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

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英]伊恩·邁克尤恩  頁數(shù):425  譯者:馮濤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麥克尤恩作品:阿姆斯特丹(中英雙語版)》是1998年布克獎奪冠作品,備受各界好評。在凄冷二月的一場葬禮上,兩個男人相遇了——克利夫是有名的作曲家,弗農(nóng)是報社主編,而死去的莫莉則是他們曾經(jīng)擁有過的女人。他們對莫莉死前遭受的痛苦深感痛惜,并達成協(xié)議:如果對方不能有尊嚴地活下去時,對方可以隨時結束他的生命。緊接著,克利夫和弗農(nóng)幾乎同時陷入了一場意外的危機,而更多意料之外的謠言與傳聞令他們不知所措、反目成仇,甚至想以同樣的方式置對方于死地,以泄心頭之恨。阿姆斯特丹將上演一部怎樣的好戲?邪惡、奸詐、欺騙、背叛、罪孽、謀殺……人性的種種在此淋漓盡致地展開。

作者簡介

  伊恩·麥克尤恩(1948-),本科畢業(yè)于布萊頓的蘇塞克斯大學,于東英吉利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從一九七四年開始,麥克尤恩在倫敦定居,次年發(fā)表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學獎。此后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便與各類獎項的入圍名單互相交織,其中《阿姆斯特丹》獲布克獎,《時間中的孩子》獲惠特布萊德獎,《贖罪》獲全美書評人協(xié)會獎。近年來,隨著麥克尤恩在主流文學圈獲得越來越高的評價,在圖書市場上創(chuàng)造越來越可觀的銷售記錄,他已經(jīng)被公認為英國的“國民作家”,他的名字已經(jīng)成為當今英語文壇上“奇跡”的同義詞。

書籍目錄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章節(jié)摘錄

  弗農(nóng)從報社配給他乘坐的超小汽車的后座上掙脫出來,先在《大法官報》報社外頭的人行道上喘了口氣,把弄皺了的西裝拉拉直。他匆匆穿過黑色和姜黃色大理石鋪地的大廳,看見迪本正等在電梯旁。弗蘭克在他二十八歲生日的那天就當上了國際版的副編??墒撬哪赀^去了,編輯已經(jīng)換了三任,他卻仍舊是個副編,傳聞他可是一直寢食難安。因為他人既瘦,又一副饑渴難耐的樣子,大家都叫他卡西烏斯。不過這是有失公正的:他眼睛烏黑,一張臉又長又蒼白,滿臉的胡子楂,使他看起來頗像是警察局單間牢房里的審訊官,可是他為人雖有些拘謹,舉止倒是彬彬有禮,而且具有一種吸引人的、冷嘲式的才智。弗農(nóng)本來一直心不在焉地對他有些厭惡,不過就在加莫尼的事件剛剛引起一陣騷亂的時候,他就對弗蘭克改變了態(tài)度。就在印刷工人工會通過了對主編的不信任案的那天晚上,也就是弗農(nóng)跟克利夫定下互助契約的那天晚上,這位年輕人在黃昏時分的街道上一直跟在彎腰駝背的弗農(nóng)身后,終于下決心趕上了他,碰了碰他的肩膀提議去喝一杯。迪本說話的語氣顯得頗有說服力?! 扇瞬饺诵∠镒永镆粋€弗農(nóng)不曾光顧過的小酒館,一個遍布滿是裂縫的紅色長毛絨、陰沉沉煙氣繚繞的地方,就在一臺巨大的自動唱機正后面撿了個火車座落座。幾杯金酒加湯力水下肚后,弗蘭克向他的主編坦白了對于事情竟會搞到如此結果,他暗中懷有的憤怒。昨晚的投票還不是被印刷工人工會那幾個歷來就可疑的家伙操控的,他們的牢騷和嫌隙也不是一年兩年了,而他,弗蘭克,則以工作壓力太大之由沒有去開會。他說,除他以外也還有些人的感覺跟他一致,他們希望《大法官報》能擴大其吸引力,辦得活絡起來,干出點像是把加莫尼給搞臭這樣勇敢大膽的大事兒來,可是激勵和晉升的每一種手段和途徑卻都一直牢牢掌握在那幫僵化的語法學家手中。這幫老衛(wèi)道士寧肯看到報紙垮臺,也不愿去吸引三十歲以下的讀者群。他們已經(jīng)扼殺了大號字體、時尚生活版、星座欄、額外的健康增刊、名人八卦版、虛擬賓果游戲和“難過大叔”心理咨詢欄,對英國王室和流行音樂的鮮活報道也同樣難逃厄運。而現(xiàn)在,他們又對唯一能拯救《大法官報》的主編大人發(fā)動了突襲。在年輕一輩的職員當中是不乏弗農(nóng)的支持者的,可是他們沒有發(fā)言權。誰也不想第一個站出來,充當最先被打中的出頭鳥?! 「マr(nóng)突然覺得腳底下一陣輕松,就跑去吧臺又要了一輪酒。顯然,是時候該開始聽聽他手下年輕一輩職員的意見了,是時候該培養(yǎng)提攜他們了?;氐骄谱琅?,弗蘭克點了根香煙,禮貌地掉轉身去把煙吐到火車座以外。他接受了弗農(nóng)的請酒,繼續(xù)侃侃而談。當然,他是沒見過那幾張照片,不過他知道把它們登出來肯定是對的。他想對弗農(nóng)表示他的支持,而且還非止于此。他想能給他派上用場,也正因為如此他不該公開被大家認作主編的支持者。他告了個退,走到食品柜臺,點了份香腸和馬鈴薯泥,弗農(nóng)不禁想象出一個臥室兼起居室或是工作室的公寓房間,里頭一個人都沒有,并沒有什么姑娘在等著國際版的副編回家。  ……

媒體關注與評論

  "A dark tour de force, perfecLly fashioned."  ——The New York Times    "A well-oiled machine…ruthless and amusing."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Beautifully spare prose, wicked observation, and dark comic brio."  ——The Boston Globe    "By far his best work to date…an energizing tightrope between feeling andlack of feeling, between humanity's capacity to support and save and its equally ubiquitous penchant for detachment and cruelty."  ——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阿姆斯特丹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2條)

 
 

  •      黑色?幽默?怎么一點都讀不出來?如果說是諷刺可能還有那么一些意味。
      
       作為布克獎作品,的確是很失水準,譯者馮濤倒是對此書大加贊賞,說這是作者承上啟下的重要作品,是作者風格轉變的分水嶺,這部書把伊恩麥克尤恩帶往里更開闊更遼遠的新境界。
      
       好吧,譯者也是讀者,其他讀者吐槽幾句還是可以的吧。
      
       不吐槽阿姆斯特丹,吐槽一下譯者的翻譯,可以嗎?
      
       為何馮濤那么喜歡用“之”來銜接句子?據(jù)推測,習慣這個用法的譯者可能已經(jīng)超過五十歲了吧。看到這種“之”字的翻譯,就像吃到了夾生飯,有些疙疙瘩瘩。不過整本書翻譯流暢,讀起來挺舒服,還是值得贊賞的。老成持重的風格,略帶戲謔的口吻,符合所謂的“黑色幽默”的論調(diào)。
      
       說說本書,克里夫和弗農(nóng)真是死得其所,互相謀殺,互相安樂死。誒,這個在荷蘭真的是合法的嗎?這個有待考究!
      
       喬治原來才是最后的大boss,為了消滅亡妻的情人,手段那叫一個高妙啊。不禁肅然起敬呢。
      
       看慣推理的自己,突然換換口味,還是挺舒服的,不用期待情節(jié)的大反轉,不用提高警惕,仔細尋找每一個可能的線索,和作者斗智斗勇。這次,就像是坐上了作者駕駛的大巴,一路慢慢欣賞路上的風景,然后聽作者開幾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就這樣了吧。
      
