈍。這大概就是自私最好的解釋。我想善良就是對別人痛苦的敏感和為了幫助別人擺脫痛苦所做的自我犧牲。是誰創(chuàng)造了世界的悲慘?我想這里應(yīng)該有了答案,是那些普通人的麻木而不是魔鬼們的進(jìn)攻。
      
      5. 沙威:另一個好人,也許只有他才真的與冉阿讓相互理解了。
      
      書讀了90%的時候覺得不過如此,沒想到最后10%開始,冉阿讓的偉岸襯托著一對普通戀人的庸俗帶來了對人性的思考。而忠于原著的電影版卻沒有體現(xiàn)這一部分,內(nèi)容全部被前面熱熱鬧鬧的清潔填滿。
      
  •     高尚的,卑微的,或者從卑微走向高尚的人物,他們的面孔在眼前一張張地閃現(xiàn).
      
      這就是雨果被稱為巨匠的原因吧。帶著一種悲憫的人文情懷,仿佛他俯視著法國的蕓蕓眾生,只是忠實(shí)地記錄著和上帝一同看到的一切。
      
      那精神上像個圣人,卻為自己所處的階層背著十字架的卞福汝主教;
      頑強(qiáng)堅韌,被社會污染過,也被良知洗刷過的冉阿讓,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自己在被主教寬恕后又下意識地因?yàn)楸灸軗尳倭讼礋焽璧暮⒆樱?當(dāng)他在多年后義無反顧地付出一切來償還年輕時的罪孽,當(dāng)他為前半生的承諾而度過沉默,堅硬,剛強(qiáng)的后半生,當(dāng)他決心捍衛(wèi)年輕的生命和愛情。
      最忘不了芳汀,當(dāng)她穿著艷麗衣裳,金發(fā)流轉(zhuǎn),和姐兒們一起嬉笑各自情郎的離棄,回到房間卻哭出來,那是她唯一的戀愛。忘不了她走投無路,把私生女送到客棧老板娘的火坑中,同時還掏光身上所有的錢。忘不了她為了付撫養(yǎng)費(fèi),剪了自己的黃金長發(fā),敲了自己的珍珠皓齒。當(dāng)她回頭的那一幕,頭發(fā)稀落,嘴里兩個黑洞,讓人忍不住想哭出來!
      忘不了她在彌留之際,思念著女兒,斷斷續(xù)續(xù)地唱著歌謠。
      那忠實(shí)于自己的鷹犬身份,對和他一樣出身貧寒的平民絕不手軟的沙威,在他覺得自己認(rèn)錯冉阿讓時,堅決辭職,身上散發(fā)出高貴的品質(zhì),雖然只有一瞬。而在面對內(nèi)心正義的呼喚時,激烈的沖突讓他不能茍活世上。沙威是個有原則的人。
      
