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英]奈保爾 頁數(shù):323 譯者:劉新民,施榮根,徐暢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他說話就是這樣,滿嘴日期、地名和數(shù)字,有時還對某個國家作些簡單的評論。然而,他的評論很機械,很死板,并無可信之處。即便是他的虛榮心也打動不了別人,而他那雙閃動的、濕漉漉的眼睛又總是那么模糊不清?! ∥业挠⑽挠稚狭艘粋€臺階,幫我的是一個哈布舍女傭,她在我們同一層樓的一家?guī)凸ぁK脖晃业捏w味所吸引,但我很快發(fā)現(xiàn),她同時也被我的矮小和異族模樣所吸引。她是個大胖女人,寬闊的臉上顴骨高聳,眼珠突出,雙唇肥大,但不下垂。她碩大的身體讓我不安,所以我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她臉上為好。她誤解了我。她時常很粗野地與我嬉戲,我其實并不喜歡她這樣,可我無法以我自己喜歡的方式回避她,另一個原因是,我不由自主地迷上了她的外貌,她的體味和她使用的香水混在一起真讓我神魂顛倒。
作者簡介
奈保爾(Vidiadhat Surajprasad Naipaul),英籍印度裔作家。 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中美洲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8歲赴牛津大學求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后定居英國。曾任BBC“加勒比之聲”欄目主持人3年?! ∮巫呤澜绺鞯貙懽鞫嗄?,批判發(fā)展中社會的精神和物質(zhì)的雙重匱乏,語多辛辣詼諧。主要作品包括《靈異推拿師》(約翰盧埃林·里斯紀念獎),《米格爾大街》(薩莫塞特·毛姆獎),《黑暗之地》,《印度:一個傷痕累累的文明》,《自由國度》(1971年布克獎),《河灣》,《半生》,《魔種》等?! ?990年獲英國皇室封爵;1993年,成為英國大衛(wèi)·柯恩文學獎首位獲獎者,該獎旨在表彰“尚在人世的英國作家一生的成就”。 2001年,因“作品中兼具犀利的敘述與正直的洞察,迫使我們正視那些被壓抑的歷史的存在”,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書籍目錄
作品相關(guān)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章節(jié)摘錄
從比雷埃夫斯橫渡大海到亞歷山大只需兩天時間,然而,我一見到那條臟兮兮的希臘小輪船時,心中便后悔起來,真不該如此安排行程。即便從碼頭望去,那條船也已人滿為患,像條難民船;而當我上了船,更是發(fā)現(xiàn)擁擠不堪,無立錐之地?! ∵@船根本沒有甲板可言,面朝兩側(cè)的酒吧小得像個碗柜,在一月的寒風里露天開著,只要三個人進去,便把那酒吧擠滿了。在狹窄的柜臺后面,希臘籍的伙計賣著劣質(zhì)咖啡,還一臉的不高興。在那問狹小的吸煙室里,前一夜來自意大利的乘客搶占了大部分椅子,連地上也大多給這幫人占了。在這些乘客中有一群美國中學牛,也就十五六歲年紀,長得卻又高又大。他們模樣單純,但略顯壓抑,神情十分警覺。剩下來的公共場所便只有餐廳了。午餐座位已由餐廳服務生準備停當,只等先到的人就餐了。這些服務生和那個酒吧伙計一樣,疲憊不堪,脾氣暴躁。大家都把希臘人的文明禮貌扔在了岸上,或許只有當人們悠閑自得、無所事事,抑或身處田園、心如止水時才會講究文明禮貌?! 