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 作者:劉方喜 頁數(shù):436 字數(shù):419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系列的問題的提出,與正在作為世界歷史過程的所謂“全球化”問題存在著深刻的關系。但是一旦切入過程的內在脈絡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全球化在經(jīng)濟技術方面成為潮流,引發(fā)了政治、社會、文化領域的多重的和多向度的反應,尤其是引發(fā)了正在崛起的發(fā)展中國家的自主創(chuàng)新、包括思想文化的自主創(chuàng)新的強烈訴求。思想文化的自主創(chuàng)新,必須回答歷史與現(xiàn)實在當下指向未來的新進展和新可能,以此為討論問題的根本點,才能使人文學術與歷史發(fā)展之間產(chǎn)生血肉的關聯(lián)。正如《全球化與文學·后記》中所說:“全球化不是我們的選擇,而是我們的處境。經(jīng)濟、科學技術、交通、通訊,這一切發(fā)展起來以后,無論生活在天涯還是海角,只要是地球人,都成了鄰居。那種‘老死不相往來’的自足,那種‘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膫?,都已經(jīng)成為過去。對此我們無法選擇。我們所能選擇的是,在這個處境中做什么?!碧幘郴虼嬖谥械倪x擇,使我們面對著巨大的壓力和豐富的機遇,前人沒有遭遇到的我們遭遇到了,因而要審時度勢,投入也許是沒有成規(guī)可遵循的創(chuàng)新性智慧。全球化作為當代世界最動人心弦,也引起最多爭議的術語之一,30年前(即1976年)在英國學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影響甚廣的《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Kaywords:A Vocabularvof Culture and Society)一書中,尚是音訊杳然,但實在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果有人替威廉斯先生(他已于1988年謝世)作《關鍵詞》續(xù)編,那是無論如何也回避不了把全球化作為時代標志性的關鍵詞來對待的。
書籍目錄
總序 “格局觀”的全球化與“建設論”的人文學導論 現(xiàn)代化焦慮與“漢語文化共享體”認同的缺失 一、問題的提出 二、“漢語文化共享體”與“政治共同體” 三、“與漢語形式不可剝離的精神” 四、“形式的理性” 五、現(xiàn)代化與民族化 六 形式化與功能化第一章 聲情與形式的理性:精神與形式的不可剝離性 一、引言 二、卡西爾一朗格的符號論美學 三、巴赫金詩論與伽達默爾的語言本體論詩學 四、洪堡特的文化語言哲學思想 五、小結 第二章 圍繞文一白的論爭:現(xiàn)代化與民族化之錯動 一、人文邏輯與泛政治化邏輯 二、胡適與胡先輔之爭 三、章 太炎與曹聚仁之爭 四、口語與書面語之爭 五、文藝大眾化運動中的語言之爭 六、瞿秋白與沈雁冰之爭 七、“大眾語”之爭 八、“舊形式”與“民間形式”之爭 九、工具利用還是人文創(chuàng)造第三章 圍繞規(guī)律運動的論爭:格律化與聲情化之錯動 一、戲劇化、意象化與聲情化 二、形式化與功能化的分期 三、自然音節(jié)、格律、意象之爭 四、象征派音、色論 五、粱宗岱音、色象征論 六、朱光潛音、義關系論 七、音節(jié)理論系統(tǒng)的功能化建構 八、聞一多對漢語文化共享體之認同 附錄:“聲情”范疇述第四章 圍繞新民歌的論爭:民族化的偏失 一、引論 二、“三字尾”與“雙字尾”之爭 三、“節(jié)奏律”與“聲調律”之爭 四、自由化與格律化之爭 五、對中國現(xiàn)代語言學研究唯科學主義傳統(tǒng)的初步反恩 第五章 圍繞朦朧詩的論爭:現(xiàn)代化的回旋 一、引論 二、傳統(tǒng)之爭 三、形式還原及其局限 四、“第三代詩歌”第六章 圍繞新古典主義的論爭:本土化的歸位 一、引論 二、圍繞“90年代詩歌”的論爭(1):知識分子寫作 三、圍繞“90年代詩歌”的論爭(2):民間寫作 四、圍繞“新古典主義”的論爭 五、本土自覺與形式自覺:鄭敏詩學思想述評結語 重建“漢語文化共享體”:中國人文建設中的詩歌 一、歷史與現(xiàn)狀 二、文明現(xiàn)代性的內在差異 三、呼喚“聲情”詩 四、現(xiàn)代化、民族化、人文化之會通 五、反同質化與“漢語文化共享體”重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