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獻學

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上海古籍  作者:張舜徽  頁數(shù):18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張舜徽的《中國文獻學》把傳統(tǒng)的歷史文獻學從偏狹的領域中解放出來,拆除了“文獻學”與“史學”森嚴的壁壘,恢復了漢唐歷史文獻學“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宏旨;他以登高一呼、學者認同的魅力,《中國文獻學》帶領廣大學界同仁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歷史文獻學的基業(yè),把歷史文獻學發(fā)展到新的階段。

書籍目錄

導讀:張舜徽與《中國文獻學》前言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文獻學的范圍和任務
第二章 記錄古代文獻的材料
第三章 記錄古代文獻的書籍
第四章 古代文獻的散亡(上)
第五章 古代文獻的散亡(下)
第二編 古代文獻的基本情況
第一章 著作、編述、抄纂三者的區(qū)別
第二章 編述的體例
第三章 寫作的模仿
第四章 寫作的偽托
第五章 寫作的類輯
第三編 整理古代文獻的基礎知識之一——版本
第一章 何謂版本?何時開始講究版本?
第二章 雕版印書,當溯源于石經
第三章 雕版印書以前的古寫本
第四章 刻本書的源流
第五章 宋、金、元、明刻本的不可盡據(jù)
第六章 精校本和精刊本的可貴
第四編 整理古代文獻的基礎知識之二——???br /> 第一章 校勘的起源和任務
第二章 書籍??钡闹匾院捅匾?br /> 第三章 校書的條件
第四章 校書的依據(jù)
第五章 校書的態(tài)度
第六章 清人的校書工作
第五編 整理古代文獻的基礎知識之三——目錄
第一章 何謂“目錄”
第二章 書目的部類
第三章 書目的流別一——官簿
第四章 書目的流別二——史志
第五章 書目的流別三——私錄
第六章 書目的流別四——其他
第六編 前人整理文獻的具體工作
第一章 抄寫
第二章 注解
第三章 翻譯
第四章 考證
第五章 辨?zhèn)?br /> 第六章 輯佚
第七編 前人整理文獻的豐碩成果
第一章 修通史
第二章 暴萬志
第三章 繪地圖
第四章 制圖表
第五章 編字典
第六章 輯叢書
第八編 歷代校讎學家整理文獻的業(yè)績
第一章 劉向、劉歆在整理文獻方面的成就
第二章 鄭玄在整理文獻方面的成就
第三章 陸德明在整理文獻方面的成就
第四章 鄭樵在整理文獻方面的成就
第五章 章學誠在整理文獻方面的成就
第六章 紀昀在整理文獻方面的成就
第九編 清代考證學家整理文獻的業(yè)績
第一章 語言文字方面的整理
第二章 經傳方面的整理
第三章 史實方面的整理
第四章 周秦諸子方面的整理
第十編 近代學者整理文獻最有貢獻的人
第一章 張元濟對整理文獻的重大貢獻
第二章 羅振玉對整理文獻的重大貢獻
第十一編 今后整理文獻的重要工作
第一章 甄錄古代遺文
第二章 改造二十四史
第三章 整理地方志書
第四章 融貫諸子百家
第十二編 整理文獻的主要目的和重大任務
第一章 歷史讀物由綱鑒到教科書的轉變
第二章 近代學者擬編“通史”的設想
第三章 我們今天編述《中華人民通史》的必要與可能
第四章 創(chuàng)立新的《中華人民通史》體例
附《中華人民通史》編述提綱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章 纂方志  在廣博的古代文獻中,一般的史書,大部分是以時代為中心,依著時代先后敘述史實?;蛘咄ㄘ灩沤瘢蛘邔T斠淮?,都是圍繞著當時的政權來服務的。這是歷史事件的“縱的敘述方式”。另外還有一種“橫的敘述方式”,便是以地區(qū)為中心,專詳于某一地區(qū)的風俗、民情、方言、古跡,以及疆域、人物等等,其中又依時代先后敘述各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這便是地方志書,也簡稱“方志”。雖然過去封建學者們認為方志是史書的旁支,但它卻很普遍地保存了不少的社會真實史料,作用極為重大。  方志的起源很早,遠在周末,各國都有記載本國的史書,《孟子》所稱:“晉之《乘》,楚之《禱杌》,魯之《春秋》,其實一也?!边@便是最古的方志。相傳孔子出游在外,得觀“百二十國寶書”,從今天來看,也不過是涉覽了許多部方志而已。從秦朝統(tǒng)一天下,開始了大一統(tǒng)的局面以后,版圖日廣,而分地記載的寫作,也逐漸增多。在隋以前,方志但稱為“記”,根據(jù)《隋書·經籍志》所著錄的書籍而論,以三國時吳人顧啟期所撰《婁地記》為最早。從此以后,還有《洛陽記》、《吳興記》、《吳郡記》、《京口記》、《南徐州記》、《會稽記》、《荊州記》等數(shù)十種書,這都是后世府州縣志一類的作品。至于分門敘述,成為??菩缘臅欠倍?。例如圖繪地形,則有《周地圖記》、《冀州圖經》、《齊州圖經》、《幽州圖經》之類;記載風俗,則有《陳留風俗傳》、《北荒風俗記》之類;描寫山水,則有《衡山記》、《游名山志》之類;敘述建筑,則有《三輔黃圖》、《洛陽宮殿簿》之類;談沿革,有《三輔故事》、《并帖省置諸郡舊事》之類;記寺觀,有《洛陽伽藍記》、《華山精舍記》之類;志冢墓,有《圣賢冢墓記》之類;錄物產,有《南州異物志》之類;述土地,有《元康三年地記》之類;綜戶口,有《元康六年戶口簿記》之類(以上均見《隋志》史部地理類)。此外替人物作傳記,也有依地區(qū)來綜括的?!端逯尽繁阒浟恕秲贾菹荣t傳》、《徐州先賢傳》、《交州先賢傳》、《益部耆舊傳》等十數(shù)種,以及《列女傳》、《女記》之類(均見史部雜傳類)。這些書籍,都替編纂方志,提供了材料,創(chuàng)造了條件。所以到了隋代,便出現(xiàn)了規(guī)模浩大的包括全中國的幾部結集性方志?!端鍟そ浖尽な凡康乩眍悢ⅰ贩Q:  隋大業(yè)中(公元六〇五年一六一七年),普詔天下諸郡,條其風俗物產地圖,上于尚書。故隋代有《諸郡物產土俗記》一百三十一卷,《區(qū)宇圖志》一百二十九卷,《諸州圖經集》一百卷。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統(tǒng)治階級編纂全國范圍的方志圖經的開端。后來像唐代李吉甫所修《元和郡縣志》,宋代樂史所修《太平寰宇記》,以及元、明、清三朝所修《一統(tǒng)志》,都是沿用這種體例進行編輯的?! 」糯叫薹街径邆浣袢罩緯问?,到目前還存在的,以幾部宋代寫作為最早。但是它的體例,卻遠在晉代便已成立了?!端鍟そ浖尽な凡康乩眍悺贩Q:  晉世摯虞,依《禹貢》、《周官》作《畿服經》,其州郡及縣分野、封略、事業(yè)、國邑、山陵、水泉、鄉(xiāng)、亭、城、道里、土田、民物、風俗、先賢、舊好,靡不具悉,凡一百七十卷。今亡?! ∵@卻可算是我國地方志的創(chuàng)作。雖其書久已亡佚,但據(jù)《隋志》所言,包括的門類,確已很多,已經具備今日地方志書的形式了。晉人寫作,現(xiàn)在還存在的,像常璩所寫《華陽國志》十二卷,從遠古起,到東晉永和三年(公元三四七年)止,首為《巴志》,次《漢中志》,次《蜀志》,次《南中志》,次公孫、劉《二牧志》,次《劉先主志》,次《劉后主志》,次《大同志》(紀漢晉平蜀以后事),次《李特雄期壽勢志》,次《先賢士女總贊論》,次《后賢志》,次《三州士女目錄》。`  ……