〔贿^,我們這些上層甲板的旅客還算幸運,因為我們有自己的艙室和鋪位,而下層甲板的旅客卻沒有,他們只能待在甲板上,可謂。甲板旅客”。他們?nèi)账家瓜氲木褪且粋€睡覺的地方,這是他們唯一的要求。這會兒,下面的旅客在陽光里或坐或躺,避著寒風,他們一個個身穿地中海黑的衣服,佝背彎腰,蜷縮在絞盤和橘黃色的船壁之間?! ∵@些人是埃及裔希臘人,是去埃及的,但埃及已經(jīng)不是他們的家園,他們先前被驅(qū)逐出埃及,成為了難民。入侵者已經(jīng)撤出埃及,在遭受了種種屈辱之后,埃及終于獲得了自由。船上的這些希臘人都是些窮人,但他們憑借一些簡單的技能,總算比埃及人要稍稍富裕一些。不過,這些希臘人仍然是埃及自由的犧牲品;因為他們曾經(jīng)不得不乘坐像我們這條船一樣骯臟的輪船離開了埃及??傊麄儸F(xiàn)在是回埃及去,而同船的則有我們這些中立的旅游者——我們只是為了觀光而已;同船的還有黎巴嫩商人、西班牙夜總會的一班舞女,以及由德國返回的一群胖乎乎的埃及學生。 這時,一個流浪漢出現(xiàn)在碼頭,他看上去挺像英國人;不過,說他像英國人,也有可能是船上沒有英國人的緣故。若是隔著一段距離看去,那人倒也不像個流浪漢。他的帽子、帆布背包、綠中透藍的花呢外套、灰色的法蘭絨褲子和他腳上的靴子都像是上一代挺有浪漫情調(diào)的徒步旅行者的行頭。在他那個帆布包里或許裝有一本詩集、一本雜志,或許還裝了一部剛開了頭的小說書稿?! ∵@人中等身材,瘦精精的,可走路時步履輕盈,步幅短促,每只腳都被高高地提離地面。他走路的姿態(tài)挺帥,如同他那條橘黃色、帶圓點花紋的頭巾一樣漂亮。然而,當他走近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他衣衫襤褸,渾身污垢,一條打了死結(jié)的頭巾污漬斑斑。他的確是個流浪漢。只見他走到舷梯前,取下帽子。我們這才發(fā)現(xiàn)他已上了年紀。老人那張飽經(jīng)滄桑的臉微微顫抖著,一雙藍盈盈的眼睛濕漉漉的?! ×骼藵h抬起頭,發(fā)現(xiàn)我們正注視他,便快步走上舷梯。他蹬梯時根本不用舷梯兩側(cè)的扶手繩。夠愛面子的!他將船票出示給一臉怒氣的希臘檢票員,隨即又快步向前走去。他目不斜視,不向別人問任何問題,似乎對船上的路很熟。然而,他卻拐進了一條死胡同。這時,只見他用一只腳后跟猛地轉(zhuǎn)過身來,另一只腳重重地踏在地上,那樣子仿佛演戲般滑稽?! 笆聞臻L,”他似乎想起了什么,沖著四周的艙板說道,“我得去找事務長?!薄 ∷@才找到了自己的艙室和鋪位?! ∥覀冞@班船推遲了起航的時間,因為一些美國中學生跑到岸上去買吃的。當然,這幫學生在吸煙室的座位是有人看著的。大家都在等她們回來。她們剛回到船上——沒人嘻嘻哈哈,這幫女生長相平平,面色蒼白,一臉難堪——希臘人便大發(fā)雷霆,怒不可遏。他們的希臘語真如嘎吱嘎吱被絞起的錨鏈,聽了讓人鉆心地難受。海水開始將我們與碼頭隔開,就在離我們剛才位置不遠,我們看到“倫納多?達?芬奇”號龐大的黑色船體剛剛駛?cè)氪a頭?! ×骼藵h又來了。這次他沒戴帽子,也沒背帆布背包,神情也坦然了一些。他將雙手插在鼓鼓囊囊的褲兜里,叉開兩腿,站在狹窄的甲板上,儼然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海上游客,正享受一次真正的海上旅行給他帶來的第一股海風;與此同時,他也在觀察船上的旅客,試圖尋找旅伴。他并不理會那些盯著他看的人,而當他看別人因而別人回視他時,他卻將頭扭開了?! ∽罱K,他走到一個頭發(fā)淺黃、高挑個的小伙子面前。他的直覺挺有成效地指引著他,因為他選中的這小伙子是個南斯拉夫人,直到前一天,這小伙子從未離開過南斯拉夫。