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wù)虛筆記(全三冊)

出版時間:2001-3  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作者:史鐵生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開篇收尾的這句話,可作為閱讀這部不失自傳,又不是自傳小說的一把鑰匙。
如題所示,小說“務(wù)虛”不重實,注重的是對生命的一種印象;不注重記憶中的真實,而注重印象中的真實;不注重各個人物的完整的形象與歷史,而注重各個人物的完整的形象與歷史,而注重與生命同時拓展的不同的心魂起點與去向。
作品敘述了五十年初以來中國社會的嬗變給殘疾人C、畫家Z,女教師O、詩人L、醫(yī)生F女導(dǎo)演N等一代人的種種影響、沖擊、規(guī)范和夢想。他們成了什么,也許他們就是這個世界的艱辛與危懼,欲望與祈禱。
這是作者的長篇小說處女作,行文優(yōu)美,凝練,感情真摯、厚重、且好讀,處處透映著一種對人世滄桑的如泣如訴,似幽似怨的傷感與領(lǐng)悟。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yè)于清華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區(qū)插隊落戶,1972年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廠工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等;長篇小說《務(wù)虛筆記》;散文、隨筆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其中《命若琴弦》曾被導(dǎo)演陳凱歌拍成電影《邊走邊唱》。

書籍目錄

一、寫作之夜
二、殘疾與愛情
三、死亡序幕
四、童年之門
五、戀人
六、生日
七、母親
八、人群
九、夏天的墻
十、白色鳥
十一、白楊樹
十二、欲望
十三、葵林故事(上)
十四、昨天
十五、小街
十六、葵林故事(下)
十七、害怕
十八、孤單與孤獨
十九、差別
二十、無極之維
二十一、猜測
二十二、結(jié)束或開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務(wù)虛筆記(全三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但這時F醫(yī)生在我的心里對詩人說:那倒不如沒有夢。F醫(yī)生希望:要是一個人不得不放棄他的夢想,上帝應(yīng)該允許他把那些夢想忘記得干干凈凈。
       詩人反駁道:不得不放棄嗎?我看不出有什么事能迫使她這樣。
       F醫(yī)生譏嘲道:那是因為你僅僅是個詩人,更準確地說,你僅僅是一首詩。
      
       為著你在心底稱為“夢想”的東西,你近似偏執(zhí)地堅信有了夢想就不要放手,無論它是什么也要無論你此刻所謂“理智”是否看好也要,只因它被冠上“夢想”的名字。
       你有那個“不要放棄夢想”的信念,但你卻遲疑著那個“夢想”是否真的值得成為夢想。有時你“極冷靜”地想脫離那無畏的夢想罷,再不溺于那凄凄慘慘戚戚卻又毫無依托的感情,沒有這一特定幻夢所帶來的苦痛,沒有這紛雜感情糾葛的癲狂,或許可以更加坦蕩更加堅定地更加專一地走向那些更大的夢想??赡阌衷趺粗篮螢樾『螢榇?,何為價值?你又怎看清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你是否真的從心底認可了你當初“理性”地選擇的夢想?或許此刻你正是懷揣著極大的激情和極強烈的感情去脫離此刻的感情吧。愛之深切,痛便深切,逃離的走投無路的渴望便也愈發(fā)深切。但為什么要去想未來,想未來是否會惆悵,是否仍有苦難?人不是應(yīng)時時刻刻在乎著現(xiàn)在嗎?——似又是一個不知從何處舶來、不加思索便已全然接受的信念。或者,在乎著現(xiàn)在只因未來的苦難本就無可逃避?
       然而呢?然而呢?詛咒著期待著那永不可能期待到的事物的期待,卻又欣慰于此時此刻仍有物能讓你期待。
      
