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年12月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頁數(shù):105 譯者:曾敏昊
Tag標簽:無
前言
收集影子的人(代序)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今年七十周歲了。對于今天的許多讀者而言,她的名字早已不再陌生。作為一名站在文壇風口浪尖的加拿大小說家、詩人、散文家,她的作品已進入了世界各地大學英語系的教學提綱,并且——無論她本人是否樂意——成為了不少女性主義研究、加拿大研究、后殖民主義研究,乃至政治經(jīng)濟學和社會學研究的對象文本。近半個世紀以來,這棵文壇常青樹獲獎如呼吸那么頻繁:布克獎(小說《盲刺客》)、紀勒獎(小說《別名格雷斯》)、加拿大總督文學獎(詩集《圓圈游戲》及小說《侍女的故事》)、延齡草圖書獎(短篇集《野外生存訣竅》)……《好骨頭》和《侍女的故事》還分別被搬上了話劇和歌劇舞臺。與此同時,這位愛戴淡藕荷色闊邊織帽、襯銀灰色羊毛披肩的雅致的老太太還是加拿大作協(xié)主席、國際筆會加拿大中心主席、上世紀80年代末反對美加自由貿(mào)易法案運動的重要成員之一、熱心生態(tài)環(huán)保的社會活動家,精力之旺盛令人難望其項背。雖說阿特伍德的作品不少是暢銷書,她卻并不是一個真正易懂的作家。她的文本層次豐富,相互指涉,充斥著文學的、政治的和歷史的暗喻,她在運用象征、戲擬、反諷等手法時機敏而不露聲色,往往令讀者在篇末大跌眼鏡。她在早期作品中著力探討的權(quán)力和性政治問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演化出了新的深度,“奇異”、“陌生人”、“異鄉(xiāng)”、“疏離”、“謀殺”、“暗殺”、“生存”等詞在各種迥異的題材中反復出現(xiàn),伴隨而來的還有一系列自我分裂的人物和彼此隔膜的人物群。對比一下《可以吃的女人》(1969)和《別名格雷斯》(1996)就可以發(fā)現(xiàn),后期阿特伍德的人物對于自己所處世界的多元化、殖民地化、種族歧視、性別歧視、階級偏見、族長專制等特質(zhì)越來越自覺,所感受到的疏離和隔膜也更加復雜,原因更多。正如她在《奇異之事:加拿大文學中無良的北部》(1995)里所談到的,有時候,身為加拿大人本身便是一種“陌生”的經(jīng)驗。她作品中那些“幸存者”都是藏在人群中的魔術(shù)師,只不過,他們調(diào)遣的是語言的魔術(shù),藉此來改變各自的世界。阿特伍德似乎總是戴著形形色色的假面向我們呈現(xiàn)著真理——或者說,表演著真理:文字、意見甚至人的精神生活同樣是她的道具,她忽而用想象的虹彩將它們裝點得變幻斑斕,忽而用詭辯的魔笛賦予它們足以蠱惑人心的音樂氣質(zhì),忽而又給它們插上形而上的翅翼,任其向地平線的另一端自在地高翔。有時她的語言是隱晦的,有時是賣弄的,有時甚至是自相矛盾的——然而那又有什么關(guān)系——如果它們能激活我們沉睡和鈍惰了太久的思想?在文字世界里,唯一無價的是影子,而不是看得見的身姿?!逗诎抵兄\殺》(1983)和《好骨頭》(1992)便是這樣的兩本影子之書。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阿特伍德采取了一種加拿大文學傳統(tǒng)中鮮有先例的新文體:既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短篇小說,又非正統(tǒng)的散文,我們姑且稱之為小品。