編輯推薦

張舜徽編撰的《中國文獻學》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了文獻學的范圍、任務、古代文獻的流傳、類別等重要問題,對版本、??薄⒛夸浀扔嘘P整理文獻的基本知識,也給以詳細的說明,對于前人整理文獻的具體工作和豐碩成果,歷代校讎學家整理文獻的輝煌業(yè)績,都作了總結性的介紹,初步構建起了中國文獻學這一學科的理論體系。本書由姚偉鈞導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文獻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9條)

 
 

  •   我們這一代人,除了中文和文獻學專業(yè)的,在古漢語和傳統(tǒng)文獻方面,根基淺薄,視野也比較狹窄。張舜徽先生的《中國文獻學》文辭優(yōu)美、淺顯易懂、深入淺出,是幫助我們進入古代文史方向領域的一把鑰匙。我已經向我的同學們都推薦了。
  •   張舜徽先生的代表作吧.對學習中國古代文獻學很有幫助!
  •   張舜徽先生是大學問家,尤其是品評近代學者對于文獻學的研究,實在是非常精妙的
  •   找到一個錯別字。書不錯,正慢慢讀。先生是歷史文獻學的鼻祖了。內容深入淺出。感覺不適合備考。
  •   人家推薦看的,補補文獻學知識~
  •   文獻學的必讀書 太棒了
  •   文獻的精華,謹記于此。
  •   絕對經典,我還要到了導讀老師的簽名。
  •   書很好,買了慢慢讀,送貨挺快的。。。
  •   看過基本文獻學的教材,這本是比較適合專業(yè)入門的
  •   挺好的,不過是不是貴了點。
  •   硬皮的包裝,封面設計精良,含金量高
  •   校正得很精!
  •   可參照張三夕先生《中國古典文獻學》和杜澤遜先生的中國文獻學來看,當然都是入門書,可以根據(jù)里面的推薦參考書深度閱讀
  •   這本書是張先生文獻學理論的系統(tǒng)總結,匯聚于此,值得一讀。
  •   印刷質量不錯,可以當做大學歷史專業(yè)的課外讀物看看。
  •   書的質量不錯,就是這個版本的書開合不是很方便
  •   書很好,可是封皮被物流壓的不好看了
  •   書很好,不過價格有點高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