       F醫(yī)生渴望上帝能允許忘記夢想,便是因為他渴望忘記曾經(jīng)如此令人現(xiàn)在也如此令人焦灼的夢想,但這不也正證明了,他無法忘記那夢想嗎?
       但,怎知道什么夢想是可以或永不能,被人忘記的呢?
  •     史鐵生把他的所思所想全部都綜合到這一部小說中了,務(wù)虛筆記,誠如所言,這本小說中你不必在意誰是誰,不管是N O F WR Z 還是誰,那都有可能是我們自己。
      這部小說的精彩在于“虛”,“虛”包含了一切。
      同樣,“虛”也使得這本小說有點難啃,跳躍性大,使得連貫性,故事的可讀性不強,反而沒有了史鐵生單篇散文那般的連續(xù)及優(yōu)美意蘊。
      總之是本好書,還得多讀幾遍。
      
      
  •      (一)“我沒統(tǒng)計過我與多少個世界發(fā)生過關(guān)系,我本想借此機會去看看另外的、非我的世界,結(jié)果他們只是給了我一些材料,供我構(gòu)筑了這個對我來說的世界。正如我曾走過山,走過水,其實只是借助它們走過我的生命;我看著天,看著地,其實只是借助它們確定我的位置;我愛著她,愛著你,其實只是借助別人實現(xiàn)了我的愛欲?!?br />   
       其實最大的病原在于時間。若未來的一天人人擁有令時間靜止那么一次的魔力,在絕對的靜止中只有“我”可以移動,隨心所欲地走入他們的世界一次,產(chǎn)生一些只屬于我的,而并不造成任何結(jié)果的交集,那么我算是真正體會過那個“非我”世界的滋味了。只是這個前提永遠無法成立,不是科技或哲學(xué)發(fā)展到任何一個階段可以實現(xiàn)的,不過妄想。我的世界只能是我的世界。時間卻以最精確的均等灑向五十億個世界。
      
       哦,死后就說不定了。說不定死后,屬于我們的世界和時間都宣告瓦解,歸零。那時我們獲得了完完全全的自由,可能會真正逃脫時間的枷鎖,也未可知。
      
       (二)“每一個人或者每一種情緒,都勢必會記得從這個世界上第一次獨自回家的時刻。每一個人或者每一種情緒都在那一刻埋下命定的方向,以后,永遠,每當從這世界上獨自回家,都難免是朝著那個方向?!?br />   
       那個很會唱歌的女孩,擁有令人艷羨的嗓音的女孩。在認識C之前,無知的我一直以為自己在唱歌方面有著什么天賦。彼時我周圍的孩子們,最廣不過是一個班級的50人加上那個陰陰的教室,就組成我的全部世界。后來她闖了進來,帶走我引以為傲的兩樣:“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和“世界”上最好看的男孩。
      
       再后來我在不做聲中意識到,我只不過是在洶涌的常人中稍稍前進了一小步,而非站在一個怎樣的高度可以俯視“眾生”。(再再后來那一步也知趣地邁回去,并經(jīng)常在一個不知名的低微角落仰望眾生,這是我的回家。)孩子的心總是自負又不切實際,總是在初春掐下一段最早萌發(fā)綠意的柳枝,做仙女棒的美夢;總是會下意識里認為“我跟他們不一樣”。時間具象成河流流淌,毫不激烈不動聲色地把那種想當然消蝕掉。我開始毫無困難地接受并認同“常人”的身份,并無不適。
      
