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代英雄

出版時間:2002-02-01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米·萊蒙托夫  譯者:馮春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當(dāng)代英雄》是俄國19世紀(jì)杰出詩人萊蒙托夫的長篇小說,由《貝拉》、《馬克西姆·馬克西梅奇》、《塔曼》、《梅麗公爵小姐》、《宿命論者》等一組系列小說組成。主人公彼喬林是一名到高加索服役的貴族青年軍官。他精力充沛,才智過人,但他到外都找不到生活的目標(biāo),因此而養(yǎng)成玩世不恭的處世態(tài)度,將自己的充沛精力消耗在半真半假的變愛游戲和冒險行動中給別人帶來痛苦和不幸……

作者簡介

作者:(俄國)米·萊蒙托夫 譯者:馮春

書籍目錄

前言里戈夫斯卡婭公爵夫人當(dāng)代英雄  一  貝拉  二  馬克西姆·馬克西梅奇  彼喬林日記  序言  一  塔曼  二  梅麗公爵小姐  三  宿命論者題解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瓦蓮卡滿面通紅,噘起粉紅的嘴唇……她哥哥又若無其事地坐回安樂椅——這時仆人進(jìn)來點蠟燭,乘瓦蓮卡正在生氣,用纖細(xì)的小指頭敲著玻璃窗的時候,我來向你們描繪一下我們所在的房間。這房間兼作書房和會客室,由一條走廊與房子的其余部分相連接;墻上糊著淡藍(lán)色的法國墻紙……橡木門锃光發(fā)亮,裝著時興的把手,橡木窗框表明主人是一位正派人。窗幔是中國風(fēng)味的。到了晚上,或者太陽照到玻璃窗上時,鮮紅的窗簾就放下來,與房間的顏色形成強(qiáng)烈的對比,它表明主人偏愛一種希奇古怪的裝飾。正對窗子放著一張書桌,上面堆滿圖畫、紙張、書籍、各種各樣的墨水瓶和時興的小玩藝兒;書桌一側(cè)有一個高大的花架,上面像一張密不透風(fēng)的網(wǎng)似的爬滿蒼翠的常春藤,另一側(cè)是一張安樂椅,這會兒喬治正坐在上面……書桌下鋪著一張寬大的地毯,上面織著五彩的阿拉伯圖案;此外還有一張波斯壁毯掛在窗子正對面的墻上,上面掛著幾支手槍、兩支土耳其火槍、幾把契爾克斯馬刀和短劍,這些都是到過巴爾干的同事送給他的禮物……大理石壁爐上面放著三尊雪花石膏滑稽雕像,他們是帕格尼尼、伊凡諾夫和羅西尼……其余幾面墻壁上都沒有任何裝飾物;靠墻放放著一圈寬大的沙發(fā),上面套著大紅毛料沙發(fā)套;惟一的一幅畫十分引人注目,它掛在通向臥室的房門上方,上面畫的是一個不知名的男子的面孔,出自一位不知名的俄國畫家的手筆。這個人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才氣,也沒有人費心向他暗示一下這一點。這幅畫是憑空想象的,深刻而陰郁,臉畫得很真實,沒有絲毫人為的夸張或歪曲;光線是從上面下來的,衣服畫得很粗糙、暗淡、模糊不清——看來,畫家的全部心思都集中在眼睛和笑容上……他的頭比真實的人大,頭發(fā)整齊地紛披在額頭兩邊,額頭很圓,明顯地往前沖,結(jié)構(gòu)上總有點不一般。他的眼睛注視著前方,閃耀著一種可怕的光芒,人們從黑色假面具的眼孔里往外看的時候,往往閃耀著這樣的光芒;那審視和責(zé)備的目光仿佛正從房間的所有角落里盯著您。他的笑容把兩片薄薄的緊閉的嘴唇拉得長長的,與其說是在嘲笑,不如說是含著鄙視。喬治每朝這個頭像看一次,就會發(fā)現(xiàn)一種新的表情。在他感到孤獨、耽于幻想的時刻,它便成了他談話的伙伴——而他就像拜倫的游擊隊員把這幅畫稱為萊拉的畫像。他常常興奮地向同事展示這幅畫,他們稱贊這是—幅挺不錯的畫。    在我描寫書房的時候,瓦蓮卡已慢慢走到書桌跟前,接著走近哥哥,在他對面的椅上坐下。在她天藍(lán)色的眼睛里已看不到絲毫轉(zhuǎn)瞬即逝的怒氣的火星,可是她不知道該從哪兒恢復(fù)他們的談話。那張殘存的名帖落到了她手里。    可憐而又天真的公務(wù)員。他不知道,對于這個社會,除了成堆的金子,還需要一個由某種具有歷史意義的回憶裝飾起來的名字(不管是什么樣的回憶),這名字奴才們已經(jīng)相當(dāng)熟悉,看門人決不會搞錯,在需要叫出這個名字的時候,任何—個顯要的夫人,客廳的立法者或?qū)徟姓叨紩柶?,這位是誰?——是B公爵或者K伯爵的親戚吧??死了够瓦@樣裹著大衣站在大門口。瞧,又有一輛馬車駛過來了,從馬車?yán)镒叱觥惶涸跓艄庹找?,發(fā)卷間的鉆石閃著耀眼的光芒,接著從馬車上走下—個穿熊皮大衣的男人。這是里戈夫斯科伊公爵夫婦。克拉辛斯基連忙從看熱鬧的人群里探出頭來,摘下帽子,恭恭敬敬地像對熟人一樣向他們鞠躬,可是,唉!他們沒有發(fā)現(xiàn)他,或者更有可能的是沒有認(rèn)出他。說實話,一個只見過他一面、正要出現(xiàn)在上流社會嚴(yán)厲的法庭上的女人和一個隨漂亮的妻子出席舞會的上了年紀(jì)的丈夫是顧不上那些在大門口凍得夠戧的好奇的人的,可是克拉辛斯基卻把這種極其普通和偶然的事看成高傲和有意輕慢,從此在他多疑的心中便對公爵夫人悄悄地產(chǎn)生一種不友好的情緒?!昂猛?,”他邊走邊想,“你就等著瞧吧,會有好戲給你看的,”這是表達(dá)卑微仇恨的可憐的口頭語。    這時大廳里響起了音樂,舞會活躍起來。彼得堡的精華都集中在這里了:兩位公使和他們的外國隨員,他們是由幾個法語說得極好(這當(dāng)然不足為怪)因而備受我們的美女垂青的人組成的;幾位將軍和國家政要;一位英國勛爵,他因經(jīng)濟(jì)事務(wù)來此地旅行因而認(rèn)為沒有必要多說多看,可他那高貴的夫人屬于“blue stocking”階級,曾嚴(yán)厲地迫害拜倫,說起話來一個人抵得上四個人,看人用四只眼睛,如果把長柄眼鏡上的兩片玻璃也:算上的話——鏡片里反映出來的表情比她的眼睛還生動;這里還有五六個淺薄的外交官,他們自費旅行最多只到過列維爾,卻斷言俄羅斯完全是個歐洲國家,說俄羅斯的東西南北他們無不了如指掌,因為他們曾多次到過皇村,甚至到過帕爾戈洛沃。他們從漿得堅硬的領(lǐng)結(jié)上面傲慢地觀察著那些無憂無慮、輕率冒失地縱情娛樂的年輕軍人:他們深信,這些身穿繡金制服的人除了機(jī)械地操練外,什么也不會。在這里,您也會遇到幾個年輕人和臉上紅撲撲的毛頭小伙子,他們當(dāng)中,軍人梳的是鳳頭發(fā)式,文職人員梳的是à la russe,他們謙恭文雅得像古典悲劇里的親信,是不久前才由某個顯赫的親戚推薦到上流社會里來的:他們還來不及認(rèn)識大多數(shù)女士,在邀請不認(rèn)識的女士跳卡德里爾舞或瑪祖卡舞時,害怕遇到那種冷冰冰的可怕目光,遇到這種目光時,他們就會心慌意亂,像病人看到黑色藥水一樣。他們圍在跳瑪祖卡舞的光彩奪目的人周圍,成了一群怯生生的觀眾,吃著冰洪淋,拼命吃著冰淇淋。正在跳舞的男舞伴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十分投入,既不顧惜雙腳,也不顧惜舌頭,他們不知疲倦地跳著,一坐到椅子上便把臉對著女舞伴,笑容可掬,每說一句話便向?qū)Ψ酵度ド钋榈囊黄?,簡而言之,他們極其出色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zé);另一類是中年人,官職顯赫,是社交界功勛卓著的老手。他們舉止莊重,神情高傲,好像是出于對女主人的憐憫和寬容才漫不經(jīng)心地在鑲木地板上滑動,他們只和vis-à-vis的太太談話,當(dāng)他們和女舞伴相遇時,便擺出一個舞步型的姿勢。    然而淑女們……哦!就像所有的舞會一樣,淑女們是這次舞會的名副其實的裝飾品!……有多少閃亮的眼睛和鉆石,多少嫣紅的嘴唇,多少嫣紅的緞帶……她們是大自然的奇跡和時裝鋪的奇跡……迷人的秀足,小巧得驚人的皮鞋,大理石般的雙肩,上等的法國香粉,從暢銷小說中借用的動聽句子,從店鋪里租來的鉆石……是不是這樣,我不知道,但是根據(jù)我的理解,舞會上的女人正是和她們的打扮構(gòu)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特殊的整體;舞會上的女人完全不是閨閣里的女人;和一個女人跳過瑪祖卡舞再去評判她的心靈與智慧,同讀了一位撰稿人的文章再去評判他的見解與感情是完全一樣的。    大廳通往客廳的門旁邊坐著兩位成年淑女,她們手里都拿著帶柄眼鏡,正在和兩三個沒有跳舞的年輕人交談。其中一位就是麗莎維塔·尼古拉耶夫娜。大紅衣裙使她蒼白的面容有了一些生氣,總的說來,她的穿戴很得體。憑著這種優(yōu)越感,她相當(dāng)冷談地回答了走過來彬彬有禮地向她鞠躬的彼喬林。(順便必須指出,穿戴得不得體的女性通??蜌夂蛯捜莸枚?,不過,這絕不是說,她們可以穿戴得不得體。)彼喬林站在麗莎維塔·尼古拉耶夫娜身旁,等她先開口說話,漫不經(jīng)心地看著跳舞的人。這樣過了幾分鐘,她才不得不撕下自己嘴唇上那沉默的封蠟。    昨天我來到五峰城,在城郊馬舒克山下最高的地方租了一處住所:在雷雨天氣里烏云定會垂掛到我的屋頂上。今天早晨五點鐘,我一打開窗門,屋前小花圃里的花香立即迎面事?lián)鋪怼i_滿櫻槐花的樹枝探視著我的窗口,一陣微風(fēng)吹來,有時會把白色的花瓣撒落到我的書桌上。從我屋里看出去,三面景色都非常秀麗。西面,五峰并峙的別什圖山現(xiàn)出一派灰藍(lán)色,仿佛“暴風(fēng)雨后殘留的一朵烏云”;北面,馬舒克山拔地而起,像一頂毛茸茸的波斯帽,把地平線上的這一部分遮住。