小伙子很愿意聽流浪漢講話,盡管流浪漢說話帶口音,他聽不懂,但他還是鼓勵流浪漢繼續(xù)說下去。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自由國度的囚徒 來源 價值中國網(wǎng) 閆廣英相對而言,我更喜歡奈保爾作品中如《奈保爾家書》、《抵達之謎》之類的作品,半自傳性質(zhì),交叉著紀實與虛構(gòu),介于小說與散文之間文體讀起來讓人舒服。只有在這些作品中你才能觸摸到奈保爾堅硬的外殼包裹起來的是一顆如此細膩和有些輕微的傷感的心。而在他的小說作品中,真實的自我被平靜的語句裹挾著的諷刺和自嘲擊打的片甲不留。讀他的小說集《自由國度》的時候,我甚至覺得有些乏味。后殖民時代的文學所傳遞的經(jīng)驗,似乎除了書寫異國奮斗的血淚史之外,再無新意可挖了,就連奈保爾這位已經(jīng)被奉為經(jīng)典的作家也不例外?!蹲杂蓢取酚晌鍌€故事組合而成,即:序曲“比雷埃夫斯的流浪漢”、“孤獨的人”、“告訴我,殺了誰”、“自由國度”及尾聲“盧克索的雜技團”。小說的這種既有序曲又有尾聲的謀篇布局似乎想要告訴讀者可以把它當作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或者說至少暗示了這些小說關(guān)心和處理的是同一主題:文化之間的沖突,殖民生活的壓抑和曲折如此等等。哦,我的天!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奈保爾所有的小說似乎也可以這樣處理了,最終的小說就是奈保爾自己的人生。這樣的主題多少有點讓人乏味。還記得詹姆遜在《處于跨國資本主義時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學》提到的那個斷言,第三世界的文學,甚至是那些極其個人化的文學都可以當作一個民族的政治的寓言來讀。奈保爾的小說似乎都可以跟詹姆遜的理論遙相呼應。不過,一旦陷入這種小說的書寫模式,小說需要給人的耳目一新的驚艷和美感能達到大眾閱讀的預期熱情么?想想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曾把奈保爾的這本書抹去了作者的真名名字,寄給了出版社,結(jié)果慘遭20多家出版社拒絕的惡作劇。這些固然跟出版界看名人言色的惡習有關(guān),但是,恕我直言,奈保爾的這部小說集的確缺乏新意,沉悶,乏味,情節(jié)也乏善可陳,盡管它曾獲得1971年的布克文學獎。布克獎是英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之一,一九六九年設(shè)立,旨在獎勵年度最佳英文文學,并引導文學讀者的鑒賞活動。布克獎是一項很嚴肅的文學獎項,力圖在不喪失純文學的原則下,在商業(yè)銷售和藝術(shù)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布克獎的問世正逢聲勢浩大的非殖民化運動,英國喪失了帝國地位,殖民地紛紛贏得獨立,顛覆殖民主義的意識開始蔓延,這一歷史經(jīng)驗進入當代英語文學中,得到了布克獎的關(guān)注及認可。這一時期印度作家的英文小說、英國作家有關(guān)印度題材的作品數(shù)量持續(xù)增長、影響日益擴大正是以此為背景。一九七一年奈保爾的《自由國度》獲獎,更成為這一時代精神的政治狀況最清晰的注解。后殖民時期的文學書寫蔓延著如此刺鼻的政治味道倒是無可非議,畢竟我們無法脫離時代的限制,但是文學的存在不正是為了超越時代的局限性,力圖在張揚人性方面作出的努力么?