       直到生命進行到某一點上,假設(shè)“現(xiàn)在”的概念存在,那就假設(shè)是“現(xiàn)在”這個點吧,回頭遙遙地望一望前路的那一點,恍恍惚惚就好像中間的十幾年全是空是無,我只是乘上睡夢的船,剛剛不悲不喜不痛不癢地到達一個陌生港口的旅人。我曾回家。只是那個家也孩子氣似的,總是躲藏在我看不見的地方。
  •      從這本書里看到《病隙碎筆》、《我與地壇》中不一樣的史鐵生,本來膚淺的認為史鐵生只是勵志的代表,是與疾病、與命運不屈的斗爭的典范,看過這本書才忽然明白,沒有對人生、對這個世界全方位深層次的了解,哪里會和命運進行這樣的生死搏斗?
       書中描寫的很多符號式的人物,殘疾人C,教師O,醫(yī)生F,詩人Z,WR,HJ,導(dǎo)演N,教師O,少女T等等,彼此糾纏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也作者著力想要闡述的人生的種種可能,一旦你推開了這扇門,你就永遠也無法知道另一扇門后面是什么,如此多的人物及極具代表的性格,你敢說從中就找不到自己影子?書中描寫的各種各樣的愛情,純真的愛、世俗的愛、奮不顧身的愛等等,只有在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中才有過這種對愛仰視的感覺。最像作者自畫像的殘疾人C的愛情描寫,在書中已經(jīng)是歷經(jīng)艱難而且最終也沒有結(jié)果,連這樣的愛情殘疾人史鐵生在真實生活中也不見得擁有過,深深的無奈。
       書中寫的最具象征意義的那棟所有人童年記憶中的漂亮小樓和詩人L畫了無數(shù)次的白色羽毛,那應(yīng)該正是象征著過去記憶中的美好和未來求而不得的理想吧!
       美中不足的就是太過于拖沓,估計史鐵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陷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太深,大段的重復(fù)描寫,作者固然寫的很爽,可有的真的看的人很煩。其中交織著的大量的隱喻,讓想要看書放松的一下都成為了不可能,想沉下心去細細品味真的有點難。
  •      如果不是你,我不知道自己也會擁有哪怕一刻鐘,感受到發(fā)自內(nèi)心的、瘋狂的、偏執(zhí)的愛。誰都無法關(guān)閉心靈的耳目,誰也逃不脫這形式的告白。
       我不知道你現(xiàn)在在哪里,我在另一個無極之維仰望你。我看到你對我笑。當身邊的某條不成文的道德、常識反對我的時候,當我被人誤解、指謫的時候,你對我說,我是對的。當我在反復(fù)糾纏中彷徨是否該否定自己迎合那所謂準則的時候,我的每一滴血液每一寸皮膚都告訴我,我應(yīng)該無條件相信你。我在一個偶然但必須的網(wǎng)結(jié)上設(shè)想,借你構(gòu)筑這段我的對白,可你已不能借我走過你的生命。那就讓我聊以自慰,就讓我相信我們一起借助空間的陌生,來逃避時間的苦難。
       我一度以為這可以被稱之為共振,可我錯了。這只是我單方面的一廂情愿。過去的將來,你不知道;將來的現(xiàn)在,你也不會了解。我一度懷疑這不是愛,可我又錯了。你告訴我,愛情是我自己的品質(zhì)、自己的心魄、自己的處境,與你無關(guān)。我追問這愛的意義,過程,結(jié)果,我懷疑她的存在,我怕她太捉摸不定了。你告訴我,這永恒的愛的疑問即是愛的答案,這永恒的愛的追尋即是愛的歸宿,這永恒的愛的欲望正是均勻地在這宇宙中漫展,漫展,無處不在……
       是呀,欲望。
       一切的一切都歸功于欲望,歸罪于欲望。
       我為你的苦痛而喜樂,為你的喜樂而哀傷,我從你的冷漠中讀出大愛,我不知道你孤零零的一顆心該如何承受這沉重的一切。如果我說,我想看看你空洞或深邃的眼神,想觸碰你的哪怕一片衣角,也是破壞這愛的完整。當然,我所希冀的都不成立。我可以說,這只是我的理想,不必要求那一定是事實。可如果那永遠也不能是事實呢?這恰恰是你口中的荒謬。我又推翻我所想的一切,我后悔我已經(jīng)知道得太多太多了。我不想知道你的性別,不想知道你的長相,不想知道你經(jīng)歷了什么,甚至不想從別人口中聽到你的名字。你就是你,是我看不見的信仰。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恒,你的歌舞,我的永恒。這個欲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感謝你的沉默,讓我的愛純粹;
       感謝你的遙遠,讓我的愛純粹;
       感謝你的死亡,讓我的愛純粹。
      
