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與方法(下卷)

出版時間:2004-7-1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德]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  頁數(shù):488  譯者:洪漢鼎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哲學訟釋學探究人類一切理解活動得以可能的基本條件,通過研究和分析“理解”的各種條件和特點,論述人在傳統(tǒng)、歷史和世界中的經(jīng)驗,在人類的有限的歷史性的存在方式中發(fā)現(xiàn)人類與與世界的根本關(guān)系。全書分為三個部分:1)藝術(shù)經(jīng)驗里真理問題的展現(xiàn);2)真理問題擴大到精神科學里的理解問題;3)以語言為主線的詮釋學本體論轉(zhuǎn)向。作者對文學、思想史、美學等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使哲學訟釋學對人文科學各領(lǐng)域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甚至被看作人文科學的方法論基礎(chǔ)?! ?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1900-2002),德國著名哲學家、現(xiàn)代哲學詮釋學的代表人物。《真理與方法》這部巨著是加達默爾的代表作,被稱為現(xiàn)代訟釋學的經(jīng)典。

書籍目錄

第三部分  以語言為主線的詮釋學本體論轉(zhuǎn)向  1. 語言作為詮釋學經(jīng)驗之媒介    a)語言性作為詮釋學對象之規(guī)定    b)語言性作為詮釋學過程之規(guī)定  2. “語言”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的發(fā)展    a)語言和邏各斯    b)語言和語詞    c)語言和概念構(gòu)成  3. 語言作為詮釋學本體論視域    a)語言作為世界經(jīng)驗    b)語言中心及其思辨結(jié)構(gòu)    c)詮釋學的普遍性觀點附錄  在現(xiàn)象學和辯證法之間——一種自我批判的嘗試(1985年)  補注Ⅰ-Ⅵ(1960年)  詮釋學與歷史主義(1965年)  詮釋學(1974年)  第3版后記(1972年)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自述(1973年)譯注概念、名詞索引(漢-德)概念、名詞索引(德-漢)人名索引(漢-德)人名索引(德-漢)所引經(jīng)典文獻出處譯后記

編輯推薦

《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征》(下卷)作者對文學、思想史、美學等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使哲學訟釋學對人文科學各領(lǐng)域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甚至被看作人文科學的方法論基礎(chǔ)。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真理與方法(下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看看赫爾墨斯的東西吧
  •   盡管作者在闡述時比較羅嗦,不過這樣可以讓讀者了解他的思想過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