      雖然是譯文,依然能感受到作者優(yōu)美的詞句,震撼人心的思想。
      少年時未能讀到真正名著,也許也是件好事。如果15年前讀這本書,也許走馬觀花只看故事,味如嚼蠟。30歲讀到,才感覺到每段話意味深長。
  •      這本世界名著早就聽說,應(yīng)該上過學(xué)的人人知道。早該拜讀,但是心里承受不起這個“悲慘世界”。一直以為是講一個凄慘的故事,或者該死的課本上介紹的是什么“資產(chǎn)階級革命斗爭什么”的書,再加上這么漫長浩瀚的篇幅,也是令人望而生畏。所以耽擱到現(xiàn)在才有幸看完。
       這是個悲慘的世界,在這里,
  •      本來很少寫長評論的,覺得浪費(fèi)時間,不過為這部鴻篇巨制來說,這點(diǎn)時間也不算什么。我知道給這種平均分9.1的名著打1星是要頂著很大壓力的,所以原因必須交代清楚。
       首先說翻譯。這部書的譯者是鄭克魯先生,本來我也不認(rèn)識,看的時候特意去查了一下,好像是位名氣很大的學(xué)者,是位老先生了。翻譯家這個事兒吧,有時候挺幸運(yùn)的,比如翻譯的作品寫的好,那翻譯的糟糕一點(diǎn)一樣可以得到好評,畢竟大家看的主要是作品。不過有時候也挺不幸的,比如讀者不喜歡這本書,明明不關(guān)翻譯的事兒,卻得到了很多差評。鄭克魯先生知識還是十分淵博的,用了很多我聞所未聞的字和詞語,讓我學(xué)到了很多東西。這里主要想說說譯者是否應(yīng)該帶有自己的見解。外國作者和中國讀者的用詞習(xí)慣存在偏差是正常的,古代人和現(xiàn)代人的用詞存在偏差也是正常的,這時候就需要譯者要有自己的想法,生搬硬套不是一個好譯者,會讓讀者讀的難受。這本書通篇都是生澀難懂甚至不通順的句子,導(dǎo)致我120萬字本來一個多星期可以看完,結(jié)果看了兩個月,為什么,不就是因?yàn)榉g的太死板嗎?為了讓大家明白我不是一個輕易給差評的人,隨便到書上翻了幾頁,找了幾個案例給大家看看:P819,思想在最幽暗的深處受到激動。受到激動這根本不是中文的用法,這么翻譯的話我不接受。P828,進(jìn)步是個有教養(yǎng)的人,理想和絕對不做小人。誰能給我翻譯下這句話真正的中文意思?這不是chinese,這是chinglish。
       第二說下原著的比喻句。比喻這種修辭是化腐朽為神奇,化復(fù)雜為簡單的一種工具,但是這也不能亂用啊。比喻句本來應(yīng)該是把一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東西用一種更加形象的容易理解的東西來比喻,達(dá)到讓讀者明白的目的,讓人有原來如此的領(lǐng)悟和擊節(jié)贊賞的共鳴??墒怯旯跁写罅康倪\(yùn)用比喻句,不但沒有共鳴,反而把一些本來就能明白的事情比喻的不可理喻。具體的案例我也懶得找了,不過我可以給大家找一個比喻的比較好的案例,來自一本不出名的小說,可是這個比喻卻讓我一直記著:心緒一層一層緩緩壓上來,像砥了巨石,卻不能做出任何退縮,就像野地里遇到狼,就算再害怕也要抬頭瞪住它,先低頭的那一個就輸了。
       第三,說一下作者的架構(gòu)。全書分五部,每一部會用一半的篇幅交代歷史背景和學(xué)術(shù)討論,如果說名著就是要這樣,那我理解,但是我不接受。要么你去寫歷史,要么你去寫小說,這樣看著總有種一會看三國志一會看三國演義的感覺,亂。拿破侖寫了幾百頁,教堂的小院子寫了幾百頁,討論切口的學(xué)術(shù)寫了幾百頁,讀完感覺青春都死了。120萬字啊,不能有點(diǎn)層次,有點(diǎn)邏輯嗎?
       第四,說一下悲慘本身這件事兒。120萬字描寫的悲慘世界,其實(shí)在我看來并不十分悲慘,或許現(xiàn)在我們正經(jīng)歷著更加悲慘的世界?總之我通過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看到的是政府的公正,執(zhí)法人員的正直,權(quán)力在被民眾監(jiān)督,財富不能買到一切,這他媽哪里悲慘了?最后我只能得出,看悲慘世界這件事兒,本身就挺悲慘的。
       綜上所述,每一點(diǎn)我扣了一星,所以只剩下一星了。這部書被評到9.1分,我希望大家都是出于對這本書真正的熱愛和受益,而不是出于尊敬和虛偽,如果是這樣我們的未來也會更加美好,我們也才能真正變成幸福世界。
  •      讀這本書,因?yàn)殚L,確實(shí)花費(fèi)了不少時間。且劇情不連貫,穿插著戰(zhàn)爭、暴動、政治、世間百態(tài)···如今讀畢,竟發(fā)現(xiàn)這些穿插并不無道理?!侗瘧K世界》在第一次購書的時候,是拒絕買的,因?yàn)槊謱?shí)在不討喜,生活的美好,讓我有了抵制悲慘一詞的本能,再者,書實(shí)在好厚好厚。
       (穿插一下:在看一大本厚書前,總覺得怎么看也看不完,越看越厚,那是因?yàn)椴徽J(rèn)真沒鉆進(jìn)去,一旦鉆進(jìn)去了,驀然回首,你會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間,已經(jīng)看了這么多······然后是在快結(jié)束的時候,你又會發(fā)現(xiàn),怎么薄薄的幾頁,要看這么久,那時是因?yàn)槟阍锪恕⒎α?,厚厚的一本書占?jù)了你太長的時間,結(jié)束,是你此刻的唯一目的,在設(shè)定的時間內(nèi)總是事與愿違······再然后,在一個寂靜的時刻,再翻起那剩下的幾頁,認(rèn)真地讀著······總算讀完了,心中卻有著一種說不出的不舍,當(dāng)然也會暗含著這本書并沒有自己想象地那么厚。另外,如果不記錄,就去展開下一本書,一定會缺少點(diǎn)東西,一定的,回憶總是太夢幻了,好久沒寫東西,手都生了。)
      
