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校長何炳松

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  作者:夏泉 等著  頁數(shù):386  字數(shù):241000  

內(nèi)容概要

  《中國著名大學校長書系·忠信篤敬聲教四海:暨南大學校長何炳松》引用了大量何炳松論著、檔案、紀念文集等資料,借鑒了已有的研究成果,特此致謝。囿于時間倉促與學識,書中錯漏之處,尚祈方家雅正。又及:根據(jù)叢書主編審稿意見,于暑假寒假兩度對拙稿進行認真修訂。

作者簡介

  夏泉,男,1966年5月出生,湖南臨澧人,現(xiàn)系廣州暨南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兼校文化素質(zhì)教育辦公室主任,歷史學博士,研究員,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入選廣東省委宣傳部“十百千工程”培養(yǎng)對象。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史(高等教育史、基督教教會教育)、粵港澳近現(xiàn)代史研究。主持省部廳級與澳門基金會課題15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獲省部級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三項。出版專著有:《明清基督教教會教育與粵港澳社會》(列入嶺南文庫,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合著《百年暨南史》(副主編,主要撰寫者,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太平天國戰(zhàn)爭全史》(主要撰寫者,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在《新華文摘》、《近代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清史研究》、《江西社會科學》、《廣東社會科學》、《民國檔案》、《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國高等教育》、《江蘇高教》、《暨南學報》、《東南亞研究》、《澳門研究》、澳門《文化雜志》、《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高等理科教育》、《教育評論》、《中國青年研究》等報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李莉(右二),女,1980年12月出生,暨南大學歷史學碩士?,F(xiàn)在廣州白云山風景管理局工作,參加《百年暨南史》等撰寫。岳穎(左一),女,1985年8月出生,暨南大學歷史學碩士?,F(xiàn)在深圳市委辦公廳工作,在《澳門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曾金蓮(左二),女,1984年1月出生,暨南大學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專業(yè)2007級碩士研究生,在《東南亞研究》、《民國檔案》、《廣東史志》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現(xiàn)系澳門大學歷史系2010級博士生?! ∈Y超(右一),男,1982年11月出生,暨南大學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專業(yè)2007級碩士研究生,在《澳門研究》、《東南亞研究》、《嶺南文史》、《澳門日報》等報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現(xiàn)系甘肅河西學院教師?! ∠娜?,1966年5月出生,湖南臨澧人,現(xiàn)系廣州暨南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兼校文化素質(zhì)教育辦公室主任,歷史學博士,研究員,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入選廣東省委宣傳部“十百千工程”培養(yǎng)對象。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史(高等教育史、基督教教會教育)、粵港澳近現(xiàn)代史研究。主持省部廳級與澳門基金會課題15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獲省部級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三項。出版專著有:《明清基督教教會教育與粵港澳社會》(列入嶺南文庫,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合著《百年暨南史》(副主編,主要撰寫者,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太平天國戰(zhàn)爭全史》(主要撰寫者,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在《新華文摘》、《近代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清史研究》、《江西社會科學》、《廣東社會科學》、《民國檔案》、《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國高等教育》、《江蘇高教》、《暨南學報》、《東南亞研究》、《澳門研究》、澳門《文化雜志》、《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高等理科教育》、《教育評論》、《中國青年研究》等報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罾颍ㄓ叶?,女,1980年12月出生,暨南大學歷史學碩士?,F(xiàn)在廣州白云山風景管理局工作,參加《百年暨南史》等撰寫。岳穎(左一),女,1985年8月出生,暨南大學歷史學碩士?,F(xiàn)在深圳市委辦公廳工作,在《澳門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曾金蓮(左二),女,1984年1月出生,暨南大學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專業(yè)2007級碩士研究生,在《東南亞研究》、《民國檔案》、《廣東史志》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現(xiàn)系澳門大學歷史系2010級博士生?! ∈Y超(右一),男,1982年11月出生,暨南大學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專業(yè)2007級碩士研究生,在《澳門研究》、《東南亞研究》、《嶺南文史》、《澳門日報》等報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現(xiàn)系甘肅河西學院教師。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學兼中外
 一、家學開蒙
 二、新學之路
 三、負笈美國
第二章 任教京浙
 一、學成歸國
 二、任教北京
 三、報效桑梓
 四、出長省中
第三章 充職商務
 一、進館初期
 二、出長編譯所所長
 三、“一二八”劫后受重
 四、商務期間學術成就
第四章 出長暨南(上)
 一、初長真如暨大
 二、“孤島”輾轉(zhuǎn)辦學
第五章 出長暨南(下)
一、內(nèi)遷建陽始末
二、笳吹弦誦在建陽
三、民主堡壘,革命搖籃
第六章 籌建聯(lián)大
一、國立東南聯(lián)合大學創(chuàng)辦的歷史背景
二、東南聯(lián)大籌建初期的遷移
三、東南聯(lián)大在建陽的辦學活動
四、東南聯(lián)大停辦與交接
第七章 辦學思想
一、學行并重,注重文化傳承
二、學以致用,盡力學術救國
三、關愛僑生,突出僑校特色
四、重視學術,堅持兼收并蓄-
五、健全制度,提高辦學水平
第八章 人格魅力
一、“衣食父母”
二、文化斗士
三、曲酒溫情
四、雅化桃李
附錄一 憶父親何炳松
附錄二 何炳松生平大事記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ǘ├^續(xù)發(fā)展編譯所  編譯所在前四任所長的苦心經(jīng)營下,各項所務蒸蒸日上。到第五任所長何炳松時,所務進一步拓展?! 『伪沙鋈嗡L不久,兼任東方圖書館總編輯、副館長。東方圖書館最初為編譯所的藏書室,張元濟時稱涵芬樓,藏書不斷擴大。王云五時則擴建為一座4層鋼筋水泥大廈,改稱東方圖書館,設備完善,有普通書庫、善本室、本版保存室、閱覽室、裝訂室、繕寫室、事務室等,并向商務印書館外界人士開放閱覽。何炳松所長任內(nèi),籌設流通部,采購新書數(shù)萬冊,專用于借出館外閱覽。流通部于1931年5月6日開幕,借閱者頗多。此時,東方圖書館不但方便了編譯所工作人員,更有助于社會民眾學習知識文化,體現(xiàn)了商務的文化關懷?! 〈送?,何炳松還兼任商務印書館函授學社社長(干事長為編譯所周由廑)。據(jù)《東方雜志》第26卷第20號(1929年10月25日發(fā)行)刊登的廣告:函授學社“開辦迄今已十五年”,分國文科、國語科、英文科、商業(yè)科、算學科共五科?!皩W員前后達三萬二千余人,畢業(yè)而升人大學者、出洋游學者、游學歸國已在社會任要職者,亦五千六百余人”。中國有函授教育自商務印書館開始,系編譯所第二任所長張元濟于1915年7月創(chuàng)立,先設英文科,由張元濟兼任校長。開辦函授學社旨在“補助學校教育之不足,而予一般有志青年以知識和技能上的種種訓練”①?!  ?/pre>

編輯推薦

《忠信篤敬聲教四海--暨南大學校長何炳松(精)》由夏泉等所著,引用了大量何炳松論著、檔案、紀念文集等資料,借鑒了已有的研究成果,特此致謝。囿于時間倉促與學識,書中錯漏之處,尚祈方家雅正。又及:根據(jù)叢書主編審稿意見,于暑假寒假兩度對拙稿進行認真修訂。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暨南大學校長何炳松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值得閱讀的一部學術著作!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