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鄭阿財 頁數(shù):22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收錄了鄭阿財教授有關敦煌學的十六篇論文,內容則涉及敦煌吐魯番文獻中佛教經卷與世俗文化、文學等之間密切的關聯(lián),反映當時社會狀態(tài)。并附有其本人的學術自述以及論著目錄,反映了鄭先生在敦煌學領域所取得的學術成就。
書籍目錄
當代敦煌學者自選集編纂緣起
學術自述
《父母恩重經》傳布的歷史考察——以敦煌本為中心
從敦煌吐魯番文書論五道將軍信仰
傳播、詮釋、接受——敦煌文獻與石窟中有關《觀音經》之考察
從敦煌文獻看佛教傳布的通俗化
敦煌石窟寺院教育功能探究——論敦煌三界寺的寺學
敦煌講經文是否為變文爭議之平議
《盂蘭盆經疏》與《盂蘭盆經講經文》
敦煌講經活動都講職司與文獻遣存考論——以法藏P.2807寫本為例
敦煌佛教講經資料輯考與實況重建——從俄藏φ.109寫卷論八關齋與俗講之關係
敦煌佛教文獻傳播與佛教文學發(fā)展之考察——以《金藏論》、《法苑珠林》、《諸經要集》等為核心
佛曲偈讚在敦煌講唱文學的運用\n敦煌寫本“九想觀”詩歌新探
敦煌禪宗詩歌《行路難》綜論
敦煌淨土歌讚《歸去來》析論
敦煌佛教靈應故事綜論
敦煌靈應小說的佛教史學價值——以《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為例
論著目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禪宗雖然標榜不立字,但卻也始終不離文字。在其教派的發(fā)展歷程中,歌詩藝文的運用與展現(xiàn)則是其重大的表現(xiàn)之一。今敦煌文獻中大批唐五代的寫卷文書中如《五更轉》、《十二時》、《行路難》等世俗歌曲的出現(xiàn),讓我們更留意到唐代禪宗發(fā)展初期,釋門禪子借助這些民間傳誦已久、喜聞樂道的俗曲歌謠,以展現(xiàn)自我的體悟心境,進而作為唱道之用的事實與作為,其中《行路難》、《征心行路難》便是極為特殊的一種。透過對這些寫卷內容的考察,可見禪宗從六祖慧能“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的禪學體系,而牛頭禪重“無心絕觀”而以“無念即無心,無心即真道”則是此體系的發(fā)展。《行路難》原為漢代以來的樂府歌辭,蓋為北人挽歌,經南朝文士擬作而發(fā)展衍化,至唐代更是為流行不絕;不論文士或僧人,多有所作。其中文人之作多歌人生怨離之情緒;僧人之作則多誦修禪體道之艱辛。甚至由單曲而聯(lián)章成套,穿插故事,藉講唱以喻禪理,期收悟眾化俗之功,而發(fā)揮佛教藝文之傳播功能。
編輯推薦
《鄭阿財敦煌佛教文獻與文學研究(繁體版)》為當代敦煌學者自選集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