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倫理學

出版時間:2007-4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薩達提沙  頁數(shù):14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佛教并非在一般意義上的宗教,把它描述為每個信徒踐行的倫理哲學將更為準確。只有通過踐行、通過艱難的精神斗爭,才可能獲得此生和來世的幸福,以及涅磐的目標。此書的主題在于廣泛地研究佛教原則,說明真正的佛道意味著什么,佛教成就何種生命狀態(tài)。  《世紀文庫:佛教倫理學》是作為一部介紹性的作品,全面而充分地認可佛教思想與實踐的多樣性,不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合適的。確實,對初學者來說,由于對佛教術語、概念及其文獻和理解的傳統(tǒng)的生疏,會使得他們難以理解哪怕是一個學派的最基本材料。在使得任何介紹類作品時,我們都不可避免地面臨欺許與挫折的循環(huán)出現(xiàn)。

書籍目錄

第三版序言第二版序言簡介第一章 定義和歷史背景倫理學研究的范圍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思想第二章 至上知識的源泉佛陀的開悟喬答摩佛的生平緣起法自我與無我說存在的三種行相佛陀的大慈悲第三章 諸皈依的意義三皈依第一依所:佛第二依所:法第三依所:僧第四章 道德行為的律令:戒律五戒八戒十戒第五章 道德的基本理想戒律與皈依的關系早期佛教中居士的地位佛陀關于戒德教諭的觀點對每個居士的忠告第六章 居士對其親友的責任子女與父母丈夫與妻子朋友之間老師與學生傭人與勞動者與生活方式相關的責任第七章 居士與國家的關系第八章 最終的目標對目標的陳述涅槃心解脫,慧解脫成就的原因縮略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佛教倫理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其實通篇談論的不過是佛教的戒律學,只是在第六章涉及到倫理。到了第七章,作者才點題說與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作比較的寫作主題。
      
      但作者混淆了世俗的戒律與佛教的戒律、世俗的倫理與佛教的關系。如果說佛教存在倫理,那也只是存在于居士與世俗社會之間;接受佛經(jīng)戒律下的居士與社會民眾間的倫理,已經(jīng)背離了佛教的中心概念,儼然成了入世的“良方”。
      
      作者對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的短暫言論,僅限于平面的分析,若站在另一個角度觀看,便會發(fā)現(xiàn)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不過是當時民眾的關系學,并非是僧侶的“倫理”。但佛教居士的倫理并不能等同于佛教。
      
      以入世的哲學匡定出世的哲學,何其荒唐。如果這個所謂的“佛教倫理”的立論成立,那即是否定佛教出世思想的究竟哲學。那么,佛教便成了世俗哲學。
      
  •     
        讀了幾本關于佛學的書籍,發(fā)現(xiàn)翻譯質量很一般,甚至很差。而有兩本卻是國內著名的出版社推出。一本是《佛教倫理學》,作者是斯里蘭卡裔的哈瑪拉瓦?薩達提薩(H Saddhatissa),由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4月面世,譯者為姚治華和王曉紅;另外一本由遼寧教育和牛津大學聯(lián)合出版,書名叫做《當代學術入門:佛學》,屬于“牛津精選系列”,作者是倫敦大學的關大眠(Damien Keown)。
        兩本書都是絕好的書,但是譯文堪憂,尤其是前者,有些句子簡直是不知所云,我懷疑譯者自己根本就沒有看懂。比如在《涅槃》一章里面有一節(jié)云:“死時,一個人生前的正常意識降低成潛意識,成為來世重建的基礎。如果不死狀態(tài)不會出現(xiàn),那么意識就絕對不會這樣下降,或者某種實體一定存在或已經(jīng)被認識到,藉以取代從前的正常意識?!?br />     誰能夠看懂這里的后半句話?完全不知所云,我想譯者不過是認識英文,而從英文的字面直接譯過來,但是究竟是何意思,他自己未必清楚。我手頭沒有英文書籍,不好查對,但我大略推測其原意應該是:如果一個人的業(yè)未曾銷盡,則此人生前的所有業(yè)根將會成為來世的潛意識,作用著他來世的生命。但是因為涅槃的存在,也就是說,出現(xiàn)了這么一種狀態(tài)——所有的意識和業(yè)根完全銷盡,就像燃料完全燃燒再無灰燼一樣的狀態(tài),那么這只能意味著實體是不可能存在的,最究竟的是空。而這也正好印證了佛陀的“諸法無我”的真正含義。沒有阿特曼,也沒有梵,只有終極的涅槃。
        而也是在這一章里面。其開篇有段話:“在早期的《奧義書》中,佛陀經(jīng)常使用火焰及火的比喻,而火燼的性質——如果有的話——卻是長期以來被考慮的問題?!鄙晕⒘私庥《裙诺湮幕娜舜藭r可能都會很迷惑,《奧義書》尤其是早期的《奧義書》里怎么可能會有佛陀的比喻?就是產(chǎn)生在佛陀以后的后期《奧義書》也不可能有佛陀的話語出現(xiàn)呀!所以,這里肯定出現(xiàn)誤譯:要么“奧義書”為“原始佛典”,要么“佛陀”為奧義書中的“圣者”。
        其實有些時候單單是語言不能夠解決翻譯的問題,即使對那套術語很了解,也未必就能把準確的意思給傳達出來,至于涉及到一些具體的經(jīng)文,那么稍微勤快一點,多多查閱已有的佛經(jīng),也許還能夠避開不少的錯謬,惜乎譯者好像沒有這么去做,比如《法句經(jīng)》應該是佛學的基本經(jīng)典了,它對佛陀思想的重要意義簡直不亞于“登山寶訓”對耶穌的意義,所以各種文言版和新語體文版譯文到處可以手到擒來,連蔡志忠大師都要以漫畫出之呢。但是很遺憾!比如在書中第112頁有兩句來自《法句經(jīng)》的頌語,譯者就不曾細加核對,原文是:
        “《法句經(jīng)》中說:讓人人擁有正確的東西;然后,他應該忠告別人,而且不會變得不凈。
        又說:人人都不要為了別人的利益——不管它有多大——而忽視自己的利益,而應該在領悟到理想之后,就全心投身于它?!?br />     暈死,這不但是誤譯和歪曲,而簡直近乎是對佛陀的誣蔑和誹謗了,前一頌倒還罷了,至多是賓詞和語義的準確性問題,而后者卻把一個至為要緊的關鍵詞給弄混了,這個詞以巴利文的聲音發(fā)為“attadattham”,它的確有“自我的好處”和“利益”之意,但原意更是指佛教所趨向的生命的至高目標:涅槃和道果。如若簡單地以“別人的利益”和“自我的利益”出之,容易教人誤會佛陀的教導。這兩頌其實是《法句經(jīng)》的第158和166頌,我隨手就可以找到現(xiàn)有的相對精確的譯文:
        158.人們應自己先修好善法,然后才可教導他人。此等智者不會有煩惱。
        166.無論利益他人的事有多重大,也莫忽視了自身的利益(指道、果與涅槃);清楚地知道了自身的利益,他應當盡全力獲取它。
        哈?薩達提薩(H Saddhatissa)雖是斯里蘭卡人,但是其后半生幾乎全在西方弘道,曾擔任過英國巴利文經(jīng)典學會的副會長。在南傳佛學的研究和弘揚方面有極大的影響。但我估計他萬萬沒有想到其第一本漢譯,也是最重要的書籍之一的《Buddhist Ethics:Essence of Buddhism》會是以這種面目在漢語學界出現(xiàn),而且這本書還被納入了國內影響甚大的上海世紀集團的“世紀人文系列叢書”。
        其實只要對中國的翻譯史略知一二,我們即可明白,佛教書籍,尤其是佛經(jīng)的翻譯非常成熟,中國最偉大的翻譯家也許還是藏在佛教典籍里面的某些譯者,嚴復先生后來總結出來的“信達雅”的譯學三元很大程度是受佛典翻譯的啟示。而關乎佛學的書籍之翻譯,文意的障礙原要遠遠大于文字的障礙。如果沒有相應的佛學底子來奠基,那么翻譯質量就無法保證,更何況還甚為憊懶呢!像一代高僧鳩摩羅什的漢語功夫也許遠為不逮中國的某些學人,但是其翻譯至今很難超越,原因即在他的佛學修為足以彌補,加上他的四個高徒像天才雄峻如僧肇者流為助,自當流傳后世而不會湮滅。
      