       麥克尤恩在描寫音樂方面的功力還是值得贊賞的,估計他也是個古典音樂的發(fā)燒友。
      
       這不,剛才去刀鋒書店買了六本伊恩麥克尤恩的書,用來打發(fā)時間還是不錯的。希望評論界飽受贊譽的兩部小型杰作,只愛陌生人,水泥花園,不要讓我失望啊。
  •     在寫關于這本書的內(nèi)容之前,我很想先講述一下讀到這本書的契機。
      前幾天看到一部日劇,里面有這樣一個場景,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她們在學校內(nèi)外一直形影不離,突然有一天,其中一個人(暫且稱之為A)在網(wǎng)上受到了嚴重的惡意攻擊,主導者就是她那個最好的朋友(稱之為B)。動機是長期以來,B覺得不管是在長相還是學習,還是受歡迎程度,她都遠遠不如A,A用自己的觀念束縛著B,讓她按自己的想法做這做那,在不經(jīng)意間將她變?yōu)榇蠹业男α?....她哭著講述著這段心理,友誼在她內(nèi)心里成為最痛苦的掙扎,最后她哭著請求朋友的原諒??墒茿卻這么回答:你這樣太狡猾了,你道歉了我豈不是就要原諒你了,如果要做傷害的事,就隱瞞到底啊,我只要一直和你保持朋友關系就好。
      看到這里,我問我的朋友,如果我對你做過傷害的事,你會怎么樣呢?你覺得我們之間如果有誰將自己的觀念強加于對方逼迫對方改變的話,你會怎么認為?當時我們并沒有能討論出自己滿意的答案。過了幾天,她突然發(fā)來消息,推薦了我這本書,理由是也許這本書可以回答我們的問題,兩個本在自己人生道路上各自發(fā)展的朋友如何反目成仇。
      一、互不相干,我們的生活只是平行推進。
      The friends who met here and embraced are gone ,each to his own mistake.在這里相逢并擁抱的朋友已經(jīng)離去,各自奔向各自的錯誤。
      克利夫和弗農(nóng),一個是作曲家,一個是報社主編。他們的生活是各自平行推進的??死驗榱送瓿勺约旱那ъ杲豁懬鷱U寢忘食,到湖區(qū)尋找靈感。弗農(nóng)為了報紙的銷量絞盡腦汁。他們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但從各自的職業(yè)上來看,卻是無法產(chǎn)生任何利益上的沖突的。
      而沖突終歸是會來臨的——共同的好友莫莉的死。全書最有魔力的人物我認為就是這個已死的充滿魅惑的女人,她留下的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她充滿戲劇性的死亡引出了一系列矛盾糾葛,第一次克利夫和弗農(nóng)的交集就來源于莫莉的死亡給他們其中的某一人帶來的精神上的恐懼。
      克利夫在臨睡前覺察到的手臂的麻木讓他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莫莉的死因,由此聯(lián)想到的他將和那位好友一樣最后無意識的,無尊嚴的在別人的掌控下無知的死去。他想到了好友弗農(nóng),向他提出了請求,
      “假設我已經(jīng)身患重病,就像莫莉那樣,我開始走下坡路,開始犯各種各樣的錯誤,我想確保到時候有人幫我做個了斷”,他希望好友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將他送到可以執(zhí)行安樂死的國家。
      “兩個人都意識到,這個請求的性質、它所具有的親密性以及對于他們之間友誼的自覺反映,已然暫時造成了一種讓人挺不舒服的感情用事的親近感,對此最好的處理方式還是在分手時不要再多說什么”
      看到這句話,想到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的友誼的親近,讓我們要求對方作任何自己認為是由于這樣的親近才可以托付的事,“感情用事的親近感”,這個短語如同當頭一棒。弗農(nóng)什么都沒有講,只是快步走到街上想叫一輛出租車,很多時候,這樣的親近感,讓我們無法拒絕,只能選擇沉默,其實沉默也是一種無聲拒絕的反映,故事到這里漸入佳境,在我的想象中,我認為也許弗農(nóng)會在這樣的請求中作出一番掙扎,但后來的發(fā)展卻大大的超出了我的預料。在這里也早已暗含了書名的真實意義。
      不斷轉換的認同與否定
      克利夫和弗農(nóng)的行為和觀念,不能用簡單的對錯來形容,在以前的閱讀中,很多時候我都會產(chǎn)生傾向于某一個人物的想法,但在這本書里,對于他們,傾向是在不斷變化的。
      首先是上文中提到的“感情用事的請求”,我一直秉承著能不麻煩就不去麻煩別人的思想,也由于自己是個怕麻煩的人,也就很少接受別人的請求,由此對于朋友,的確稱不上是合格。讀到克利夫對于弗農(nóng)提出的要求,我深刻的理解弗農(nóng)的猶豫和掙扎,遇到這樣的事情,我認為當時他是難以接受的,我的潛意識里也覺得克利夫過于自私和自負,這時我是傾向于弗農(nóng)的。
      而當弗農(nóng)接受了克利夫的請求,兩人達成了雙邊協(xié)議后,他向克利夫道出了希望公開外相加莫尼的異裝癖照片,加莫尼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弗農(nóng)表面希望的是不能讓這樣的人當上首相,對于人民來說是奇恥大辱,而內(nèi)心里卻是如何提高自己報紙的銷量和公報私仇這樣一石二鳥的計謀。這時的克利夫在我看來是有些大義凜然的,他站在好友以及莫莉的立場上,勸阻弗農(nóng)不要公開這些照片,這在我看來他真正也是為弗農(nóng)著想的。故事也慢慢引向高潮。
      這樣的爭吵使得克利夫無法作曲,只得走出家門去湖區(qū)尋找靈感,湖區(qū),又開始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他思考作曲的同時,也在思考著他和弗農(nóng)的過往。
      他從車窗邊轉過身來,你就想想吧,不過一個星期前他還向他這位朋友提出了一個最不尋常的,最為推心置腹的要求。真是大錯特錯,尤其是他左手上的那種感覺已經(jīng)煙消云散。那不過是由莫莉的葬禮帶來的一種愚蠢的焦慮感。是那種偶爾會突然間生出的對死亡的恐懼。可是那天夜里,他竟然將自己縱容到如此脆弱的地步。就算是弗農(nóng)也向他提出同樣的要求,也沒有讓他感覺有絲毫的自我安慰;弗農(nóng)為此付出的不過是草草寫就的一張通過門縫塞進來的紙條。也許這就是在他們之間的友誼當中存在的......某種典型的不平衡,其實這種不平衡一直都在,克里夫在內(nèi)心深處也早就有所察覺,只不過總是把它推到一邊不肯正視而已,他不喜歡自己產(chǎn)生這種卑鄙的想法,直到現(xiàn)在,沒錯,如果他肯于正視的話,正視因為他們的友誼當中本來就存在著某種不平衡,昨晚的沖突也就不那么讓他倍感意外了。
      他想象了一出戲,他把所有最好的臺詞都留給了自己,帶有悲傷意味、合情合理的洪亮臺詞,如此濃縮,在情感上又是如此的克制,相形之下其蘊含的控訴也就更其嚴厲而又無可辯駁了。
      克里夫的內(nèi)心里一點點的意識到了這樣的不平衡,正視了這樣的不平衡,他將自己作為受害者的一方,對于友誼進行重新審視,他認為自己的付出得到的只是微乎其微的回報。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jīng)在和朋友吃飯的時候想到憑什么這次又是我付賬,在整理資料的時候想著憑什么我死了這么多腦細胞還要讓你們不勞而獲......就我而言,我有過這樣的想法,并且就如同克利夫一樣,在內(nèi)心里將自己置于一個無比崇高的位置一遍一遍的向他們質問和聲討,但過后又為自己的卑劣的想法感到羞愧,畢竟那是朝夕相處的伙伴。
      當時的克利夫,最為重要的是他的千禧年作曲,而為了這樣的作曲,他作了一件讓他一生毀于一旦的錯誤的決定。
      在湖區(qū),克利夫看到了一個男人正在攻擊一個女人,而他卻因為當時自己的靈光乍現(xiàn)而選擇了熟視無睹,那個男人正是襲擊了八個女人的湖區(qū)強奸犯,弗農(nóng)知道了之后,正義的火花在他內(nèi)心迸發(fā)了,“我想你現(xiàn)在就去警察局,告訴他們你都看到了什么”“我正處在完成一部交響曲的最后階段,這部......”這時的克利夫已被滿腦子的交響曲占據(jù),所謂的道德變得微不足道。
       克利夫不該感情用事的提出那樣的請求。
       弗農(nóng)不該為了一己私利殘忍的公開個人的隱私。
       克利夫不該因為自己的工作而喪失人性的關懷。
       弗農(nóng)不該因為報復而向警察舉報克利夫對于罪行的熟視無睹......
      在閱讀過程中,在一次次認為的不該中,兩人的性格不斷的暴露在我們的面前,兩人的友誼在一次次的爭吵和不和中漸漸破裂,也就有了開頭的那句話:在這里相逢并擁抱的朋友已經(jīng)離去,各自奔向各自的錯誤。
        