       《悲慘世界》,書如其名,首先我覺得雨果寫的悲慘故事,除了寫因金錢所扭曲的悲慘外,更多地滲透了一種良知,一種無奈,一種悲哀的悲慘,那種悲慘,不是用錢可以解決,也不是用制度解決,要用愛,用一種相信愛的堅定力量,始終相信,一直相信,才能在黑暗中尋找光明。雨果在作者序中已經(jīng)明確指出:在文明鼎盛時期,只要還存在社會壓迫,只要依仗法律和習(xí)俗人為地把人間變成地獄,給人類的神圣命運(yùn)制造苦難;只要本世紀(jì)的三個問題:貧窮使男人沉淪,饑餓使女人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還不能去不解決;只要在一些地區(qū)還可能產(chǎn)生社會壓制,換言之,從更廣泛的意義來說,只要這個世界還存在愚昧和困苦,那么,這一類作品就不會是無用的。我很想說,《悲慘世界》這本書非常好看,好看到,我有太多的話要說,只怕說不夠,只怕說不完。
      
       當(dāng)之無愧的主角,讓.瓦爾讓,這個因貧窮沉淪的男人,從小就缺乏關(guān)愛的男人,貧窮、饑餓使他選擇了偷竊,偷了一片面包,從此便走上了不歸路,也許是太苦,也許是太苦,太苦太苦,他選擇了一次次的越獄,一次次的逃避,終成了坐了十九年監(jiān)獄的苦役犯。我總在想,他為什么要選擇越獄呢?每次越獄都會被再次抓住,都會一次次增加坐牢的年數(shù),可是讓瓦爾讓還是選擇越獄,不放棄任何一次逃脫的機(jī)會。我們不是他,我們不在那個時代,我們想象不了苦役犯有多苦有多累?那是非人的生活甚至連畜生都不如······苦役結(jié)束,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是終身的苦役,一種被歧視被遺忘被譴責(zé)的終身苦役,離開監(jiān)獄的他,是有錢的,可是卻沒有任何人愿意收留他、接納他,他沒有吃的東西,沒有住的地方,所有的人都在仇視他,嫌棄他。法律和習(xí)俗給苦役犯判了終身監(jiān)禁,他們持著黃色身份證,再也無法成為一個普通人,過著平淡樸實(shí)的日子,除了怨。除了恨,他們還擁有什么呢?
      