  •         “我不關(guān)心小說是什么,只關(guān)心它可以怎樣寫?!痹诳戳耸疯F生先生許多散文而深受共鳴、相見恨晚,且讀了向來喜愛的作家周國平的《讀<務(wù)虛筆記>的筆記》后,我終于懷著一種深深的好奇從圖書館借來了這本書,并且相信即使知道了它的全部情節(jié)概述,這本書依然是值得從頭到尾細品一遍的。
      
          這本書的確不像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說,緩慢的情節(jié),大段的描述,那是散文的語言,“清清朗朗的月光”、“葵花的香風”,還有那仿佛象征著愛情萌動的“劃過天際的白色鳥”。而它要寫的,也確實不是具體的情節(jié)、具體的這些人物的經(jīng)歷,因此這些僅以字母為代號的人在寫作之夜的心路里肆意混淆,因此有諸如“Z的叔叔,或并不限于Z的叔叔”、“或者說,天下被推至‘叛徒’境遇的人,都可以是葵林里的女人”這類表述。這無關(guān)緊要。我們生活在現(xiàn)象之中,無法直接觸及本質(zhì),而這本書則在這樣巧妙的混淆中淡化了現(xiàn)象,描寫——或者說是思考了許多問題的本質(zhì)。
      
      一、愛情
      
          有人問《務(wù)虛筆記》是不是一本愛情小說,史鐵生先生答“也可以這么說”。愛情的確是《務(wù)虛筆記》里占了很重分量的話題。但我認為,這本書與其他愛情小說最大的區(qū)別,是在于它并不是在具體地描寫這幾個人物之間的愛情,而是在透過這些寫作之夜印象里的人命途的交錯,來描寫愛情本身,描寫愛的疑問與思索。
      
          于是這些愛情都有一個相同的童年的開端——何妨就讓它們都始于一座漂亮的房子,陽臺上的小女孩,和想出了以長跑為借口天天去見女孩這個小小計謀的小男孩。
      
          只是后來的命運便分散出迥然不同的岔路了。
      
          Z
      
          “你怎么帶他們回家……那些野孩子……”,很美的聲音,美而且冷。倘若那男孩極為在意這句話,他就是Z,此刻在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種子的Z,日后當人群在廣場上舉拳高呼文/革時關(guān)于出身論的那副著名的對聯(lián)時,同樣揮舞著拳頭卻緊閉雙唇沉默著走出人群的Z。與因少年的率真而被流放的WR相比,因少年的警惕免于此劫的Z,那份警惕是偶然嗎?我想并非如此,想必是那逐漸發(fā)芽開花的仇恨令他過早對這現(xiàn)實看得透徹。與其說愛情,不如說Z一直想要的僅是證明自己,O的愛對他而言,只是達成了“讓曾經(jīng)鄙棄自己的人瘋狂地崇拜自己”的愿望吧。他不斷描繪的潔白飄蓬的羽毛,在我眼里是他極度陰冷的自傲與自卑。若說他對誰是有著些真情的,那一定是他沒有血緣的姐姐M??墒沁@份愛又有多重多深,無從得知。唯一能夠確信的是他對自己的愛。若說愛情是心魂間的完全敞開,那么Z無疑是這本書里最孤獨的人。那美而且冷的聲音讓Z的心門永遠關(guān)閉,自此與愛情無緣。
      
