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匯校匯評本

出版時間:2010-8-1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吳敬梓  頁數(shù):782  譯者:李漢秋 整理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儒林外史》是晚清四大譴責(zé)小說之一,書中描寫了近二百名各式人物,生動表現(xiàn)了封建社會后期科舉制度下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歷來受到讀者的喜愛和學(xué)界的重視。李漢秋先生積數(shù)十年之功,匯集十種清末以來對此書的評點,融于一書,加以標點、???,既便于讀者理解,增添閱讀樂趣,又便于學(xué)者進行各方面研究。

作者簡介

作者:(清)吳敬梓

書籍目錄

《儒林外史》的版本及其沿遞《儒林外史》的評點及其衍遞輯校凡例第一回 說楔子敷陳大義 借名流隱括全文第二回 王孝廉村學(xué)識同科 周蒙師暮年登上第第三回 周學(xué)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戶行兇鬧捷報第四回 薦亡齋和尚吃官司 打秋風(fēng)鄉(xiāng)紳遭橫事第五回 王秀才議立偏房 嚴監(jiān)生疾終正寢第六回 鄉(xiāng)紳發(fā)病鬧船家 寡婦含冤控大伯第七回 范學(xué)道視學(xué)報師恩 王員外立朝敦友誼第八回 王觀察窮途逢世好 婁公子故里遇貧交第九回 婁公子捐金贖朋友 劉守備冒姓打船家第十回 魯翰林憐才擇婿 蘧公孫富室招親第十一回 魯小姐制義難新郎 楊司訓(xùn)相府薦賢士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鶯脰湖 俠客虛設(shè)人頭會第十三回 蘧酰夫求賢間業(yè) 馬純上仗義疏財?shù)谑幕?蘧公孫書坊送良友 馬秀才山洞遇神仙第十五回 葬神仙馬秀才送喪 思父母匡童生盡孝第十六回 大柳莊孝子事親 樂清縣賢宰愛士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舊地 趙醫(yī)生高踞詩壇第十八回 約詩會名士攜匡二 訪朋友書店會潘三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業(yè)橫遭禍事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興長安道 牛布衣客死蕪湖關(guān)第二十一回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親戚老夫臥病第二十二回 認祖孫玉圃聯(lián)宗 愛交游雪齋留客第二十三回 發(fā)陰私詩人被打 嘆老景寡婦尋夫第二十四回 牛浦郎牽連多訟事 鮑文卿整理舊生涯第二十五回 鮑文卿南京遇舊 倪廷璽安慶招親第二十六回 向觀察升官哭友 鮑廷璽喪父娶妻第二十七回 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相逢第二十八回 季葦蕭揚州入贅 蕭金鉉白下選書第二十九回 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納姬第三十回 愛少俊訪友神樂觀 逞風(fēng)流高會莫愁湖第三十一回 天長縣同訪豪傑 賜書樓大醉高朋第三十二回 杜少卿平居豪舉 婁煥文臨去遺言第三十三回 杜少卿夫婦游山 遲衡山朋友議禮第三十四回 議禮樂名流訪友 備弓旌天子招賢第三十五回 聖天子求賢間道 莊徵君辭爵還家第三十六回常熟縣真儒降生 泰伯祠名賢主祭第三十七回 祭先聖南京修禮 送孝子西蜀尋親第三十八回 郭孝子深山遇虎 甘露僧狹路逢仇第三十九回 蕭雲(yún)仙救難明月嶺 平少保奏凱青楓城第四十回 蕭雲(yún)仙廣武山賞雪 沈瓊枝利涉橋賣文第四十一回 莊濯江話舊秦淮河 沈瓊枝押解江都縣第四十二回 公子妓院說科場 家人苗疆報信息