      最后,他們怎么可以將曾經(jīng)以友誼為名達成的協(xié)議,作為將對方置之于死地的枷鎖。
        
      三、關于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的首都,它在書中所代表的是一座執(zhí)行安樂死合法的城市。最初的阿姆斯特丹是他們可以生死相托的友誼的象征,在那個感情用事的請求中,克利夫將自己最為軟弱和膽怯的一面展現(xiàn)在了當時最好的朋友弗農(nóng)的面前,阿姆斯特丹成為了他想象中的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中可以保持尊嚴的死去的城市,更是他對于弗農(nóng)全部的信任和托付。
      當時讀到那段請求時,并未想到阿姆斯特丹在接下來的發(fā)展中會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更對于作者以此為名有著很深的疑惑。在故事的最后發(fā)展階段,兩人反目成仇,對對方懷著的心情竟從當初的生死相托轉變?yōu)橛麣⒅罂欤⒛匪固氐こ蔀榱怂麄儽舜藶閷Ψ皆O想的死亡場所和自己逃脫罪行的天堂。這時的阿姆斯特丹仿佛從圣地變?yōu)榱瞬匚奂{垢的地獄。
      四、所謂友誼
      無關利益,我們也可以短戈相向。人心真的是一個很微妙的存在,最親密的戀人也會在一個星期有那么一兩天想掐死對方。最好的朋友也總會時不時的憋著怒火,覺得對方簡直不可理喻。事后又會對自己當時的卑劣的想法愧疚不已,長此以往,難免出現(xiàn)一次真正的山崩地裂。
      書中的兩人到底是積累了多大的怨念,導火索的力量強大到讓他們冷靜而殘酷的殺死了對方。在我們的世界里很少會出現(xiàn)這樣的橋段,再過怨恨也終歸連動手甩對方一巴掌都難以實現(xiàn)。我們無法要求自己的朋友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更無法讓他們達到自己內(nèi)心里所劃定的完美伴侶的標準,那么,當我們在此相逢和擁抱的時刻,該如何使彼此在而后的道路中不再越走越遠。積累的怨念終歸會在時間的長河中一點一點的消散,我在高中時和合租房子的朋友矛盾重重,一直到高考的前夕都在不斷的冷戰(zhàn)中度過,跟很多人抱怨如何受不了她哪怕再細小不過的言語和行為冒犯。不過到了大學,所想起的都是她美好的一面,懊悔當時為何不懂理解和珍惜。也許真的就像開頭所講的那樣,做了過分的事一直隱瞞就好,我只要和你一直保持朋友。
  •      克萊夫是有名的作曲家,弗農(nóng)是大報社的主編,他倆在前情人的葬禮上相遇了。在命運的捉弄下,兩人的事業(yè)開始卷入一場意外的危機,使得“最有交情的兩位老友”先是將性命托付,可是在徹底鬧翻,反目為仇后,又分別將對方“賺”到安樂死合法的阿姆斯特丹,同時要將對方置于死地。
       這是麥克尤恩唯一獲布克獎的作品,這是一個匪夷所思而又具有黑色喜劇色彩的故事,這也是一個入木三分的道德寓言??墒俏覍@部作品卻怎么也喜歡不起來,肯能是麥克尤恩他拋棄了他的讀者緣故吧。
  •      永遠不要以為別人有多了解你,當你把你內(nèi)心最真實的情感展露給你所謂的朋友時,你也將自己置身在了別人的砧板之上。人生來是教人孤獨的,不要祈求靈魂的同行,只要享受和自己獨處的時間,傾聽內(nèi)心最真實聲音,所謂的痛苦才會離你遠去。只有不相信自己的人才會想要通過傷害別人來拯救自己。
  •     如書后譯者言,此書為伊恩第三期轉型之作
      說乃伊恩放下“我執(zhí)”的一本書,是后續(xù)《贖罪》等書的突破口
      如譯者言,此書座于伊恩第三期最后,乃真正成熟的窗口,而“恐怖伊恩”之名且為第一期《水泥花園》、《只愛陌生人》等所得。
      如譯者言,第二期四部長篇集中體現(xiàn)伊恩在更寬廣、更深刻的思維上對于人性和道德的緊張?zhí)剿?,而第一期伊恩不待好具體的時代和北京,只是因為伊恩不成熟,駕馭不了如此文峰,總而言之,第一期不過是標榜個性的時段。
      我卻不這么認為,我始終認為伊恩最好的兩本書是《水泥花園》、跟《贖罪》。
      此書乃喜劇,我并非不認同伊恩筆下的喜劇人物,也不否認伊恩筆下喜劇效果的能力。
      如我個人之言,恐怖伊恩真正恐怖的地方,不是對于變態(tài)思想的詮釋,不是對于人性陰暗面的剖析,而是對于人性心里的描寫,那種細微到極致的描寫,才是最恐怖的。
      此書乃伊恩唯一一本喜劇之作,我還是存在認同感,或許愛屋及烏,我依然認為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卻不認同許多人所說的此書在伊恩所有作品中的地位的說法。
      我并沒有覺得伊恩此書有那么大的價值,而此書,其實賴于細膩的描寫以及情感的轉換,否則毫無可讀性。
      我為什么這么說,原因只有一個,開篇不久,我變猜到最后最后事情的發(fā)展,主線人物弗農(nóng)跟克里夫定沒有好下場,不過是滑稽小丑,故事真正的發(fā)展在于兩個配線人物萊恩跟加莫尼,最后肯定是此二人以談笑收場。
      總而言之,我猜到了最后,即便是喜劇,此書并沒有給我耐人尋味之感,這是我覺得此書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見仁見智
  •     當麥克由恩早已受到大家廣泛關注的時刻,這才是我看的他的第一本小說,而這第一本,卻也是他的非典型風格小說,至少與之前的作品的風格差別有些大。
      
      原本看到阿姆斯特丹這個名字,以為整個故事是以阿姆斯特丹為背景發(fā)生的,而事實并非如此。阿姆斯特丹僅供結局使用而已。
      
      本來應該是最好的朋友,本來也曾懷揣過美好的夢想,最后,卻因為名利地位的束縛,丟掉了最初的本心,丟掉了曾經(jīng)美好過的人性,而最終,也都為此付出了代價
      
      一個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音樂,一個丟失了本該屬于自己的位置
      
      阿姆斯特丹在第一次被提及的時候,多少有些覺得是為了符合書名的牽強附會,可是到了最后,卻會發(fā)現(xiàn),那其實是本書的第二場景,它冥冥中就存在在那里,不曾離開過。
      
      英國給人的感覺就是循規(guī)蹈矩,是束縛,是捆綁,嚴格的等級制度,名譽、地位、權利。而阿姆斯特丹則不同,在那個充斥著大麻的國度,那個安樂死也開始合法的國度,那個櫥窗小姐在暗夜綻放的國度……突然,他們就自由了
      
      他們給了彼此自由,也給了自己自由。
      他們給彼此設了陷阱,也給自己設了陷阱
      
      結局無比諷刺,最老謀深算的人獲得了一切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把敵人的敵人從朋友變成敵人,終究是敗局早已注定
  •     荷蘭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麥克尤恩這部《阿姆斯特丹》,圍繞著報社主編弗農(nóng)與作曲家克萊夫展開,兩人皆為剛剛逝世的知性女人莫莉的情人。在莫莉的葬禮上兩人相遇并為莫莉感到惋惜,更發(fā)現(xiàn)莫莉與保守的外交大臣加莫尼有染。此后他們達成協(xié)議:如果對方不能有尊嚴活下去時,對方可以隨時結束他們的生命。隨后,兩人都遇到不同的危機,思想掙扎,矛盾沖突使兩人最后反目成仇,彼此都想以相同方式置對方于死地。兩人最后相約在阿姆斯特丹會面,利用荷蘭安樂死診所,結束了對方的生命。
      麥克尤恩有“天才作家”之稱,他的作品大多敘述中都能將對立面的兩種東西展示出來,其早期作品略帶恐怖與陰暗,后期就更就有開始關注命運與寬恕之類的,但都離不開對人性的探討與刻畫?!栋⒛匪固氐ぁ分?,伊恩在描寫作曲家作曲過程時,那種細膩與傳神便可窺其功力一斑。而曲目從第一章開始慢慢地慢慢地到最后一章,越來越澎湃,最后蕩然無存,這仿佛象征著毀滅,預示著美好的東西需要慢慢積存,而邪惡與黑暗,是可以瞬間爆發(fā)并毀滅人類的。
      這也許說得還有些摸不著頭腦,但讀完《阿姆斯特丹》,你必然會為之一震,無論是細致絕妙的描寫還是深刻的人性探討。同時,麥克尤恩還有許多著名的作品值得一讀,例如《水泥花園》,《贖罪》《時間中的女孩》等等。
      