這種非禽亦非獸的“蝙蝠體”主要出現(xiàn)在《黑暗中謀殺》和《好骨頭》這兩本集子里,短小的篇幅和“不地道”的文體使它們長期不受評論者的重視。這種情況如今已有所改變:人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正是通過這兩個集子,阿特伍德將一種重要的流派引入了盎格魯一加拿大文學,那就是波德萊爾式的散文詩。波德萊爾《巴黎的憂郁》(LeSpleendeParis)是一部在美學分量上毫不遜于《惡之花》的散文詩集。五十篇《小散文詩》(《巴黎的憂郁》的別稱)沒有節(jié)律,沒有腳韻,沒有勻稱的分節(jié),卻自有美輪美奐的形式,其音樂性是內(nèi)在而無形的。那是一部在默讀的同時能夠聽到回聲的作品,描繪的對象千差萬別,波德萊爾只就其與自己的關(guān)系這一點上加以攝取。阿特伍德在她的小品集中與波德萊爾展開了一場互相指涉的對話,不僅體現(xiàn)在文體的承繼上,更體現(xiàn)在題材上。在某種意義上,《黑暗中謀殺》第二部分中的《一名乞丐》可以看作是對《巴黎的憂郁》中《把窮人們擊倒吧》的戲擬,而《好骨頭》的第一篇《壞消息》則可看作是對《惡之花》中《致讀者》的一種絕妙的重寫。阿特伍德甚至在《現(xiàn)在,讓我們贊頌傻女人》(《好骨頭》)篇末直接“引用”了《致讀者》的末行,將陽性的“虛偽的讀者啊,——我的同類,——我的兄弟!”(“Hypocritelecteur——monsembla-bk,——monfrere!”)改成了陰性的“虛偽的讀者啊!我的同類!我的姐妹!”(“Hypocritelecteuse!Masemblable!Masoeur!),并且有意不使用正確的陰性形式“l(fā)ectrice”,代之以陰性特征更顯著的“l(fā)ecteuse”。這亦從側(cè)面反映出阿特伍德對一種以“厭女者”(misogynist)筆觸來刻畫女性的文學傳統(tǒng)的顛覆——波德萊爾恰是這一傳統(tǒng)的擎天柱之一——這種顛覆貫穿于阿特伍德的寫作生涯。帕特利西婭·梅麗瓦爾在《虛偽的讀者》中提到:“阿特伍德關(guān)于性別戰(zhàn)爭的散文詩對波德萊爾式的厭女主義進行了反駁和打擊。有相當一部分厭女主義作品幾乎就是自恃高雅的色情文學。不過,與此同時,她卻在一種新語境下——在一種抒情的異裝癖中——繼承了波德萊爾式的反諷。波德萊爾是厭女文學傳統(tǒng)最有力亦最富智識的闡釋者,在厭女文學的聚寶盆里,女人被物化、被理想化到危險的地步,然而,她們只有在作為男人自身的反映時才是完美的……在波德萊爾那里,女人被詩人物化,到了阿特伍德那里,女詩人冷眼旁觀,看男人如何物化她,從而對厭女文學模式展開了漂亮的顛覆?!辈诲e。不妨看看《仰慕》和《圣像崇拜》這兩篇(《黑暗中謀殺》第四部分),它們可以被看作是對波德萊爾《舞蹈的蛇》或《貓》(《惡之花》),以及《頭發(fā)中的半球》和《純種馬》(《巴黎的憂郁》)的一種激進而富批判性的續(xù)寫。波德萊爾的這些詩中,抒情主人公“我”將女性貶低到純身體的地步,并用一系列有關(guān)動物或物品的華麗比喻來對她們加以物化,比如:“你的眼睛一點不表示溫存和愛情,那是一對冰冷的首飾?;旌翔F和金。看到你有節(jié)奏地行走,放縱的女郎,就像受棒頭指揮的蛇在跳舞一樣?!?——《舞蹈的蛇》,錢春綺譯,下同)又如:“她真是很丑;她是一只螞蟻,一只蜘蛛,如果你愿意,甚至說她是一具骷髏也可以;可是,她也是飲料、靈丹、魔術(shù)!