          L
      
          但如果男孩沒有注意那聲音,心思全撲在了女孩身上,那他就是詩人L了?!尽拔也幌矚gWR母親的方式,這樣就好像所有夢想最終都不得不墮入現(xiàn)實”L說?!澳鞘且驗槟阒皇且粋€詩人……不,你僅僅是一行詩罷了”F醫(yī)生譏諷道?!繌倪@段對話來看,L是一個純粹理想化的人物的化身,因此L的愛情在現(xiàn)實里磕磕碰碰,充滿了困惑。L的故事,似乎就是在用一個具體的故事來更詳盡準確地表達史鐵生的一篇名為《愛情問題》的散文。譬如,L的戀人的“我與其他那些女人到底有什么區(qū)別”的詰問,難道不是因為她首先把自己擺在了性的層面上嗎?(在愛的層面上她們根本不具可比性)L沒有因為多向的性吸引離開他的戀人,他的戀人卻因性嫉妒而離開了他。這包含性而又大于性的愛究竟是什么?它和多向的性吸引是矛盾的嗎?L困惑了。那么就別談愛了,那多累啊,索性將這多向的性吸引現(xiàn)實化為多向的性行為吧,L是這樣做的。但是他終將明白,性這樣一種表達愛的極端的語言,在珍重地使用時表達了彼此強烈的互相需要,在濫用時卻成了對愛的輕蔑。這語言說多了就沒意思了。當他在夢境中與戀人重逢,卻發(fā)現(xiàn)已喪失了表達愛的語言時,他應(yīng)該懂得了吧。(而關(guān)于為何愛情這樣一種美好的情感不能多向?qū)崿F(xiàn),推薦讀散文《愛情問題》和《死國幻記》)
      
          另外,關(guān)于L:
          那時候,L還沒有成為一個詩人……“親愛的T”這是L的第一首詩……他換了一張紙,又寫下:“親愛的T:我愛你”這是第二首,兩行。
          這多美啊。那個人人都曾寫詩的年紀。有時候,我會覺得,與其說那些白紙黑字是詩,不如說心里涌動的溫柔至極的思緒與情感,就都是詩。
      
          C
      
          每日長跑的C還不知道,在他的命途里,殘疾比愛情先來。當“我”走近問道,“你是我嗎?”時,C回答,“你寫作之夜印象里的每一個人,有哪個愿意和我的位置交換嗎?”他轉(zhuǎn)動輪椅的手柄,輪椅前進、后退、旋轉(zhuǎn)……像是舞蹈,像是誰新近發(fā)明的一種游戲。如此落寞,又沉靜得動人且令人心疼。
      
          最令人心疼的是,Z、L、F、WR,乃至O、N這些極具智慧或勇氣的女性,竟沒有一個人看好C的愛情??墒请y道殘疾人就應(yīng)當因有安穩(wěn)的生活而滿足而無權(quán)追求愛情這一人類永恒的夢想了嗎?
      
          也許是身體的殘疾引發(fā)了對于精神的殘缺的思考,于是,在這深深的孤獨之中,C的思索在我看來是最觸及愛情本質(zhì)的(喔,似乎又與《愛情問題》有一些交疊啊)。因觀念的差異而固有的隔閡使人孤獨,可人又有著溝通的欲望,于是在這孤獨之中尋求一個精神的守護者,愛情無法被證明,卻證明了人心深處的孤獨。我們在這殘缺之中,猶豫試探著一一扣著他人的心門。若遇不設(shè)防地向你完全敞開了的,請務(wù)必珍惜。
      
          F
      
          F與N的故事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出于私心,就不太過理性地剖析了。我覺得它最美,雖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圓滿,卻最終在夢想的領(lǐng)域里沒有遺憾。F比詩人L懂得更多的一點是,有些話不是用來說的,有些事不必太執(zhí)著于現(xiàn)實。與其在失去后重新找尋、接近,最終卻發(fā)現(xiàn)自己回到了一個平庸的位置,曾經(jīng)完全敞開的心魂此刻又隔閡起來,只推遠到一個朋友的距離,不如留守在一個美麗的位置,幸福也好痛苦也好,只排除平庸。
      
          因此他感謝他的一夜白頭讓他能夠在時隔多年后回到近處守望昔日的戀人而不必擔心被認出、被推遠。
      
          而最后,N也在她的膠片中看到了那個白發(fā)蒼蒼、微低著頭、似是困惑似是思索的身影,想起了那個關(guān)于F一夜白頭的傳言,盡管彼時F已不在人世。所以我說,這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圓滿,卻在夢想的領(lǐng)域里沒有遺憾,因為——魔咒破除,男人的骨頭重又回到了曾一度懦弱的F的身上——他恢復(fù)了一個男人的名譽,一個戀人的清白。
      