       一個是被恨包圍的讓.瓦爾讓,一個是讓愛環(huán)繞的米里埃爾主教,這個完美的如天使般的主教,他虔誠地信奉天主,靈魂如水晶般透潔,他正直、善良、仁愛、寬容、無私······一個真正為愛為靈魂而生的人,他將主教擁有的幾乎所有特權(quán)都用來救濟(jì)他人、幫助他人,崇高的靈魂和圣潔的心靈之間的碰撞,讓他的愛美得不似在人間。他是個天使,讓.瓦爾讓這個曾經(jīng)的惡魔幸運(yùn)地遇到了天使,也改變了一生。
       “正當(dāng)讓.瓦爾讓面對床止住腳步時,這塊烏云散開了,好像是故意這樣做似的,一縷月光穿過長窗,驟然照亮了主教蒼白的臉,他安然地沉睡······他整個臉因隱約的滿意、期待和至福的表情,光彩奕奕。這表情超過了笑容,近乎閃射出光芒。他的額角上有著看不出來的、難以形容的反光。正直的人的心靈在睡覺時,瞻仰著神秘的天穹。這天穹的一縷閃光照在主教身上。同時這是一個發(fā)光的透明體,以為這天穹在他心中。這天穹就是他的良知。正當(dāng)月光可以說與這內(nèi)心的光芒重疊時,睡著的主教就像顯現(xiàn)在榮光里。但這依然顯得柔和,蒙上了無以名狀的半明半暗。天上的月光、半睡的大自然、紋絲不動的園子、靜謐的房子、此時此刻、寧靜,給這個圣賢可稱頌的睡眠填上了難以言說的莊嚴(yán),以一種華美和寧靜的光暈罩上這蒼蒼白發(fā)、這閉攏的眼睛、這張充滿希望和信賴的臉、這老人的頭和這孩子的睡眠?!?br />    很難想象,米里埃爾主教是用多么寬大包容的心原諒了讓瓦爾讓,原諒他的一切,并相信他,當(dāng)身邊的人告訴米里埃爾主教,讓.瓦爾讓是個盜賊是個苦役犯的時候,他依然是微笑著,臉上充滿著陽光,為他敞開大門,在他的心里,沒有盜賊,沒有苦役犯,只有天主的子民,只有需要幫助的窮人,這個天使任由讓.瓦爾讓偷竊了他唯一的貴重物品——銀器餐具,并幫他瞞過警察,稱那些是他送給這個苦役犯的,真誠的主教,善意的謊言,只為告訴他,要做個正直的人······
      “面貌丑陋,本能畸形,這不能擾亂他,使他憤怒。他感到的是激動,近乎憐憫。他若有所思,仿佛到表面生活之外,去尋找原因、解釋或理由?!?br />   
      “別忘記,永遠(yuǎn)別忘記您答應(yīng)過我,利用這筆錢成為正直的人。”這句話如重石般壓在了讓瓦爾讓的心里,他不敢相信,他無法相信,像他這樣的人,還可以得到這份無私真誠的愛、這份博大深沉的寬容?是米里埃爾主教給他的。“您不再屬于惡,而是屬于善。我贖買的是您的靈魂;我消除了骯臟的思想和沉淪的意愿,把您的靈魂給了天主?!?br />   
      讓.瓦爾讓變了嗎?變了,他真的變了,也許曾經(jīng)帶著懷疑、帶著羞愧、帶著憤恨,但那些都不再重要了,他只知道也只相信米里埃爾主教告訴過他,他不再屬于惡,他屬于善,他即將成為一個正直的人······
      馬德蘭先生出現(xiàn)了,這個善良正直充滿愛心的富商,這個深入民心深受愛戴的濱海蒙特勒伊市長。他用他的智慧改變了這座海濱城市的命運(yùn)。黑色玻璃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史,“有一個人,一個陌生人,定居在這個城市,想到在生產(chǎn)中用漆膠代替樹脂,尤其是制造手鐲,用接頭靠攏和扣環(huán)來代替焊接。這一小小的改變是一場變革?!?br />   
      馬德蘭先生很快靠這一新興技術(shù)發(fā)財致富,“但是,奇怪的是,作為一個普通傷人,他主要關(guān)心的根本不是發(fā)財。他好像更多地想到別人,很少想到自己。他的努力,他的創(chuàng)業(yè),他的財富,他的一舉一動,都飽受爭議、飽受懷疑,可有目共睹的是,當(dāng)?shù)卮蟠蟮靡嬗谒?,窮人全部有賴于他;他是這樣的有能耐,大家最后不得不尊敬他,他是這樣和藹,大家最后不得不熱愛他;特別是他的工人敬愛他,而他帶著某種嚴(yán)肅而憂郁的神情接受這種敬愛?!?br />   “只要他看到教堂門口張掛黑紗,就走進(jìn)去;他尋找葬禮,就像別人尋找洗禮一樣···仿佛他樂意將充滿彼界圖景的追思圣詩用作自己思想的范本。他仰望天空,懷著對無限的種種神秘的向往,傾聽著在死亡的幽暗深淵邊上的悲歌?!薄八让忌颇?,又愁容滿面,老百姓都說:“這個人有錢但并不傲慢。這個人幸福,但并不快樂?!?br />   而這個人就是讓.瓦爾讓,馬德蘭市長。他在用實(shí)際行動踐行著對米里埃爾主教的承諾,在做著一個向善、仁愛、正直的人······而命運(yùn),總是愛出其不意,總是看不慣波瀾不驚······
      
