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05-01 出版社:山東電子音像出版社 作者:潘鳳亮 頁數(shù):216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部別開生面的教育寓言。生動的故事和深刻的啟示,雙線并進一脈貫穿。第一線展示教育家霍懋征教育藝術(shù)之爐火純青,第二線講述作者成長歷程之有笑有淚。26個情節(jié)符號,近50個教育案例,在《教育能夠改變什么》中達到了實用性、啟發(fā)性和藝術(shù)性的完美融合,深刻啟迪我們的教育與人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們“找到通達潛能迷宮的捷徑”。
作者簡介
潘鳳亮,雙手能文,過目成誦,青年作家、評論家,著有長篇小說《尋夢春城》、“愛的告白”系列長篇《我的生命渴望春天》并在全國各地主流媒體發(fā)表評論文章近千篇。了解作者成長歷程,請參看本書以小寫字母標識的第二線故事情節(jié)。
書籍目錄
序言——教育藝術(shù)需要藝術(shù)的表達A 走近大自然,尋覓教育的春天a 教育就是生活B 人的潛能就如宇宙般神奇b “可貴”的第一印象C 你看到的僅僅是假象c 戳窮卡爾·威特的謊言D 創(chuàng)新從教師開始d 社會生活對教育的嚴峻挑戰(zhàn)E 素質(zhì)教育在于自由發(fā)展e 分數(shù)教育傷害了孩子酌人格發(fā)育F 災難是一種生存方式f “舂江水暖鵝也知G 非典是“以人為本”的產(chǎn)物g 潛能的“基因序列圖H 尊重普通人的生命價值h 上帝在天窗安了架攝像機l 成功與平凡同在i 情感發(fā)育是人格健全的必由之路J 考上北大哈佛未必成才j 敬畏自然與以天為本K 有一必有二k 逃避自然才是迷信L 人與社會進步的標尺是觀念l 主觀臆造的“逆反期”M 心理成長,化有形為無形m 可怕的是教育老的逆反N 找到通達潛能迷宮的捷徑n 呵護孩子身心是人格教育的第一步O 功過成敗不只取決于改革者的境界o 教育的最大失敗是自主空間幾近于零P “情商”是一張自縛手腳的網(wǎng)p 理解父母是成長的標志Q 維護學生權(quán)利是教育平等的前提q 教育為何沒能教會孩子愛父母R 什么能夠改變教育r 失去分數(shù)的教育為何陷入了謎惘S 強施懲戒是錯上加錯s 人格也是一種智能T 愛之教育不該留下成長的傷痕t 警惕平庸環(huán)境的平靜腐蝕U 民主是教育的根基u 教育豈能置人死地V 教育的關(guān)鍵是啟發(fā)孩子自主認知……鳳目亮心——用真理解讀寓言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菲揚連連點頭,“看來你對教育很有研究,有朝一日來我們星光當老師,我們一定很歡迎。是不是霍老師?”她轉(zhuǎn)頭去看校長?!爸慌馒P亮的心氣太高,不會看得上我們星光吧?!被衾蠋熾S口道。旁邊的童心爸爸也對鳳亮心存感激,“你那篇文章我也看到了,我很感動。依我看你會很有發(fā)展前途的,我們以后有機會可以多交流?!兵P亮和他交換了名片,認真看了一眼,“您真覺得沒有您夫人成功?”童心爸爸重重點了頭,“我想一個人是否成功,在于其生命的意義和為社會創(chuàng)造的價值,不在于頭銜和職稱學歷什么的。我并沒有覺得我這就算成功了,我只是有一種緊迫感,因為我什么都還沒做成。”鳳亮由衷佩服他的謙遜之風,“我對于成功的理解與您不謀而合,我很榮幸?!蓖陌职钟行┢婀郑澳悄愕某砷L究竟是靠什么推動的呢?”鳳亮想了想,說:“有一種內(nèi)在動力吧。我本來興趣挺廣泛的,喜歡畫畫,喜歡寫小說,寫評論是最近的事情。人的潛能是看不到的,如果老是就事論事,看到什么就以為是什么,不勇于開拓,就不會發(fā)現(xiàn)新的潛能區(qū)域。早在初三的時候,我還和一位同學研究過潛能的‘基因序列圖’呢,很可笑也很有意思。”聽鳳亮解釋了“序列圖”理論,童心爸爸感嘆道:“初三的孩子就有這般發(fā)現(xiàn).本是極好的苗子啊。你可以研究腦科學了,也屬于我們生命科學的范疇?!薄拔乙仓雷约旱那啡?,以后我還想讀書,不是為了學位,是積淀創(chuàng)造土壤的養(yǎng)分。但我不是去修教育學,也不想學中文,我要主攻政治和經(jīng)濟。就像以前我是寫小說的,而現(xiàn)在也可以寫評論一樣。故事和思想的完美融合是什么?是寓言。因此最近我要寫一部絕無僅有的長篇教育寓言,起碼在我出書之前是絕無僅有的,是真正屬于我的獨立思考、純粹創(chuàng)造,只是想把我的完全發(fā)現(xiàn)呈現(xiàn)給世人。如果就事論事,我肯定當不了評論員,所以不要因為我寫了教育寓言,就以為我最適合讀教育學,或者不適合做什么。人各個方面的潛能其實無關(guān),并非彼長此消?!薄 拔沂歉憬徊鎸W科研究的,那么有沒有交叉潛能存在呢?” ……
編輯推薦
《教育能夠改變什么》將以一個完整動人的故事告訴你——教育能夠改變什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