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英)喬丹 著,朗景和 譯 頁數(shù):617 譯者:郎景和
Tag標簽:無
前言
32年前,2名年輕的英國學者來到43位前輩面前,邀請他們共同完成一本關于女性宮頸健康和疾病的書。雖然幾個人拒絕了這個請求,但最后的成果從1976年問世的第1版《宮頸》中可見一斑。時光荏苒,很多年過去了,第2版歷經(jīng)4年的努力后終于問世。該書的再版發(fā)行比預期晚了很多,主要因為作者希望該書能夠涵蓋最新的內(nèi)容,特別是用于宮頸癌的疫苗和新的分子學篩查方法。2004年4月在法國里昂召開的國際癌癥研究組織(IARC,隸屬于WHO)會議對宮頸癌篩查進行了全面和精確的批判性論述,并發(fā)表了相關的專著。我們的作者之一Albert Singer有幸參加了本次會議,因此再版的內(nèi)容中沿用了很多該專著中的觀點。自第1版發(fā)行以來,幾乎所有關于該領域的內(nèi)容都有了很大變化。許多疑問已被解答,而過去確認的事實卻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類似情況不勝枚舉。上世紀60年代,我們根本難以想象人乳頭瘤病毒(HPV)居然是引起下生殖道瘤變的罪魁禍首,也很難預料分子生物學標記物可能會撼動具有極高效力甚至看似明確的篩查方法,即脫落細胞學檢查的地位。在當時,這些變化只停留在人們的臆想中。但時過境遷,幾十年的時間使我們對癌癥發(fā)生的基礎機制有了更確切的認識。編輯邀請到其中許多領域的專家,力爭對進展迅猛、振奮人心的領域進行全面的、最新的介紹。如何將上述新的基礎研究成果與臨床實踐相互結合,一直是個棘手的問題,不單涉及與惡性腫瘤學相關的領域,也包括影響宮頸健康的一些良性病變。此外,近年來對罹患惡性和良性病變的女性患者,尤其是HPV感染者的精神心理健康問題投入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并對其在臨床實踐中的重要地位進行了探討。了解宮頸的基本結構和功能非常重要,與其相關的檢測技術得到了不斷發(fā)展。一些新的知識和內(nèi)容能夠以清晰明了的圖譜形式展現(xiàn)。這得益于一些非本書作者的無私奉獻。作者力圖提供給讀者的是一本權威性和視覺可讀性兼?zhèn)涞慕?jīng)典之作。統(tǒng)一的表述風格貫穿全書,且采用交叉索引的方式最大程度地避免內(nèi)容的重復。本書凝聚了很多人心血。Joseph Jordan和Albert Singer作為本書的原創(chuàng)作者,邀請到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Horward Jones和英國劍橋的Mahmood Shafi協(xié)助本書的創(chuàng)作,因此特別感謝兩位對本書的幫助和支持。倫敦Textpertise的Madeleine和Joost Coheil負責將本書的原始材料進行整理和錄入,這也是一項非常繁重、龐大的工作。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一部世界權威性的學術巨著,對子宮頸的各種問題論述周詳全面,而且資料豐富、觀念先進,曾被譽為第2本全世界最好的醫(yī)學書籍。編著者皆為該領域的世界知名專家。 本書的圖解、病理圖像等都非常鮮明、清晰,內(nèi)容適合各個層次婦科、病理科醫(yī)生研讀。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喬丹(Joseph A.Jordan) (英國)Albert Singer 譯者:郎景和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宮頸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第1章 宮頸陰道上皮的形態(tài)發(fā)生和分化 第2章 宮頸的功能解剖,宮頸上皮和腺體第3章 宮頸血管、神經(jīng)和淋巴解剖 第4章 宮頸免疫組化和免疫第二部分 宮頸上皮的生理學和藥物引起的變化 第5章 胎兒和青春期前宮頸上皮的形態(tài) 第6章 青春期和青少年時代的宮頸上皮 第7章 孕期和哺乳期的宮頸上皮和上皮下組織 第8章 宮頸的蛻膜異位 第9章 口服避孕藥、絕經(jīng)和激素替代治療對于宮頸上皮的影響 第10章 己烯雌酚與宮頸陰道上皮第三部分宮頸與生育及不育 第11章 人類宮頸黏液的結構、化學及物理特性 第12章 