東面更是山明水秀:我面前的山坡下是一座五彩繽紛、干凈嶄新的小城市;有益于健康的溫泉嘩嘩奔流,操著各種語言的人群熙熙攘攘;而那邊,更遠(yuǎn)些,群山像一座半圓形的露天劇場重重疊疊地聳立著,一座比一座蒼翠,一處比一處迷茫;在最遠(yuǎn)處的天邊,從卡茲別克山到雙峰并峙的厄爾布魯士山綿延著一脈銀鏈似的雪山。居住在這樣的土地上,真叫人心曠神怡啊!一種歡樂的情緒在我全身的血管里涌動。空氣清新涼爽,就像嬰兒的親吻;陽光燦爛,天空蔚藍(lán),人活在這世界上還需要些什么呢?還要那么些情欲、愿望和遺憾干什么?可是時間到了。我該到伊麗莎白溫泉去:據(jù)說凡是來溫泉治病的人,早晨都聚集在那里……    我常常問自己,我為什么要這樣頑固地追求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的愛情呢?我既不想勾引她,也不想娶她為妻。我干嗎像一個女人似的向她賣弄風(fēng)情?維拉愛我大大超過梅麗公爵小姐可能愛我的程度。如果公爵小姐在我心目中是個不可征服的美人兒,那么,也許這種攻克障礙的難度還能使我入迷。可根本不是這么回事!因此,這不是青春年少的年代里那種折磨我們、使我們寢食難安的對愛情的追求,就是這種追求把我們從—個女人身上拋到另一個女人身上,直至找到—個無法忍受我們的女人為止。一種永恒的規(guī)律便開始起作用了——這就是一種真正的無休無止的情欲,這種情欲在數(shù)學(xué)上可以表示為從一個點開始的一條通向空間的線,其中的秘密就在于它是無限長的,它沒有終點,也就是說,這種情欲永遠(yuǎn)沒有滿足的時候。    我這樣煞費苦心到底是為了什么?是因為嫉妒格魯什尼茨基嗎?可憐哪,他根本就不值得我嫉妒?;蛟S是一種難以戰(zhàn)勝的惡劣感情在作怪,這種感情促使我們?nèi)テ茐囊粋€朋友的甜蜜的迷夢,以便在他走投無路來向我們求救的時候,可以沾沾自喜地對他說:    “我的朋友,我也有過這種經(jīng)歷!可是你也看到了,我照樣心安理得地吃飯、睡覺,并且希望臨死的時候不會叫一聲,也不會掉一滴淚!”    真的,去占有一顆年輕的情竇初開的心,那真是無窮的快樂!年輕的心就像一朵鮮花,在第一縷陽光照耀下散發(fā)出醉人的芬芳,應(yīng)該在這個時候摘下它,把它聞個夠,然后扔在路上,總會有人來撿起它的。我覺得身上有一種貪得無厭的欲望,要把人生路上遇到的一切都吞食下去。我只是從個人利害得失的角度來看待別人的痛苦和歡樂,把它們當(dāng)作維持自己精神力量的食糧。我自己再也不會在情欲的影響下變得瘋狂,我的虛榮心受到環(huán)境的抑制,它表現(xiàn)為另一種形式,因為虛榮心說到底無非是一種對權(quán)力的渴望,而我最大的快樂就是讓周圍的一切聽從我的擺布。讓別人對我愛慕、忠誠和敬畏,豈不是擁有權(quán)力的首要標(biāo)志?豈不是權(quán)力的最大勝利?平白無故地造成別人的痛苦和歡樂,豈不是滿足我們自尊心的最甜蜜的食糧?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自尊心得到滿足。如果我覺得普天之下我最優(yōu)秀,我最強(qiáng)大,那我會覺得很幸福;如果所有的人都愛我,那我就會在自己身上找到永不枯竭的愛的泉源。邪惡產(chǎn)生邪惡;第一次遭受痛苦就會使人懂得折磨別人的快樂。邪惡的思想不可能進(jìn)入人的腦子,除非他想把它付諸行動。有人說,思想是一種有機(jī)物:它們一產(chǎn)生就是有形的,這個形就是行動。一個人腦子里的思想越多,他的行動就越多。因此一個天才如果被捆綁在辦公桌上,那么,結(jié)果不是夭折就是發(fā)瘋,就像一個體格強(qiáng)壯的人,如果整天坐著不活動,結(jié)果一定會中風(fēng)死去—樣。    情欲是思想發(fā)展的最初階段,它屬于青春年華的心靈,誰要想一輩子生活在情欲沖動之中,那他肯定是個傻瓜:許多平靜的河流都是從嘩嘩作響的瀑布開始的,卻沒有一條河流直到奔流入海都始終奔騰咆哮,白浪滔天。但這種平靜卻往往是一種偉大力量的標(biāo)志,雖然它是藏而不露的。豐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不允許瘋狂沖動,因為心靈在經(jīng)歷痛苦和歡樂的時候總會保持清醒,理智從事。它知道,要是沒有雷雨,太陽的長期暴曬會把它烤干,它深入體驗自己的生活,撫慰自己,懲罰自己,像對待心愛的孩子一樣。一個人只有處于這種自我認(rèn)識的最高境界,才能領(lǐng)悟神的公正裁判。    ……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前言一八四一年七月十五日,繼普希金之后,俄國保守勢力又殺害了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詩人——萊蒙托夫,當(dāng)時他還未滿二十七歲,已是公認(rèn)的普希金繼承者,俄羅斯第二位大詩人。    萊蒙托夫的創(chuàng)作時期主要發(fā)生在十九世紀(jì)三十年代。這是俄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一八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十二月黨人起義被鎮(zhèn)壓之后,沙皇尼古拉一世進(jìn)—步加強(qiáng)了他的反動統(tǒng)治。他成立了專門鎮(zhèn)壓進(jìn)步活動的第三廳,頒布了書刊檢查條例。進(jìn)步貴族遭到打擊,一切自由思想的表現(xiàn)、抗議沙皇暴政的舉動都遭到鎮(zhèn)壓。整個俄羅斯成了一座監(jiān)獄,到處是死刑、流放、苦役和設(shè)好圈套的殺害。革命運動處于低潮。但是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俄國革命就像—團(tuán)埋藏在地底下的烈火在那里重新生成、醞釀、積聚,新的革命力量在人民內(nèi)部逐漸生長,雖然它還沒有顯露出來,但那不滿,憂憤,試圖反叛、對抗的情緒卻始終是存在著的。萊蒙托夫的創(chuàng)作就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特點。赫爾岑在《論俄國革命思想的發(fā)展》—文中曾說:“他完全屬于我們這一代。當(dāng)時我們都太年輕,沒有能參加十二月十四日的起義。我們被這個偉大的日子所驚醒,所看到的只是死刑與流放,我們?nèi)讨蹨I被迫沉默著,我們學(xué)會了把自己關(guān)起來,與世不往來,孕育著自己的思想——那是什么樣的思想啊!那不是開朗的自由主義、進(jìn)步思想,那是懷疑、否定、充滿憤懣的思想。萊蒙托夫已經(jīng)習(xí)慣了這樣的感情,不能像普希金那樣,在抒情詩的情調(diào)中取得超脫……剛強(qiáng)的陰郁的思想從沒有離開他的頭腦,這種思想滲透了他所有的詩篇。這不是要用詩的花朵來裝飾的那種抽象思想;不是,萊蒙托夫的沉思——是他的詩、他的痛苦、他的力量?!?                                 一    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萊蒙托夫一八一四年十月十五日生于莫斯科。父親尤里·萊蒙托夫生于一個家道中落的貴族家庭,曾在軍中服務(wù),后以上尉軍銜退職,定居在圖拉省克羅波托夫卡村。母親瑪麗亞出身名門斯托雷平家族,但在萊蒙托夫未滿三歲時便已病故。萊蒙托夫由外祖母伊麗莎白撫養(yǎng),童年在外祖母的莊園奔薩省塔爾哈內(nèi)村度過。他從小親眼目睹農(nóng)奴的貧困生活,接觸到俄羅斯民歌、民間舞蹈、民間傳說,聽到不少有關(guān)一八一二年衛(wèi)國戰(zhàn)爭的故事,這對他未來的創(chuàng)作都大有裨益。    一八二七年萊蒙托夫隨外祖母遷居莫斯科,一八二八年進(jìn)莫斯科大學(xué)附設(shè)的貴族寄宿中學(xué)就讀,同年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初期的作品有長詩《切爾克斯人》、《高加索的俘虜》、《海盜》和一些短詩,這些詩作大都帶有模仿和習(xí)作的性質(zhì),基本主題是歌頌自由,但放逐主題、惡魔主題、孤獨和幻滅的主題已開始出現(xiàn)。一八三○年萊蒙托夫考入莫斯科大學(xué)倫理政治系。當(dāng)時莫斯科大學(xué)是全國精神生活的中心,別林斯基、赫爾岑、斯坦凱維奇、奧加遼夫等都曾在這里學(xué)習(xí)。進(jìn)步學(xué)生組成各種小組,熱烈地研究政治、哲學(xué)和文學(xué)問題,這種氣氛對萊蒙托夫無疑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這一時期他寫了長詩《卡勒》、《伊斯梅爾—貝》和《乞丐》、《天使》、《帆》等抒情詩,其中《一八三一年六月十一日》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篇。詩中寫道:    人生這般苦悶,假如沒有斗爭。    我們把往事仔細(xì)回顧,生活里    也認(rèn)不清多少事,當(dāng)年少青春,    人生不會使心靈感覺到欣喜。    我需要行動,希望把每個日子    都能化為不朽的時刻……  ……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當(dāng)代英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5條)

