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作者:陳念萱 頁數:17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在一波波受訪的閉關人身上,我找到了一線希望:誠實、誠懇還不夠,必須徹底又狠命地自我挖掘裸裎,乃至終于看見那最真實的自己,然后,看見并理解別人的存在;所有的閉關人幾乎都這么回答我:“閉關前閉關后,都還是同樣的我呀!沒有差別……”然而,再抽絲剝繭地詳細詢問,便發(fā)現(xiàn),那一點點難以覺察的不同,恰恰是最不起眼而最震撼人心的部分-一只是一個“忘我”而已。
作者簡介
陳念萱,AliceN.H.Chen,1958年8月13日出生。塔羅人格:太陽/教宗/正義/魔術師/女皇/死亡/戰(zhàn)車以吃喝玩樂看電影為志業(yè),不學無術卻期待寫出像樣的作品,目前仍積極努力中。出版著作:《自殺功法》、《貓咪塔羅算自己》、《尋找上師》、《不丹,深呼吸》、《更年期更美麗》、《流浪筆記》、《食色故事》、《不丹的旅行者與魔術師》、《我的香料之旅》、《看腳一下》、《不丹漫游》、《風迷馬六甲》等。
書籍目錄
閉關前祈禱文 My prayer before retreat自序在毫無分別中感受最大的震撼閉關人關房內外一線之隔,跟著心念一起翱翔也只在瞬間……1.你要去哪兒?引言:太聒噪時,必須讓自己閉嘴;太享受安靜時,必須出去攪和在塵囂中,這就是我知道的修行。這世界上,雖有是非,卻不能有自己無法承受的自己……2.向親友頂禮引言:閉關前,避免聲張,防止招致阻礙;而一切比想象中順利太多,除了自己的恐懼以外,不但沒人置喙,卻是更多的鼓勵,甚至還引來許多助力,在此深深感謝……閉關若有些許凈化作用而產生了愿力功德,諸親友皆同享之。3.念菩提通浩瀚引言:菩提心的定義,就是無論做什么,尤其是想要證悟成佛的動機,就是為了幫助眾生;理由很簡單,因為眾生曾在生生世世的輪回之中,做過疼愛我們的父母與我們珍愛的子女。慈心,是看見眾生與自己同樣擁有成佛的種子;而憐憫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就是佛,悲心生起,渴望為其尋求成佛之遺,便產生了智慧。4.秘密并非如你所想引言:看到“密”這個字,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亢奮起來。別著急,每一種法教,都分外、內與密,所以一直會有你期待卻絕非你想象的秘密不斷地呈現(xiàn)。多半,說的是更深層理解后的自在與解脫。而真正的秘密,其實只有一個:你就是佛!老子說:“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示于人?!闭垊毡乇车脻L瓜爛熟,自然理解守住秘密的道理。5.【緣起】閉關人的“一無所得”引言:當然,不丹閑關人的“一無所得”另有原因。這也是蓮師的法要之一,若有所學有所得,都是妄念。勤奮精進,……6.【質疑】藏傳佛教是人體宇宙科學7.【菩提心】渡人即渡己,大舍亦大得8.【夢】游歷量子奇境的啟端9.【別睡著!】空性的禮物10.【噓!】靜下來,看清自己11.【禪修】尋找享樂解藥12.【生死一體兩面】女巫或空行13.【理解】分秒變幻無窮的念頭14.【愛】松開我執(zhí),世界就是你的15.【觀空】“實無有法名為菩薩”16.【空性與量子相對論】不在其時空不謀其真相17.【人體】外松內緊的對立與融合18.【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空性”無量功德19.【如來所得法無實無虛】真相就在眼前20.【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直抵“空性”般若智21.【通達無我真菩薩】放下,走出來22.【取相取法相取非法相】一念生凈信23.【入菩薩行論】讀后:寂天菩薩無邊菩提心24.【空行法教】讀后:蓮師無瑕無礙心25.《拙火之樂》讀后:行者通達無礙心26.量子力學:是《金剛經》最佳代言27.掀一角禪修神秘面紗28.相信的魔力29. Dizzy Wizzy30.似夢非夢不丹行31.岡地珠固的菩提心32.飲哲仁波切開講《入菩薩行論》33.噶瑪羅卓三年三月三周又三關34.德謙喇嘛的閉關收獲35.蘇南喇嘛:找到心靈的安寧36.堪布旺嘉:菩提心是根本37.與堪布彭措暢談一下午38.堪布依喜嘉強調基礎功夫39.八十歲仍在修行的科卡40.敦珠法王轉世者【關房周記】【關房美食篇】【結行回向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吸食毒品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有類似的經驗,古老的印地安修行者,就經常借助各種毒品,進入甚深禪定,以達到近乎與神對話的境界。許多從事表演、作曲作詞、藝術創(chuàng)作或創(chuàng)意工作的人,之所以染上毒癮,便因為仰賴毒品的奇妙刺激,而逐漸失去了自我?! 《U定,若真深入達到某種狀態(tài),其魔力更甚于毒品,那種虛無的神仙境地比上天堂還教人入迷。這也是蓮師在空行法教里警惕修行者不可執(zhí)著禪趣的原因,一旦著迷,便是入魔。原本是為了臻至空靈的無上層次,卻因為太神奇又太享受而無法自拔,導致墮落?! ≌嬲孟硎艿娜?,都明白這樣的簡單道理,自制力非常重要,這也是禪修以戒律為依歸與根本之道的最大原因,不懂得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就無法承受隨之將至的快樂,這比加諸痛苦于你更殘酷;因為苦教人成長,而享樂,輕而易舉便讓人墜入深淵。我在十九歲那年彷徨無依時,遇到一位幫人看八字的老將軍,他說:“什么是富貴?含著金銀湯匙出生的孩子,沒有必要的生命經歷與讓入學習的磨難,長大后一腦門漿糊,處處仰賴別人服務,最終變成廢物,這算是好命嗎?什么是賤命,苦難大過他的承受力,而永遠無法超越變成學習的力量最后勞碌終生,憂愁度日,仍不知何往,白走一趟,這便是苦命,我聽進去了。 ……
編輯推薦
太聒噪時,必須讓自己閉嘴;太享受安靜時,必須出去攪和在塵囂中--這就是我知道的修行。這世界上,雖有是非,卻不能有自己無法承受的自己 。 不丹,藏在喜馬拉雅山脈間的小王國,在那里生活的人,不論僧俗,一生總要品嘗一回閉關的滋味,這其中有何大不同,十多位剛閉關三年有余、從關房中走出來的人,將在書中分享他們的切身感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