……也許有點憔悴,但并不疲憊,而且總是英氣勃勃,她令人想到那些高貴的純種馬,不管是被套在一輛華麗的出租馬車上,還是一輛沉重的運貨馬車上,真正的愛馬者的慧眼總會把它認出來?!?——《純種馬》)在《敬神》中,阿特伍德以一種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語言對波德萊爾的上述作品做出了回應,她更從女性的視角出發(fā),強烈質(zhì)疑和批評了波德萊爾對性別角色的態(tài)度。《敬神》的開篇(“你嘴很疼,但又治不了。是吃糖吃多了”)仿佛是對《舞蹈的蛇》中以下詩句的反駁:“仿佛轟隆融化的冰川/漲起了大水,當你兩排牙齒的岸邊/洋溢著口水”?!毒瓷瘛方⒂趦蓚€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基本主題之上:宗教崇拜和身體的融合。男人對女人的仰慕被比作宗教崇拜,阿特伍德對這種態(tài)度的不足之處和補償功能進行了不留情面的拷問:“心存感激。這就是為什么他有時會給你送玫瑰。沒別的想法時也會送巧克力……你不是真的神,但你和神一樣都沉默不語。受人膜拜時,也沒必要說些什么?!卑⑻匚榈峦ㄟ^陰道這一意象揭露了所謂“敬神”的真相:假如不是自私,至少也是對自身的投射:“主啊主,他說,但他并不是對基督祈禱,他在對你祈禱,不是對你的身體或臉蛋祈禱,卻是對你身子中央那個空間祈禱——這個空間就是宇宙的形狀??盏?。他希望得到回音,想要來自那個黑色圓圈和它的紅色星星那兒的回應,他能觸及它們,卻無法看見??盏摹!辈环翆Ρ纫幌虏ǖ氯R爾的詩句:“我像喝到苦而醉人的\波希米亞美酒、給我心里撒滿繁星的、流體的宇宙!”(《舞蹈的蛇》)波德萊爾的“我”完全從男性角度出發(fā),女人在詩中根本沒有機會開口說話;阿特伍德所采用的第二人稱“你”則具有一種普遍化的,甚至是教誨的傾向。事實上,波德萊爾對女人的刻畫更像是一種自覺自知的虛構(gòu)——基于詩人自己的感受,并且反過來賦予和肯定詩人的存在感——他從來沒有宣稱自己正在描繪一種被普遍接受的客觀事實,就這一點而言,波德萊爾是個更純粹的詩人。而阿特伍德對女性以及性別關(guān)系的描述則多多少少帶有一些政治的聲音,這在《好骨頭》中會更加突出(比如《造人》就以詼諧的口吻旁敲側(cè)擊地批判了流行文化中視女性為商品的諸多現(xiàn)象)。其實,阿特伍德對性別差異話題的持續(xù)關(guān)注也是她人道主義立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她的這一立場在文學或非文學領(lǐng)域里是始終如一的。九年后問世的《好骨頭》繼承和發(fā)展了《黑暗中謀殺》的文體、技巧和主題,是另一本關(guān)于在一個父權(quán)的、環(huán)境惡化的、殖民地化的世界里生存的“超小說”。相比從前,《好骨頭》運用了更多后現(xiàn)代手法,并對大量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進行了戲仿和重構(gòu)。雖說技巧上更前衛(wèi)了,阿特伍德關(guān)心的仍是最傳統(tǒng)的主題:生存問題。這一主題貫穿她的整個文學生涯,她曾稱之為加拿大文學的核心話題?!逗霉穷^》中的主人公——尤以“魔法師”式的人物為甚——往往是一些反諷式的英雄,在一個個業(yè)已失去了舊日背景的故事里跌跌撞撞,掙扎著要摸出一條自我拯救或改善人類現(xiàn)狀的道路。后結(jié)構(gòu)主義時代的讀者關(guān)心的幾個問題:文學經(jīng)典確立的過程;經(jīng)典和非經(jīng)典作品之間的關(guān)系;“中心”與“邊緣”的關(guān)系。