      
  •     摘自《新浪博客》 作者:詩哲魂
      
       前幾日子,在電視播放一個英國人在荷蘭實施了安樂死全過程的錄像之后,我遇到了麥克尤恩的小說《阿姆斯特丹》,在散漫中讀了起來,我理解了安樂死是怎么回事,在回味真實的阿姆斯特丹發(fā)生死亡事件,讓我內(nèi)心得到前所未有的震驚!其實,這個虛構的阿姆斯特丹的故事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它是一本通過安樂死致使人性變得灰暗與可怕的故事。
        一個女人得了癌癥去世了,生前與他有著各種關系男人陷入不可言說的困境,最終,以各自的人性方式,表達了對這個女人生前生后回憶和情感;小說的結構是精致的,情節(jié)也并不復雜。但是,在生活中人們最容易陷入情感事件中,枝蔓的伸出許多故事來,合情與合理,作家的敘述,也是跟隨情節(jié)與人物命運,展現(xiàn)了作家語言的天賦。這是一本我喜歡的小說。這本小說,與作者另外一部小說《在切瑟爾海灘上》有著異曲同工感覺。
        這個生前放蕩與多個男人有著性愛關系女人就是莫莉。在莫莉葬禮上,丈夫萊恩看到妻子從前情人,作曲家克萊夫、報社主編費農(nóng),還有外交大臣加莫尼;他們來了,卻各懷著對莫莉過去的回憶、以及他們對她病重其間,曾有過的愛的關懷等復雜的情感而來,這是萊恩不想見到場面,故事由此開始。
        作曲家克萊夫與費農(nóng)是要好的朋友,他們曾先后與莫莉同居生活;先是作曲家與莫莉,他們是青春期戀人。因為,莫莉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性解放與自由提倡者,并且也是身體力行者;就與同時居住在一起費農(nóng)有了性關系。后來,他們離開了克萊夫,但是他們之間的關系卻沒有破裂,而是通過了莫莉而顯得充滿活力與變化。
        成功的作曲家對費農(nóng)一直以來都是以朋友相對,他幫助了處在困頓中費農(nóng),使費農(nóng)取得了今天這個位置,《大法官報》社的總編。作曲家本人,最近,也接到為新世紀千年創(chuàng)作交響樂的工作;實際上,他們都處在事業(yè)的巔峰狀態(tài)。但是,由于與莫莉相聚的那些年回憶、以及莫莉死亡事實之間,造成了巨大恐懼襲擊了他們。于是,他們二個約定,如果有一天,他們中任何一個人面臨死亡的時候,他們應該幫助對方有尊嚴的死去,隨機他們也就簽定下了這樣一個協(xié)議,可以在這種情況下對其實行安樂死!
        外交大臣加莫尼,是莫莉中年相遇情人。此人可能在新一輪競選中,最有可能成為下屆的首相。在丈夫出版家萊恩看來,他們都是他的情敵。他只不過富裕而能夠滿足莫莉愿望最后一個人。但是,誰又能夠否認,只有萊恩的愛是持久而真誠的,也是他伴同莫莉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在萊恩的內(nèi)心中始終都隱匿著一個報復心理。
        葬禮之后,萊恩給費農(nóng)打了一個電話,說他手里有一張莫莉生前拍照的外交大臣加莫尼照片,希望能夠在報紙上刊載出來。這張照片,不過是外交大臣男扮女裝,穿著女性服裝奇怪的樣子。但是,在他們兩個人眼中,卻是報紙發(fā)行量和打擊加莫尼最好的武器。
        在報社多數(shù)人反對情況下,費農(nóng)決意要刊載出來這張照片,要讓加莫尼出丑,改變他在選民中形象。在這件事上,費農(nóng)希望得到作曲家支持。然而,處在靈感喪失狀態(tài)作曲家,卻一反費農(nóng)登載照片,并且用辱罵的語言激怒了費農(nóng)。作曲家認為,這是費農(nóng)在莫莉墳墓拉屎。
        為了尋找創(chuàng)作交響樂的靈感,克萊夫去了一處山間去尋求大自然的幫助;正當他在一處懸崖上,通過凌空的鳥兒鳴叫,尋覓到音樂靈感時,在懸崖下方卻正在發(fā)生一起強奸案;處在靈感中的作曲家卻視而不見,一直沉湎于自己創(chuàng)作的音樂里。回家之后,他將這個音樂段落寫完之后,才意識到為什么自己當時走下去幫助那個女人呢?
        他將此事告訴了費農(nóng),費農(nóng)迫使克萊夫報警,但是處在交響樂快要在阿姆斯特丹彩排時間不多的情況下,克萊夫根本沒有太多時間陷入其中。費農(nóng)卻將此事報告警察局。在費農(nóng)看來,寧愿看著一位婦女在他面前被強奸也不愿意打斷他的工作。真是可惡至極,十足的瘋子。一定要報復。那是場戰(zhàn)爭。克萊夫草草的結束了音樂創(chuàng)作,配合警官調(diào)查。在內(nèi)心深處,克萊夫將自己不能工作的事實歸罪到費農(nóng)身上,他也同時認為,自己身上天才特征已經(jīng)遭到破壞,他的偉大已經(jīng)被剝奪走了。他意識到,他太疲憊了,已經(jīng)被掏空了,已經(jīng)太老了。
        此時的費農(nóng),卻因為將隱私作為新聞而受到解聘后果;輿論普遍認為,費農(nóng)具有勒索者的心智,并且具有跳蚤的道德高度。因為,在公眾看來,人們的隱私、個人愛好則是自己的事。在那個領域里,不存在可辯明的公益因素,勒索者和自以為是告密者那落伍的藝術也無立錐之地。社會需要打擊這些公共跳蚤的道德敏感性。同時,他也接到,他最好的朋友克萊夫惡毒詛咒信。內(nèi)心的仇恨加劇了,費農(nóng)決心報復克萊夫。同時,克萊夫也想通過安樂死來報復費農(nóng)。就這樣,兩位最好的朋友,相約在阿姆斯特丹,也就是在新的交響樂彩排當天晚上酒會上,他們各自為對方準備一杯毒酒,合法利用荷蘭安樂死診所,將對方送到死神那里去了。
        可笑的是,最終從荷蘭運回他們兩個人的尸體,卻是外交大臣與莫莉丈夫萊恩。小說以四個男人之間,圍繞著一個女人的恩怨糾葛的復雜離奇情節(jié)而結束。
        在小說中,我以為,最成功描寫是關于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段落,寫的細膩而傳神,譬如,長號正在甜甜地,精明地、充滿誘惑地演奏第一完整的主題,……它像火花一樣被拋向空中,又時而碰撞產(chǎn)生出飛速轉動的聲音,那時最初的預兆,海嘯的預兆?,F(xiàn)在它開始升高,不久就把前進路上的一切障礙一掃而空,隨后在主音的巖床上自我毀滅。其實,這音樂已經(jīng)預示著死亡的到來,多么可鄙的人性倒退??!美好的東西,需要時間漫長歲月培養(yǎng),而仇恨與邪惡,卻在頃刻之間就可以輕易的毀滅人們心中最為珍貴的情感,這是我在閱讀這篇小說中影響最深的。
      
  •     麥克尤恩早期的作品都是些帶有恐怖和邪惡氣氛的小說,這些小說追求結構的完善、內(nèi)部一致性和細節(jié)上清晰的自我指涉,就像物理學家構造出來的封閉性實驗空間。小說中的角色大多思想放縱、行為出格,摒棄了所有的道德喻意。中期的麥克尤恩逐漸在寫作中加入他對社會、政治、道德的思考。雖然他的故事仍然那么形式精致、條理清楚,但視野已變得非常宏大。他已從一個講述狹小空間+復雜故事的天才,變成能繪制細密人物+壯闊畫卷的大師。
      
      從《黑犬》開始,麥克尤恩就對那些兩兩相左的價值觀感興趣,這似乎與英國人的黨派政治傳統(tǒng)有關?!栋⒛匪固氐ぁ分械膬晌环謩e把守著兩種原則,代表著兩種從根本上對立的價值觀:作為報社總編的弗農(nóng)認為社會公德是第一位的,個人無論處于什么情況都應該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而作為藝術家的克利夫則認為個人權利是第一位的,任何以犧牲個人權利達到目的行為都是卑鄙無恥的。他們之間的對立既代表著社會觀念上的對立,也體現(xiàn)著社會價值的演變。
      
      把守原則通常是社會精英們的份內(nèi)的事,社會的真相也體現(xiàn)在他們采取的立場和態(tài)度上。鑒定一個社會的好壞也只要度量一下社會精英中正直人所占的比例。這部《阿姆斯特丹》中的所有角色:報社總編弗農(nóng)、作曲家克利夫、外相加莫尼、出版商喬治都屬于社會精英。弗農(nóng)和克利夫都是忠誠正直的人,加莫尼偽善,喬治?萊恩則陰險。他們之間形成一種互相制衡的微妙狀態(tài),最接近于真實,結局因而才具有很強的諷刺意味。
      
