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上海古籍 作者:何忠禮 頁數(shù):497 字數(shù):444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古代史史料學(增訂本)》作為《浙江大學人文學術叢書》的一種,2004年7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大概由于印數(shù)較少的緣故,不到一年時間,各地書店就已經售罄。后來,一些同事和學生便直接向筆者來要。雖然我事先買了150本,得以應付了一些時候,但迄今已所剩無幾,終究難以滿足各方之需。前些年,有學者鑒于本書已在某些高等學校歷史系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使用,反映良好,故建議我是否可以申請教育部的國家出版基金,正式作為高等學校教材重新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輯部也希望我將本書增訂后再版。對于第一個建議,好意是領受了,但本人對申請獎項、課題、出版基金之類,總嫌手續(xù)繁瑣,一直望而怯步,不敢問津。對于第二個建議,雖然覺得甚好,但限于我筆債尚多,先得還清再說,故出增訂本的事也就遲遲沒有進行。
作者簡介
何忠禮,1938年生,浙江紹興人。1962年畢業(yè)于杭州大學歷史系,1978年師從著名宋史專家陳樂素、徐規(guī)教授攻讀宋代史研究生。畢業(yè)后留系從事中國古代史、宋史、中國古代史史料學、中國選舉制度史等學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后任浙江省中國古代史童點學科帶頭人、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外國人研究員、廣島大學文學部非常勤講師等。其著作有《宋史選舉志補正》、《南宋史稿》(政治、軍事部分)、《南宋政治史》、《中國古代史史料學》、《科舉和宋代社會》、《宋代政治史》等及譯著、校點類著作多種。此外,還在中外著名學刊發(fā)表過論文百余篇。其論著曾多次獲得省、市、校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F(xiàn)任杭州市社會科學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
書籍目錄
緒論
第一編 中國古代史主要史料介紹
第一章 先秦史史料
第二章 秦漢史史料
第三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史史料
第四章 隋唐五代十國史史料
第五章 宋史史料
第六章 遼金西夏史史料
第七章 元史史料
第八章 明史史料
第九章 清史史料
第十章 各類地方志書中的史料
第十一章 類書和《十通》中的史料
第二編 史料的鑒別和利用
第一章 鑒別史料,正其訛誤
第二章 應用版本學知識以正誤
第三章 應用??睂W知識以正誤
第四章 應用訓詁學、年代學知識以正誤
第五章 應用避諱學知識以正誤
第六章 史料的檢索和利用
附錄:
一、歷代帝王世系名諱表
二、書名索引
三、主要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ㄒ唬┌纯讨鞣诸悺 ?.官刻本 歷代政府機構所刻印的書,統(tǒng)稱為官刻本。五代有國子監(jiān)刻本,簡稱監(jiān)本。如馮道等提議刻印的《九經》和《五經文字》、《九經字樣》,都由國子監(jiān)負責雕版印行。宋代在中央有監(jiān)本,崇文院(秘書省)本,刑部、大理寺、進奏院、戶部度支、編敕所,詳定一司敕令所、太史局、印經院本。地方有漕司(轉運司)本、提刑司本、安撫司本、茶鹽司本、公使庫本、府州縣學本等。金朝也有國子監(jiān)本,秘書監(jiān)本,府州縣學本。元滅南宋,將杭州、江南、江西、福建等地的舊雕版如《資治通鑒》等運往大都,國家設立的興文署既刻印新書,也將舊版重印,故元朝早期的版本,有不少實在也是宋版(參見《中國印刷史》第一章《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與發(fā)展》)。此外,還有監(jiān)本及各行省奉旨刊行的刻本。中國自明代以降,印刷術雖有雕版、活字等多種形式,但直至清末,雕版印刷仍占有很大比例。明代官刻本眾多,監(jiān)本就有南監(jiān)本(雕印地在南京)和北監(jiān)本(雕印地在北京)之分。各省府縣地方政府和學校都有刻本。由司禮監(jiān)掌管的內府刻本即經廠本,以印刷精良著稱。南京和北京的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中央機構也刻印書籍,人稱部院本。清代官刻本中最著名者為武英殿本,簡稱殿本,以數(shù)量多,質量好而廣為人知。除傳統(tǒng)的內府本、監(jiān)本、府州縣學本外,清后期還在各省建立了官方出版機構,稱為書局,由它們所刊印的書籍,人稱局本?! ?.私刻本 歷代私人和書坊(或稱經鋪、書籍鋪)刻印的書,統(tǒng)稱私刻本。其中,以刻印自己的、祖先的或師友的著作為主,以傳文獻、傳家學或為光宗耀祖、流芳百世而不以營利為目的之刻本,稱家刻本或家塾本。張之洞說:“刻書必須延聘通人,珍擇秘籍,詳校精雕,其書終古不廢,則刻書之人,終古不泯?!保◤堉矗骸稌看饐栄a正·勸刻書說》)道出了許多人刻書的目的,但要做到所謂“詳校精雕”,卻未必都能做到。書坊刻印的書稱坊刻本、坊本、書坊本、書棚本,其刻印目的當然是為了牟利。此外,還有藩王府刻本、書院刻本和寺廟刻本,似乎應歸屬于私刻本之列?! 〖铱瘫驹谔啤⑽宕鹨呀洿嬖?,如前面提到的前蜀宰相毋昭裔雕版刊行的《文選》,就屬于家刻本。坊刻本的歷史同樣悠久,如后周廣順三年(953年)八月敕:“每年歷日,須候本司再造算奏定,方得雕印,本司不得衷私示外。如違,準律科罪?!保ā段宕鷷肪硪灰弧峨s錄》)這種民間雕印的歷日,當系坊刻本無疑。至兩宋,隨著學術文化的繁榮,私人刻書亦大盛,陸游之子陸子通在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所刻印的《渭南文集》,可以說是一部十分有代表性的家刻本。書坊尤其以開封府、杭州(臨安府)、建康府、福州、建寧府、成都府、眉州等地最為集中。今天開封府可考的書坊有大相國寺東榮六郎家與集賢堂兩家。杭州的書坊,當以臨安府棚北睦親坊陳宅書籍鋪、太廟前尹家書籍鋪、張官人諸史子文籍鋪最為著名,前述開封榮六郎家書鋪也在靖康之變以后遷往臨安府繼業(yè)。建寧府更是書坊林立,書籍產量高,行銷全國乃至日本。元代知識分子地位低下,文化知識不受重視,書坊相應衰落。進入明、清兩朝,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書坊重新獲得生機,數(shù)量多,規(guī)模大,其所刻書籍已成為大宗商品?! ?/pre>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史史料學(增訂本)》為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何忠禮所著。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主要介紹自先秦至清代的各類史書,以及各種雖不是史書,但保存了很多歷史資料的書籍和文字材料。下編介紹史料致誤的情況,以及如何運用版本目錄、標點校勘、年代避諱、聲韻訓詁等知識來檢索史書,鑒別和利用史料。本書既有知識性,又有實用性,很適合大學生研究生使用,也適合一般讀者閱讀使用。原書曾于2004年由本社出版,是"浙江大學人文學術叢書"的一種。出版后市場反應良好,曾在某些高等學校歷史系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原書早已售罄。今由作者對本書做了修訂,質量有進一步提高。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