章節(jié)摘錄

驢眼看看燈籠上的字!黃評,要他看燈籠,便顯出假,來船是那家的船?」齊評,絕倒。船家道:「你燈上掛著相府,我知道你是那個宰相家?」齊評,此船家口角亦尖。天一、二評:全沒氣力。那些人道:「瞎眼的死囚!湖州除了婁府還有第二個宰相?」船家道:「婁府·罷了!是那一位老爺?苧評。全沒氣力那船上道:「我們是婁三老爺裝租米的船,誰人不曉得?這狗攮的,再回嘴,拿繩子來把他拴在船頭上,明日回過三老爺,拿帖子送到縣里,且打幾十板子再講!」船家道:「婁三老爺現(xiàn)在我船上,你那裹又有個婁三老爺出來了?」黃評,原因船上有真貨,所以冰冷對封他。天一評。船上偏有此實貨,有恃無恐。天二評:應(yīng)答云:婁三老爺在此,你要回就來回。

編輯推薦

《儒林外史匯校匯評本》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儒林外史匯校匯評本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1條)

 
 

  •   十幾年前已購過李漢秋先生的《儒林外史》匯校匯評本,但還是忍不住又出手了一回,實在是喜歡這部書,還有李先生在這個領(lǐng)域幾十年的辛勤耕耘。
  •   不愧為匯校匯評,各版本評語全,并且有校記。
  •   集合了幾大家的評點,臥閑草堂,齊省堂,張文虎,黃小田,附錄里還有則仙,小說方面的專業(yè)用書。普通讀者買通行本就夠了。這書很厚,裝訂不是太好,翻多了中間的膠容易斷
  •   白底黑字分外分明,印刷紙張都可。
    匯評本是最可獲益的,研究、愛好都合。
    繁體豎排更是原味,即使接觸得少的,多則讀過兩三篇故事也就習(xí)慣的。
  •   早就知道李漢秋的輯校本,現(xiàn)在終于重印了,而且內(nèi)容上又有增補,太好了。唯一的遺憾,要是精裝本就好了,平裝本看久了容易散。 就是字太小,排版太緊密!
  •   早就知道李漢秋的輯校本,現(xiàn)在終于重印了,而且內(nèi)容上又有增補,太好了。唯一的遺憾,要是精裝本就好了,平裝本看久了容易散。
  •   真的是不錯的好書,比四大名著還深刻的一本好書。繁體豎排,超級喜歡。小有瑕疵,無妨閱讀。
  •   喜歡上海古籍這套書。
  •   “母子”寫成“母于”,“王冕”寫成“正免”。不過書的批語很有意思
  •   評語有利于閱讀,很好!
  •   豎排繁體字,裝訂的不錯。開心中。
  •   從裝訂到內(nèi)容都很合心意。
  •   這本書完全是古書的風(fēng)格:繁體字、豎版、從左往右排版
  •   有內(nèi)容,又有評論,很好
  •   看了評論,很好,就買了
  •   版本很好!值得看!
  •   這是一個難得的本子,推薦。
  •   每年一套明清小說,這次選了儒林外史,由于是繁體版,小學(xué)生看起來有點累,但還是能看懂,
  •   儒林外史的各版本中,我知道這是最好的。
  •   繁體豎排,評論以小字夾于文中,囊括了成書以來所有評本的評語。字體大小適宜,排版疏朗有致??上瞧窖b,若封皮才厚實一些,更顯古色古香。
  •   幫家里人買的書,希望他能喜歡,關(guān)于這方面的書不是很好買,贊一個。
  •   書很厚只有一本 品相有點不好 容易磨損 最好制出上下的就更好了
  •   書很好,但價格高的有些離譜。不到26個印張定價76元,打69折后52.5元感覺還是很貴。買是買了,只是肋骨疼得厲害。
  •   書脊上的書名居然沒印在中間的位子,印在左邊這么偏,與上古的名社顯然不符阿,郁悶
  •   豎直排版,繁體字,很好,外感也不錯