 
 

  •   書很好看,就是字太小紙?zhí)?不適合收藏
  •   寫得一般,您沒看過“當(dāng)代英雄”嗎?蘇聯(lián)小說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所以買了一本。
  •     感覺當(dāng)代英雄是萊蒙托夫自己的忠實自傳,書中Pechorin對生命的困惑,對愛情的麻木,對宿命的信念都可以在作者自身的生活中找到明顯的影子。甚至于作者早已在書中預(yù)言了自己的死亡,年輕的萊蒙托夫死亡的方式、地點甚至對手的身份幾乎是書中Pechorin與Grushnitsky那一幕精彩決斗的翻版。不禁懷疑雙方是否拿著這本書當(dāng)劇本來進(jìn)行的那次決斗,只不過在現(xiàn)實中萊蒙托夫也許還是敬畏生命的,而他的對手則拿著劇本英勇的演了一次Pechorin,萊蒙托夫倒在了自己塑造的情節(jié)之下,英雄落幕
  •     原文地址:http://jackrubbish.com/blog/archives/12431
      
      #酷小說# 余華周國平等等前輩告誡我們要看經(jīng)典著作,然而《紅與黑》等等婆婆媽媽實在難以看完,有些世界名著確實是永恒的經(jīng)典,當(dāng)代作家無法超越,比如《當(dāng)代英雄》,可惜的是《當(dāng)代英雄》在世界名著里很少被提及。
      普希金死于決斗,萊蒙托夫?qū)懥恕对娙酥馈穪砼険羯郴?,進(jìn)步人士把萊蒙托夫看做普希金的繼承人,不巧的是萊蒙托夫也繼承了普希金的死法——決斗。萊蒙托夫?qū)嵲谑莻€酷哥。
      
      俄羅斯文豪多,同樣的苦難的大地,中國的文人多數(shù)是懦夫或者郭mo若那種走狗。
      
      《當(dāng)代英雄》被評價為俄羅斯文學(xué)中的第一部心理小說,還有其它很多特點。這個小說寫的很不一樣,結(jié)構(gòu)很好,可能是因為它由幾個短篇小說(《貝拉》、《馬克西姆·馬克西梅奇》、《塔曼》、《梅麗公爵小姐》、《宿命論者》等)組成的緣故,幾個短篇的組合渾然一體。用后來的概念來說,這是個先鋒小說。
      很酷,很diao,這是我的第一感覺,或者說這個小說裝逼裝出了歷史最高水準(zhǔn)。
      《當(dāng)代英雄》這個長篇小說現(xiàn)在看來依然是酷的一筆雕鑿,很潮很時尚。
      
      長篇小說《當(dāng)代英雄》是萊蒙托夫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他也是偉大的詩人、畫家,為這個我們不熟悉的短命天才點一支蠟燭。
      
      
      
      
      
      詩歌原文
      
      詩人死了,這榮譽(yù)②的俘虜!
      他受盡流言蜚語的中傷,
      胸飲了鉛彈,渴望著復(fù)仇,
      垂下了高傲的頭顱身亡!……
      詩人的這顆心已無法忍受
      那瑣碎的凌辱帶來的恥羞,
      他挺身對抗上流社會的輿論了,
      還是單槍匹馬……被殺害了!
      被殺害了!……而今誰要這嚎哭,
      這空洞無用的恭維的合唱,
      這嘟嘟嚷嚷的無力的剖白!
      命運正作出它的宣判!
      難道不正是你們這伙人
      先磨滅他才氣橫溢的鋒芒,
      然后為了讓自己取樂解悶,
      把他強(qiáng)壓心頭的怒火扇旺?
      好啦,你們可以高興了……
      他已受不了那最后的磨難;
      熄滅了,這盞天才的明燈,
      凋零了,這頂絢麗的花冠。
      兇手①漠然地瞄準(zhǔn)他放槍…,
      此刻連搭救都沒有希望:
      那空虛的心平靜地跳著,
      他手中的槍竟沒有抖顫。
      有什么可怪?……命運把他
      從遠(yuǎn)方拋向我們的祖邦,
      讓他來獵取高官厚祿,
      如同千百個逃亡者那樣。
      他常放肆地蔑視和嘲笑
      這個異國的語言和風(fēng)尚。
      他哪能珍惜我們的榮耀,
      他怎知在這血腥的一瞬,
      對準(zhǔn)了誰舉起手放槍……
      他被殺害了——被墳?zāi)箠Z走
      像那位經(jīng)他用妙筆贊美過的
      不為人知但很可愛的詩人①,
      就是那妒火難熄的犧牲品,
      也像他在無情的手下殞命。
      什么拋卻適情逸趣和純樸友誼,
      他要跨進(jìn)這窒熄幻想和激情的
      妒賢忌能的上流社會的門坎?
      既然他年輕時就已能洞悉人世,
      為什么還同中傷他的小人握手言歡,
      為什么聽信虛情假意和巧語花言?
      他們摘去他先前佩戴的花冠,
      把滿插月桂的荊冠給他戴上,
      但一根根暗藏著的棘針,
      把他好端端的前額刺傷;
      那幫專好嘲笑的愚妄之徒,
      以竊竊的惡語玷污他彌留的時光,
      他死了——空懷著雪恥的遺愿,
      著希望落空后的隱隱懊喪。
      美妙的歌聲從此沉寂了,
      它再也不會到處傳揚,
      詩人的棲身之所陰森而狹小,
      他的嘴角打上了封閉的印章。
      你們這幫以卑鄙著稱的
      先人們不可一世的子孫,
      把受命運奚落的殘存的世族
      用奴才的腳掌恣意蹂躪!
      你們,蜂擁在皇座兩側(cè)的人,.
      扼殺自由、天才、榮耀的劊子手,
      你們藏身在法律的蔭庇下,
      不準(zhǔn)許法庭和真理開口……
      但墮落的寵兒啊,還有一個神的法庭!
      有一位嚴(yán)峻的法官等候著你們,
      他聽不進(jìn)金錢叮當(dāng)?shù)捻懧暎?br />   他早就看穿了你們的勾當(dāng)與禍心。
      到那時你們想中傷也將是枉然,
      惡意誹謗再也救不了你們,
      你們即使傾盡全身的污血,
      也洗不凈詩人正義的血痕!
      [2]
      詩歌注釋
      
      ① 1975年以前的版本有引自法國詩人羅特魯?shù)谋瘎 稖夭伤估返膸仔蓄}詞:
      復(fù)仇啊,國王,要復(fù)仇,
      我俯伏在你的足前,
      求你主持正義,把兇手懲辦,
      好讓他的死刑在未來世代,
      向后人昭示你的公正裁判,
      好讓惡徒們看到前車之鑒。
      現(xiàn)已查明,這不是詩人所引,而是在流傳過程中,好心人為避沙皇耳目而添加的。
     ?、?“榮譽(yù)”俄語是qeCn,不僅指名譽(yù),還可以指人格與尊嚴(yán),這里一語雙關(guān),內(nèi)涵豐富。
     ?、?指殺死普希金的法國?;庶h人丹特士,法國七月革命后,他逃亡到俄國。
     ?、僦钙障=鸬脑婓w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主人公之一連斯基,他在決斗中被奧涅金擊苑斃。
      