          O
      
          現(xiàn)在回到這個引出了一切后續(xù)故事的死亡序幕。
      
          一切人物的出場是由女教師O的自殺為序幕,而最終又一起猜測著O自殺的原因。
      
          那一句遺言被分析來分析去。有人說,她必是陷入了一種形而上的困惑:她認為愛應(yīng)平等,卻怎么也想不通為何她做不到像愛Z一樣愛她的前夫,加之Z扭曲的心態(tài)的影響,才去尋死。有人說,人人都有陷入困惑的時候,但決不至于為了一個形而上的困惑去尋死,O只是愛得太累了。她在最后是否還愛著Z也是引起許多爭論。
      
          各人有各人的解釋,都可信,但都不可全信。說到底這也許是連O自己都不能完全說清的。
      
          我確信的O確實沒有想通的一點是:愛的疑問即是愛的答案。
      
          愛情像人生一樣,也許只是一次無答之問或無果之行。就像散文《愛情問題》的結(jié)尾也說,“一切談?wù)摱疾幻饪尚?,包括企圖寫一篇以“愛情問題”為題的文章。某一個企圖寫這樣一篇文章的人,必會在其文章的結(jié)尾處發(fā)現(xiàn):問題永遠比答案多。除非他承認:愛情的問題即是愛情的答案?!蹦且蓡柋壬胁恢涫欠翊嬖诘拇鸢父鼮橹匾N┢湫闹腥杂袗?,才會對愛存有疑問,而那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此刻其實已無關(guān)緊要。
      
          那永恒的愛的疑問即是愛的答案。
      
      二、命運
      
          我想書中葵林故事的那兩章一定震撼了許多人。我也不例外。
      
          “叛徒”這個詞,讀了《務(wù)虛筆記》,始意識到其荒謬。以前我曾有過類似的模糊的觀點,在Z的叔叔與那冥冥中的聲音的質(zhì)問的對白中這觀點趨于清晰。
      
          當然是有人能承受得住皮肉之苦的,但絕非全部,這也完全是情理之中的。那么,若要寧死不屈,便要受永無止境的肉體折磨;若要避免這沒有休止的肉體痛苦(以及很有可能伴隨而來的親人安危的威脅),便得出賣同伴的秘密,而這樣便又會使別的人落入相同的難以忍受的境地。
      
          那么,怎么辦呢?
      
          那就讓另一個選擇比皮肉之苦更加殘忍吧——那就創(chuàng)造出“叛徒”這個詞,讓沒能禁受住這痛苦而屈服了的人在永恒的歧視的孤島上受一輩子懲罰吧。
      
          其實只不過是“英雄”們怕被波及啊。
      
          而且,這命運推至的境遇使這個女人做出的屈服的選擇,難道真的可以心安理得地譴責她嗎?
      
          她本只是個不諳世事的少女,卻被戀人領(lǐng)進了這革命的信仰。最后卻是她憑一腔浪漫過頭的激情保護了戀人,讓她的戀人自己跑了。倘若她沒被領(lǐng)進這信仰呢?
      
          命運推她至被俘的境地,以致她成為一個“叛徒”??墒撬粼诳掷锞捅蛔訌棿蛩滥兀磕撬闶且粋€女英雄了。
      
          “我罪孽深重,但從未忘記當初的信仰”女人余生里在葵葉上不停地寫下這些字。然而,葵林里的女“叛徒”、天下千千萬萬的“叛徒”、千千萬萬的“罪人”,這其中,人的罪幾何,命運的罪幾何呢?
      
      三、虛無
      
          F醫(yī)生的興趣跳躍來跳躍去,最終開始思考虛無,然而卻發(fā)現(xiàn),沒有存在,虛無便也成了一個沒有意義的詞,就像沒有光,何來影?
      
          虛無是沒有存在的狀態(tài),然而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浩大的存在之中,我們本身就是一種存在。于是:
      
         我們無法談?wù)摗盁o”,我們以“有”來談?wù)摗盁o”。
         我們無法談?wù)摗八馈?,我們以“生”來談?wù)摗八馈薄?
         我們無法談?wù)摗皭矍椤保覀円浴肮陋殹眮碚務(wù)摗皭矍椤薄?
      