如果按照這一衡量標準閱讀《自由國度》的話,本書中最為精彩的部分不是占去篇幅大半的同名小說,而是《告訴我,殺了誰》。在這個短短的不到70頁的小說中,奈保爾又把筆觸集中到了一個個卑微和貧窮的靈魂上?!拔摇笔沁@個幾乎一無所有的家庭中的二兒子,當然這個一無所有并不包括人,因為“我”之上還有父母,還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之下還有一個弟弟戴約。在“我”看來,除了弟弟之外,他們所有的人生都已經(jīng)沒了。什么?你問為什么他們的人生沒了?我想蕭伯納的《英國佬的另一個島》里,一個年輕人說他的窮父親的話可以回答你:“一輩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只豬;結(jié)果自己也變成了一片土,一只豬?!焙唵蔚恼f,“我”就是不愿意戴約變成一片土和一只豬,所以下決心要送弟弟去讀書,想要他出人頭地。他們先去了城里的叔叔家,原本以為是城里人的叔叔會幫助他們,之后才發(fā)現(xiàn)叔叔住在城里的貧民窟。隨后,“我”跟隨弟弟去了倫敦,靠白天和晚上打工資助弟弟讀所謂的“航天工程”和“計算機編程”。辛辛苦苦幾年后,“我”才發(fā)現(xiàn)弟弟戴約根本沒有上進,只不過每天在倫敦街頭無助的游蕩。本書中最為精彩的部分就是發(fā)現(xiàn)弟弟在街頭麻木絕望的樣子,那張寫滿困惑和疲憊的臉龐:“像是個對什么都無所謂的人,他四仰八叉并不是要顯擺自己,他其實像個斷了脊梁的人。他那張臉是一個疲憊、愚蠢的孩子的臉,是一個感到困惑,不知所措的人的臉,而在地下室醒來,驚恐萬分地看著我的那個孩子正是這樣一張臉?!蹦伪柶届o的充滿諷刺的語言張力再次得到體現(xiàn),“此刻,陽光燦爛,綠茵茵的草地平整、美觀”,“整個世界生氣勃勃,然而,我卻感到自己游離于這個世界之外”。在這個自由的國度中,“我來時一無所有,現(xiàn)在一無所有,離去時也一無所有”。我是這個自由國度的囚徒,被這個國度的自由所吸引,結(jié)果卻被這個國度的自由所囚禁。橫亙在我們和他們之間的是不同的兩個世界,富裕與貧窮,文明與落后,上等與卑微,自由與囚徒。孤獨是在這個自由國度中唯一的深刻體驗。本書的譯者劉新民先生在譯后記中說:“就語言來說,作者用詞簡潔、精煉,講究不疾不徐,語言中所體現(xiàn)出的嚴肅、諷刺和思索無處不在,從而生動地刻畫了漂泊他鄉(xiāng)者在異質(zhì)文化中生存的艱辛,精神的迷茫和理想的幻滅?!蔽矣憘€巧說,這種概括對《告訴我,殺了誰》這篇小說來說是基本準確的,而對《自由國度》的評價則不然。
編輯推薦
著名英籍印度裔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奈保爾的系列作品近日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其中他的處女作《靈異推拿師》及其封筆長篇《魔種》,均為首次譯介。這套作品還包括奈保爾的名作、曾獲得過布克獎的《自由國度》,以及《半生》?! 蹲杂蓢取芳礊槠渲兄坏摹蹲杂蓢取?。 本小說是現(xiàn)當代英國著名作家奈保爾于1971年創(chuàng)作的一個中短小說集。與集子同名的中篇小說描寫兩個英國白人來到非洲一個新獨立的國家,他們目睹黑人部落在相互屠殺,而一些白人卻在一旁熟視無睹。小說毫不留情地揭露非洲國家的落后愚昧,以及舊殖民統(tǒng)治遺留下來的惡果?! 蹲杂蓢取肥悄伪柅@得1971年布克獎的作品,布氏跨文化經(jīng)驗的絕妙呈現(xiàn)?! ?001年諾貝爾獎得主,奈保爾的巔峰之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