      
      芳汀的出現(xiàn)。她的愛情,與一位社交界的花花公子,他是逢場作息,她則動了真情。一場風(fēng)花雪月的愛情,一場無疾而終的初戀,芳汀是唯一的犧牲者。愛情本沒有錯,可一旦動了真情,一旦有了愛情的結(jié)晶,就明顯復(fù)雜得多。芳汀生下了一個女孩,取名:柯賽特。芳汀有多美?有多善良多溫柔?柯賽特就有多美,甚至更美,她總是笑得是那么得天真無暇,內(nèi)心總是那么得快樂無憂。芳汀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女兒,女兒一度是她的一切,可現(xiàn)實(shí)是殘酷的,她如何能一直憑一己之力將她撫養(yǎng)成人?她需要錢,她需要工作,未婚生子的“惡名”早已在她身上埋下了永不抹去的污點(diǎn),可她愛女兒,所以她妥協(xié)了,并默默地承擔(dān)起這一切。
      孩子太小,養(yǎng)她,母親就要掙錢。芳汀到底下了多大的決心?做了多少次的掙扎才選擇了與女兒的分離?因?yàn)樗獟赍X,她要養(yǎng)活她們兩個。在回家鄉(xiāng)濱海蒙特勒伊的途中,她把兩歲多的女兒寄養(yǎng)在了一個她自以為善良仁愛的家庭里,然后獨(dú)自直面人生。命運(yùn)總是愛開玩笑,柯賽特被寄養(yǎng)在了泰納迪挨,這個十惡不赦、窮兇極惡的惡棍家里。柯賽特的童年命運(yùn),自進(jìn)入這個家后,陽光再也照不進(jìn)來了。
      芳汀知道嗎?她不知道,她在努力地賺錢,為湊齊泰納迪挨夫婦索要的高額撫養(yǎng)費(fèi)而勞碌奔波著,可是那撫養(yǎng)費(fèi)似個無底洞,太深太深,壓得芳汀喘不過起來。在她的家鄉(xiāng),濱海蒙特勒伊,她終于可以體面地自食其力自己賺錢了,“她買了一面鏡子,喜孜孜地從中看到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秀發(fā)和皓齒,忘卻許多往事,只想她的柯賽特和未來的希望,她幾乎是幸福的?!比绻磺芯瓦@么自然而然的繼續(xù)下去該多好,可芳汀的身世還是被發(fā)現(xiàn)了,被徹底地暴露了出來,沒有人再愿意雇用像她這樣一個“品行不端”的女子,她的勤勞、她的智慧,她再也無法自食其力,這對她、對女兒意味著什么?意味著黑暗,意味著無盡的黑暗,永遠(yuǎn)看不到光明的黑暗。一邊是貪婪卑鄙的泰納迪挨夫婦的敲詐欺騙,一邊是輿論外界的施壓,芳汀受不了,受不了泰納迪挨夫婦一次次地告訴她,她的柯賽特病了、餓了、冷了;受不了眾人的千夫所指,她原是那么的善良純真。女兒的一切都牽掛著她,為了女兒,她只能重新鼓起勇氣,為生活而抗?fàn)帯T谀菢拥臅r代里,命運(yùn)怎會眷顧這樣一個弱女子,等待她的無疑是一步步地墮落。
      “這是血淋淋的笑。一道殷紅的唾沫弄臟了她的嘴角,她的嘴里有一個黑洞。兩顆牙齒被拔掉了。她將四十法郎寄到蒙費(fèi)特。這是泰納迪挨夫婦弄錢的一個詭計。柯賽特沒有生病?!?br />   “不過,每天早上,她用半截的舊梳去梳她那一頭光滑如絲,瀉落下來的秀發(fā)時,總有一刻想好好打扮一下?!边@個愛美的姑娘,是什么勇氣讓你剪斷秀發(fā),賣掉貝齒?一個母親無盡的愛,一個社會殘酷的恨。被拋棄,被背叛,被敵視,都不重要,你仍然能堅持地活下去,只唯一放不下那句不甘心······
      芳汀根本沒有做錯什么,她只不過是選擇了相信愛情,她只不過是想體面地自食其力,她只不過是太愛女兒,她只不過是太善良太純真。如果這一切有錯,誰能來告訴她怎么改?沒有人同情弱者,沒有人憐憫她,只有所謂道德法律的“鐵面無私”。“窮人只能越來越彎腰,才能走到房間的盡頭,就像走到命運(yùn)的盡頭那樣。”
      