  •   七六折買的,回頭就變成七九折,長得真快。不過,好書就是好書。
  •   紙張?zhí)盍?,這么好的一本書,價格也不低,弄的這樣的紙張來糊弄讀者,是出版社的責(zé)任,也是印刷廠的責(zé)任,可是最終吃虧的還是讀者。真不知道他們怎么想的。
    儒林外史我有其他的版本,是人文版的,讀者總感覺很好,很喜歡這書,所以看到有匯評匯校本就毫不猶豫的下單子了,可是收到貨的時候只能用失望來表達心中的想法。如果紙張好,對于買這本書,我真的不在乎它再貴10塊錢,可是如果紙張不好,就是買了,我有懶得看了,唉,精裝版好沒貨。
  •   早年就讀過這本書,這次想好好細讀.買來看了第一回,把"王冕"的"王"字印成了"正"字,這一回除這個字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字錯了.本來對上海古籍出版社非常信任,沒有想到把經(jīng)典印成這樣.看了第一回就不想再看下去,改看從書店買的,把半年國慶給打發(fā)了.
  •   儒林外史的匯校匯評本,這好像還是第一次出版,對喜歡儒林外史的朋友來說是個好事,這是喜。但是,書到手后發(fā)現(xiàn),很厚的一冊,而且裝訂方式將鎖線膠裝偷工減料為切脊膠裝,時間長了很容易斷裂。在各大出版社都在偷減裝訂工序的時代,以前還我還夸上古的“古典文學(xué)叢書”一直堅持鎖線訂,看來上古也不能幸免了。另外紙張一般,字體改為新字形(橫豎粗細差別很小的宋體),滿紙看去很凌亂,讀久了眼睛就累。上古新出的書好像都在用這種新字形,貌似時尚,其實真不是好事。
  •   《儒林外史匯校匯評本》是晚清四大譴責(zé)小說之一,真搞笑,請編輯們多讀些書,不要誤導(dǎo)人?!度辶滞馐贰肥乔宄闹S刺小說,而不是譴責(zé)小說;晚清四大譴責(zé)小說是李伯元的《官場現(xiàn)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劉鶚的《老殘游記》,曾樸的《孽海花》 。
  •   怎么說呢?上海古籍出版社作為全國一流的出版機構(gòu),靠的是優(yōu)秀的選題和過硬的排印質(zhì)量,這口碑是上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扎實的文字校對功底樹立起來的。不過這豐碑快讓新一代上古人毀壞了,急功近利、浮躁,等等等等,在這本書上表現(xiàn)的一覽無余。先說錯字:《儒林外史》版本及其衍遞第12頁第2行:上海受古書店誤為上洋受古書店;第一回第10頁第7行:母子灑淚分手誤為母于灑淚分手;第二回第21頁11行:頭戴一頂舊氈帽后面少一個“,”號。這些只是前兩回以前的錯誤,而這些錯誤經(jīng)與1999年第二版核對(本書盡管標注為第一版,實際是本書的第三版)均是正確的。還有,這本書盡管是繁體豎版,但有些字卻沒有用繁體,顯得不倫不類。如“辶”偏旁的字上邊均是一點,“直”、“真”“升”均為簡體,這只能說是校對者的古文字基礎(chǔ)較差所致。最可笑的是“鬧”字,用不常用的“鬧”而不用“閙”,而如“闖”等等“門”部首的均為“闖”等等。說實在的,運用現(xiàn)代膠印技術(shù)而印制的本書,比之以前尤其是鉛印轉(zhuǎn)膠印的書來從清晰度和閱讀舒適度方面要好很多,但是,如果排版技術(shù)和文字校對不過關(guān),縱是印刷的再好又有何益?
  •   對於書的內(nèi)容,無須多言,但是對於書的質(zhì)量,對於上古出版社,非常無語,此書,翻看三日,就書籍斷裂,散架了,殘章碎頁,如何是好。上古就不能用心做點好事,價格不是問題,但是質(zhì)量也請保證,如此長久以往,是在砸自己的牌子。
