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米蘭·昆德拉 頁數(shù):184 譯者:董強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人一思索,上帝就發(fā)笑?!崩サ吕f,在這個格言的啟發(fā)下,他喜歡想象:拉伯雷有一天聽到了上帝的笑聲,歐洲第一部偉大的小說因此誕生。小說藝術(shù)來到世界正是上帝笑聲的回響。小說的智能不同于哲學的智能,它不是從理論蘊含,而是從幽默精神中產(chǎn)生的。
《小說的藝術(shù)》這本作品是米蘭·昆德拉對小說藝術(shù)思考的總結(jié),藉由《小說的藝術(shù)》,我們可以了解這位作家的藝術(shù)態(tài)度、風格、技巧,以及對人和世界的想法。
作者簡介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
),小說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自1975年起,在法國定居。
長篇小說《玩笑》、《生活在別處》、《告別圓舞曲》、《笑忘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說集《好笑的愛》,原作以捷克文寫成。
長篇小說《慢》、《身份》和《無知》,隨筆集《小說的藝術(shù)》、《被背叛的遺囑》、《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原作以法文寫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戲劇代表作。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受到詆毀的塞萬提斯遺產(chǎn)
第二部分 關(guān)于小說藝術(shù)的談話
第三部分 受《夢游者》啟發(fā)而作的札記
第四部分 關(guān)于小說結(jié)構(gòu)藝術(shù)的談話
第五部分 那后邊的某個地方
第六部分 六十七個詞
第七部分 耶路撒冷演講:小說與歐洲
章節(jié)摘錄
超越于因果關(guān)系之上 在列文的莊園,一男一女相遇了,兩個孤獨、憂郁的人。他們相互間有好感,暗中希望能將兩人的生活結(jié)合到一起。他們只等著能單獨待在一起的機會,以相互表白。有一天他們終于在沒有第三者的情況下同處一個小樹林。他們在那里采蘑菇。兩人內(nèi)心都很激動,一言不發(fā),知道時機來了,不要讓它溜走。當時他們已經(jīng)靜默了很久,女人突然開始說起蘑菇來了。這完全是“違背她意愿的,意想不到的”。隨后,又是一陣靜默,男人掂量著字眼想表白,可是他沒有談愛情,“出于一種意想不到的沖動”……他也跟她談起蘑菇來。在回家的路上,他們還在談著蘑菇,一點辦法也沒有,心中充滿了絕望,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永遠都不會談到愛情了?! 』厝ブ?,男人對自己說,他之所以沒有談愛情是因為他死去的情婦,他無法背叛對她的追憶。但我們清楚知道:這并非真正的理由,他找它出來只是為了安慰自己。安慰自己?是的。因為失去愛情總得有個理由。如果毫無理由地失去,那是無法原諒自己的。 這段非常美的小片斷仿佛是《安娜·卡列寧娜》最偉大的成就的一個縮影:即表現(xiàn)人類行動無因果關(guān)系的、不可預(yù)知的、甚至神秘的一面。 什么是行動:這是小說永恒的問題,可以說是它的構(gòu)成性問題。一個決定是如何產(chǎn)生的?一個決定如何轉(zhuǎn)換成行動,一系列的行動又如何聯(lián)在一起,成為一種經(jīng)歷? 以往的小說家試著從生活陌生、混亂的材料中抽出一根清晰、理性的線來;從他們的視野來看,理性上可以把握的動機產(chǎn)生行動,這一行動又引出另一行動。所謂經(jīng)歷就是一系列行動因果關(guān)系明晰的鏈接?! 【S特愛上了他朋友的妻子。他不能背叛朋友,他又不能放棄他的愛,所以他自殺。這自殺就像一道數(shù)學方程式一樣明晰?! 〉材?卡列寧娜為什么自殺呢? 不談情說愛而大談蘑菇的男人試圖相信那是因為他對已經(jīng)去世的情人的依戀。我們?nèi)绻麨榘材鹊男袆诱页鲂├碛蓙?,也會跟那個理由一樣沒有價值。