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王成琪 頁數:469
內容概要
本書是顯微外科最新專著,由部分資深顯微外科專家和當代最優(yōu)秀的青年顯微外科專家精心撰寫而成。他們都是臨床經驗豐富、科研成果豐碩的臨床醫(yī)學家,都毫無保留地將畢生研究的寶貴資料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奉獻給同道。書中收集近十余年顯微外科的新發(fā)展、新經驗、新技術等成果,是當代顯微外科較全面、新穎、實用而先進的權威著作。
作者簡介
王成琪,1931年12月生,1944年10月參軍,13歲從事部隊衛(wèi)生工作,參加過濟南戰(zhàn)役、孟良崮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等,救治了千萬名傷員。1948年8月入黨。1957年考入重慶第七軍醫(yī)大學,1963年2月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先后曾任看護員、護士、軍醫(yī)、主治醫(yī)師、副主任醫(yī)師、主任醫(yī)師。解放軍第89醫(yī)院副院長兼全軍創(chuàng)傷骨科研究所所長,第三軍醫(yī)大學、濰坊醫(yī)學院研究生導師,教授,技術級一級,文職級特級。在醫(yī)院工作60余年。先后曾任中華顯微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全軍顯微外科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骨壞死學組副組長,《解放軍醫(yī)學雜志》副主編、《中華顯微外科雜志》副主編、《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中華中西醫(yī)雜志》、《中華現代外科學雜志》等編委。曾到秘魯、法國和日本多次參加學術會議,報告的論文受到歡迎。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顯微外科概述第二章 手術顯微鏡與手術放大鏡第三章 顯微外科器械與縫合材料第四章 顯微外科基本技術第五章 顯微外科縫合技術第六章 顯微外科病理學第七章 顯微外科手術適應證第八章 顯微外科手術術前準備和術后處理第九章 顯微外科手術常用藥物第十章 顯微外科手術的麻醉第十一章 斷肢再植術第十二章 斷指再植第十三章 拇指與手指再造術第十四章 皮瓣顯微外科移植術第十五章 肌皮瓣顯微外科移植術第十六章 帶血管蒂皮瓣和肌皮瓣轉移術第十七章 骨與骨膜及骨皮瓣顯微外科移植術第十八章 關節(jié)顯微外科移植術第十九章 周圍神經損傷顯微外科修復第二十章 大網膜顯微外科移植術第二十一章 淋巴管顯微外科手術第二十二章 中樞神經外科顯微手術第二十三章 顯微外科食管重建術第二十四章 脊柱顯微外科手術第二十五章 小管道顯微外科手術第二十六章 顯微外科小器官移植手術第二十七章 顯微外科器官再造第二十八章 四肢血管損傷顯微外科修復術第二十九章 顯微外科在上肢修復中的應用第三十章 顯微外科在下肢創(chuàng)傷修復中的應用第三十一章 四肢骨缺損及骨不連的顯微外科治療第三十二章 顯微外科在耳鼻喉科中的應用第三十三章 顯微外科在頜面外科中的應用第三十四章 筋膜瓣顯微外科移植術第三十五章 臂叢神經損傷的診治第三十六章 異體肢體移植術第三十七章 顯微外科清創(chuàng)術第三十八章 多普勒血流儀在顯微外科中的應用第三十九章 顯微外科手術護理第四十章 顯微外科攝影技術第四十一章 斷掌再植第四十二章 小組織塊再植與移植術第四十三章 關節(jié)鏡顯微手術第四十四章 足踝部創(chuàng)面的顯微外科修復第四十五章 顯微外科現狀與展望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顯微外科概述 第一節(jié) 顯微外科發(fā)展簡史 顯微外科,是當代外科領域的一門新興科學。在手術顯微鏡下應用顯微器械進行手術操作,使外科領域進入了新的里程碑。在手術放大鏡或手術顯微鏡下操作,可以超越人類視力的自然限制,從而提高對各種正常組織和病理組織的鑒別能力,使外科手術進行得更精細、更準確。完成許多過去在肉眼下無法完成的外科手術,為發(fā)展和提高外科醫(yī)療技術開辟新的領域。20世紀70年代初,顯微外科手術才真正應用于臨床,經過30余年的研究和臨床大量病例的實踐,證明顯微外科已經成為各個外科專業(yè)不可缺少的基本科學,使外科手術操作由宏觀提高到微觀,達到了“微創(chuàng)”手術操作水平?! ∪欢饪漆t(yī)生借助于光學放大鏡對較小的組織進行精細手術,時間并不很久。1921年瑞士的Nylen與Holmgren首次介紹用放大鏡與雙目手術顯微鏡為耳硬化患者進行了內耳手術。此后不少耳鼻喉科醫(yī)生逐步在手術顯微鏡下行開窗術、面神經手術、鐙骨撼動術、鼓室成形術等手術。他們認為,如能在有良好照明與合適操作距離的顯微鏡下進行手術,其效果遠比應用2-4倍放大鏡好得多。然而,由于受到外耳道手術空間的限制,其操作多為比較簡單的開洞、減壓或撼動式的手法,而未能進行縫合操作。直至1950年,Barraquer與Peritt等應用手術顯微鏡進行角膜縫合,顯微外科手術才進入了縫合操作階段。但仍未引起外科界的重視。1960年,Jacobson與Suarez在手術顯微鏡下對直徑1.6-3.2mm的細小血管進行縫合,獲得較高的通暢率。這才引起外科界的重視,成為當時一項重要的突破。由于細小口徑的血管能夠接通,使顯微外科應用范圍迅速擴大,尤其在實驗外科方面的應用尤為突出。1961年Lee等在鼠體進行門腔靜脈分流手術獲得成功。1962年Gonzales等選用小鼠進行腎臟移植手術,隨后Abbott等亦用鼠進行心臟移植手術,既節(jié)約了費用,又有利于實驗外科的開展。此后在實驗性器官移植領域中應用顯微血管外科的技術迅速發(fā)展。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