愛德華·賽義德提醒我們:“敘事的力量——或者毋寧說是阻止其他敘事形成的力量——對于文化和帝制都至關(guān)重要,并且是連接兩者的重要紐帶?!痹谶@方面,女權(quán)主義和后殖民主義文學有著共同的目標:挑戰(zhàn)經(jīng)典,為邊緣人物正聲?!逗霉穷^》中《格特魯?shù)碌姆瘩g》一文是這種修正式書寫的典范,矛頭直指西方正典的核心——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的丹麥王后格特魯?shù)碌男蜗髱缀跻驯簧w棺定論,“水性楊花,你的名字是女人”這句話源自于她,最常用在她身上的幾個形容詞包括:淫蕩、輕率、舉棋不定、逆來順受、不道德。然而,作為一個對劇情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主角而言,格特魯?shù)碌脑拝s少得可憐。劇中其他人物對她的性格和動機條分縷析,肆意解釋,橫加指責,而她本人卻始終立在陰影中,以一些無實質(zhì)意義的象聲詞或短句幫助對方將關(guān)于她的對話進行下去。這一形象是通過她對他人的回應,而不是本身的表現(xiàn)構(gòu)建起來的。著名的第三幕第四場(王后寢宮)中,咄咄逼人、喋喋不休的始終只有哈姆雷特一人,格特魯?shù)聞t像一具噤聲的傀儡,仿佛她在這場戲中唯一的使命就是聽取甚至是配合兒子對她的拷問。阿特伍德選取的正是這話語權(quán)嚴重分配不公的一幕,把聲音還給了格特魯?shù)隆粌H如此,格特魯?shù)碌穆曇舫闪宋覀兾ㄒ豢梢月牭?讀到)的聲音。這并不是說哈姆雷特的聲音消失了,不是的。阿特伍德巧妙地令王后不是進行連續(xù)的單邊對話,而是用停頓將它打斷,停頓代表著被隱去的哈姆雷特的聲音。格特魯?shù)聨缀趺烤湓挼那鞍氩糠侄际菍χ肮防滋氐?在這里是無聲的)控訴的回應,后半部分才是她的挑釁。如果我們將莎士比亞與阿特伍德的文本并置起來看,就可以得到完整的對話,并且,阿特伍德新文本的構(gòu)架和思路也會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莎士比亞文本(朱生豪譯文,下同):哈姆雷特:來,來,坐下來,不要動;我要把一面鏡子放在你的面前,讓你看一看你自己的靈魂?!防滋兀呵七@一幅圖畫,再瞧這一幅;這是兩個兄弟的肖像。你看這一個的相貌是多么高雅優(yōu)美:太陽神的鬈發(fā),天神的前額,戰(zhàn)神一樣威風凜凜的眼睛,像降落在高吻天穹的山巔的神使一樣矯健的姿態(tài);這一副完善卓越的儀表,真像每一個天神都在上面打下印記,向世間證明這是一個男子的典型。這是你從前的丈夫?,F(xiàn)在你再看這一個:這是你現(xiàn)在的丈夫,像一株霉爛的禾穗,損害了他的健碩的兄弟。你有眼睛嗎?你甘心離開這一座大好的高山,靠著這荒野生活嗎?嘿!你有眼睛嗎?……哈姆雷特:嘿,生活在汗臭垢膩的眠床上,讓淫邪熏沒了心竅,在污穢的豬圈里調(diào)情弄愛——對應的阿特伍德文本:親愛的,請別再和我的鏡子過不去了。你已經(jīng)打碎過兩面了?!堑?,我見過那些畫像。非常感謝你。我知道你父親比克勞迪鳥斯英俊。高高的眉毛、鷹隼般的鼻子,等等,穿軍裝很瀟灑。但是,美貌并非一切,對男人而言尤其如此。雖然我很不愿意非議墳基里的人,但我想,現(xiàn)在該是時候向你指出這點了:你爸爸實在并不那么有趣。高貴,當然了,這點毫無疑問。但是克勞迪烏斯,好吧,他喜歡時不時喝上一杯。他喜歡精美的食物,他喜歡開玩笑,明白我的意思么?