  •   這本書,十年前我在圖書城買過精裝本,硬封面的,結(jié)果,回家準備讀時,卻在十幾頁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裝訂錯誤。想拿回圖書城換,卻沒貨了,一直遺憾至今。這個簡裝本不知該不該買。
  •   非常贊成“劍氣書香”書友的評價。李漢秋先生是《儒林》權(quán)威。編寫的會校會評本自然價值很高。遺憾的是,厚厚的一本書,卻是用的膠裝,看到100多頁就斷了,一部分書頁完全散開“耍單片”了。要退換,自己又在書上做了筆記,這部分筆記又舍不得退。接著再看這書,斷裂的部分就像上面長了塊牛皮癬一樣不舒服。再就是,把一部分應(yīng)該排印在正文中間的“澤仙評批”,集中放在最后打了一塊補丁,如果不看目錄,拿過來就讀的話,這部分批評就漏掉了:沒法和書籍正文匹配閱讀——而批評必須要和正文配合閱讀才有意趣。感覺這樣的印刷編排很是變態(tài),使閱讀變得非常費勁。說是2010年8月1版1印,實為第三版(見該書p.21評點及其衍遞)。上古的書,近年來在古籍出版方面競爭力大不如前,細節(jié)上做的非常差勁,很是遺憾。
  •   很不錯的版本,繁體豎排,匯校匯評,適合學(xué)術(shù)研究。
  •   好書,很有參考價值,資料豐富。
  •   自恩師提及,靡日不思,今幸藏之
  •   上古的書就是這個樣子,這一套古典文學(xué)叢書的印刷和裝幀一直為人詬病,精裝的鎖線不知什么原因,翻開書頁總是前左右翹起;印刷又是含含糊糊,即使新版也難稱精品。
  •   排版太差了,在kindle軟件上看很難受
  •   錯別字太多,尤其是古文,錯別字極為影響閱讀。跟紙板盜版書無異。雖說是免費電子書,但長此以往讀者也會對這家出版社及亞馬遜喪失信心。
  •   這是我買的第三個版本的《儒林外史》?! ∩铣踔袝r,學(xué)習(xí)《范進中舉》,后買了一本岳麓書社的,岳麓書社標榜“以最少的錢買最好的書”,為了壓縮成本,他們的書往往字體較小,頁數(shù)少,沒有校注,但一般都有一篇不錯的序言。那時簡單翻看翻看,沒有完全閱讀。以我閱讀岳麓版的《西游記》、《三國演義》等的經(jīng)驗,應(yīng)該有很多印刷錯誤。... 閱讀更多
  •   應(yīng)該說還是超出預(yù)期的,紙張和印刷都可以。之前看到網(wǎng)上有讀者評論說印刷質(zhì)量極差,看來并不符合實際情況。印刷相當清晰,沒有字跡漫漶不清的地方。只是裝幀有瑕疵,這么厚的書,書籍完全靠膠粘,沒有線訂,翻看過程中極容易折斷書籍成為兩半。但是名著《儒林外史》的會評會校本還是首次見到,推薦購買。
  •   真是好書!還是最新第三版的,新增了則先評語。遞送也挺快,就是我的書脊下方破損裂開了,也許是運送過程中弄的吧。我也不退化了,懶的麻煩
  •   我不知道書名為什么要叫“匯校匯評”,這本書既沒校也沒評。沒有評也就算了,排版也該稍微認真點吧,錯別字連篇,連盜版都不如!
  •   首先,太厚了,裝成兩冊多好啊,小說啊,拜托,不是查資料的,是用來閱讀的,拿著這么厚一本多不便啊。不往深展開吧,看不見里行的字,展開吧,又怕書被撐開了。其次,字跡有點浮,不是特別清晰。字體還行吧。
  •   中國古典文學(xué)叢書:儒林外史匯校匯評本
  •   好像還不錯,搞活動時買的
  •   這個新版
  •   運氣不佳
  •   一天買了一百多本書
  •   如果分作兩冊就好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