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年6月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朱麗霞 頁數:382
Tag標簽:無
前言
當我們步入古代文學的莽莽林海、無際原野時,我們?yōu)槠浜棋┐蠖鸷?、驚異、興奮;當我們撥開一片片荊叢,涉過一條條溪水,翻過一座座山梁,尋找到自己的一片棲息之地時,我們感到慰藉、暢快并充滿遐想;當我們將一簇簇時光、一堆堆精力、一滴滴心血潑在桌上、紙上之后,我們是那樣地專注、沉思、忘我;然而,當我們沿著山壑尋找瑰寶而越走越深邃狹窄的時候,當我們腦海里的文化原野被一塊怪石、一棵異草所占據之后,當我們知詩而不知畫,知文而不知樂,知此而不知彼,被問題老人弄得心里淌汗的時候,我們才有一天突然猛省:“?!弊屛覀冏兊锚M隘了。專業(yè)愈分愈細,研究愈來愈窄,人的視域愈來愈小,學者的學術空間被擠壓得愈來愈扁。于是我們想打破專業(yè)壁壘、穿越學科時空、拓寬學術視域的欲望便變得從未有過的強烈。世間萬事萬物在差異中無不具有相通性,正是這種相通性使萬物聯系成世界。尋找、發(fā)現相異事物間的相通性,由此入手可發(fā)現單科研究中被長久遮蔽的部分,而打開遮蔽部分的過程,往往就是原創(chuàng)性生成的過程。
內容概要
《明清之交文人游幕與文學生態(tài):以徐渭方文朱彝尊為個案,選取了方文、朱彝尊和陳維崧三個代表性的人物,討論明末清初文人游幕生活與清初文學繁榮的關系。明清易鼎之際,各類文人出處各異,方、朱、陳三人作為遺民中的精英,他們的游幕生活極大地豐富了各自的文學創(chuàng)作,他們的文學就是那個時代許多人的心靈軌跡。在分析三人詩文創(chuàng)作特色的同時,《明清之交文人游幕與文學生態(tài):以徐渭方文朱彝尊為個案》著重從經濟動因探討文學史中某一文學現象的成因,較有新意。
作者簡介
朱麗霞,女,山東淄博人,文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古代文學研究,尤致力于地域文學與文學生態(tài)的研究。先后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學術月刊》等發(fā)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摘錄或復印。出版專著《清代辛稼軒接受史》(齊魯書社,2005年),《清代松江府望族與文學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本書為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項目“清代文人游幕與文學生態(tài)” (2008)的階段性成果。
書籍目錄
總序序導言緒論第一節(jié) 謀道與謀食第二節(jié) 入幕第一章 徐渭游幕與文學創(chuàng)作第一節(jié) 徐渭游幕生涯第二節(jié) 徐渭尺牘的思想緯度及其文學史影響第三節(jié) 徐渭的生存境遇與“長吉體”之關系第四節(jié) 徐渭游幕與明代駢文復興第二章 方文謀生與文學創(chuàng)作第一節(jié) 晚明倡導實學與軍幕生涯第二節(jié) 隱于醫(yī)卜與求存謀生第三節(jié) 入京師交友新貴第四節(jié) 方文與李溉林——透過他們的交往看清初新貴對明遺民的經濟資助第五節(jié) 方文出游的住宿問題第六節(jié) “盒山體”的內容第七節(jié) “盒山體”與“少陵體”——兼及與“長慶體”之關系附錄 方文束惰第三章 朱彝尊游幕與其學術影響第一節(jié) 博鴻前的游幕與行蹤第二節(jié) 博鴻后的經濟支付與收入來源第三節(jié) 朱彝尊與“芙蓉幕”主曹溶之交誼及文學影響第四節(jié) 游幕與浙西詞派的形成附錄 陳維崧游幕與其生活理想一、陳維崧游幕與詩文創(chuàng)作二、陳維崧同性戀文學與其游幕之關系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人與鬼做交易,朝代、時間、地點,清清楚楚。這完全是一個思維混亂者的狂想。出于何種原因,徐渭對陰冷的色調、蕭瑟的場景和令人恐怖的鬼、火意象情有獨鐘?以至于我們在閱讀徐渭詩時情不由己地要從字里行間搜求其言外之意?他的詩艱深晦澀,沉穩(wěn)嚴肅,把淵博的知識和語言與文字的象征意義融入藝術之中,似乎進入無止境的詮釋系統(tǒng)。本節(jié)的動機不在于探討徐渭詩文藝術成就的高度,而是透過此一層面探討其潛在的心理原由——卑微的社會地位。二、托喻和象征——悲劇命運的詮釋策略徐渭的詩艱深晦澀,一如他的書法繪畫,使讀者不可避免地陷入迷宮,茫然不知所從。艱澀的語言和隱晦的用典和鬼域的意象使他重現李賀的風格。許多現代讀者把自己無法理解徐渭詩畫意蘊歸咎于其內在的非理性,殊不知困難在我們讀者本身,而不在徐渭。研究徐渭,關鍵之處在于對徐渭生平的不斷求索:八試八敗的打擊和作為倚靠的六省,營督胡宗憲的倒臺,妻子的背叛,打擊接踵而至,使得他精神錯亂——現代醫(yī)學上的“輕度精神狂躁癥”。政治身世原因導致他的詩畫大量運用暗示手法,這為我們提供了對徐渭個性化的馳騁語言進行解構的依據。傳統(tǒng)的中國詩歌讀者向以朦朧和復雜難測作為詩歌的正面價值和藝術價值。閱讀過程中,讀者總是期待被詩歌引向更多的衍生層面,并把它們當作詩篇的真正含義,直到窮盡所有可能的象征意義。在很多方面,鬼域成為個人生存危機及其生命際遇的象征。魯迅說“李賀的詩做到別人看不懂”。
編輯推薦
《明清之交文人游幕與文學生態(tài):以徐渭方文朱彝尊為個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