      實際上麥克尤恩這些中期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社會精英,像《黑犬》中的夫婦瓊和伯納德;《愛無可忍》中“我”和“克拉莉莎”,以及之后《星期六》中的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亨利?貝羅安。這些角色精通各自的職業(yè),就像麥克尤恩精通于寫作。麥克尤恩不僅極其精通這些人的職業(yè)技能,而且用職業(yè)精神巧妙地來描劃出角色價值觀形成,同時也就塑造出了他們的人格。所有這些都會讓我們這些一生都在接受職業(yè)教育的現(xiàn)代讀者感到驚奇,就像莎士比亞將王室人物的心理描繪得惟妙惟肖也曾讓歷史學家感到驚奇。
      
      書里幾處描述克利夫作曲的段落,麥克尤恩將創(chuàng)作技巧寫得非常具體,用奇妙的視聽聯(lián)覺勾勒出了“靈感”的飄逸、迅捷的形象,這當然也是麥克尤恩創(chuàng)作時的心理軌跡。在刊發(fā)“外相色情照”那天,弗農(nóng)在報社中的經(jīng)歷被描繪成一場小型的“戰(zhàn)役”,文筆井井有條,幾乎可以和托爾斯泰在《戰(zhàn)爭與和平》中的描寫奧斯特利茨戰(zhàn)役相比,而在寫外界民眾對這件丑聞的反應時,麥克尤恩仿佛帶著讀者摸到時代的神經(jīng)末梢。
      
      當然,說麥克尤恩在文學上的才能已接近于莎士比亞和托爾斯泰是過于夸大。與這些大師們相比,麥克尤恩的作品缺乏深沉的詩性和戲劇感染力。他的寫作構思很少出自對某類型人物命運的關注,而是一些小的偶然而生的模仿動機。比如《黑犬》來自于一次人狗遭遇;《愛無可忍》來自于一張精神病歷,這本《阿姆斯特丹》也來自于一個“安樂死”的玩笑。
      
      不知道麥克尤恩自己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我們似乎從《贖罪》中看到他已經(jīng)在關注命運和寬恕,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轉變。麥克尤恩是個不斷重塑自己風格的作家,這種作家本身就是一部“超小說”。如果我們跟著他的書讀,會看到一個與世界接觸得非常寬廣的精神,其關注的重心怎樣緩緩的移動;如果我們從他最新的書來解讀他以前所寫的書,則可以學會如何對自己的精神進行總結和修正。這兩者都能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自我。
      
  •      讀伊恩的書有一種特別的感覺,那是一種無法言表,不知道怎樣描述的感情,讓人欲罷不能,深深陷入其中。。。
       朋友之間,擁有過同一個女人,彼此曾經(jīng)是最信任的人,以至于可以托付生命,但又在最后彼此結束。。。這是怎樣的一份“友誼”。。。
       很值得讀的一本。。。人生的種種影射。。。
  •     原文第二章第一節(jié)的最后一句話是:
        
        Frankly,I'm not convinced."
        
        編輯部剛好有位國外版責任編輯叫弗蘭克(Frank),不大招主人公報社主編Vernon的待見。新星版的譯本就把這句話譯成了:“弗蘭克,你的不能讓我信服”。
        
        在當下學術氛圍中,讀譯文是很冒險的事,很可能你讀的與原作完全不是一碼事。
      
      
  •     每次看過伊恩的書都不吐不快,這次也是
      
      關于用“恐怖”這個形容詞來給伊恩貼標簽,總覺得有種想要喊出來的認同感,真他媽是太貼切了,這不是鬼嚇人,不是忽然跳出個樹干粗的大蛇或直徑2米的蜘蛛,而是我們許多人童年時期都面臨過的一幕——看到一半忽然不想看下去的電視場面,一些東西猝然失落軌道,一些東西轉瞬面臨毀滅的那種震驚,成年的我們不得不再次面對,再次忍受撕裂。
      
      接下來我只能開始給故事泄底了:這本來是一個生者感懷死者,從而重新審視人生價值,尋找靈魂力量的向陽篇章:中年后的男人面臨著請人昔日無限生命活力的驟然熄滅,感覺到了驚恐和無準備,決心手挽手一起共同面對命運的不測,堅守體面地死亡權利,但命運既然不測,就不會容忍你準備,不該來的一樣來,吞噬你進入死亡的絞肉機。
      
      克拉利不是沒有才華,弗農(nóng)也不是沒有操守,但是他們糟糕的點都很致命,雖然許多時候未必真的致命,但在這個故事里卻很遺憾。克拉利的才華畢竟不是無窮無盡,而對身邊環(huán)境和人情世故的掌控愿望,其實形成了他才華的土壤,也直接導致他在活力退化之關口格外狼狽。他始終缺乏安全感,也不能容忍“被打擾”,莫莉的死讓他無法集中注意力,隨便的影響都能是他分散,又不能坦然面對這些來自外界的入侵——有些甚至是他的責任,無奈何害怕失去自己令他恐懼到了極點。弗農(nóng)的操守也不是堅持到底的,他的職業(yè)身份很體面,雄心也不小,但他不僅能力有限,還對自己這種負面狀態(tài)十分敏感,引發(fā)了強烈自卑。他對證明自己有癮,同時也對背離自己的價值而選擇一些外部“更高的”價值有種狂熱,甚至不能坦然給自己一點尊重,無論堅持自己還是否定自己,都是他對自己輕慢蔑視的表達方式,給他做抉擇的角色和完成使命的任務,真是悲慘。
      
      所以克拉利不愿意賣弄自己藝術家的身份來取得特權,希望倫敦警察能等30分鐘,所以弗農(nóng)只能心不在焉摸自己的那活兒,沒法對朋友的慷慨做一點坦率回報,所以克拉利認不出嫌犯,所以弗農(nóng)的老婆連句臺詞都沒有,他們都滿孤獨,蠻凄涼,他們面對的都是生命的衰退,而對這種衰退的過度戒備更加劇了這種衰退,當你一直意識自己站在懸崖邊,你就總有種不可抑制的縱深一躍的愿望,但那畢竟太荒謬了,把別人踢下去會不會更好一些?當一個人認真地把自己后天導致的不利境地歸咎于他人時,他便往往失去了改進自己的勇氣,從而變得只能向自己復仇,可這是一種成功率極高的復仇,你會害怕的。
      
      
      天空和腳下,放縱與壓抑,伊恩故事里這種境遇我們看得很多,如《黑犬》中新生活之路忽然被自然邪魔阻隔,如《切瑟爾海灘上》相親相愛變不能面對人本的污穢,如《只愛陌生人》激情與死亡十指緊扣,人的處境不會太變,恐懼是我們的本質,而我們拿來對抗恐懼的只有詩意,或者像《阿姆斯特丹》這樣,在寫實和詩意中穿梭,每個人都難免變成一個克拉利或弗農(nóng),年齡徒長,心態(tài)卻依舊殘缺,到那一天,希望我們有讓自己我讓別人去死之外的選擇吧,比如做喬治萊恩,比如做加莫尼,你真的有心理準備嗎?
      
  •     Brilliant! Intense!
      
      A winner of a mind game usually appears quiet and incompetent.
      
      It is breathtaking.
  •     長沙的氣溫達到了40度,中午冒著燙人的太陽取回了這本書,薄薄的一本,花一個下午的時間讀完。
      
      每次看到麥克尤恩的書的簡介都給我一種推理小說的假象,直到下定決心訂了一本。故事很吸引人,又不乏內(nèi)心與景物的描寫,整個小說的結構與布局很合理。盡管有許多的音樂的說明描寫,但是又能在恰到好處的地方終止。有許多的內(nèi)心活動的描摹,卻又不失時機地插入讀者想要了解的細節(jié)。豐俊功的翻譯也很優(yōu)美。
      
      作者用了一個在整個行文中最不占分量的地名作為整個小說的題目,其中蘊含深意。作為荷蘭的首府,這個國家推行一切皆合理,最早的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之一,安樂死被允許。
      
      文章的結尾喬治說:荷蘭和他們合理的法律。加莫尼回應:非常正確。當它變得合理的時候,他們也就走到了盡頭。
      
      私心竊以為,這一篇小說與這么一個安樂死的暗示并無太大的關聯(lián),雖然在開頭兩位男性主人公相互承諾給對方以尊嚴的死亡在合適的時機,而最終也互相給予了對方死亡。但是這樣的死亡的安排未免顯得過于戲劇化。其實二者未必有致對方于死地的決心、勇氣與必然條件。當然,小說并不是生活。又或者,小說并不是自己所經(jīng)歷的生活的寫照,而是自己并未經(jīng)歷的生活的映射。所以作者也許只是為了增加情節(jié)的荒誕與黑色喜劇效果,因此最終賦予了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人物最后的審判。小說中弗農(nóng)認識到只是舉報克萊夫并不會給他以毀滅性的打擊,克萊夫則認為是弗農(nóng)使自己的音樂創(chuàng)作遭受了滅頂?shù)臑碾y,這樣的強烈的憎恨與被背叛的感覺促使雙方同時走向了最后一步。
      