      直到芳汀遇到馬德蘭先生,也就是讓.瓦爾讓,這個她長期以來看做造成她一切不幸的市長,這個曾經(jīng)把她拖向黑暗,現(xiàn)在又把他拉回光明的天使?,F(xiàn)在回想,是芳汀幸運(yùn)地遇到讓.瓦爾讓,還是讓.瓦爾讓幸運(yùn)地遇到芳汀。因?yàn)閺拇怂麄冎g有了柯賽特的牽絆,這個愛的化身,這個如芳汀般美麗純真的小天使。
      再提起命運(yùn),是那么的神秘,那么的莫測,在那段從拿破侖戰(zhàn)爭到法國七月王朝的深重黑暗而蕩氣回腸的年代,社會在重重的制度法律道德的重壓下走向畸形,變得破碎不堪,沒有真正的寧靜、沒有真正的安逸,到處充滿著暴動、充滿著揭露。讓.瓦爾讓看似已成功地轉(zhuǎn)型為馬德蘭先生,可苦役犯的身份卻像個永遠(yuǎn)也解不開的枷鎖般重重地壓在他身上,無論再怎么努力,再怎么行善,再怎么仁愛,它依舊牢牢地鎖著。法律制度將曾經(jīng)等同于永遠(yuǎn),讓.瓦爾讓改變不了這一切,太多雙眼睛在監(jiān)視著他,他試圖掙扎試圖擺脫,可終是無功而返。
      兩次的命運(yùn)轉(zhuǎn)折點(diǎn),讓.瓦爾讓到底抱著什么樣的心情?第一次,只要他不站出來、不承認(rèn),那個酷似他的農(nóng)民完全可以當(dāng)他的替罪羔羊,從此,他依然是那個溫文儒雅的馬德蘭市長,不用以犧牲整個濱海蒙特勒伊的工業(yè)為代價,窮人們依然接受著善良的馬德蘭先生的救濟(jì),人們尊重他,敬愛他。第二次,只要他不說,沒有人逼他,逼他和柯賽特分開,逼他在馬里于斯面前承認(rèn)他就是那個苦役犯讓.瓦爾讓。這樣,他依舊是柯賽特敬愛的父親,那個可以和馬里于斯家一起幸??鞓飞畹能娛俊?蓛纱嗡歼x擇了承認(rèn),站出來承認(rèn)自己才是真正的苦役犯讓.瓦爾讓,站出來告訴馬里于斯,他不是柯賽特真正的父親。因?yàn)樗饝?yīng)過米里埃爾主教,更答應(yīng)過自己,他要做一個正直的人,他要走向善良,他要無愧于良知,雖然這兩次轉(zhuǎn)折都險些要了他的命······
      