精子在人類和哺乳動物的宮頸和生殖道內(nèi)的運輸及其與生殖的關系第四部分 妊娠期和分娩中的宮頸 第13章 宮頸與產(chǎn)程的機理、生物化學及藥理學 第14章 宮頸機能不全第五部分 宮頸感染 第15章 宮頸炎性疾病的病理 第16章 宮頸常見的非病毒感染 第l7章 宮頸常見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征和處理第六部分 宮頸腫瘤:自然史及病理 第18章 人乳頭瘤病毒的流行病學及其在發(fā)病中所起的作用 第19章 官頸腫瘤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第20章 官頸腫瘤的血管生成 第21章 鱗狀上皮瘤變病理學 第22章 宮頸腺體病變病理學第七部分 宮頸腫瘤:篩查 第23章 宮頸腫瘤篩查和處理中的情感因素 第24章 正常和瘤變宮頸上皮的細胞學 第25章 官頸腫瘤的細胞學篩查 第26章 HPV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 第27章 實時技術在官頸瘤變篩查和診斷中的應用 第28章 A宮頸癌的腫瘤標志物-Ⅰ 第28章 B宮頸癌的腫瘤標志物-Ⅱ 第29章 A發(fā)展中國家官頸癌篩查……第八部分 宮頸腫瘤:癌前病變及惡性疾病的處理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部分 宮頸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第1章 宮頸陰道上皮的形態(tài)發(fā)生和分化關于產(chǎn)前生命的研究可追溯到古時候,1910年和1912年由Kiebe1和Mall分兩冊編著出版的《人類胚胎手冊》是第一部僅利用人體材料試圖描述關于人類產(chǎn)前發(fā)育的著作。1915年Mall用813個人類胚胎建立的Canegie庫,現(xiàn)已有數(shù)千個標本,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最完善的人類胚胎研究庫。由于胎生哺乳動物新生兒必須能維持宮外生命,所有重要器官在出生時都已發(fā)育并形成功能。大田鼠從受精到分娩間隔僅14~16 d,家鼠為22~23 d,而大象為22個月,人類為38周左右。人類生命前8周是胚胎階段,后30周是胎兒階段。在胚胎階段,除肺之外的所有重要器官系統(tǒng)發(fā)育并具有功能,形成人類嬰兒形態(tài)?;味嗍窃谂咛バ纬珊笃诤吞弘A段早期。發(fā)育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人們通過不同方式去認識并將正常人類胚胎的演變列表。Carnegie庫的奠基人Mall即是將分期引人人類胚胎學的第一人。Mall及其后繼者Streeter等在23個Canegie分期中人類發(fā)育的前8周建立基礎。應用Canegie庫及體外受精的其他人類胚胎,0'Raphi11y(1973)第一個全面描述了從受精到妊娠第3周末(Canegie分期1-9)的發(fā)生隋況。1987年Mu11er等修訂1973年版并擴展涵蓋全部胚胎形成情況(Canegie分期1-23)??傊?,大一些的胚胎和所有胎兒的頂臀長的陳述應優(yōu)先于或至少除外假定的胎齡(0'Raphi11y和Mu11e,,1987)。但在此說明,參照點是排卵后齡,例如,恰當?shù)南嚓P的最后排卯時間長度和Canegie分期有關。由于排卵和受精在時間上聯(lián)系緊密,排卯后問期是胎齡足夠的量度。.胎齡、長度和期都是相互關聯(lián)的。然而胎齡表述的是一種像尺度一樣的直接測量的概念,必須認識到胎齡和生后年齡一樣有用,因為其是事件發(fā)展的常態(tài)和范圍的參照點。所有已知的大多數(shù)人類胚胎形成的信息來自于傳統(tǒng)胚胎學研究。然而,隨著輔助生育的開展和人類生育和胚胎學機構Human Ferti1isation and Embryo1ogv Authoritv)的建立,為體外人類胚胎的直接觀察提供了胚胎植入前階段的信息。此外,專業(yè)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結合特制三維經(jīng)陰道探頭可使體內(nèi)胚胎和早期胎兒三維超聲重建更詳盡。運用這些技術得到的結果與傳統(tǒng)人類胚胎學研究相符(B1aas等,1998)。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