      其實讀整本書的過程中,我始終保持了對書中一個人物的強烈的好奇心,那就是莫莉.萊恩,而且覺得這本書被冠以莫莉萊恩這個名字大概才是最合適的。這一點達芙妮.杜穆里埃很坦率與直白,或許是同樣作為女性的感情,因此她可以直接將自己的小說命名為Rebecca。而莫莉萊恩與麗貝卡同樣,雖然自始至終是作為別人懷念的對象在他人的內(nèi)心活動中出現(xiàn)的,且在小說的開頭就已經(jīng)去世,但是卻又是統(tǒng)領全局的核心靈魂人物。沒有這樣的一個人,就沒有后來的一切。
      
      在小說的結尾,克萊夫與弗農(nóng)死在阿姆斯特丹,而負責護送二者靈柩回國的是加莫尼和喬治。書中這樣寫:喬治是以哈里戴夫婦老朋友的身份和弗農(nóng)《大法官報》贊助者的身份前往的,朱利安是應林利信托的請求作為內(nèi)閣里面推薦克萊夫的人的身份來護送靈柩的。朱利安的身份勉強可以理解,但是弗農(nóng)自己就有妻子,為什么會是喬治前往護送靈柩呢?作者這樣的安排怕其實只是想要書中兩位與莫莉萊恩關系密切的人物碰面罷了。二者在書的終結貌似是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的,在與另外兩位的較量中似乎獲勝了,但是他們的失敗卻又是那么明顯,一位失去了競爭首相之位的機會,而且因為對莫莉的信任而導致自己隱私暴露于公眾面前。一位自始至終就未曾得到過已逝妻子的愛情,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能夠在妻子的紀念儀式上成為唯一的演說者,且不會再有妻子的情人們出現(xiàn)。兩者的悲哀也是深重的。
      
      而書中的四位主人公又以莫莉為核心聯(lián)接在一起。喬治與弗農(nóng)都曾是莫莉的情人并且一直對她深深迷戀與懷念。以致在莫莉逝世之后,由于對其失去尊嚴的死亡的痛苦,而互相對對方許諾同意安樂死。喬治是莫莉的丈夫,雖然從未獲得過妻子的愛情和尊重,甚至由于不認同他的品味而單獨布置自己的房間,直到病重才同意離開自己的房間以方便得到照顧,但是即使這樣,喬治仍然為自己是莫莉最后生命的掌控者而驕傲得意沾沾自喜,并且為了妻子的紀念儀式費盡心思不擇手段。加莫尼與莫莉的關系很復雜,我認為他們并不是情人的關系,只可能是知己或者說互相認識到對方心靈深處秘密的人。加莫尼對莫莉的尊重使其能夠由她為自己拍攝異裝照。而由前面所述,又可知克萊夫是由加莫尼推薦給內(nèi)閣的,弗農(nóng)則在喬治贊助的《大法官報》以無能力的形象爬到主編之位,可見四人之間,或者說五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而這里面的靈魂卻只有一個,那就是莫莉萊恩。
      
      克萊夫與弗農(nóng)最后死去之前,都有意識地見到了莫莉,并且似乎二者均是在對莫莉身邊人的嫉妒中死去的,一個是發(fā)現(xiàn)莫莉與自己的作品的反對者在一起,一個是發(fā)現(xiàn)莫莉與自己的繼任者在一起。
      
      整篇小說并未著太多筆墨在莫莉本身的細致描寫上,但是她的形象卻呼之欲出。雖然較《蝴蝶夢》中麗貝卡的形象尚有不足,卻也可見作者受《蝴蝶夢》的影響。都是傳奇女性,一個似乎邪惡,一個似乎善良,二者都同樣的美麗迷人,即使死后,仍然掌控著世間人們的命運。
  •     最近我隨身的包里有兩本書:一個純白封面,一個純黑封面。
      白色的書,是沈浩波他們編的那版胡蘭成的《中國文學史話》,除去牛皮紙書封后就是一個純白的封面;黑色的書,是新星出版的伊恩?麥克尤恩的《阿姆斯特丹》,除去紅色書封后是一個純黑色封面。書籍裝幀是一門學問,馬原最近出的兩本書裝幀不錯,可惜燙金的時候選錯字體。背面的文字模糊了。
      
      《阿姆斯特丹》從一個女人的葬禮寫起,引出了女人生前的眾多情人,其中有外交官、音樂家、報社主編和出版大鱷、搖滾明星、垮掉詩人等等,其中又以一對朋友的恩怨為主線,展開了一個頗有點詭異的故事。該書榮獲1998年的英國布克獎。
      最后克萊夫與弗農(nóng)都死了。這么戲劇化的死法,我不認為是一個多棒的結局。這種解決方式被書評家們認定是黑色幽默,因為前面作者在寫兩個人如鐵一般友誼的時候,做了一個陰險的鋪墊,就留待兩人友誼錦斷帛裂的時候翻出來抖響。這當然是很絕妙的一個諷刺,兩人將涉及尊嚴的生死大權交給對方,結果最后卻成了相互的謀殺??墒俏覀€人一直在想,這故事有沒有一種其他的可能,狗尾續(xù)貂一下:克萊夫不死或者弗農(nóng)不死,再或者更矯情點,兩個都不死,而蘭納克死了。那故事應當如何發(fā)展。有沒有可能出現(xiàn)靈魂的救贖。當然,出現(xiàn)救贖就跟“恐怖伊恩”的基調(diào)不符了。
      
      因為還有一本胡蘭成的白書,所以我自然而然的想到東西方文學的差異。胡說,中國文學是人世的,而西方文學是社會的。人世的文學因為無有相生而高于只惟有的社會文學。我不敢斷言誰高誰低。但是伊恩肯定是西方的,是社會的。他將友誼的膿腫用手術刀解剖給你看,讓你不寒而栗。但是我看不出它對人類的效用。也許是一種鏡子的效果吧,將真實而難看的我們反射給自己看。
      我又想到范巨卿與張勛的雞黍之約,想到佐伯桃和羊角衰的二鬼戰(zhàn)荊軻。難道馮夢龍是一個單純的人?不懂得社會的復雜?看不透世態(tài)炎涼?我覺的不是。但是他愿意給我們提供另一種戲劇性。另一種生死。假如從這個層面上講,我覺的東方的文學貌似是高那么一點點。
      
      我也是胡說,其實是沒有可比性的,當代社會的復雜故事早就不能被古老的傳說激勵。何況我們的作家早早的就全盤西化了,現(xiàn)在全是手術高手。
      
      
      
      
      伊恩的文筆我還是喜歡的,他用最美的詩句寫最殘酷的寓言。我不知道這次被翻譯削弱了多少,總之有些段落還是很迷人。做個小抄:
      20P“他離開鋼琴,倒了杯咖啡,習慣性地走到窗邊。已經(jīng)是三點三十分了,屋里暗了,應該開燈了。莫莉已經(jīng)變成骨灰了。他將熬夜工作,第二天吃午飯時再睡覺。沒有什么其他事可做。成就事業(yè),然后死去?!?br />   66P“他有一些這樣的朋友,當該出現(xiàn)的時候爽約,因為他們相信這種會帶來不滿的做法只會增加人們對他們高貴職業(yè)的尊敬。這種類型的人中,小說家是最糟糕的一類,他們總是想方設法使他們的家人、朋友信服:他們工作的時間,即使是打盹、散步的時間,還有沉默的瞬間、失落與喝醉的時間,都是為了崇高的寫作。在克萊夫看來,這是掩飾平庸的借口?!?br />   69P70P“……存在于他們友誼之中的不平衡感。……他們有許多積累的歲月和已經(jīng)是朋友的習慣,但是在友誼的中心,卻什么也沒有,……”
      73p“這些狗娘養(yǎng)的,我在盡力挽救他們那被當作廁紙的報紙,以及他們那尿壺般沒人甩的工作。他們寧愿失去一切,也不愿去掉一個無關痛癢的修飾語。……”
      75P“我們彼此知之甚少,就像冰川一樣,我們的大部分隱藏在水下,可以見到的只是突出的、寒冷的、潔白的一小部分社會自我。波浪下是罕見的景象,是一個人的隱私和騷動,是被那無處不在的,所謂純潔的幻想和純潔的思考的必要性所顛覆的尊嚴,是被無法去除的人類因素——理智所顛倒的尊嚴?!?br />   
      
