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玉-文玩品鑒

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山東美術出版社  作者:王大鳴 著  頁數(shù):178  
Tag標簽:無  

前言

現(xiàn)在的收藏類圖書市場,正處在一個汗牛充棟的時代、一個知識炒作的時代,同時,還是一個魚龍紛繁、溷濁你我的時代。這部《文玩品鑒》叢書的選題初衷,就是為了避開這種過于集中的有關鑒定知識的出版浪潮,從更為人性化、休閑化、實用化這幾個方面入手,讓收藏者在輕松、愉悅的閱讀環(huán)境中,享受著鑒定知識帶來的知識獲取和占有的快感。如果真的是這樣,這部《文玩品鑒》的策劃、編輯就算大功告成;如果暫時尚未達到這樣的技術要求,《文玩品鑒》的后續(xù)選題將會后來居上,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達到預期的出版目標。收藏目的、收藏方法的不同,本身就導致了認識上的不同,可謂見仁見智。但總的來說,不外乎沿著兩條軌跡平行發(fā)展:一是投資類型的收藏。在這個范疇之內(nèi)的收藏家,基本上都有著強大的經(jīng)濟實力作為資金支持,他們所展示的藏品,一般以熱點藝術品為主,價位峰值在和者蓋寡的區(qū)域之內(nèi)。投資的目的一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再是欣賞藏品外觀所表達出的珍貴與豪華。二是普通類型的收藏。這里涵蓋的是一般意義上的收藏投資與收藏消費,前者的利潤獲取手段是低進高出,憑的是眼力;后者則力圖通過對真品的收藏,發(fā)掘、發(fā)現(xiàn)中國古代文化的史外之史、趣外之趣,從而達到研究與欣賞的收藏目的。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從更為人性化、休閑化、實用化這幾個方面入手,讓收藏者在輕松、愉悅的閱讀環(huán)境中,享受著鑒定中古玉知識帶來的知識獲取和占有的快感。讀者很少能請到鑒定家為他們掌眼,他們的收藏決心主要受到對即將入藏器物的理解和欣賞程度的制約,這些帶有主觀審美的取舍,還是要依靠收藏者自己的綜合判斷來完成。而對于真?zhèn)蔚呐卸?,則視每個人的鑒定方法、鑒定經(jīng)歷和鑒定悟性的不同而不同。本書就是從“品”與“鑒”的視角上,給讀者提供一些有參考價值的經(jīng)驗和體會。

書籍目錄

概述第一章  唐代玉器第二章  宋代玉器第三章  遼、金時期玉器第四章  元代玉器第五章  中古玉器的品與鑒第六章  中古玉器的市場分析與收藏投資展望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章 明代玉器第一節(jié) 明代玉器的地位明代是中國玉器制作史上非常重要的時代,其重要程度甚至超過了西漢。因為西漢的坐標位置是在戰(zhàn)國高峰期之后,緊承戰(zhàn)國的余緒,身后便是制玉大蕭條的肇端。而明代的歷史位置是在上升的曲線之中,沒有明代,就不會有清代的制玉巔峰。中國制玉技術發(fā)展到了明代,可以說在琢玉工藝上進入了一個歷史總結性的階段,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通過對明代出土傳世玉器的雕琢工藝進行微觀上的觀察,發(fā)現(xiàn)自新石器晚期開始出現(xiàn)的各種雕琢刀法痕跡,在明代的精品玉器上基本上不再留有明顯的印跡。最后留給觀者的只是一件雕琢痕跡不明顯,或根本不見雕琢痕跡的完美的作品。這種萬法歸一的時代的出現(xiàn),是在雕琢工藝達到了極高的水準之后才有可能出現(xiàn)的大一統(tǒng)。對于玉器的斷代與辨?zhèn)蝸碚f,雕琢玉器表面所留下的運刀痕跡是重要的時代特征,因為每一個時代的雕琢工具不同,在奏刀的過程中留下的刀痕也就不同,鑒定玉器的真?zhèn)闻c時代,觀察這種不同的刀痕是重要的鑒定手段之一。刀痕是什么?是雕琢工藝原始所帶來的一種加工上的成品瑕疵,譬如商代的歧出現(xiàn)象,只有在那種特定工藝水平操作下的工具使用,才會出現(xiàn)這種類似于跳刀的刀痕溢出,一旦工具的運轉(zhuǎn)速度與形狀得到了改善,歧出就會消失。再如商代玉器上的折鐵線,我們現(xiàn)在往往贊之日有力度,后人難仿到位。實際上那是商代琢玉砣具原始的必然結果,玉器上的有些線條出現(xiàn)的態(tài)勢是中間粗、兩端尖的棗核狀,與同期的甲骨文筆劃相若。宋代、清代與現(xiàn)代的仿品所用的砣具不知比商代進步了多少倍,自然不會模仿出商代的折鐵線效果。

編輯推薦

《明清玉》由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明清玉-文玩品鑒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本書是一部好的古玉收藏愛好者入門讀物
  •   不錯的書,隨便翻了幾頁,感覺說的還是挺詳細的,喜歡~~
  •   不過紙張內(nèi)容還不錯,可以讀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