你不必為了遵守比你圣潔的什么人的準則而躡手躡腳?!屛腋嬖V你吧,在那種時候,每個人都會變得汗臭垢膩。你自己嘗試一下,就會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個真正的女朋友對你可大有好處。不是那個面孔慘白的——她叫什么來著——她被捆在束胸里就像一只高級火雞,散發(fā)出“別碰我”的氣息。若你想知道我的看法:那姑娘可有點兒不搭調(diào)。處在邊界線上,一點點震驚就會把她推下懸崖。給你自個兒找個實在點的伴。在干草堆里高高興興地打滾。然后再來找我談論“骯臟的豬圈”。就這樣,阿特伍德通過格特魯?shù)碌穆曇舭压防滋睾团c之同名的老國王(“你有時候一本正經(jīng)得可怕,就像你爸”)拉下了神圣的寶座,丹麥王子那著名的憂郁肅穆的形象變成了一個行動笨拙(總是打碎鏡子)、邋里邋遢(“看看你在威登堡的學生宿舍——那個烏糟糟的豬欄吧。除非事先得到警告,我可再也不會去那里拜訪你了”)的普通小青年。更重要的是,由于王子不再有仇可復(在阿特伍德那里,克勞迪烏斯并非殺死老國王的兇手),哈姆雷特和克勞迪烏斯的沖突便大大地世俗化,淪為了新繼父與成年繼子間再尋常不過的家庭沖突(“順便一提,親愛的,我希望你別管你繼父叫做‘胖乎乎的國王’。他是有一點兒偏胖,但你這么叫他,很傷感情)。并且格特魯?shù)马懏敭數(shù)貫樽约旱挠?。在莎士比亞那里,哈姆雷?以及背后一整個男權(quán)時代的聲音)指責格特魯?shù)乱?,而在阿特伍德那里,格特魯?shù)聞t指責哈姆雷特和他父親一樣假裝正經(jīng)——正值青春年少卻缺乏欲望,不正常的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她自己?!罢垊e再和我的鏡子過不去了。你已經(jīng)打碎過兩面了”恰恰指出哈姆雷特聲稱要她看的根本不是她的靈魂,而不過是他自己代表男性立場的目光,通過拒絕這種目光,格特魯?shù)乱嗑芙^了兒子對自己私生活的干涉。在莎士比亞那里,王后的寢宮禁錮著格特魯?shù)碌纳眢w和言行,到了阿特伍德那兒,寢宮卻變成了王后身為女人唯一可以掌控全局、伸張權(quán)力的地方——格特魯?shù)抡沁@么做的。格特魯?shù)略谄┨孤实爻姓J,老國王是她自己殺的(“哦!你居然這么想?你以為克勞迪烏斯殺了你爸爸?好啦,難怪你在飯桌上對他那么粗暴了!……不是克勞迪烏斯干的,親愛的。是我)——在這一點上她是有罪的。阿特伍德的格特魯?shù)率莻€為自己的行動負責的女人,行使選擇權(quán)時毫不含糊,從而顛覆了四百年來人們眼中那個卑微、依賴別人、凡事做不得主的“傻女人”形象(參見《好骨頭》中《現(xiàn)在,讓我們贊頌傻女人》篇末——“現(xiàn)在,讓我們贊頌傻女人/她們是文學之母”)。值得注意的是,阿特伍德的重寫恰恰是建立在對這一角色的“標準闡釋”的基礎(chǔ)之上的。她并不做出評判,只是提供了可能性:她的格特魯?shù)掠袡?quán)看重欲望,無論是哈姆雷特抑或莎士比亞本人都無權(quán)對此指手畫腳;在她那里,這兩個男人才是“他者”,才是“第二性”,格特魯?shù)聞t第一次獲得了真正開口說“我”的機會。阿特伍德就這樣對經(jīng)典文本的經(jīng)典闡釋進行了非經(jīng)典的重寫。阿特伍德在《黑暗中謀殺》和《好骨頭》里向我們展示了一種尋找影子的姿勢。在文字世界里,正視、側(cè)視、俯視、仰視有時候依然不夠,還要把視線投向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重寫經(jīng)典并不在于否定已有的,既然過去不能被一筆勾銷,那么故地重游也無妨——只是要帶著慢下來的目光。