          沒有絕對的虛無,只有絕對的存在。
      
      終、夢想在務(wù)虛之域
      
          “總是這樣執(zhí)著于現(xiàn)實,L,難怪你還寫不出更好的詩?!盕醫(yī)生曾這樣對詩人L說。
      
          當代人是務(wù)實的,而這時一個愛好寫作的人寫了一本叫做《務(wù)虛筆記》的小說,并且淡然笑曰:“寫小說的人都不務(wù)實呀”
      
          書里字字句句,有快樂,有怨恨,有溫暖,也有傷痛,卻都是愛情,都是夢想。
      
          或許很多人因夢想難以實現(xiàn)而受挫,我卻覺得,夢想的價值本就不在于是否能實現(xiàn)。
      
          夢想在務(wù)虛之域。就像皈依是一條永恒的路途,我想,夢想大約應(yīng)是人生命途里永恒的祈愿。
      
      -----------------------------------------------------------------------------------------
      最后,還是想再說一句。
      就像書里常說,南方不是一種地點,而是一種感覺一樣,《務(wù)虛筆記》于我而言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種心緒。
      一種復(fù)雜的心緒,它無法完全用語言表述出來。
      我想,同樣看過并且摯愛這本書的人,都能懂吧。
  •      很愛史先生的書,因為他思維之高妙,邏輯之縝密,語言之優(yōu)美。
       但是,第一次對史先生的書有較為深刻的印象,卻頗晚。
       猶記得,是高中學(xué)習(xí)《我與地壇》。當初,老師是這么說的,史鐵生的偉大不在于他殘疾了而能寫出如此文章,而在于他的文章讓你忘記了他的殘缺。他將那份殘缺演繹得如此完滿。
       此后,便如著了迷似的,開始瘋狂地看史鐵生的書。那么多書中,最最喜歡的還是這本。
       喜歡這本書,喜歡它以愛為主題,將一首一首的情歌娓娓道來。
       喜歡這本書,喜歡它以理性為基,將人生哲理闡釋得絲絲入扣動人心弦。
       喜歡這本書,喜歡它使用的語言,喜歡里面相信愛的人們。
       同源,每個人都是從那個相同的故事開始,但是個人有個人的結(jié)局,是命,不過更準確地說是個人的選擇。
       W,F(xiàn),L。。。
       史先生,將自己的思想代入,便退到了圈外,讓他們各自成全自己的傳奇,無論喜悲。
       然后,他與我們一起,靜靜地看著正在發(fā)生和發(fā)生過的事情。
  •      看史鐵生的書,字里行間都是“我”。當然這個“我”不是我,而是史鐵生的自我,一個帶著殘缺、絕望、自卑、自戀又不屈的“我”。
       因為突然地殘疾,措不及防的史鐵生猛然陷入病痛和精神的雙重折磨,“生,或者死”成了他苦苦思索的命題,于是便有了那些從他內(nèi)心的流淌出來的文字 ??词疯F生的文字,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苦苦思索和苦苦掙扎,沒有一絲勉強和做作,全然沒有一些所謂作家的媚俗,他的自卑、自戀以及生死思索都真實可信。殘疾毀了史鐵生一生,但也成就他的一生,因為殘疾,他成為用心寫作的人,也因為殘疾,他對“我”的思索也比別人來的真實、深刻。
       史鐵生的“我”不是一個單一的“我”,他的“我”在他的文字里呈現(xiàn)出不同的面貌。顯然因為思考生死或者尋求解脫,史鐵生生前曾較為深入地研究過佛學(xué)等宗教,如同佛家所講的:萬物皆有佛性,佛就是我、我就是佛。史鐵生的《務(wù)虛筆記》里便是把“我”幻化成幾個不同的“我”:醫(yī)生F、詩人L、畫家Z、政客WR、殘疾人C、女教師O、女導(dǎo)演N……這些“我”因為寫作之夜的某一瞬間的思緒,便呈現(xiàn)出不同的面貌和不同的人生,然后又在某一瞬間重疊,讓人分不清楚“我”是誰,誰又是“我”,但也許實際上都是“我”。
       我想,這也許就是史鐵生對于人生真相的最終思索。顯然他在某種程度上接受了佛家思想,認為人生虛幻,我們所經(jīng)歷的一切只是宇宙締造者(或叫上帝)的一種游戲或一種意念。記得以前看過一本叫《蘇菲的世界》的哲學(xué)小說,這本小說的作者也認為人生也許只是某種力量的偶然發(fā)生的意念。按照他們的設(shè)想,我們的人生也許只是一部早就編好的劇本,因為偶然的意念開始,然后順理成章的進行,最后毫無例外的結(jié)束。
       我從這些文字中找到某些共鳴。我一點也不懷疑我們看起來嚴肅認真的一生,也許就在某一瞬間因為某一個偶然的意念和選擇,于是便呈現(xiàn)了不同的面貌。這些意念看起來是我們自己的,因為這些意念而做出的選擇看起來也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但是為什么我們偏偏有這種意念,為什么偏偏做出了這樣的選擇?這真的只是偶然?人除了不能選擇出生,似乎一切都是可以選擇的,一切行為都出自選擇的結(jié)果。為什么這樣選擇而不是那樣選擇?宇宙的起源只是一個點,那么我們當然可以設(shè)想萬事萬物都是選擇的結(jié)果,世界上所有自以為是的“我”其實只不過是因為意念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面貌和經(jīng)歷,所有看起來不同的“我”其實都是出自同一個“我”(我們可以稱之為“本我”)……
  •     整本書都是圍繞著文革時期的愛情,而且多數(shù)是“悲劇”的愛情,而且也沒有給讀者一個答案,只是展開了一個,十分復(fù)雜的問題,讓人甚為糾結(jié)。
      