      獨立書店:http://ooxx.hk 搖滾電臺:http://ooxx.fm/
      我的夢千尋書社正在制作:http://www.MengQianXun.com/
  •     當(dāng)然,在本書中,“英雄”是指一個時代中的典型形象的刻畫,重點在于其普遍性。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作者或許并不認(rèn)為畢巧林罪大惡極,反而以一個“清醒人”來塑造他,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說的那樣。畢巧林清醒的、理性的考查了當(dāng)代社會人們存在的價值,但并未找到答案,所以就以一種破壞和無所謂的態(tài)度來對待人世,顯得玩世不恭,顯得道德敗壞。
      
      在其他文學(xué)作品中,這樣因為清醒而導(dǎo)致“墮落”的虛無主義者形象也多有出現(xiàn)。加繆的《局外人》中的莫爾索,顯然也是一個明白人,但他在母親葬禮上無動于衷,開槍打死人僅僅因為陽光刺眼了一點,到最后也不尋求懺悔和來生,反而希望在最后行刑之時受到人們的唾罵。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虛無主義分子就更不用多說了,已經(jīng)深入到了取消道德價值判斷(雖然實際上有良心存在),認(rèn)為做什么都無關(guān)緊要因此做什么也都被允許的階段了。這樣看來,這樣一種對于人類理性和道德的明晰的認(rèn)識,一開始必然會導(dǎo)致對其的懷疑,對其目的和價值的嗤笑,從而最終墮入取消絕對性、取消有一個明確標(biāo)準(zhǔn)體系可供依靠的地步。這樣的人,以作惡和無所謂來證明世界相對自己來說是無稽混亂的,大約也可以理解吧。
      
      但是即便是這樣的虛無主義者,內(nèi)心中還是必然有最基本的價值體系存在的,他依舊能判斷得出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不然就不會故意用惡的行為來向外訴說自己對于善惡實在感到“一丘之貉”,我們總可以看到他們無視道德法律,玩弄世人,卻總也看不到他們樂善好施犧牲自己,難道不是嗎?他們明確的明白什么能做什么做了會得到人們的唾棄,但是他們卻還是要這么做,這是一種執(zhí)拗也是一種乖戾,更深層的這是一種抗?fàn)帲徊贿^抗?fàn)幍娘@得過了頭。或許他們所受到的良心的譴責(zé)比之正常人更甚,但在外表上卻顯露出不屑和嘲諷。
  •     首先要說,這個書名翻譯的有問題。原文Герой нашего времени 其中Герой 相當(dāng)于英語的 hero 也可以做 主角的意思
      作者在序言也說了這個意思
      
      我是學(xué)俄語文學(xué)專業(yè)的,專業(yè)課要求看的,暫時程度看不了原文,先看中文的
      
      長大的以后,娛樂的東西太多,古典文學(xué)真的有點看不進(jìn)去,看得很快,但是仔細(xì)一琢磨,不愧是經(jīng)典,真的有味道
      
      先來說說主角畢巧林
      衡量一個人,我已經(jīng)擺脫了先拿善惡的尺子去衡量的簡單時代
      畢巧林肯定是個壞人
      他“玩弄女性” 對朋友也不講義氣
      我覺得他,非常像古龍筆下的 浪子
      但是少了李尋歡對林詩音那樣的癡情
      也少了武俠小說中最重要的俠氣 和 對兄弟的 義氣
      畢巧林 玩弄梅麗小姐 對他的舊情人維拉也就那么回事 ,最后失去她的時候在曠野里慟哭,雖然可憐,但真的-----今天的主題,蛋疼
      
      浪子,一個很有魅力的詞
      一般漂泊在外的人,那叫流浪漢,犀利哥
      可是浪子
      夕陽西下啊,斷腸人在天涯的,呃,不是天涯社區(qū)
      浪子的出身一般都不錯
      李尋歡是什么出身!
      畢巧林也不錯,彼得堡出來的,上流交際圈一聽他名字,都知道他,可見畢巧林起點比較高
      世襲貴族的子弟,啥也不用干就是軍官,級數(shù)還不低,葛魯式尼茨基才是個士官,還在畢巧林面前得瑟他的身份,怪不得畢巧林看不上他
      ,一想他的那個嘴臉就可笑。
      他還年輕,要是好好混,肯定能享受到一般人嫉妒的要死的榮華富貴
      可是他不
      他遠(yuǎn)離了扯淡的彼得堡,來到了當(dāng)時被視為老少邊窮地區(qū)的高加索、伊朗這些地方,放逐自己,走上了自己的蛋疼之路
      所以畢巧林這個浪子,不是俗人,很有魅力
      
      
      浪子不僅有魅力,還很有能力
      浪子就得“浪”
      第一章的貝拉,先利用當(dāng)?shù)孛?,成功的把姑娘搶到自己的房間里
      然后開始征服姑娘,沒有用強(qiáng),人家姑娘是自愿的哦
      這一章節(jié)讓我想起碧血劍的金蛇郎君來
      PS,發(fā)現(xiàn)金庸借用了不少俄羅斯文學(xué)的經(jīng)典橋段,向能學(xué)能用的標(biāo)兵金大俠致敬!
      
      第二章的塔曼
      自己跟蹤走私分子,相當(dāng)刺激
      配合上那洶涌澎湃的景物描寫,我覺得是最好看的一章!
      
      第三章梅麗公爵小姐
      說能追到姑娘就能追到,讓葛魯式尼茨基吐血去吧
      想吸引眾人的注意,成為談話的中心就能成功
      但是不想說話,卻是人群中最寂寞的那一個
      決斗的時候雖然掌握了關(guān)鍵的情報,但是也是非常有膽色的,畢竟那是一個玩命的角色,結(jié)果把葛魯式尼茨基給玩死了
      雖然這一橋段有模仿《葉甫根尼奧涅金》的嫌疑
      
      浪子還很聰明智慧
      聰明在上頭的能力里就有體現(xiàn)
      更難得的是智慧
      有的人很聰明,反應(yīng)很快,思維很敏捷,但,那不是智慧
      第三章有一個人物,畢巧林的一個朋友,就是那個醫(yī)生
      他倆在一起的時候,兩個人分別找個舒服的地方舒服的姿勢坐著躺著,誰也不說話
      因為他倆都是聰明人,一人開口說一句話
      另一個人馬上就明白他要說什么,然后接上
      兩個人的談話不多,但是非常有意思,都非常智慧,那種看透圍繞在他們身邊的庸俗的到底的智慧
      這種對話風(fēng)格被古龍繼承,我們可以經(jīng)常在古龍的書中看到這種對話,三言兩語,但是非常有意思
      
      
      來個轉(zhuǎn)折,這一切的美好的品質(zhì),可惜,被一個爛人所擁有了
      這個爛人爛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當(dāng)當(dāng)當(dāng)-------題目-------他很蛋疼
      
      
      他愛上貝拉,得到貝拉之后,玩了玩,就一點都不放在心上了,貝拉最后慘死,他連一滴眼淚都沒留
      馬克西姆老爺子在他困難的時候,跑來跑去的幫助他,在重逢的時候,特意等他都耽誤了平常最上心的公事,結(jié)果畢巧林幾乎鳥都沒鳥他,傷透了老爺子的心
      在塔曼,他閑的蛋疼,發(fā)現(xiàn)了走私販子(也可見畢巧林的洞察力),本來跟他一點事都沒有,人家貧苦的少女殘疾的孩子走私點東西糊口多不容易,也沒妨礙誰??墒撬唬{人家要告發(fā)人家,結(jié)果讓人家騙到海上,差點沒死。走私販子趕緊風(fēng)緊扯呼了,留下一個殘疾孩子,你叫人家怎么辦
      梅麗公爵小姐那一章是最蛋疼的一章了,本來他和葛魯式尼茨基還是哥們呢。葛魯式尼茨基正在追新來的梅麗。這時候畢巧林的舊情人維拉來了,都嫁人了,他又不老實了。正好維拉和梅麗這兩個女的是朋友,為了名正言順的接近維拉,他對外號稱追梅麗。他一下子把哥們女人搶了,哥們不忿啊,就和他決斗。決斗也不是真決斗,本身想嚇唬一下就完事了,結(jié)果他把假決斗弄成了真決斗。葛魯式尼茨基掛了。維拉也終于決定遠(yuǎn)離這位浪子,忠于自己的丈夫了,悄悄的走了。畢巧林拼命的去追,沒追上,在曠野里像神經(jīng)病一樣的大哭?;厝ッ符愋〗闼镒屗麄z結(jié)婚,畢巧林又蛋疼了,死活不答應(yīng)。
      基本故事就是這么回事了,最后這個蛋疼的人終于死在路上了。
      