      柯賽特對讓.瓦爾讓來說,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太多了,他死里逃生后最后的寄托,讓芳汀寬恕他的最后承諾,他的所有愛所有支柱都傾灑在這個小女孩身上,父親的愛、祖父的愛、情人的愛、朋友的愛······太多太多了,這個和他生活了近十年的小女孩,已經(jīng)成為他生命里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yàn)檫@是唯一一個真正愛他,他也真正愛的人,她的單純、善良、體貼,特別是她對他的依賴,信任,讓他第一次有了一種被人需要被人無止盡需要的責(zé)任感,讓.瓦爾讓救出的不僅是柯賽特,更是他自己,因?yàn)楝F(xiàn)在他不僅是為他自己而活,更是為柯賽特而活,這個愛他,真正愛他的孩子而活?!白?瓦爾讓從來沒有愛過。二十五年來,他在世上煢然一身。他從來沒有做過父親、情人、丈夫、朋友。在苦役監(jiān),他邪惡、陰沉、純潔、無知和粗野。這個老苦役犯的心充滿了純真。他的姐姐和姐姐的孩子們只給他留下模糊的遙遠(yuǎn)的回憶,最后幾乎完全煙消云散。他竭盡全力要找到他們,卻無法找到,便把他們忘卻了。人性就是這樣的。青年時代的柔情蜜意,倘若有的話,會落入深淵中。當(dāng)他看到柯賽特,拉著她,帶走她,幫她解脫,他感到牽動了五臟六腑。他心里所有的激情和柔情蘇醒了,涌向這個孩子。他走到她睡著的床邊,快樂得顫抖;他像一個母親那樣感到心痛,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因?yàn)橐活w開始愛的心劇烈而古怪的顫抖,這是不知其所以然的、非常柔和的東西?!?br />   隨著柯賽特的成長,這份愛也愈演愈烈,變得博大而深邃,他愛柯賽特的一切,包容她,寵溺她?!八Wo(hù)她,她使他堅強(qiáng)??苛怂?,她能走上人生之路;靠了她,他能繼續(xù)走道德之路。他是這個孩子的支柱,這個孩子更是他的支點(diǎn)。”
      某天,讓.瓦爾讓發(fā)現(xiàn)她長大了,“姑娘會在一瞬間開放,驟然變成玫瑰。昨天還是孩子,被扔在一邊,今天卻發(fā)現(xiàn)他們能攝人心魄。”柯賽特變得越來越美麗動人,年輕美麗的心,怎能不渴望愛情?翩翩少年馬里于斯的出現(xiàn),激起了這位純情少女心底的片片漣漪······誰能不理解讓.瓦爾讓呢,這個唯一的愛自己愛了近十年的孩子,一個自己傾注了無數(shù)愛的孩子,一直以來,柯賽特的愛是專屬他的,如今這份愛卻要和馬里于斯共同分享。那份他不曾懂得的戀愛,一度使他變得猜忌、憤恨、迷茫、逃避,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接受,接受柯賽特與馬里于斯相愛的現(xiàn)實(shí),因?yàn)樗嬖V自己,他活著的目的就是要看著她幸福,只要她幸福了,就好。
      為了柯賽特,他可以用他那不再年輕的身子背起馬里于斯躲過硝煙戰(zhàn)火,越過重重阻礙,從黑暗無盡的下水道里一步步尋找光明,他背著的不僅是馬里于斯這個人,更是柯賽特的愛,他的愛,在那刻,他只有一個信念要救活他,要保護(hù)他,在那刻,他愛他一定如愛柯賽特般那樣深沉。
      
      “夜晚有一種寧靜,以莫可名狀的永恒悲歡,壓下人的痛苦?!卑?!在私心與責(zé)任的殊死搏斗中,當(dāng)我們這樣一步步在堅定不移的理想面前后退,失去理智,斗爭激烈,因退讓而惱火,爭奪地盤,希望能逃遁,尋找出路,退到墻角,身后是多少突如其來和不祥的抵抗??!他在掂量,思索,考慮光與影的神秘天平的抉擇······把他的苦役強(qiáng)加給這兩個光彩奪目的孩子,或者獨(dú)自無可挽救地消耗殆盡。一邊是犧牲柯賽特;另一邊是自我犧牲?!焙谝菇o了他看似黑暗卻光明的答案,向馬里于斯全盤托出,只是不要傷害到柯賽特,他受不了,天真可愛的柯賽特,他一手帶大的柯賽特,他帶走她的時候,她才這么高,懷里抱著大布娃娃,罩衣兜里放著金路易,她在笑,他們倆手拉手走路,她在世上只有他一個親人······
      “于是他令人肅然起敬的、白發(fā)蒼蒼的頭倒在床上,這老人堅忍的心碎了,他的臉可以說埋在柯賽特的衣服里,如果有人這時經(jīng)過樓梯,會聽到可怕的嗚咽聲。”
      讓.瓦爾讓何曾這樣哭泣過,他永遠(yuǎn)也不愿意柯賽特受苦,他要她一直幸福,哪怕他再不幸、再被嫌棄、再被敵視,他寧愿再也聽不到柯賽特叫他父親,他寧愿再也不能擁抱她,他也不能去破壞她的幸福,讓她和他這個苦役犯一起遭受不幸。他既然選擇了做個正直的人,那就更不能欺騙、傷害自己最愛的人。
      