      
      
      
  •     1970年,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巴特森做了一個實驗。他找來47名神學院學生,交代他們從心理系出發(fā)到社會學系大樓,至于到達后的具體任務,則因人而異。在這條路上,巴特森還安排了一位“可憐人”:他頭發(fā)蓬亂,雙眼迷離,坐在大樓前、咳嗽并呻吟著。實驗結果令人驚訝:決定被試是否提供幫助的唯一因素是時間。那些有充足時間完成任務的被試者,其提供幫助的幾率是其他人的六倍。當這些日后的神父、牧師,或者未來的主教得知實驗結果后,全都面紅耳赤,紛紛懺悔。
      麥克尤恩出版于1998年的《阿姆斯特丹》,是實驗結果的黑色翻版。雖然小說里的人物會罵罵咧咧地說道德是墳堆上的屎,但身為社會上層大人物,他們的態(tài)度其實相當務實:道德,請你別擋在路上就行!
      莫莉,小說里的第一個名字,也是小說中的第一個祭品,自己就是一個麻煩制造者。她的葬禮預示著小說的整個基調(diào),在這個本應該展示人類溫情的時刻,到處都是冷漠的味道,四個男人勾心斗角、眾人仿佛是在參加火葬場里舉辦的雞尾酒會或是畫廊開幕式。隨后的劇情,就是一連串的下降音符。喬治提供照片,弗農(nóng)執(zhí)意刊登,卻導致自己聲譽掃地;克萊夫為了抓住靈感對強奸案視若無睹,即使被好友弗農(nóng)告發(fā),更擔心的依然是交響曲的尾聲。
      不僅是小說主線人物,道德盲,其實早就象傳染病那樣蔓延到了整個社會的每一個成員身上。加莫尼的政治角色和他的異裝癖一樣品味低下,他的妻子羅斯在危機面前選擇的是保護丈夫;弗蘭克為了在報社晉升,大使兩面三刀功夫;而蘇格蘭場的警察,在對待知情不報的克萊夫時,始終謙恭討好,即使克萊夫第二次認錯了嫌疑犯,他們依然可以說服自己“由于行政上的原因,完全可以把第二次指證排除在外”。
      小說中所有的人都很清楚,很多時候為了達到一個目的,還要談論道德,實在太過奢侈了,功利主義才是推動世界前進的力量。
      麥克尤恩就像一個心理學家,饒有興致地搭建了一個個行為環(huán)境,然后一臉壞笑地看著他的小白鼠把自己逼進絕境。與之相配合的行文風格冷冽、簡潔,把故事里的人物扔在焦慮的迷宮中,卻引領讀者一路奔向最后的高潮,毫無停留,這種內(nèi)外落差,無疑也是心理學式的。以安樂死合法化的城市阿姆斯特丹作為書名,諷刺的是所謂人類的友誼,或許麥克尤恩老頭更想告訴我們,喪失道德感就和安樂死一樣,不痛苦,卻不見人之為人的價值。
      
  •     原作非常精彩,是麥克尤恩自“恐怖伊恩”時代轉型后一部妙趣橫生的黑色幽默佳作,可以說既謔又虐、入骨三分——夠勁兒!
      可是譯得極差。最近有機會對照原文看了看,真是錯誤百出,但凡難一點的句子幾乎都會出現(xiàn)理解問題,甚至有些很簡單的句子都理解錯。有時錯得真讓你啞然失笑——怎么竟會錯成這樣?像是翻譯軟件翻的。
  •     讀之前完全不清楚小說內(nèi)容和作者,看名字總以為是描寫這個城市的腐朽糜爛生活呢,所以就懷著像其他閑書一樣的心態(tài)過了一遍,到結尾發(fā)現(xiàn)果然不能以名取書啊,便又轉回來重新拜讀。
      
      我看描寫人性的小說總是會心情沉重,感覺這樣能更好的入戲,獲得更深的體會。書中表面上是寫作曲家克萊夫和報社主編弗農(nóng)本來是很好的朋友,但后來卻因為某些事情互相看對方不順眼,認為對方活在之前約定的可以對之實行安樂死的條件下,同時向對方下毒結束對方痛苦而反映人性黑暗的故事。
      
      但我感覺沒這么簡單,首先是人物,作曲家克萊夫,主編弗農(nóng),有錢商人喬治,外交大臣,這四個人都是女主角茉莉的情人,但茉莉最終選擇的是有錢的商人,這就讓人很奇怪,文中描寫喬治的文字只有寥寥幾筆,但怎么看這個喬治也沒什么特點可以最終得到女主角的,只是說他有錢,但他可能比有能力競選首相的外交大臣有錢有勢么。文中也沒有描寫喬治長相出眾的文字,但為什么他能最終得到女主角,如果仔細想想,應該能注意到一些細節(jié)。
      
      首先,茉莉死后邀請她生前情人的地點在火葬場,這是個不適合交際的場所,這能讓茉莉的情人們少一些寒暄,從而使喬治有一些男主人的尊嚴。
      
      其次,作為男人,肯定會對自己老婆的舊情人不爽,居然敢堂而皇之的來吊唁,放在大部分人眼里,肯定門都不讓進,所以喬治要想辦法整一下他們,正好他手上有幾張外交大臣的私密照片,所以他把這些交給了報社主編弗農(nóng),雖然他本人有著報社的一點點股份,但作為有錢的稱號,是肯定不差這點銷量的分紅的,所以他的目的就是要報復外交大臣,但弗農(nóng)這邊他也會算計到,因為大臣畢竟是相當于部長的地位,有錢有勢,被一家小小的報社破壞前途,會沒有報復么,所以這是個兩敗俱傷的策略,可以同時毀掉主編和外交大臣,至于他針對作曲家的,也許會有什么描寫我沒注意到,因為書是借的,現(xiàn)在不在身邊,也無法重翻,但是我猜肯定或多或少會有。
      
      到最后結尾,自己的對頭們各個身敗名裂,或者死掉,也許克萊夫是個意外的收獲,他早就算到了結果。這時才構思沒有討厭面孔的真正追悼會,還準備去約會弗農(nóng)的遺孀,這真是神來之筆,說不定這也是他最早策劃中的一部分。就像克萊夫說外交大臣的那樣,能得到茉莉的,必有其過人之處。所以本文的喬治,才是真正的男主角,真正的強者。
      
      借用一句話:“好好活著,因為要死很久...”
  •      這不是關于墮落的故事,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斗爭,克萊夫和弗農(nóng)的死,似乎不夠真實,但是作者有權利殺死這兩個人,哪怕是犧牲了小說的真實感。
        
        作曲家和總編的生活本沒有交集,但生活和工作摻和在一起的時候,思維開始有點混亂。
        
        抓住這種混亂,刻畫它,得出一個意義,這個意義在死亡中得到延伸。
        
        而從故事一開始就死去的莫莉是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
      
  •     這不是關于墮落的故事,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斗爭,克萊夫和弗農(nóng)的死,似乎不夠真實,但是作者有權利殺死這兩個人,哪怕是犧牲了小說的真實感。
      
      作曲家和總編的生活本沒有交集,但生活和工作摻和在一起的時候,思維開始有點混亂。
      
      抓住這種混亂,刻畫它,得出一個意義,這個意義在死亡中得到延伸。
      
      而從故事一開始就死去的莫莉是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
      
      
      
  •      莫莉,一個自由奔放才華橫溢的批評家、攝影師、園藝家。
       四個男人相遇在莫莉的葬禮上。
       喬治,商人,莫莉的丈夫。他從未真正擁有她,他們一直分住。只有在她病入膏肓失去意識之后,他才得以無微不至地管理了她的生活,拒絕她的好友來訪,讓其痛苦地承受疾病的折磨直到最后一刻。
       克萊夫,作曲家,莫莉的情人。
       弗農(nóng),大法官報主編,莫莉的情人。
       加莫尼,外交官,莫莉的情人。
       克萊夫和弗農(nóng)是老朋友,莫莉痛苦地病死對他們造成極大的沖擊。他們私下議論道,換作自己是喬治,就會讓莫莉有尊嚴地死去。
       葬禮上,加莫尼以虛偽的政治腔調(diào)與克萊夫高聲談話,私底下,他湊近克萊夫,用只有兩個人才聽得見的聲音說:莫莉告訴我說你陽痿。
      