內(nèi)容概要
《黑暗中謀殺》是一些突破體裁限制、精致奇特的小品。在作者筆下,一些人們熟視無睹的日常事物又有了新的面貌。作者調(diào)動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各種手段,不斷挑戰(zhàn)你想象力的極限:面包不再健康誘人;一個憤世嫉俗的五歲小孩調(diào)制出一種有毒啤酒,希望打破社會習俗的巨大勢力;以七種方法講一個老套的大團圓故事;男人寫的小說和女人寫的小說有何不同。
作者簡介
作者:(加拿大)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 譯者:曾敏昊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二十世紀加拿大文壇為數(shù)不多的享有國際聲譽的詩人,小說家中的佼佼者。生于加拿大渥太華,先在多倫多大學和哈佛大學受教,后在一些大學任教?,F(xiàn)居住于多倫多市。阿特伍德19歲即發(fā)表第一首詩作,自上世紀60年代中期起便以持久旺盛的創(chuàng)作力不給評論界任何淡忘她的機會。14部詩集、11部長篇小說、5部短篇小說集和3部文學評論都是結(jié)結(jié)實實的力作,外加散見于各大主流媒體的影視、戲劇及兒童文學作品,足以將她在各個文學領(lǐng)域“全面發(fā)展”的風貌勾勒得令人心生敬畏。近半個世紀以來,這棵文壇常青樹獲獎如呼吸那么頻繁:加拿大總督文學獎、英聯(lián)邦文學獎、哈佛大學百年獎章、《悉尼時報》文學杰出獎、法國政府文學藝術(shù)勛章,加上2000年她在布克獎折桂及多次在該獎評選中獲得的提名,這位素有“加拿大文學女王”之稱的作家名下獨缺一尊諾貝爾獎。
書籍目錄
收集影子的人(代序)Ⅰ自傳秘制毒藥1911年男孩自己的年度聚會戰(zhàn)羊驚悚連環(huán)畫男友維多利亞滑稽歌舞劇暈厥Ⅱ原材料Ⅲ黑暗中謀殺煨女性小說幸福的結(jié)局面包紙頁Ⅳ啞巴她敬神肖像學愛上男人草莓他無望一個寓言手永恒第三只眼使用說明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這個男人既不想要羅曼司,也不要什么真實的體驗。他有事務在身,只想找個人談談。按他的話,就是講講英語。我無所謂,盡管他連對小蝦都不感興趣。他還年輕,我打探出他年屆三十,一口美牙,小撮金色的胡子,下頷比起牙齒遜色了不少。多數(shù)時候他都微微笑著,在不諳世事的人看來,那一雙眼睛閃著坦率真誠的光。他說起話來,聲音像嗷嗷獵犬,又像風琴低低作響,但絕不出格。他一切都控制得那么得當。他告訴我說已經(jīng)離了一次婚,原因是離家太頻繁。但也是迫不得已才離婚。今天他休息。明天就要到別處去,到附近某個城鎮(zhèn)。船長不見了。眼見他進了妓院就再也沒出來過。這家伙挨個逛遍了鎮(zhèn)里所有的妓院,為的就是找到對他胃口的女人。倘若船長失蹤了,生死不明,其妻子便可坐收一百萬美元,當然除非萬不得已,船主是不會愿意付這筆賬的。這不是太危險了嗎?我說。妓院可是附近最安全的地方了,年輕男子應道。嫖客想要保住聲譽。我去時總是帶著警察。然后呢?我問。通常就一直轉(zhuǎn)悠,直到找到某個知道內(nèi)情的人,他說。然后你就明白了他們準備為名聲出多少錢。你是說行賄?我問道,身子一邊朝北偏。就是這樣,他說道。事情就這么成了。我最喜歡阿拉伯人,個個坦誠布公。他們甚至還幫你寫下:他們想保住什么,保到哪種程度。