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課堂生活重建探索

出版時間:2007-3  出版社:第1版 (2007年3月1日)  作者:劉學芝  頁數(shù):246  

內容概要

我們理想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書系”應該是一套什么樣的書呢?作為這套書的主編,我提出的五個原則得到了我的同事們的贊同。這就是:一要立足于實踐。催生這套“書系”的“養(yǎng)料”固然離不開博采眾長,需要吸收國內外教育理論界的創(chuàng)新成果,但它的“基因”必須源于我們自己的實驗研究,“成果”必須是從我們自己耕耘的土地上生長出來的。二要立足于創(chuàng)新。這套“書系”要對國內外創(chuàng)新教育的優(yōu)秀成果進行梳理和繼承,但它的底色和“精髓”卻必須是我們自己的,“理論”必須是源于我們自己的大腦對豐富多彩的實驗研究成果的加工和提煉。三要立足于可讀。從每本書的思想內容到編排形式,我們都不想穿上過去“教科書式”的外衣,力求新穎、生動,對讀者具有從外到內的吸引力。四要立足于“經(jīng)典”。我們不想使這套“書系”剛一面世就要走進墳墓,我們要力求使這套“書系”中的每本書活的時間都長一些,再長一些。五要立足于積累。我們把創(chuàng)新教育的建構看做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我們付出終生努力的偉大事業(yè),在這一偉大事業(yè)的推進中,我們期望著像瓜熟蒂落一樣,不斷打磨、推出一塊又一塊奠基之石,留下一串又一串堅實的“腳印”。     當書稿一本一本地擺在我的面前,審閱著凝結了同事們心血的一頁頁、一行行文字時,當我看到那些充滿新意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觀點在我的眼前跳動時,我那激動、欣喜、欣慰的心情是難以名狀的。當然,在一片處女地上“拓荒”,既容易收獲“龍種”,也難免出現(xiàn)一些“跳蚤”。因此,有些書稿離我們的理想還有不小的距離,還存在寫作風格不一、有的長于理論概括、有的則善于實踐描述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只能留給親愛的讀者們去批評指正了。我希望讀者們能以一種與我們對話的心態(tài)去閱讀這套書,能以一種批判的態(tài)度來接受或否定書中的觀點,能以一種自主建構的閱讀視角來發(fā)展書中的思想。倘若如此,筆者幸甚!創(chuàng)新教育幸甚!     我深知,我給我自己和我的同事們提出了十分苛刻的近乎難以企及的目標;我深知,我們只能一步步逼近理想,而很難完全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我深知,唯有挑戰(zhàn)才能激發(fā)出我們最大的創(chuàng)新潛能。讓我們向著理想的目標,為了我們心愛的事業(yè),無怨無悔地去努力奮斗吧!

作者簡介

劉學芝,山東省臨朐縣人,1965年9月27日生。大學文化,中學高級教師、濰坊市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教學能手、優(yōu)秀教師、特級教師。先后任小學數(shù)學教師、教導副主任、教導主任、副校長,現(xiàn)任臨朐縣龍泉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
  2000年、提出并組織實施了“課堂生活重建”實驗

書籍目錄

引論 課堂生活重建:從課堂教學引發(fā)的課題 課堂生活重建的提出 課堂生活重建的含義 課堂生活重建的理論基礎 課堂生活重建的現(xiàn)實意義第一章 課堂生活重建的目標及原則  人是有意識的生命存在,人的精神意義是人的根本,精神建構是教育的絕對使命?!皼]有脫離教育的教學”,課堂教學承載著學生整體的功能,其主要任務就是要通過探究、發(fā)現(xiàn)及道德和審美體驗來建構學生的精神家園,讓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成為學生走向生活的過程,成為創(chuàng)造生活的過程和精神成長的過程?!≌n堂生活重建的目標  理性生活  審美生活  道德生活 課堂生活重建的原則  建構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  民主性原則  活動性原則  整體性原則  創(chuàng)新性原則第二章 課堂生活重建的基礎  課堂是一首詩。而課堂唯有滿足學生完滿生活時,才能進入詩的境界。教學的意義在于更多地逼近現(xiàn)實,逼近學生現(xiàn)實的和可能的生活境界,以詩意的活動帶給課堂以生活的內涵和生命的價值。當師生詩意地棲居在課堂上的時候,一種新的課堂文化才會產(chǎn)生,課堂才會放射出真、善、美的光芒?!≈亟M教材  語文教材重組  數(shù)學教材重組  整合“口語交際”內容 重塑師生關系  做學生學習、生活的伙伴  讓學生擁有更多的發(fā)言權  相信學生,尊重學生 走進生活  奇石化石主題實踐活動  開設生活調查體驗課  開發(fā)學科生活整合課 創(chuàng)新環(huán)境 開發(fā)課程資源  環(huán)境建設:營造富有寓意的校園文化  我的生活:自我成長的搖籃  特色標志:班風展示的平臺  童心格言:生命求索的真情告白  偶像長廊:展現(xiàn)個性、欣賞生命的藍天  “多彩教室”:心智共生的伊甸園第三章 課堂生活重建的教學過程  一旦用“生命”的鑰匙開啟了“生活世界”的大門,課堂上便有了笑語歡聲,有了包容理解,有了對話共享。教學過程理應成為學生的價值生命活動過程,啟迪智慧,賦予自由發(fā)展的天性。唯有如此,課堂教學才能成為學生張揚個性、生成智慧、升華道德的場所,學生的發(fā)展才能落到實處。 課堂生活重建教學基本過程構建的理論依據(jù) 課堂生活重建教學基本過程 課堂生活重建教學操作要點  主題搜集  開放交流  自悟自得  點撥升華  發(fā)展延伸 課堂生活重建教學基本過程應用例析  小學語文《落花生》教學實錄及點評  案例指引下的過程分析第四章 回到生活的課堂 ——學科教學個案研究  課堂生活重建,就是還學生以天性,還課堂以本色,還生命以過程,說到底,就是關注學生的生活方式,關注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關注學生的可能生活,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為此,課堂教學要立足于學科,以生活為源,回歸生活世界。只有這樣,師生才有充滿挑戰(zhàn)的生命體驗,才能培養(yǎng)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主體,構建可能生活的主體?!⌒W人文學科課堂生活重建  小學語文課堂生活重建  小學思想品德課堂生活重建 小學科學學科課堂生活重建  小學數(shù)學課堂生活重建  小學自然課堂生活重建  小學社會課堂生活重建 小學藝術等學科課堂生活重建  小學音樂課堂生活重建  小學美術課堂生活重建  小學體育課堂生活重建第五章 課堂生活重建的成效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指向于鮮活靈動的生命的教育。因此,“課堂生活重建”對于課程而言,其意義和價值不僅僅是歷史的回響和繼續(xù),更主要的是確立了人本地位和生命意識,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獲得心靈的解放,進而實現(xiàn)智性生命的張揚。 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  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逐漸形成  學生自信心、競爭合作意識有所增強,思維品質得到發(fā)展  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道德認識得以提高  學生的學習水平顯著提高 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促進教師觀念更新  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提升教師教科研水平 促進學校持續(xù)發(fā)展:  提升學校管理層次  形成學校辦學特色附錄一:“課堂生活重建”實驗與研究方案附錄二:回歸智慧的源泉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基于生命-課堂生活重建探索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