      他可曾知道,柯賽特從未見過苦役犯讓?瓦爾讓,在她心里,只有那個高大的、充滿愛心的、無所不能的、最重要是愛她的、她也深愛的父親讓?瓦爾讓,柯賽特不曾了解他的過去,也不用去了解,那些往事絕不可能代表現(xiàn)在。她只知道,她的父親讓?瓦爾讓,曾把她從黑暗中解救出來,給她帶去光明、希望、幸福、快樂······在讓?瓦爾讓有意無意地和柯賽特疏遠(yuǎn)的時候,在柯賽特的心里,她一直覺得那只是父親給她開的一個玩笑,她從來不相信父親會欺騙她,他給她的愛,是那么得真切。
      
      “黑夜沒有一點(diǎn)星光,黑沉沉一片。無疑,黑暗中有一個巨大的天使站立著,展開雙翼,等待這靈魂。”黑夜總是給人思考的力量、寬恕的勇氣,愛的力量,只有堅持,只有在最最絕望中堅持,它才會顯現(xiàn)出無比懾人的光芒。世上只有這個:相愛。一個罪人、圣人、父親對這個世界的最后祈禱,相信愛,相愛??沦愄睾婉R里于斯在讓.瓦爾讓臨終前的出現(xiàn),是慚悔、是留戀、是寬恕,是永恒的愛。
      
      “他安息。盡管他的命運(yùn)很離奇,他要活。他死去,只因失去天使;事情自然發(fā)生,再也簡單不過,就像白天過去,夜幕便要降落?!?br />   《悲慘世界》是一本被苦難、不幸、罪惡、墮落重重包圍的一部作品,可在這悲慘的世界中,卻存在著愛,這個博大而深邃的主題,它讓你相信,無論多么悲慘的世界,一旦有了愛的力量,它將重現(xiàn)光明,哪怕是在最后一秒······
      除此之外,這部作品更傳遞著一種改變、感染的力量。也許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無法改變,但是人卻會改變,人的改變終將戰(zhàn)勝世界、戰(zhàn)勝時代,將美好和愛滲透進(jìn)去、傳遞下去。讓?瓦爾讓自遇到米里埃爾主教、柯賽特后一直在變,向好的方面變,可時代的洪流還在激蕩,還在喧囂,也許他一人的改變不值一提,可當(dāng)這份改變、向善的力量越積越多,越滾越大,你豈能忽視這曾經(jīng)脆弱的力量?讓?瓦爾讓的正直善良喚醒了警官沙威潛意識的良知,更震撼了馬里于斯的道德心靈。它在向世人昭示,曾經(jīng)犯錯并不可怕,曾經(jīng)的墮落并不代表永遠(yuǎn),人會改變,甚至變得不可思議得好。并將這份好的力量感染著身邊的人,直至它有力量去改變世界······
      
      
      
  •     不想寫長篇大論,簡要寫幾點(diǎn)對讀完此部著作的感受:一、一個帥哥和一個美女一見鐘情,所謂愛情其實(shí)都建立在附加條件上。二、讓瓦爾讓猶如上帝一樣,擁有一切高尚的品質(zhì),當(dāng)然也有凡人的欲望,不過最終他都戰(zhàn)勝了它們拯救了自己的心。反省自己是不具備如此潔白的品格的,要隨時警醒自己真誠待人真誠做事無愧于心。三、人們往往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一日偷竊終身是賊,寬恕一點(diǎn),給他們重新生活的機(jī)會。四、為什么社會有如此多的犯罪,到底如書中所言是環(huán)境的壓力致使他們犯罪,還是自身欲望過強(qiáng)和懶惰而讓他們走上黑暗之路?怎樣降低社會犯罪率?怎樣讓民眾感受到幸福?21世界還能不能產(chǎn)生19世紀(jì)的歐洲文學(xué)成就,尤其是在中國這樣的社會?
  •   拿破侖寫了幾百頁,教堂的小院子寫了幾百頁,討論切口的學(xué)術(shù)寫了幾百頁,讀完感覺青春都死了。
    大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fèi)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