      
      畢巧林這個人,用東北話說,就是欠er登的,現(xiàn)在叫蛋疼。按作者的說法就是,當(dāng)時有很多這種蛋疼的年輕人,為什么呢,因為當(dāng)時社會黑暗,但是有想法的年輕人又不想同流合污,這能這么瞎折騰,所以是以小見大,抨擊黑暗的社會。
      其實在讀俄羅斯經(jīng)典文學(xué)的時候,經(jīng)常能看到咱們現(xiàn)在現(xiàn)實的影子,這,就是文學(xué)的不朽和作家的偉大吧。
      
      
      
      還值得一說的就是,小說的結(jié)構(gòu)和心理描寫
      小說分5章,前2章是從別人的眼睛看畢巧林,引起讀者的興趣
      后三張是畢巧林的日記,讓畢巧林自己來說心里話,解釋他所作所為的原因和“心路歷程”
      后三章的心理描寫有些大段的議論兼理性和感情為一體,熔深度和激動為一爐,讓人讀起來非常有共鳴
      
      總而言之,不愧為經(jīng)典,好書一本,還是值得一看的。
      
      
      
      
      
      
      
      
      
      
  •     書摘:
      人的心靈歷史,哪怕是最渺小的心靈歷史,也不見得比整個的歷史來得少一點興味和少一些用處。
      我愛懷疑一切,這種思想傾向并不妨礙性格方面的果決,相反地,就我來說,當(dāng)我還不知道什么在等待我的時候,我永遠(yuǎn)都在更勇敢地前進(jìn),要知道,絕不會發(fā)生比死還壞的事情,而且你又逃不掉死!
      這滿女子的無知和單純跟貴婦的妖艷同樣使人厭倦。
      我準(zhǔn)備去愛全世界,但沒一個人了解我于是我學(xué)會有憎恨。
  •      《當(dāng)代英雄》是19世紀(jì)俄羅斯文學(xué)家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萊蒙托夫一部長篇小說,是世界文學(xué)史上真正的經(jīng)典之作之一。萊蒙托夫在1841年27歲時死于休假后回部隊途中的一場決斗,一如小說主人公畢巧林在去波斯途中毫無目的毫無意義地死在路上,同樣具有悲劇彩。
       小說有四個小故事組成。第一部分《貝拉》,我與上尉馬克西姆·馬克西梅奇去斯塔夫羅波爾途中相遇相識,上尉給我講故事,提及小說主人公格里戈里·亞歷山大羅維奇·畢巧林,引出公爵的小兒子阿扎馬特,公爵的小女兒貝拉,重點講述了畢巧林熱烈追求年輕淳樸的姑娘貝拉并獲取其芳心卻最終給貝拉帶來毀滅的故事。我與馬克西姆·馬克西梅奇在科比分手。第二部分《馬克西姆·馬克西梅奇》,我與馬克西姆·馬克西梅奇在高加索第二次相遇,作為畢巧林的從前指揮官與朋友的馬克西梅奇與冷漠的畢巧林短暫會面。我獲取了畢巧林的私人筆記。筆記分三個部分,即為《塔曼》,講述我(畢巧林)在塔曼居住,碰到以走私營生的小瞎子及“少女---水妖”等人,因好奇而跟蹤、攪亂他們平和自在的生活圈并險些喪命;《公爵小姐梅麗》,畢巧林在皮亞季戈爾斯療養(yǎng)期間出于對格魯什尼茨基的妒忌,同時也是為了間接地接近舊日情人微娜而佯裝追求梅麗公爵小姐,因而遭到格魯什尼茨基的報復(fù)。與格魯什尼茨基決斗并將其殺死,拋棄梅麗公爵小姐,但微娜已悄悄離他而去;《宿命論者》,講述畢巧林與中尉烏里奇對宿命進(jìn)行打賭,烏里奇被意外殺死。
       畢巧林是萊蒙托夫在小說中傾力塑造的人物,這是個典型的“多余人”形象。作為一名青年貴族軍官,他天資聰穎,才智出眾,精力充沛,對由當(dāng)時環(huán)境支配下的那種空虛無聊生活感到失望,但又沒法擺脫,因此苦悶彷徨,甚至玩世不恭。他是一個貌似高尚實則卑鄙的冷酷的利己主義者,一個“不因為善而期待報答,也不因為惡而期待詛咒”,一個永遠(yuǎn)的惋惜著卻沒有憧憬,知道一切,感覺一切,看到一切,憎恨一切、蔑視一切”的“惡魔”,“我在自己身上就感受著這種不知饜足的貪欲,這種要把我的人生途中所遇見的一切都吞噬下去的欲望;我觀察他人的痛苦和歡樂僅僅遵守一個視角:把它們看成是支撐我的精神力量的養(yǎng)料。”“我首選的一件快樂-----讓我周圍的一切屈從于我的意志;去激發(fā)他人對自己的熱愛、忠誠與敬畏----這難道不是權(quán)力的最大勝利與首要標(biāo)志......”他本來很謙遜---人們卻指責(zé)他滑頭,于是他變的城府很深;他覺得自個兒比其他人聰明,-----人家卻把他看得比他們低劣,于是他變成一個易于嫉妒的人;他本來是想愛整個世界的,可是沒有一個人理解他,他便學(xué)會了贈恨;他訴說真情----人們不相信他,于是他開始撒謊欺騙;他認(rèn)為自己懷有崇高的使命,卻又不知道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負(fù),他看到現(xiàn)實中最走運的人胸?zé)o點墨,他們成功的關(guān)鍵是善于耍手腕,于是,“在我心中就萌生了一種絕望----不是那種人們常用手槍槍口去醫(yī)治的絕望,而是一種冷冰冰、軟綿綿的絕望,是以那種客客氣氣溫厚和善的微笑而掩飾著的絕望,我變成了一個精神上的殘疾人?!?br />    可是不可否認(rèn),畢巧林又是一個意志堅強(qiáng)、性情勇敢,智慧剛毅的人,一個擁有高度自覺的自我意識的現(xiàn)代個性,一個冷靜的分析著懷疑著探索著的現(xiàn)代個性。“不論是下雨天,還是大冷天,他可是都能出去打獵的,并且一去都是一整天;被人都凍僵了,累壞了,-----他卻是什么事都沒有......護(hù)窗板上有點敲擊聲,他就會渾身哆嗦,臉色發(fā)青。然而,我卻親眼看到過他單槍匹馬去獵來一頭野豬”;“從生活的風(fēng)暴中,我這人所承受所接納的僅僅是某些思想---而不是任何情感,我這人早就不是靠心靈而是憑頭腦在活著了。我斟酌著、檢視著我自身的激情與行為,均是出自純粹的好奇,而不摻進(jìn)絲毫的同情。在我身上存在著兩個人:一個是在生存這個詞的完全本真的意義上活著,另一個則思考著審視著他”。他是一個在生存的風(fēng)雨中執(zhí)著地搏擊著的水手:他的心靈已習(xí)慣于風(fēng)暴,習(xí)慣于搏斗,而一旦他被拋到岸上,那么,不論綠蔭匝匝的樹林如何引誘他,不論和煦溫存的陽光怎樣沐浴他,他都會覺得寂寞,感到苦悶。
       對于愛情,他深刻剖析自己:我的愛情不曾給任何人帶來幸福,因為我這個人從來沒有為我所愛的人犧牲過什么,我是為我自己,為了自身的享受才去愛的;我貪婪的吞噬著他們的感情,他們的溫柔,他們的快樂與痛苦,一味地去滿足心靈奇怪的欲求----這欲壑也從來沒有被填滿過?!睂τ谪惱蓪2顬槠滟徺I一卷一卷,各式各樣的波斯布料,無所不用而獲其芳心,可四個月后,他便變了心,對她日漸冷淡。貝拉死時,“她的臉上并沒有特別的表情”,“竟然抬起頭笑起來”;對于公爵小姐梅麗,他出于對格魯什尼茨基的嫉妒,或者自身不可饜足的貪欲而費盡心思將其征服,卻無心與之結(jié)婚,以一句“我不愛您”將其拋棄;可是,對于與之青梅竹馬到藕斷絲連的微娜,“她可是這世上我沒有勇氣欺騙的唯一女子”,“對她的記憶將在我的心底而且永遠(yuǎn)不會被污染”,“要是在這會能握住她的手,我情愿為此付出昂貴代價?!碑?dāng)他收到微娜的離別便條時,他像一個瘋子似的跳出房門無情的鞭策已經(jīng)疲憊的馬去追趕而把馬騎死,他試著徒步前行,卻因兩條腿發(fā)軟,一失足跌在濕漉漉的草地上,“像一個嬰兒那樣哭了起來”,他的胸膛就要撕裂開來,他素有的那份那份堅毅與冷靜都像煙一樣消散了,“---只要一分鐘,只要能再見她一分鐘,,與她道別,握握她的手......我祈禱著,詛咒著,痛哭著,狂笑著.....不,什么也不能表達(dá)我的這種焦慮,這份絕望.....在可能永遠(yuǎn)失去她的這一情形中,微娜便在我心目中成為這世間最可貴者----比名譽(yù)比生命比幸福都要寶貴的”.....此種癡情也是可歌可泣啊!
       對于萊蒙托夫為何稱畢巧林為“當(dāng)代英雄”,本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是沒讀出萊蒙托夫有什么所謂的譴責(zé)、批判抑或“辛辣的諷刺”,畢巧林是一幅肖像,但不是某一個人的,它是一個時代,一群人的集體特寫,我們在其身上總能發(fā)現(xiàn)他或她的影子。
       正如阿·托爾斯泰所說,這注定是一部要永遠(yuǎn)不老的書,因為在它剛剛誕生的時候,就灑上了詩的靈水。誠哉斯言,不朽的“當(dāng)代英雄”。
      
