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上海古籍 作者:朱敦儒 頁數(shù):547 字數(shù):390000 譯者:鄧子勉 校注
Tag標簽:無
前言
朱敦儒,字希真,號巖壑,人稱巖壑老人、洛陽遣民、伊川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等。生于宋神宗元豐四年(一0八一年)正月十四日,卒于宋高宗紹興二十九年(一一五九)正月。河南洛陽人,祖籍江蘇揚州。生活于南北宋之交。朱敦儒南渡前是否出仕,史載不詳。只知靖康中,曾被召至京城,命以初品官與學(xué)校差遣,以麋鹿之性,自樂閑曠,爵祿非所愿也辭歸。然據(jù)張崠紫微集中次韻朱希真韻、再次韻寄朱希具等詩和李處權(quán)崧庵集中送希具入洛等詩,并結(jié)合樵歌中的一些詞作來看,朱敦儒在南渡前似乎曾一度出仕.其時當在宋徽宗宣和年間、朱敦儒四十三歲左右,為期至少五年,后因宣和亂政而歸隱。
內(nèi)容概要
《樵歌》為朱敦儒的詞集,作者早年以清高自許,不愿做官,詞作風格瀟灑閑曠,清雅俊朗,意象空靈,被稱為“天資曠逸,有神仙風致”,《鷓鴣天》“我是清都山水郎”等名作膾炙人口。靖康之難后,朱敦儒感慨國事,創(chuàng)作了不少沉郁剛健的作品,同樣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水準。 朱敦儒詞集宋代以來僅以抄本形式流傳,直到清末民初才出現(xiàn)了王鵬運四印齋等刻本。鄧子勉教授即以此為底本,參校多種版本,花費大量心力,??惫{注,闡明所收詞作的釋義、本事、寓意、技巧等。
作者簡介
作者:(宋代)朱敦儒 合著者:鄧子勉
書籍目錄
前言卷上卷中卷下補遺續(xù)補附錄一 互見詞考述附錄二 詞集版本考附錄三 交游考附錄四 佚文佚詩附錄五 詞學(xué)資料匯編附錄六 傳記資料匯編附錄七 年譜簡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朱敦儒才華橫溢,能書會畫勺懂器樂,其詩詞文在宋代便獲得較高的評價。詩文集有巖壑老人詩文集、巖壑小集、獵較集、陳淵集等,均已佚。詞集有太平樵唱和樵歌:前者至少清康熙時尚存,以后便不見記載;樵歌自宋以來僅以抄本形式流傳,亦是流傳絕稀、世罕流傳,至清光緒及民國初,方有古梅里許氏聽香仙館刻本、王鵬運四印齋刻本和朱祖謀強村叢書本,使樵歌得以盛行于世。樵歌現(xiàn)存詞二百四十五首,加上后人輯佚,共二百五十首左右。除少數(shù)年代可確孜外,余者多不能定。其詞作可從四個時間段來分析,即南渡前、南奔時、仕宦期及致仕后。南渡前,亦即北宋期,作品主要表現(xiàn)了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反映早年公子哥兒的生活,縱樂狎妓是其基調(diào)。據(jù)楊畏撰朱績墓志銘,知朱敦儒祖父宮中大夫,宋勃為其伯父,累官右班殿直,其父朱勃元佑、紹圣時曾官右司諫、轉(zhuǎn)運司使,其家境是較富裕的。故射麋上苑,走馬長楸、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斷狂游雨中花嶺南舊作),又,生長西都逢化日,行歌不記流年?;ㄩg相過酒家眠。乘風游二室,弄雪過三川(臨江仙),便是其早年生活的真實寫照。至于尋幽狎妓,在滿庭芳花滿金盆等作中亦可見一斑。
后記
頃于工作之余,在有關(guān)朱敦儒的詞和家世等方面又有新的收獲。在詞方面,發(fā)現(xiàn)了清張蓉鏡藏鈔本樵歌,首尾完善前后無序跋。此書原為民國時中央圖書館的藏書,現(xiàn)藏南京吼書館(詳見附錄二版本考》。這次校注樵歌所用諸本,就文字異同來看,大體可歸三類:張蓉鏡藏本與四印齋刻本為一類,劉繼增藏本與許巨楫刻本為一類,百家詞本、宛委別藏本、強村叢書本為一類。當然,它們均源自同一祖本,出現(xiàn)這種情況,蓋是傳鈔所致。此外,又獲睹南圖購藏的明鈔本樂府雅詞,其首頁和卷目等有鈐印弱侯、汲古主人、子和晉、席鑒之印、士禮居藏等,為明焦垓、毛晉故物,后又經(jīng)清席鑒、黃丕烈收藏。有校,校文用朱、黃黑色寫成,非出一人之手。未有民國三年曹元忠校后記,曹氏箋經(jīng)室遣集跋文云此本必出宋槧十其為現(xiàn)存樂府雅詞最早版本無疑。曹氏后此書便不見記載,南圖藏有過錄曹氏批校的刻本。又南圖還藏有清秦氏石研齋鈔、秦恩復(fù)校跋的樂府雅詞,筆者以明鈔本輿秦校本全書對勘,互有出入。其中所錄朱敦儒詞,在校閱清樣時,輿張氏藏本樵歌一同補校,庶免遺憾。
編輯推薦
《樵歌校注(繁體豎排版)》:中國古典文學(xué)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