確實,人們蔑視她,可她難道不可以反過來蔑視他們?不讓她去看她的兒子,可這難道是一個無法挽救、沒有出路的處境?沃倫斯基確實已經(jīng)有些失落,可說到底,他不還是愛著她的? 而且,安娜到火車站不是為了自殺。她是來找沃倫斯基的。她沒有作出決定就臥軌自盡了。應(yīng)當說是決定抓住了安娜。決定突如其來地抓住了安娜。跟那位想談愛情卻談起了蘑菇的男人一樣,安娜是“出于一種意想不到的沖動”才這么做的。這并不意味著她這么做沒有意義。只是這一意義處于從理性上可以把握的因果關(guān)系之外。托爾斯泰不得不用了喬伊斯式的內(nèi)心獨白(這在小說史上是第一次)來重建由不可捉摸的沖動、轉(zhuǎn)瞬即逝的感覺、零零碎碎的思考組成的微妙整體,以便讓我們看到安娜的靈魂所走的自殺之路。 到了安娜這里,我們已遠離維特,也遠離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基里洛夫?;锫宸蜃詺⑹且驗橐恍┓浅C鞔_的利益,是一些描寫得非常清楚的情節(jié)讓他這樣做的。他的行動,雖然是瘋狂的,卻是有理性、有意識的,是有預(yù)謀、思考過的?;锫宸虻男愿裢耆⒃谒嫣氐淖詺⒄軐W上,而他的行動只是他想法的完全符合邏輯的延伸?! ⊥铀纪滓蛩够プ×死硇缘寞偪?,這一理性頑固地要按自己的邏輯走到底。托爾斯泰探究的領(lǐng)域正好相反:他揭示非邏輯、非理性的介入。這就是為什么我要說他。對托爾斯泰的參照將布洛赫放置到了歐洲小說一個偉大的探索背景之中:探索非理性在我們的決定中、在我們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煜 ∨了怪Z夫常去會一個捷克妓女,名字叫茹茲娜,而他的父母準備讓他跟一個與他們門當戶對的女孩伊麗莎白結(jié)婚。帕斯諾夫根本不愛她,然而她吸引他。確切地說,吸引他的不是伊麗莎白,而是對他來說伊麗莎白代表的所有東西?! ‘斔谝淮稳ヒ娝臅r候,她住的那個街區(qū)的街道、花園與房子都閃爍著“一種置身島內(nèi)的巨大的安全感”;伊麗莎白一家在極好的氣氛中接待了他,“充滿了安全感與溫柔,自始至終帶著友誼”,這種友誼有一天,“會變成愛情”,然后“愛情有一天又會熄滅為友誼”。帕斯諾夫所渴望的價值(來自一個家庭的友好的安全感)呈現(xiàn)在他眼前,而此時,將要代表這一價值的那個女人(對此他尚不知情,而且這是違背他本性的)還沒有出現(xiàn)。 他坐在家鄉(xiāng)村莊的教堂里,閉著眼睛,想像著神圣家庭出現(xiàn)在銀白色的云彩上,正中間是美得無法以語言形容的圣母馬利亞。小時候,他就在同一座教堂內(nèi)為同一種意象而激動。他當時戀著父親農(nóng)場中的一名波蘭女傭,在他的夢幻中,他將她跟圣母混淆成同一人,想像著自己坐到美麗的女傭兼圣母的雙膝上。這一日,閉著眼睛,他又看到了圣母,突然,他發(fā)現(xiàn)圣母的頭發(fā)是金黃色的!對,馬利亞的頭發(fā)就是伊麗莎白的頭發(fā)!他感到震驚,他感到意外!他感到,通過這一夢幻,上帝本人讓他知道了他不愛的伊麗莎白其實是他真正的、惟一的愛。 非理性的邏輯是建立在混淆機制上的:帕斯諾夫的現(xiàn)實感很差,他對事件的因果關(guān)系一竅不通;他永遠無法知道別人的目光后面隱藏著什么;然而,盡管外部世界已經(jīng)變形,變得無法認出,沒有了因果關(guān)系,但它不是啞巴:外部世界在跟帕斯諾夫說話。就像在波德萊爾那首著名的詩中,“悠長的回聲混合在一起”,“香味、色彩和聲響在互相應(yīng)和”:一個事物靠近另一個事物,與之混淆在一起(伊麗莎白與圣母混淆在一起),并通過這一靠近,得到解釋。 埃施是個尋找絕對的愛的人?!叭酥荒軔垡淮巍笔撬男艞l。因此,既然亨特杰恩夫人愛他,她肯定沒有愛過(根據(jù)埃施的邏輯)她死去的前夫。所以她前夫一定是糟蹋了她,所以她前夫肯定是個壞人。跟貝爾特朗一樣的壞人。因為惡的代表都是可以互換的。他們混淆在一起。他們只是同種實質(zhì)的不同表現(xiàn)。當埃施的目光掠過掛在墻上的亨特杰恩先生的肖像時,他腦海里有了個想法:馬上到警察局去檢舉揭發(fā)貝爾特朗。因為假如埃施打擊貝爾特朗,那就好像是打在了亨特杰恩夫人的前夫身上,就好像是他為我們,為我們所有人,掃除了一小部分公共的惡。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