  •      看這本書是在文學(xué)老師要求下 “逼不得已”看的,但是看完后,覺得真是一本好書。畢巧林的形象被萊蒙托夫刻畫的如此逼真。
       感覺俄國文學(xué)真的很有特色。我的俄羅斯老師說過這樣的話:“普希金 是我們的一切”然后問我們中國有木有一個這樣的人,我們會說他是我們的一切。 很遺憾 沒有。她說文學(xué)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奧涅金 畢巧林 等等文學(xué)作品中的人物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實中的人,她說因為太重視文學(xué)的作用 他們有時候都不能分辨現(xiàn)實和文學(xué)。
       聽了這些 我深有感觸,想想是的,普希金就是他們的一切,文學(xué)就是他們生活,奧涅金 畢巧林就在他們身邊 。文學(xué)功底不行 不寫了!
  •     節(jié)選自/加斯東,或狂暴的海
      文/柳具足
      2010.08.30-31
      刊載/《中學(xué)生百科-2011年3月寫作》/直到青春繁茂
      
      一年之中,即使讀上兩百本,也不一定有足夠多的好書能排出前十名。有時覺得我所勉強(qiáng)拿出手來推薦的,都不過是人類智慧的殘次品!但今天的成長與青春主題是如此繁茂,難以收手,我早已選定了萊蒙托夫的《當(dāng)代英雄》作為最重磅的好書。
      
      我推薦這本書又因為它是如此容易被忽視,即使此前幾千萬人讀得涕淚滂沱,而你會輕易地繞道而走,一生也不去觸碰它的扉頁。我十次在書店,十次會聽到學(xué)生們在問“《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在哪里?”他們的書單是多么地健康而呆板!
      
      別被《當(dāng)代英雄》的標(biāo)題所蒙蔽,這不是什么老土的說教書,也不要以為經(jīng)典作品不過是塵封的過去,漠視經(jīng)典的人遲早會為經(jīng)典而哭。他說的是公爵夫人們,以及近兩百年前的車臣,不是我們的世界……但萊蒙托夫是一個詩人,詩人總得說點什么,那些具體的角色與名字又有什么要緊?它具有穿透時代的尖刺。要學(xué)會解讀!
      
      “畢巧林聰穎過人,精力充沛,具有不達(dá)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qiáng)意志和敏銳的洞察力。他看到現(xiàn)實中最走運的人胸?zé)o點墨,他們成功的關(guān)鍵是善于耍手腕,于是他感到失望;他想愛整個世界,可是沒有一個人理解他,他便學(xué)會了恨;他說實話,別人不相信,于是開始欺騙;他認(rèn)為自己懷有崇高的使命,卻又不知道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負(fù),因而感到迷茫。他身上蘊藏著無窮的精力,但不知道向何處發(fā)泄……”如果他述說的是青春與抗?fàn)??向人類情感的最深處、最易被矯飾與掩蓋的隱秘之處的挑戰(zhàn)與冒險,不在你這樣的年齡發(fā)起,又要等到什么時候!
      
  •     面目猙獰得像一尊雕像,他的丑陋讓我們?yōu)橹@嘆,我想這種丑到極品的程度不知放到現(xiàn)在的話是否也受到國家保護(hù)!其實是天使還是惡魔也只在轉(zhuǎn)念之間。
  •     這本書我是在上高中的時候讀的,至今經(jīng)常拿出來翻閱一番,感覺翟松年的翻譯(1956年版)就像詩一般,優(yōu)美流暢。后來的譯本,包括翟松年譯、磊然校的,不少地方也屬畫蛇添足。例如主人公的名字,皮卻林,后來偏偏譯成什么畢巧林。作者萊蒙托夫27歲就在決斗中死了。27歲之前能寫下傳世之作,也只有天才吧。
  •     如果說亞瑟是清澈的,于連是孤傲的,那么畢巧林應(yīng)該算得上是不羈。
      
      血緣上他是俄羅斯貴族后裔,生活上與莫斯科上流社會無異,他的靈魂卻永遠(yuǎn)游移在莫斯科晦暗的天空之外。
      
      世俗,世俗。貴族,貴族。沙龍,沙龍。
      
      驕矜的于連以惡制惡。如果沒有愛情孤獨的畢巧林也許會選擇妥協(xié),也許不會。“英雄”用自己的背叛(對俄羅斯貴族以及舊世俗的反叛)回報了愛情。不是纏綿悱惻,依然蕩氣回腸。
      
      世俗的婚姻隔離了兩個相愛的人。曾經(jīng)戀人的丈夫竟然還是一個瘸了的丑八怪,道德虛偽的貴族。毫無疑問,英雄是智慧(狡猾)和勇敢地化身。
      
      不錯,它是勾引了里格夫斯基公爵夫人的女兒,也是維拉老公的遠(yuǎn)親的女兒梅利。只因為想見維拉一面。他毫不掩飾利用了梅利對他的愛情。這種利用在世人眼中又是何其丑陋?!俺舐倍终鎿??!俺舐备@愛的執(zhí)著。
      
      畢巧林因為這“丑陋”得罪了昔日的“朋友”。他們選擇了決斗,此刻的畢巧林又是個頗有情義的騎士。他的智慧那他穩(wěn)操勝券。他也給了格魯什尼斯機(jī)會。只要他一個悔恨的表情一句懺悔的話語都可免于死亡。然而他太無知了。他的愛情是盲目而又無知的。他死的毫無意義!
      
      畢巧林的“丑陋”得罪了莫斯科的貴族世界。水到渠成理所當(dāng)然的被“逐出了”。
      
      寫到這里,得稍微提一下這本書的結(jié)構(gòu)。本書是一部寫心理的小說。結(jié)構(gòu)也別具一格。第一部是以第三人之口敘述的關(guān)于畢巧林被逐到高加索前線之后的狀況。第二部是以日記的形式記錄被逐之前也就是上面敘述的。
      
      車臣前線的畢巧林,不羈,比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無情而真誠。對于女人,他是有魅力的,他搞到了土司的女兒。而土司的女兒死于山民之手。他真摯而且不近人情的沒流一滴淚沒有一絲的悲傷。他使我想到了魏晉名士尤其是嵇康!他與世俗的抗?fàn)幋丝虘?yīng)該是一個高潮。
      
      英雄,當(dāng)代的。不羈,不與世俗為伍。畢巧林,當(dāng)代英雄。
      
      
      萊蒙托夫,天才是也。
      
      車臣前線的畢巧林
  •      最膜拜的外國文學(xué)名著,萊蒙托夫的詩和其他所有外國詩歌一樣,由于翻譯的原因,我永遠(yuǎn)很難讀下去,但是,讀過兩個不同翻譯版本的當(dāng)代英雄,都能讓我這顆很粗糙不敏感的心為之心悸。
       我很喜歡畢巧林,也很恨他。我愛貝拉,也可憐她。翻譯文學(xué),但能感受到情感和文字之美,萊蒙托夫這位偉大而短命的作家,有此小書一本,已是不朽。
  •     最近一直在看俄國小說,前段時間把屠格涅夫的幾本都讀了,挺喜歡。今天讀了萊蒙托夫的《當(dāng)代英雄》,不覺更被吸引了?!懂?dāng)》無論從故事情節(jié),從文學(xué)結(jié)構(gòu),或者從語言,乃至心理上的描寫,都是超過我讀過的屠格涅夫的。屠格涅夫重在表現(xiàn)人物心理反應(yīng)的結(jié)果,而非過程。這點從某些方面是好的,至少我們不用發(fā)很多時間去了解人物是怎么想的,心急的讀者大概只要知道事情的結(jié)果如何就可以了。然而少了人物的心理過程,總覺得人物變單薄了,仿佛少了人性一般,總覺得人物離我們遠(yuǎn)了,有了距離感。萊蒙托夫筆下的人物就不這樣了,作者是花大量的筆墨在人物心理上了。而且覺得從作者的角度去寫還不夠,在后半部分還以主人公或者旁觀者的形式描述了故事,讀者可以看到彼喬林后面的日記更精彩。
      
      另外,作為詩人,萊蒙托夫的語言是很美的,他對于景物的描寫比屠格涅夫更宏偉,不過屠是比較能夠注意到用景物來烘托人物的性格色彩以及心理過程的,這大概也彌補(bǔ)了他很少進(jìn)行心理描寫所帶來的不足。萊蒙托夫還喜歡在文中加上自己的看法,大多是一些人生經(jīng)驗所提煉出的哲理性篇章,有不少段落我都抄下來了。
      
      彼喬林大概是俄國第一個“多余的人”,之前在屠格涅夫的讀后感有涉及此,在此就不再累贅了,只說說讀的過程中對一些細(xì)節(jié)的感受。
      
      小說前一部分有不少對于當(dāng)時俄國社會社交界的描述,讀來覺得很精彩,而且還時不時因此想到當(dāng)今的娛樂界。你看,那些小姐夫人公子男爵因為無聊,因為自尊,因為榮譽(yù),在社交界里面遵循了種種潛規(guī)則,用盡手腕,利用別人的名聲來提高自己的身位。備受追捧的女人就像今天的時尚一樣,總會有些同類在不久之后就會取代了它們。它們從來就不是常青。社交圈中多的是那些輕浮不負(fù)責(zé)任的人,他們以自己能夠?qū)e人加以戲謔,嘲諷,或者能夠博得社交寵兒的眷愛而欣喜萬千,并且利用她們來提高自己的身價。就像彼喬林對于麗莎的追求一樣。這是不是挺像今天的利用名人來為自己“搏出位”?
      