你大可不必躡手躡腳地走。而這里的人讓你猜,要是哪兒猜得不對,他們還便覺得受辱了。要不就把你視為傻蛋。你有沒有害怕過?我問。你帶槍嗎?害怕的時候我就走掉,他說。我經(jīng)常害怕,于是也經(jīng)常走掉。沒必要把命搭上。他說這些不是為了炫耀,只不過是陳述其想法。那么你肯定很喜歡旅行咯,我想給他找個臺階下,于是就這么說。他淺淺一笑,說,無所謂喜歡不喜歡的。這是工作。我又吃了一只蝦,吃的時候先掐掉蝦尾巴,我忖度著這次聊天能不能算作真實的經(jīng)歷。一個樂師走過來,他以為我們是戀人,接著很快我們就淹沒在昂貴的樂聲中。乞丐。吃得怎么樣?等你回來他們就問。簡直不知如何形容了,你答道,而接著你便開始形容東西是怎樣的,大家都覺得非常愉悅。有吃的,當然,雖然不總是盡如人意。比如,菠蘿就不咋樣。四周熱氣騰騰,我們圍坐在錫鐵桌旁,品著當?shù)氐钠【疲瑖L著葡萄干小面包。我們身后的墻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繩結(jié)裝飾。一個膚色棕黃的老男人走進來,拖著腳走路的樣子在我們看來裝腔作勢得很。他嘴里只剩下兩顆牙,胡子也該剃了。他微笑著想跟大家握手。我們便和他握手,三個人都握了,而且都面帶微笑。他可能不會說話,或者他假裝不會說。不管怎樣,他伸出拳頭,先伸向我的朋友,接著又伸向和我在一起的男人,可能是想指(我猜)誰是結(jié)了婚或?qū)ぴ朴陿纷拥囊粚?。指錯了,我們?nèi)匀幻鎺⑿Φ丶m正他。他點點頭,把動作重做了一遍,我們被逗得笑不成聲。我們從來就屬于追逐真實經(jīng)歷的一撥人,然而跟旅行團走也不是毫無可圈可點之處。他拍拍我的肩,右手五指合在一起揉搓了半天。我們不清楚這是什么意思,便討論了起來。他等不急了,轉(zhuǎn)身朝門口走去,背對著我們。我覺得他是想要錢,我說。不給乞丐錢會不會倒霉?頓時乞丐彎曲的脊背透出不祥之感。鬼知道他想些什么、怎么詛咒我們的呢!我們翻尋出些硬幣,握在手中,等他再次飄過來。他正在繞圈子,還不等他乞求我們就把硬幣給他了。又安全了。但就在我們的男人、我們的保護神離開桌子去付賬時,乞丐走了回來。他覬覦著吃剩的面包,盤子里咬過的面包一片狼藉,濕潤潤的像雨水淋過的野餐食品。他指指面包,又指指自己。我把面包給他,他拿著面包走到門口啃起來。
后記
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黑暗中謀殺》是去年夏中之事,譯后記卻是在一年后才補上。當時,每個夏季之晨,我花一兩個小時譯個小故事,稍長點的,就譯其中一部分?!逗诎抵兄\殺》是我譯的第一篇。我做好了聽一起疹人命案的準備,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我的悚然危坐是多余的。阿特伍德是借“猜猜誰是殺手”的兒童游戲討論后現(xiàn)代元小說關(guān)注的經(jīng)典話題:小說的虛構(gòu)身份及其創(chuàng)作過程。有可能,殺手是作家,偵探是讀者,死者是作家的作品;還有可能,殺手是作家,偵探是評論者,受害人是讀者。但無論哪種情況,按游戲規(guī)則,殺手必須得撒謊。那么既然作家總是在玩戲法,讀者你相信作家嗎?阿特伍德集子里的故事大抵有這個特點:言在此,旨在彼。譬如,阿特伍德在《原材料》中講旅行,說旅游學者希望得到真實的體驗,于是圍坐在露天壩子,學當?shù)厝四映詧蠹埌锏男∥r,等待酒瓶里爬出條貨真價實的蠕蟲。可是,蟲也有可能是假的啊,阿特伍德轉(zhuǎn)而一問。