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知識

出版時間:2005-9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卡爾·波普爾 (Karl popper)  頁數(shù):403  字數(shù):308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客觀知識》是當代著名西方哲學家卡爾·波普爾(1902-1994)后期重要論著。這一時期,作者的研究重心從方法論擴展到知識的本體論地位問題,因而轉(zhuǎn)型到對世界的性質(zhì)和結構以及整個宇宙進化的闡釋。在本書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識進化論“和“三個世界“的理論,引起了世界范圍的哲學家、科學家的濃厚興趣和熱烈爭論,對我們研究西方科學哲學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卡爾·波普爾(1902-1994)是當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學哲學家和社會哲學家之一。他繼承德國愛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義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義哲學”,建立同邏輯實證主義相對的科學知識觀,提出反歸納主義和證偽主義的知識理論。
  主要著作:《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書籍目錄

致謝前言第一章 猜想的知識:我對歸納問題的解決 1 歸納法常識問題 2 休謨的兩個歸納法問題 3 休謨成果的重要影響 4 我對歸納問題的處理方法 5 歸納法的邏輯問題:重述與解決 6 我對解決邏輯問題的意見 7 優(yōu)選理論與探索真理 8 確證:不可幾性的優(yōu)點 9 實用上的優(yōu)選 10 我對休謨歸納法的心理學問題作重述的背景 11 對歸納法的心理學問題的重述 12 歸納法的傳統(tǒng)問題與一切歸納原理或規(guī)則和無效 13 歸納問題和分界問題以外的問題第二章 常識的二重性:贊同常識實在論和反對常識知識論的理由 1 為哲學辯護 2 不可靠的出發(fā)點:常識和批判 3 與其他研究的對比 4 實在論 5 贊同實在論的理由 6 論真理 7 內(nèi)容、真理性內(nèi)容和虛假性內(nèi)容 8 論逼真性 9 逼真性與探求真理 10 作為目標和真理和逼真性 11 關于真理和逼真性概念和評論 12 錯誤的常識知識論 13 常識知識論批判 14 主觀主義知識論批判 15 常識知識論的前達爾文特征 16 進化認識論梗概 17 背景知識和問題 18 包括觀察在內(nèi)的所有知識都滲透了理論 19 回顧主觀主義認識論 20 客觀意義的知識 21 探求確定性和常識知識論的主要弱點 22 對確定性的分析性評論 23 科學方法 24 批判討論、合理優(yōu)選以及我們的選擇和預言的分析性問題 25 科學:知識通過批判和創(chuàng)造而增長 26 休謨的因果問題和歸納法問題 27 為什么休謨關于歸納的邏輯問題比他的因果問題更深刻 28 康德的干預:客觀知識 29 休謨悖論的解決:理論的恢復 30 與歸納問題有關的混亂 31 錯誤的歸納證明問題中遺留了什么? 32 動力論的懷疑論:同休謨對抗 33 關于偶然事件的不可幾性論證的分析 34 總結:常識的批判性哲學第三章 沒有認識主體的認識論 1 認識論的三個論點與第三世界 2 對第三世界的生物學探討 3 第三世界的客觀性和自主性 4 語言、批判和第三世界 5 歷史的評論 6 對布勞威爾認識論的評價和批判 7 邏輯、概率論和物理學中的主觀主義 8 發(fā)現(xiàn)的邏輯和發(fā)現(xiàn)的生物學 9 發(fā)現(xiàn)、人本主義和自我超越 精選的文獻目錄第四章 關于客觀精神的理論 1 多元論與三個世界的論點 2 三個世界之間的因果關系 3 第三世界的客觀性 4 作為人工產(chǎn)物的第三世界 5 關于理解的問題 6 思想的心理過程和第三世界客體 7 理解與解決問題 8 一個極度其平常的例子 9 客觀歷史的理解一例 10 問題的價值 11 人文科學中的理解(“Hermeneutics”) 12 與科林伍德的主觀重現(xiàn)法比較第五章 科學的目的第六章 關于云和鐘--對理性問題與人類自由的探討第七章 進化與知識之樹 1 關于問題與知識增長的一些看法 2 關于生物學方法,特別是進化論方法的看法 3 一種推測:“遺傳二元論” 補遺 有希望的行為怪物第八章 實在論者的邏輯觀、物理觀和歷史觀 1 實在論和多元論:還原對突現(xiàn) 2 歷史上的多元論和突現(xiàn) 3 物理學上的實在論和主觀主義 4 邏輯學上的實在論第九章 對塔爾斯基真理論的哲學評述 補遺 關于塔爾斯真理定義的筆記附錄  水桶和探照燈:兩種知識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客觀知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印刷、版式不咋樣!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