      小說對于愛情的敘說也十分的深刻。比如,仇恨本身比冷漠更接近愛情;財富畢竟比貧窮接近幸福;比如對情人的印象最初是淡淡的,但是分離后在腦海里反復(fù)出現(xiàn),漸漸加深,以此本來并不深愛的女子竟占據(jù)了自己的心;再如維拉對于彼喬林的愛,她看透了他,她知道他否定一切,從不把他們的愛看成人生中有意義的事情,然而她還是一如既往的愛他,愿意為她犧牲;再比如這樣的話:誰很快被人喜歡,誰就很快被人遺忘。
      
      小說對于馬克西姆這個人物的刻畫也非常典型。馬克西姆是個很善良的人,他看這個世界的時候,眼里始終蒙著一層溫情脈脈的薄紗,他愛著彼喬林,把那段相處的時間看成是生命中深刻的一段,他認(rèn)為他們一起經(jīng)歷了一些,彼此就互相信任,成為極好極親密的朋友了。然而彼喬林后來的冷淡撕裂了他那層溫情脈脈的薄紗?;蛟S他之后還能重新縫補(bǔ),然而作者感慨說,像他這樣年紀(jì)的人,該經(jīng)歷的都經(jīng)歷了,再沒什么新鮮的憧憬了,他究竟能拿什么希望去填補(bǔ)他那受傷的善良的心呢?
      是啊,隨著我們漸漸成長,我們看這個世界的眼光變得越來越銳利,越來越現(xiàn)實。我們不那么純真了,不那么容易相信了,我們很多時候就想彼喬林一樣,否定一切,什么都變得虛無。這個仿佛是隨著年齡遞增的。我們看到的罪惡越多,沉淀下來的惡和鄙夷也就越多。我們那僅存的一點點善和相信終究在某一天被消磨殆盡,到了那天、、、到了那天我們會成為什么樣的呢?像彼喬林嗎?
      
      彼喬林是個不安于命運的英雄。我們讀讀他最后的那日記就知道了:我是不可能安于這種命運的!我就像一個生長在海盜船上的水手,心靈已經(jīng)習(xí)慣于同風(fēng)暴搏斗,在戰(zhàn)斗中出生入死、、、
      看到這些,我們大概可以原諒在那樣的一個時代,他無法伸展,只能在那樣狹隘的環(huán)境中,過著追生夢死,虛無的日子了。
      
      
      
      
  •     這么少的人讀這本書,我真感到惋惜,這是千年不朽的經(jīng)典,這是天才的杰作,這是人類中的精靈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我希望以后重讀他。
  •     彼喬林是萊蒙托夫的一面鏡子,而我在彼喬林身上看到了我自己。彼喬林所尋找的正是我所尋找的,也許結(jié)局會是一樣——窮盡充沛的精力和才識四處尋找,最后將無果的憤恨傾撒于對世界的戲虐、對人生的諷刺和永無終止的無謂爭斗中。難道真如他所信奉的,宿命?!
  •     這么好的作品沒人評論嗎?
      
      我欣賞作品里那個年輕軍官,他無疑是一個英雄,雖然他沒有做什么大事情。
      
      孤獨的死去,美女的留戀看都不看一眼,這種精神境界實在是穿越時空。
      
      何況作者自己也是個同樣這么酷的人。
      
      萊蒙托夫,你欣賞普希金,但我更欣賞你。
  •     我是一個多余的人。這么說并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大學(xué)讀的是最無用的——哲學(xué)。并且,我晃蕩了四年,在大學(xué)圖書館里別人看口譯,看政治,我則趴在那里看東山魁夷的畫冊和榮格心理學(xué)。臨近畢業(yè),我也沒找到工作,卻莫名其妙開始上網(wǎng),寫博客?,F(xiàn)在我工作三年了,干了三年老師的行當(dāng),“毀人不倦”,沒有創(chuàng)造出驕人的成績,只有不斷出各種狀況。和我不拘小節(jié)的性格很有關(guān)系,我和領(lǐng)導(dǎo)總是格格不入(其實和一大部分人都是格格不入),日子飄飄蕩蕩,留下的日記恍恍忽忽,迷迷離離,整理不出一個頭緒,其中三分之一是詩——不過都在前半部分?,F(xiàn)在我連詩歌都寫不出,于是也就更多余了。
      這個時候,我想起了畢巧林,雖然我不是他,也不像他,但我想來想去, 也就對他“心有戚戚焉”。
      畢巧林,萊蒙托夫筆下的“當(dāng)代英雄”。卻并不是什么萬眾擁戴的英雄,而是一個徹底失敗的社會另類,一個名聲狼藉的亡命之徒。他本出身名門,可偏偏糟踐自己,放著好好的榮華富貴不要,卻浪跡江湖,劍走天涯。他追求理想,和心中崇高美好的東西,卻怎么也追不到。他憑著自己的勇武和智慧與別人戰(zhàn)斗,卻在戰(zhàn)勝之后一再感覺到空虛;他追求愛情,卻成為愛情的叛徒。憑自己天生的氣質(zhì)和魅力吸引了許多癡情女,可是最后卻總是負(fù)心地離去,在他看來,無論是高貴的婦女還是單純無知的鄉(xiāng)村姑娘,都令他厭倦疲憊。在這個世上,似乎已經(jīng)失去了值得他為之孜孜追求的價值。人們無不追名逐利,或者愚不可及,愛情則過于廉價,過于單薄,沒能拯救他的靈魂。要他成為一個紳士,過上一種平凡幸福的生活,他寧可選擇死。事實上,他也如此做了。他是一個自戀的人,自戀到會欣賞自己的毀滅。他所選擇的每一步都是在挑戰(zhàn)死神,挑戰(zhàn)毀滅……
      畢巧林其實亦是一個孤獨者,即使對待與自己最親近的人——馬克西姆,他也從不以為意。他只是在需要時對他傾訴,而一旦踏上自己的征途,他就把朋友扔在腦后。
      漸漸地,他變得宿命了。孤獨中,唯有那折磨著他敏感尖銳的性格,令他無法擺脫煎熬的命運。他一生注定了居無定所,不得好死。最后他宿命似的預(yù)知了自己的死期。他并不是被自己的敵人所殺,也不是被情人所殺,更不是死于瘟疫疾病。而是在與他毫無關(guān)系的一場決斗中,被失魂落魄的外族人刺于無意之中。這個結(jié)局令人愕然,亦令人心酸。第一次,宿命感如此深地侵入我心中,從畢巧林身上,我忽然感到了一種震撼的力量。他是社會這個龐大肌體之中一個有思想的細(xì)胞,他想憑借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存在,他想證明人可以有異于他人規(guī)范的活法,他希望以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世界……如果不是從成就和榮譽(yù)這些普遍價值來看,他確實是一個“英雄”,一個敢于對世俗說不、敢于拋棄傳統(tǒng)價值觀,追求個人價值的勇士。雖然他失敗了,名譽(yù)掃地,但無疑他是這個時代最閃亮的人物之一,就像流星劃破寂寞夜空。世上若少了這樣的人,世界也就無趣得很了。人人都按照既定的社會規(guī)范行事,一輩子都活在毫無創(chuàng)造性的框框里,這豈不無聊?王小波說,如果那樣,人活著和豬圈里豬有什么不同?所以多虧有畢巧林,在我自我懷疑的時刻,也能找個寄托。我身邊沒有畢巧林,但有充滿理想,對人類充滿愛和關(guān)懷的朋友,這些人也在改變世界,我很敬佩他們。但是,我不能對他們說,我其實是一個悲觀、冷漠、不負(fù)責(zé)任的人。因為他們關(guān)心我,會為我擔(dān)心。
      我是個“多余的人”??晌也⒉皇怯⑿?。英雄是勇敢的,我離那還很遠(yuǎn),我總是在妥協(xié)。這就離“懦夫”不遠(yuǎn)了。盡管不斷把自己邊緣化,可我始終在乎周圍人的看法。所以我必須承認(rèn)我不僅是個多余的人,還是一個虛偽的人。
      
      
  •      看了這本書,覺得很棒。文筆很清麗、洗練。映像很深的是描寫俄羅斯的雪山的部分,簡直能看其字而見其景,令人有一種立刻奔往那里的沖動。作者寫早晨的空氣,”就像嬰兒的吻一般”。多貼切啊。
  •     這是高中時看過的為數(shù)不多的精彩小說之一,影響之大,至今不息,大學(xué)里不光重新翻閱,從此也喜歡上了俄國小說那感傷大氣的文風(fēng)."在俄羅斯的廣闊的原野, 像急流,馳過了敵人的鐵騎. 幽暗的草原躺在深沉的夢里, 土地上繚繞著血腥的熱氣."從此,詩意的人生開始學(xué)會去追尋愛與美.
  •     本書是筆者10年前閱讀的作品。當(dāng)時曾讀過好幾部西方文學(xué)作品,惟有這一部令人印象深刻。如今再讀,雖然故事內(nèi)容已如初讀一般,但始終是找回了那樣一種感覺。
      
