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銅器鑒賞圖典

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上海辭書  作者:彭適凡主編  頁數(shù):29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萬件國寶,濃縮璀璨中華文明;萬張圖片,練就鑒寶火眼金睛。中國最權(quán)威文物專家為您解疑釋惑?!吨袊奈镨b賞大系》是文物收藏、鑒賞的權(quán)威教科書! 叢書包括陶瓷、書法、繪畫、青銅器、玉器、工藝品、服飾造型、金銀器等八大類。本書為青銅器卷。本書以歷史朝代為主線,以青銅器文物為載體,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中國各個朝代的青銅器發(fā)展軌跡,提煉總結(jié)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青銅器文化發(fā)展的特色及其特殊內(nèi)涵。

作者簡介

彭適凡,1937年1月19日出生于江西樂安。1960年畢業(yè)于江西師范學院歷史系,后從事文物考古和博物館工作。1984年起至1998年任江西省博物館館長兼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1987年晉升為研究員,并兼任江西師范大學、廈門大學歷史學系教授?,F(xiàn)任江西省博物館名譽館長、《南方文物》

書籍目錄

導論第一章 銅石并用時代 新石器時代晚期(公元前4600年-公元前2000年) 第一節(jié) 冶銅技術(shù)在文明前夜的萌生 第二節(jié) 文明曙光照耀下的冶銅技術(shù)第二章 向青銅時代邁進 夏代(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7世紀) 第一節(jié) 二里頭遺址的發(fā)現(xiàn) 第二節(jié) 步入文明社會的標志——青銅器 第三節(jié) 從“器以藏禮”到“食酒并重” 第四節(jié) 青銅工藝的進步第三章 青銅藝術(shù)的初步發(fā)展 商代早、中期(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3世紀) 第一節(jié) 青銅器品類的劇增 第二節(jié) 源自現(xiàn)實生活的裝飾 第三節(jié) 重酒禮制初步形成 第四節(jié) 商朝管轄的青銅鑄造業(yè)第四章 青銅藝術(shù)的鼎盛輝煌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1世紀) 第一節(jié) 品類繁多的青銅器 第二節(jié) 繁縟富麗的紋飾 第三節(jié) “重酒”禮制的完善 第四節(jié) 記事體銘文的出現(xiàn) 第五節(jié) 高超的鑄造工藝第五章 青銅藝術(shù)的急遽轉(zhuǎn)型 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公元前11世紀末-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 第一節(jié) 酒器的衰落與重食禮制的形成 第二節(jié) 禮器基本組合與列鼎制度  第三節(jié) 回歸自然的紋飾 第四節(jié) 鴻篇巨制的青銅銘刻 第六章 青銅藝術(shù)的百花齊放 春秋中晚期至戰(zhàn)國(公元前7世紀下半葉-公元前221年) 第一節(jié) 具有強烈地域特征的各國青銅器 第二節(jié) 禮器向?qū)嵱闷鬓D(zhuǎn)化 第三節(jié) 以現(xiàn)實為主題的紋飾 第四節(jié) 秀麗的銘刻 第五節(jié) 高超嫻熟的鑄造和裝飾工藝 第六節(jié) 冶鐵技術(shù)的產(chǎn)生與鐵器的使用 第七章 青銅藝術(shù)的璀璨余輝 秦、西漢、東漢(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第一節(jié) 官營與私營青銅鑄造業(yè) 第二節(jié) 貼近平民的實用器占據(jù)主導地位 第三節(jié) 拙樸渾厚之美 第四節(jié) 青銅鑄造工藝的創(chuàng)新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編輯推薦

《中國青銅器鑒賞圖典》內(nèi)容豐實:陶瓷、書法、繪畫、青銅器、玉器、工藝品、服飾造型、金銀器等八大類,全系列精選國寶極文物為您收藏必讀,一萬幅圖片匯集,以物證史,展示中華文明藝術(shù)成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青銅器鑒賞圖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都要看看
  •   圖片質(zhì)量不夠高,印刷效果也不是特別好~
  •   這套書的其他幾本是在當當網(wǎng)上買的,印刷質(zhì)量比這本好多了。另外,配送費竟然是18元,要不是當當網(wǎng)這本書缺貨,真的不想在這里買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