不動聲色地一筆引出了法國社會學家讓·鮑德里亞提出的“擬現(xiàn)實”現(xiàn)象?,F(xiàn)代社會的問題不在于仿效或復制,甚至無關(guān)乎滑稽的戲擬,關(guān)鍵問題是代表真實的符號取代了真實。如果說以往還有真實和對真實的呈現(xiàn)的區(qū)別,那么時至今日,兩者的界限已完全模糊:對真實的呈現(xiàn)先于真實并決定了真實,我們唯一擁有的只有擬像。再如,阿特伍德談“你本是塵土,仍要歸于塵土”的人生。她在《幸福的結(jié)局》中設(shè)計了六種情節(jié)。然無論情節(jié)如何——是約翰和瑪麗相愛相伴到老;還是約翰僅用瑪麗來滿足欲念,后來與另一個女人結(jié)婚;還是老男人約翰喜歡年輕的瑪麗,瑪麗卻喜歡小伙兒詹姆斯;抑或其他——結(jié)局只有一個,即約翰和瑪麗離開人世。當然,阿特伍德在集子中討論得最多的還是女人及兩性關(guān)系。在《維多利亞滑稽歌舞劇》自傳式的回憶中,當臺上裊裊婷婷的舞女終于轉(zhuǎn)過身時,年幼的“我”看到的是舞女無論怎樣粉白黛黑都掩藏不了的衰老的容顏。頓時,一股羞愧之情穿過“我”的身體,“我”雖非臺上的舞女,卻覺得活活地被暴露和羞辱了。這里,女人處在“被看”的地位。而在《愛上男人》中,女人由“被看者”搖身變成了“看者”,她們像通常男人打量她們那樣審視起了男人:從頸子到肚臍,再順著往下到男人穿的鞋。在故事《煨》中,傳統(tǒng)的兩性關(guān)系更是被顛覆一通:外出掙錢的是女人,男人則相繼辭退工作,把家里的廚房當成了展示男性氣質(zhì)的舞臺。凄楚地直述女性當下不平地位也好,戲謔地轉(zhuǎn)換男女角色也罷,阿特伍德著實策劃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性別之戰(zhàn)。譯這個集子那陣,我正無事閑居,悠閑地每日譯個千來字的經(jīng)歷成了我美好的回憶。阿特伍德的故事寫得精巧,我每譯完一個小故事,猶如把玩了塊玲瓏的貝殼。在此我也不贅言了,只怕話一多就像在那串小巧的貝殼旁擺了塊大而無當?shù)墓质?,招來狗尾續(xù)貂的責詬。貝殼之趣致,自是得請讀者親自玩瞻。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她有一雙野鳥受驚嚇后的眼睛。這就是讓我為之著迷的那類句子。我希望自己能寫出這樣的句子,并且不為此感到尷尬。我還希望能毫不臉紅地朗讀它們。我覺得如果能完成這兩件簡簡單單的事,我便可像天鵝絨包裹的珍珠一樣度過上天給我的生命?! 敻覃愄亍ぐ⑻匚榈掳⑻匚榈玛P(guān)于性別戰(zhàn)爭的散文詩,是對波德萊爾式厭女主義的反駁和打擊。在波德萊爾的厭女文學的聚寶盆里,女人被物化,被理想化到危險的地步,她們只有在作為男人自身的反映時才是完美的;而在阿特伍德那里,女詩人冷眼旁觀,看男人如何物化她,從而對厭女文學模式展開了漂亮的顛覆?! 乩鲖I·梅麗瓦爾
編輯推薦
《黑暗中謀殺》:阿特伍德是借“猜猜誰是殺手”的兒童游戲討論后現(xiàn)代元小說關(guān)注的經(jīng)典話題:小說的虛構(gòu)身份及其創(chuàng)作過程。有可能,殺手是作家,偵探是讀者,死者是作家的作品;還有可能,殺手是作家,偵探是評論者,受害人是讀者。但無論哪種情況,按游戲規(guī)則,殺手必須得撒謊。那么既然作家總是在玩戲法,讀者你相信作家嗎?阿特伍德集子里的故事大抵有這個特點:言在此,旨在彼。當阿特伍德遇上波德萊爾……當代最具實力女作家解構(gòu)西方經(jīng)典之作特別收入作者手繪插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