      每次惦念起這部作品的時候,腦中總也想著主人公所出沒的地方——茫茫的草灘、木屋、以及高原的景色,彼喬林騎在馬上,最后被人告知已經(jīng)死于遠(yuǎn)方的景象……
      
      “當(dāng)代英雄”這一標(biāo)題在筆者看來,并非是一種諷刺。在一個沉湎于各種定論的社會(也如同我們的社會),主人公因為性格的驅(qū)使走了出來,追逐自由以及迷茫的未知……再加上萊蒙托夫的筆法精準(zhǔn)有致,看似不經(jīng)意的寫法中卻流露出了雋永與永恒的風(fēng)波——這往往勾起了我們的暢想(也許只有我),為一種豁達(dá)而又空曠的氣息而感到迷醉……
      
      總的來說,本書是難以評判的一本書,因為單單從一個個故事里幾乎找不出什么,在讀完全書的時候,才能發(fā)現(xiàn)由作者賦予的那種獨特魅力,令人感傷而又對未來充滿了不一樣的憧憬。這是一種相當(dāng)復(fù)雜的情感——就如同彼喬林自身所說,雖也希冀過著舒坦的日子,但骨子里卻不愿去平穩(wěn)地度過人生——在“宿命論”的篇章中,更能反映出主人公性格中根深蒂固的東西,雖然強(qiáng)調(diào)理性,但卻更愿意追隨激情與直感……
      
      我自己并不贊同本書簡介中的說法。雖然萊蒙托夫本人也說“彼喬林是一個典型”。但卻比可能寓意的同時代人的身上更多了深邃與沖勁,或者說,預(yù)料到被時代氣息之網(wǎng)所捕捉的破網(wǎng)之魚。主人公儼然是個先鋒形象,雖然他并不指出明確的方向,但卻已然預(yù)料到了自身的處境。
      
      《當(dāng)代英雄》理應(yīng)獻(xiàn)給我們這個時代的叛逃者,一顆顆毫無顧忌、卻閃動著萬分璀璨之光的點點孤星。
  •   過于尊崇理性的結(jié)果。背棄了人性中的非理性部分,也就是令人性殘缺,最終喪失了為人的資格。
  •   最終喪失了為人的資格。。。。。。。。。贊
  •   所謂人間失格么^ω^
  •   誠哉斯言,不朽的“當(dāng)代英雄”!
  •   真巧 我也是老師讓看的
  •   想問問:到幾年級時有能力看原著???
  •   樓主能講講怎么個好看法么?看了一下午感覺很悶啊,就個別句子和段落還有點感覺,難道不是原文就看不出來原文的美感來么?
  •   樓主也是09級的嗎?
  •   我是10級的
  •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310080/
    其實這個系列的書其實都還不錯...
    當(dāng)時也是別人推薦的<當(dāng)代英雄>, 確實是本好書.
  •   找來看看~~
  •   第一個“多余人”的形象應(yīng)該是普希金創(chuàng)造的“葉甫蓋尼 奧涅金”
  •   頂LS。
  •   好書,短小精煉~~~~
    讀起來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   何必惋惜呢,人與書如有緣,總有相遇的一天。
  •   我們都很虛偽的呀。
    唉,我越來越“局外人”了。
  •   我覺得在工作中虛偽在所難免。關(guān)鍵是對誰虛偽,對和自己不相干的其實也無所謂,對自己的朋友,則要坦誠。
  •   在社會中,每個人都很自然的給自己帶上面具,不過最重要的是懂得給自己的心靈留下空間,推薦克里希那穆提的《人生不可不想的事》
  •   我不僅是個多余的人還是個被忽視的人,在家庭是一個不被需要的人,但我自己卻格外珍惜自己,我為自己活著既然別人不需要我,我很喜歡你說的多余的人和虛偽的人,所有的人都是,只是他們不承認(rèn)或不敢承認(rèn)。
  •   能夠珍惜自己的人,就是美好的人,因為你為自己活著。
  •   真好
    深深的愛自己吧
    不管你是怎么樣的人
  •   其實,翻譯成當(dāng)代英雄并不恰當(dāng),就如譯者草嬰本人所言,這個“英雄”還有“時髦人物”、“風(fēng)流人物”之意,不過是大家對早已通行的譯法都早已習(xí)慣?!暗牵也荒軐λ麄冋f,我其實是一個悲觀、冷漠、不負(fù)責(zé)任的人。因為他們關(guān)心我,會為我擔(dān)心?!边@句話其實是很多人的寫照。
  •   四年之后再看這篇,“英雄”確實多了幾分調(diào)侃的意味。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把自己看輕一些就好。
  •   從電影《冬之心》逛到這里,看了文章的頭和尾,說的真實:)
    不看中間部分是打算看看這本小說咯~
    電影頗為觸人,總之別丟失掉愛的能力嘍!
  •   謝謝
    去看書吧
  •   一切看開就好,百年后,一切幽怨化作塵
  •   呵呵,樓主,我看你寫的特別有感觸。
    我學(xué)的專業(yè)也不實用,是中文。我不喜歡當(dāng)記者應(yīng)酬,家里也沒關(guān)系讓我進(jìn)電視臺,老師考試我又錯過了,呵呵,于是在外面晃蕩了很久,今年是第三年了,覺得時間過很快,而自己的成長比較慢??上驳氖?,我終還是得到了一點自己想要的東西,起碼找到了一點自我。
    我內(nèi)心是有抱負(fù)的,即使現(xiàn)在依然如此。不想做老師,是因為自己的性格還不完善,不想自己的學(xué)生像當(dāng)初的自己一樣被人耽誤。公務(wù)員就是一眼望到底的生活,更何況我是個女的,仕途不會有太多空間?,F(xiàn)實又哪里會讓我這么挑三揀四,我也深知社會的殘酷生活的不易,可同樣我也告訴自己,假如沒有熱情,假如我的內(nèi)心是一潭死水,那我也是同樣痛苦的。
    現(xiàn)在依然彷徨,但也奮斗著,我想我活著的意義在于希望,而希望存在于我不斷的努力當(dāng)中,即使這種希望是虛幻的,那作為存在的意義,這種希望也必須存在。哎呀,我開始咬文嚼字了。呵呵。
    這本書上課的時候老師給了幾個片段,當(dāng)時覺得就心理描寫,對女性心理的把握,這個作家相當(dāng)成功。男性可以把它當(dāng)泡妞寶典,女性可以當(dāng)做防渣男寶典。
    樓主經(jīng)過這么多年,大概也成長了,沉穩(wěn)了,但是切勿失去那份內(nèi)心的美好。有些東西在成長的過程,可能必須舍棄,但是如果內(nèi)心的領(lǐng)土都淪陷了,那就沒有自我了。
  •   另外,想告訴樓主,按照我喜歡倚老賣老和嘮叨的特長,教師還是很適合我的。我也喜歡拯救全人類,哈哈?,F(xiàn)在覺得去應(yīng)付孩子們,夠本事了。
    希望明年能站在講臺上,呵呵。
    我望了一眼窗外,陽光很好,明天開始降溫,可是我的心情如這明媚的陽光一樣,我等待你很久了,明媚。
  •   to@轉(zhuǎn)圈不嫌頭暈 08年之后我就不做老師了。(這是我的體會,不適用于你哦)我感覺很好,這兩年我一直在尋找自我(人生30才開始,所以你還很年輕)。關(guān)于教育,我啰嗦兩句,因為正好在讀一本與教育有關(guān)的書《如何訓(xùn)練一只兔子》,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啟發(fā)就是:讓一只兔子成為一只兔子,這就是成功的教育。如果我現(xiàn)在再去做老師,我會讓學(xué)生學(xué)會“做自己”。
  •   樓主,不知道怎么@,呵呵,我以前一直比較關(guān)注教育事業(yè),這也是想做老師的原因。
    尋找自我,大概是一生的命題。不過你說人生30才開始,這點我有些困惑。因為這是一個急躁的時代,我總是著急超越別人,擔(dān)憂被別人超越,我是叢林法則的信仰者,并還是矛盾著的。我總是擔(dān)憂30后我就定形了,見笑。
  •   或許你們從他身上是看出了什么,但我只知道虛偽而又以傷害別人為樂的人就是最令我深惡痛絕的。貝拉、梅麗、葛魯西尼茨,我都絕對忘不掉。畢巧林有什么資格得到關(guān)注和體諒呢?他創(chuàng)造了什么、革新了什么?我們憑什么斷定他在思想上高別人一等?分明書中對其他人的思想就沒有對等篇幅的描繪,根本就無從得知,而若僅從行為上來看,畢巧林的行為更是沒有值得稱道或是超越常人的地方。
  •   我也對這個比喻印象深刻
  •   《當(dāng)代英雄》理應(yīng)獻(xiàn)給我們這個時代的叛逃者,一顆顆毫無顧忌、卻閃動著萬分璀璨之光的點點孤星。
    說的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