     ?。?原文見: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158246&PostID=20855304&idWriter=0&Key=0
      
  •     “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自凈其意,
       是諸佛教?!?br />   
       ——《法句經(jīng)》
      
      很薄的一本書,在圖書館書架前尋覓的意外收獲,翻譯讀起來還算舒服,最開心的大概是譯本沒有像其他國內的作品非得置于XX思想框架下的蹩腳的自圓其說。
      
      好的書,經(jīng)典、智慧的作品,絕對是日日讀日日新。
      繼前些日子閱讀饑渴癥爆發(fā),最近發(fā)現(xiàn)關于佛教的書可以讓仔細閱讀
      逐漸地恢復平靜。再一次見證了自身欲望的生與滅,對于文字的欲望幾近變態(tài),卻仍以為是好的,但又何嘗不是一種折磨。萬事與平常心對待,才不會有失偏頗。
      
      書中從倫理學方面觀看佛教,可將其視為
     ?。ㄒ唬┲辽系闹R源泉
     ?。ǘ﹤惱硇袨榈穆闪?,三依處和戒律
     ?。ㄈ臉藴驶蚶硇偷慕嵌瓤磽碛袃r值的道德原則
     ?。ㄋ模┛勺鳛榻K極標準的角度看擁有價值的道德原則
      
      四圣諦、八正道、三皈依......依倫理學原則,佛教作為智慧引導著人們的信、愿、行、戒、定、慧,并且最終達到涅槃這一終極標準。而關于哲學上的思辨,它的智慧意義在于不停留于形而上學的層面,而更注重于現(xiàn)實的意義。因為,能幫助人們達到解脫境界的并非脫離于實際的思辨,而在于具體的行為。在自身思維修行之外,佛教如何處理與家庭、國家之間的關系亦是倫理學關注的范疇。在這方面,再一次顯現(xiàn)了東西方差異。基于希臘文化的西方文明構建并不斷完善其政體追求更高效的體制,而在佛教觀念中,關鍵并不在于體制,而在于個人,當個人遵守其本分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社會就能達到穩(wěn)定繁榮。
      
      源于《法句經(jīng)》的十六字,看似淺顯卻不易做到。善與惡的界限,都需足夠智慧才可明辨。與人為善,依自我的理解等同于讓別人覺得方便愉悅。(以后記住了父母不想聽的話就沒有必要說了,人萬萬不可自私,即使是真話。)時刻提醒自己能為他人多做點什么,不是圣人,但在力所能及的合理范疇,何樂而不為?
      
      追求的是幸福,而不是所謂的快樂。
      關心我的人曾天天追問幾多遍“你快樂嗎?”給予多少物質、安慰卻無法讓我找到依托,獲得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一切盡如虛無。
      
      漸漸找回從內心而生的愉悅,節(jié)制與規(guī)律帶來的安定感,讓波動起伏的內心漸趨舒暢平靜,安詳而愉悅。
      
  •   最近在找這類的書,謝謝介紹呢~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