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8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清]況周頤,孫克強 導讀 頁數(shù):24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況周頤是晚清著名的詞人和詞學家。他與王鵬運、朱祖謀、鄭文焯合稱為晚清四大詞人,亦稱清季四大家,在詞壇享有盛譽。況周頤詞集總稱《第一生修梅花館詞》,包括《新鶯詞》、《玉梅詞》、《錦錢詞》、《蕙風詞》、《蔆景詞》、《二云詞》、《餐櫻詞》、《菊花詞》、《存悔詞》各一卷。況周頤以詞學理論的建樹更為人推重,其《蕙風詞話》被晚清詞學大師朱祖謀譽為“自有詞話以來無此有功詞學之作”(龍榆生《詞學講義跋》引)。蔡嵩云《柯亭詞論》亦稱:“其《蕙風詞話》五卷,論詞多具卓識,發(fā)前人所未發(fā)?!睕r周頤的《蕙風詞話》與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有“雙璧”之譽,又與陳廷焯的《白雨齋詞話》合稱“晚清三大詞話”,由此可見《蕙風詞話》的地位和影響。
書籍目錄
導讀蕙風詞話卷一 1.詞非詩馀 2.詞非詩之剩義 3.作詞有三要 4.詞重在氣格 5.宋清人拙處不可及 6.詞外求詞 7.無詞境即無詞心 8.詞忌刻意為曲折 9.詞忌有字處為曲折 10.詞中轉折宜圓 11.詞不嫌方 12.詞不宜過經(jīng)意 13.詞宜恰到好處 14.詞不宜琢率 15.真字是詞骨 16.詞宜不纖 17.詞忌一矜字 18.作詞淺亦非疵 19.填詞須先求凝重 20.學詞須按程序 21.作詞要意不晦語不琢 22.不可作寒酸語 23.造句要自然 24.詞不能諧俗 25.讀詞之法 26.述所歷詞境 27.以吾言寫吾心 28.詞有不盡之妙 29.詞之風度 30.作詞成就不易 31.詞無庸勾勒 32.作詞須知暗字訣 33.名手作詞 34.詞宜守律 35.上去聲不可忽 36.上可代入 37.入聲字適用 38.初學宜聯(lián)句和韻 39.學詞須先讀詞 40.詞意忌復 41.改詞之法 42.改詞須知挪移法 43.詞中對偶 44.起處不宜泛寫景 45.作詞要句中有意 46.詞須選韻 47.虛字葉韻最難 48.宋詞宜多讀多看 49.勿學辛昊 50.不必學唐五代詞 51.北宋人手高眼低 52.詞用詩句曲用詞事 53.詞與曲作法不同 54.明以后詞纖庸少骨 55.求詞詞外 56.宋人雜用元寒刪先四韻 57.詞不可概人 58.校詞紛心 59.歷代詩馀依調臚列 60.玉梅玲瓏四犯有寄托 61.詞林正韻最為善本蕙風詞話卷二蕙風詞話卷三蕙風詞話卷四蕙風詞話卷五蕙風詞話續(xù)編卷一蕙風詞話續(xù)編卷二附錄 《蕙風詞話》荃評
章節(jié)摘錄
【壹捌】作詞淺亦非疵 凡人學詞,功候有淺深,即淺亦非疵,功力未到而已。不安于淺而致飾焉,不恤顰眉、齲齒,楚楚作態(tài),乃是大疵,最宜切忌?! 疽季痢刻钤~須先求凝重 填詞先求凝重。凝重中有神韻,去成就不遠矣。所謂神韻,即事外遠致也。即神韻未佳而過存之,其足為疵病者亦僅,蓋氣格較勝矣。若從輕倩人手,至于有神韻,亦自成就,特降于出自凝重者一格。若并無神韻而過存之,則不為疵病者亦僅矣?;蛑心暌院?,讀書多,學力日進,所作漸近凝重,猶不免時露輕倩本色,則凡輕倩處,即是傷格處,即為疵病矣。天分聰明人最宜學凝重一路,卻最易趨輕倩一路??嘤诓蛔灾?,又無師友指導之耳。 【貳0】學詞須按程序 詞學程序,先求妥帖、停勻,再求和雅、深此“深,,字只是“不淺’’之謂。秀,乃至精穩(wěn)、沉著。精穩(wěn)則能品矣。沉著更進于能品矣。精穩(wěn)之“穩(wěn)”,與妥帖迥乎不同。沉著尤難于精穩(wěn)。平昔求詞詞外,于性情得所養(yǎng),于書卷觀其通。優(yōu)而游之,饜而飫之,積而流焉。所謂滿心而發(fā),肆口而成,擲地作金石聲矣。情真理足,筆力能包舉之。純任自然,不假錘煉,則“沉著”二字之詮釋也?! 举E壹】作詞要意不晦語不琢 初學作詞,只能道第一義,后漸深入。意不晦,語不琢,始稱合作。至不求深而自深,信手拈來,令人神味俱厚。規(guī)模兩宋,庶乎近焉?! 举E貳】不可作寒酸語 寒酸語不可作,即愁苦之音,亦以華貴出之。飲水詞人納蘭性德所以為重光李煜后身也。 【貳叁】選句要自然 填詞之難,造句要自然,又要未經(jīng)前人說過。自唐五代已還,名作如林,那有天然好語,留待我輩驅遣。必欲得之,其道有二:日性靈流露,日書卷醞釀。性靈關天分,書卷關學力。學力果充,雖天分少遜,必有資深逢源之一日。書卷不負人也。中年以后,天分便不可恃。茍無學力,日見其衰退而已。江淹才盡,豈真夢中人索還囊錦耶? 【貳肆】詞不能諧俗 讀前人雅詞數(shù)百闋,令充積吾胸臆,先入而為主。吾性情為詞所陶冶,與無情世事,日背道而馳。其蔽也,不能諧俗,與物忤。自知受病之源,不能改也。 【貳伍】讀詞之法 讀詞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絕佳者,將此意境締構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慮,以吾身人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靈與相浹而俱化,乃真實為吾有而外物不能奪。三十年前,以此法為日課,養(yǎng)成不入時之性情,不遑恤也?! 举E陸】述所歷詞境 人靜簾垂,燈昏香直。窗外芙蓉殘葉颯颯作秋聲,與砌蟲相和答。據(jù)梧冥坐,湛懷息機。每一念起,輒設理想排遣之。乃至萬緣俱寂,吾心忽瑩然開朗如滿月,肌骨清涼,不知斯世何世也。斯時若有無端哀怨棖觸于萬不得已;即而察之,一切境象全失,惟有小窗虛幌、筆床硯匣,一一在吾目前。此詞境也。三十年前,或月一至焉。今不可復得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