       克萊夫的創(chuàng)作陷入低谷。莫莉的事使他思緒萬千。
       某夜,弗農(nóng)接到克萊夫的電話,趕到克萊夫家中,克萊夫對老友提出他的要求,當他陷入絕癥,意識不清,無法自己作主的時候,請弗農(nóng)幫忙對他實施安樂死。
       弗農(nóng)的大法官報也一直處于委靡狀態(tài),沒有才能的他感覺到副主編弗蘭克施與的壓力。
       千頭萬緒的弗農(nóng)也匆匆交給克萊夫一張紙條,向對方提出相同的要求。
       這對生死之托的老友,實際并非親密無間。相互之間的猜疑,對彼此間感情付出的不平衡感,這些問題一直潛伏在他們的關系中。
      
      
       克萊夫前往河谷尋求靈感。途中,他無意中看到一個男人試圖強暴女孩,他未加阻攔自行走開。
       弗農(nóng)得到莫莉生前為加莫尼拍攝的異裝癖照片,試圖以此來制造新聞熱點提升報紙銷量,并使加莫尼的政途一蹶不振。
       克萊夫與弗農(nóng)為照片一事產(chǎn)生分歧,克萊夫指責弗農(nóng)為了自身利益出賣莫莉。弗農(nóng)一意孤行。
       弗農(nóng)發(fā)現(xiàn)一起連環(huán)強暴案與克萊夫描述的河谷之事吻合,遂強令克萊夫前去警局,作為目擊證人指認罪犯。不然,他威脅說:我將報案,說你是強奸犯幫兇。
       克萊夫怒極之余,給弗農(nóng)寄出一張卡片,上面寫的是:你該被解雇。
       報紙發(fā)行前夕,加莫尼的夫人舉行記者招待會,先發(fā)制人,展示夫妻恩愛,主動秀出異裝癖照,稱莫莉乃是加莫尼夫婦生前好友,特地為加莫尼的這個隱秘的癖好拍攝照片。個人隱私不容侵犯,媒體立即一邊倒地批評大法官報無視道德,弗農(nóng)終遭解雇。
       幾天后,弗農(nóng)收到克萊夫的卡片。已被解雇的他將卡片上的字誤讀成興災樂禍的“你活該被解雇?!备マr(nóng)隨即撥了警局電話。
       克萊夫指認兇手回家,寫完樂曲。
      
       荷蘭的音樂會彩排現(xiàn)場,記者指出,克萊夫譜寫的樂曲最后幾節(jié)抄襲自貝多芬。
       此時,弗農(nóng)也來到荷蘭。
       兩人將同時出席宴會。
       電話交談似已前嫌盡釋。
      
       兩人雙雙斃命于酒會上。
       報道稱:作曲家克萊夫因音樂才能枯竭,新作樂曲被指抄襲貝多芬;大法官報主編弗農(nóng)因涉及外交官照片被解雇;雙雙自殺于荷蘭酒會上。
       也許誰都未注意到,當時克萊夫與弗農(nóng)手上都有兩只酒杯,他們分別交換了各自的酒杯。
      
  •     雖然都死得難看,但并不代表不存在道德困境,其根源是評判尺度的缺失。比如弗農(nóng)方面,個人恩怨,一己或小范圍私利,如果混雜著政治因素,那么卑鄙與智慧、殘忍與勇氣的邊界就變得模糊不清。楊壯士就是我們的實例。
      高壓力的現(xiàn)代生活也加速人的墮落,在令人窒息的快節(jié)奏中總是傾向于不假思索地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選擇,而無暇他顧??巳R夫和弗農(nóng)都有這個問題,尤其是前者寫得精彩。
      這部小說當?shù)闷稹凹毑空鎸?,整體荒誕”這8個字。細究起來,是細節(jié)很真實而且不惜筆墨,發(fā)展方向是荒誕的但并不強調(diào)甚至留白。
      對稱性的情節(jié)安排得很巧妙,比如作為最后一根稻草的明信片vs警察來電。
      翻譯水平有待提高,不過奇怪的是,份量很重的音樂部分感覺不錯,也許跟我是樂盲有關系。
      
      摘一句:
      努力似乎毫無意義……那又是為了什么呢?為了獲得金錢,獲得尊敬,獲得不朽。人們實際上是以這種方式來否認我們被生育出來是一種隨意的行為,來抵擋對死亡的恐懼。
       ――P91
  •     “…allows me to deceive all, allows me to reach my end, allows me to arrive at my Amsterdam.” Perhaps Clive Lively had thought about that when he came to his symphony orchestra in Amsterdam, a place where euthanasia has been permitted. But the author did not intend to give us one more clue—he probably took pleasure in rejecting our hypocritical visions of life. He nipped our last straw of hope, hope for at least one social elitist to remain moral intact against material temptations, hope for at least one innocent person to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 denigration of ethics. His simple but invincible weapon—irony—fought to prove his view and devastate our views.
      
      In Amsterdam, a contemporary morality tale as well as a typical English black comedy, we have McEwan’s wittiest yet most teasing satire disarming. The plot is funny and frigid: the Siamese twin story, the sub-editor of a broadsheet newspaper who could not read normally. The revelation of some “l(fā)ucky” events turned out to be mirages—Vernon’s rise in his profession due to Pategate made him believe that he could rewrite his history (but unfortunately he was doomed to fail); the story in the Judge about euthanasia in Holland that steeped Clive and Vernon’s self-built havoc. Shaky moral foundation prevailed in the upper class, the volksgeist of which lies in “money, fame, power”. But how shaky is the moral? To what extent? Did Clive ever feel guilty about his ignorance of the woman’s plight with the rapist when he witnessed the whole course of the attack? And was Vernon’s wish to stop a vile leader for the good of the public justified after his crucifixion of Garmony? Or did he merely try to convince himself that he was “right”, that he had a valid reason to go after a politician, even though he treacherously betrayed Molly’s trust? The two friends each pointed out a hidden motive—a concealed vice in the realm beyond ordinary flashy life. When their masks are peeled off, each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face but emptiness behind. It was too hard a shunt for them to live without a mask, so they poisoned each other.
      
      “We sing, but oh the clay is vile, beneath our feet and long the mile.” The clay beneath is too vile and too omnipresent to escape. Escapists like Clive, or realists like Vernon, or pious idealists—such people were only elected for scapegoats of the vile clay, ready to be sacrificed for the glib cruelty of the inexorable corruption, for the glib cruelty of Ian McEwan’s satire.
      
  •     看這本書其實是個誤會,因為對荷蘭這個國家感興趣,所以,當看到阿姆斯特丹這個書名的時候,就一時沖動買了這本書??聪聛聿胖涝瓉碇v的是英國的故事。地名只是一個借口罷了,是他們最終的死亡之地,因為這個國家對于安樂死的寬容,使得這些卑鄙的人可以在法律的制裁之外做出那些無恥的事情。
      讓人奇怪的是一個女人的這些情人是如何相處的,其中的兩個人還能成為朋友。這個命題從一開始就是讓人質疑的命題,又怎么能有正常的結論呢?!于是,種種矛盾的發(fā)生也是不以為然的事情了,當然,最后這二位能不約而同的想到殺死對方,倒真的是一場黑色幽默了。
      小說以這個女人的死亡為開場,在結束的時候,她的兩個情人臨死之前在幻覺中都看到了這個女人的出現(xiàn)。真是神奇!因為這個女人的離去,使他們對彼此露出了本來的面目,那就是最虛偽的本質。人啊,真可怕!
  •   沒有關注過這位哥哥,看到樓主的評論,想去了解一下,從自己堅持的東西中走出來,看看別的世界。
  •   同樣是麥克尤恩迷..呵呵,最近在看水泥花園.樓主的文學評論贊的!
  •    看了他的許多本書了,深深覺得作者真是說的太好了。
      
      “麥克尤恩的作品缺乏深沉的詩性和戲劇感染力。他的寫作構思很少出自對某類型人物命運的關注,而是一些小的偶然而生的模仿動機”
      
      如果我們跟著他的書讀,會看到一個與世界接觸得非常寬廣的精神,其關注的重心怎樣緩緩的移動
     ...... 
     如果有作者這樣的洞察力和表達能力就好了。傳授經(jīng)驗吧。
  •   其實這本書很幽默,不覺得嗎?看到他們約定“要是某日你看到我活得很沒尊嚴,就殺死我”時,真心覺得這是個不錯的idea,所以在看到結尾時,我甚至有種想大聲笑出來的感覺!
  •   相當險惡的幽默啊……
  •   麥克尤恩隱含在小說里的關于道德與媒體的關系發(fā)人深省。當代社會中普遍存在一種病態(tài)的好奇,而媒體究竟應當是迎合這種病態(tài)心理以獲得收益,還是堅持報道的準則,而這種準則現(xiàn)在已經(jīng)漸行漸遠,正如梭羅所說,news已不再是news,而是gossip。
  •   同感,雖然沒看過原文,總覺得這翻譯別扭
  •   我也是沖“阿姆斯特丹”買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