      醫(yī)生F與N的愛情死于家庭親人的期望,死于社會地位的差距。
      
      詩人L的愛情,死于過度追求自我的唯一性,“為什么是她,為什么是我”
      
      畫家Z與O的愛情,其實只是兩個可憐的、軟弱的人。一個希望被人崇拜,一個希望找個人崇拜。一個被不公平,被漠視,以及被對高貴的渴求繼而仇恨世界。一個執(zhí)著于自己幻想的對象,把愛情當做人生唯一的浮木,當木頭沉沒的時候,也就死于大海的洶涌。
      
      WR與O的愛情,死于不公平,死于對低層感情的放棄,而轉(zhuǎn)向“拯救世界”的放大的自我價值觀。
      
      C與X的愛情,死于害怕,害怕社會朋友親人的不承認,害怕愛情只是對殘廢的同情,害怕沒有性愛的愛情不能持久。
      
      讀到最后,我也無法理解,愛情是什么東西,這一輩子,我也不相信我能夠理解這個詞的意思。
      
      愛情大概需要勇氣,但是光有勇氣還不夠,還需很多東西。如果能夠選擇,我希望成為Z的叔叔,或者HJ一樣的人,因為他們足夠坦然。
      
      
      在《十日談》的序里面有一段我甚為喜歡的對愛情的心態(tài),也就摘錄下來,稍作修改,作為感想吧。對于我自己,我實在不能從愛情這個復(fù)雜的命題里面,尋找到一條適用的規(guī)則,或者下一個有說服力的定論,我甚至不能對《務(wù)虛筆記》中的各個愛情故事,找到能讓他們最終享受愛情自由的方法。我也相信,大概,誰也不能吧,除了上帝。
      
      “
      得而不到的愛情,最為折磨人的,大概不是對方的心腸太硬,真正是自己難過的, 是自己的癡心妄想,和胸中燃燒著的一股難以抑制的欲火。
      
      我相信上帝最終會給我們歸宿,如果能得到愛情,那必然是福氣。如果無法得到,那么這份愛情也會給流水般的時光沖淡,到最后只剩靈魂里歡樂的追念,這是另外的一份上帝給我們的禮物。
      ”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