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山東美術出版社 作者:滕西奇 頁數:15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禮器碑寫法與注譯》主要選取了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漢代隸書碑刻禮器碑,全文翻譯并注釋,使書法愛好者有一個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同時加上書寫技法部分,更利于學習臨摹,后附清晰地碑刻拓片原文。
作者簡介
滕西奇,山東省萊州市人,1964年畢業(yè)于曲阜師范大學中文系,執(zhí)教于濟南大學,系濟南市政協(xié)委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被近二十所高校、書畫院聘為兼職教授、藝術顧問。從事高校中文和書法教學,主編和參編了《新編寫作學》等九部中文著作,書法方面有《隸書寫法與漢碑注釋》、《中國書法史簡編》、《怎樣學習隸書》、《張寫法與注譯》、《全碑寫法與注譯》、《瑛碑寫法與注譯》、《史晨碑寫法與注譯》、《門頌寫法與注澤》、僻」器碑寫法與注譯》等專著。論文《從求新中求教學質量》獲優(yōu)秀教學成果省級三等獎。
滕西奇先生自幼習顏,書涉篆、隸、行、草,尤淫漢隸。所書隸書,以漢碑為體,融以簡書筆意,筆力生辣靈動,結體別致,內涵豐富,全國政協(xié)谷牧副主席有“結體美,有功力”的評贊。著名書法家魏啟后先生認為:滕西奇先生的隸書,多用漢人筆法,大氣昂然,將傳統(tǒng)隸書寫出新意,在當代隸書中極為少見,成為當代寫隸書的佼佼者。著名書畫家孫其峰教授說:西奇同志擅書論,尤善書隸,書法老練嚴謹,其書出自漢人而能獨具手眼,發(fā)運心源,師古人而不為所囿,自具格調,難能可貴.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展出,三次獲金獎。隸書《望岳》被全國人大征集,陳列在全國人大辦公樓內。于濟南千佛山公園題寫的巨匾“觀音園”、為泰山藥王廟題寫的橫匾“溥佑蒼生”和對聯(lián)“造物猶資五色石,回生獨普四時春”,飲譽齊魯。其作品還被中央韌省、市有關部門禮贈聯(lián)合國及二十多個國家。滕西奇先生被中國文聯(lián)等單位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書籍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禮器碑》概述
第三章 《禮器碑》的用筆
第四章 《禮器碑》的筆畫寫法及常見筆病
第五章 《禮器碑》的偏旁寫法
第六章 《禮器碑》的結體
第七章 《禮器碑》的章法
第八章 學隸三步曲
第九章 《禮器碑》的注釋與翻譯
附圖 修補本《禮器碑》
后記
編輯推薦
《禮器碑寫法與注譯》第一部分寫作技法方面,包括對每一碑的總體論述和寫法介紹等。既有常見公允的說法,又有他自己多年教學的真切體會和獨到見解。在書中,他強調了如何才是正確對待傳統(tǒng)的問題,闡述了如何正確處理漢碑和已出土的簡帛隸書兩者之間的關系。理論知識切中要領,具體方法切實可行。第二部分是對碑文的注釋和翻譯,這對學習隸書至關重要。漢碑碑文大多艱澀難讀,異體字甚多,加以年代久遠,剝蝕嚴重,給認讀和臨寫帶來諸多困難。這套叢書中,西奇將文詞難點加以注釋,并譯成現(xiàn)代語體文,對殘缺的字句依據資料加以補訂,又將漢代某些文字與現(xiàn)代不同的寫法進行考證,給予注明等,避免了誤認誤寫。每集的第三部分把殘缺和模糊字用黑白兩種線條加以修補,既保留了原拓原貌又盡量復原出原作輪廓,解決了臨寫時迷茫甚至無從下筆之困惑??傊?,這套叢書富集著書法與文史知識,其開拓性,實用性和學術性是顯而易見的。這套漢碑力學叢書即使幫助讀者自學的好書,也是對書法教學大有助益的參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