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譯注(上下)

出版時間:2004-07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楊天宇  頁數(shù):90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禮記譯注》(上下):《禮記》共49篇,是一部先秦至秦漢時期的禮學文獻選編。該書為西漢時期的戴圣所篡輯,是研究中國古代禮制或研究儒家學術(shù)思想史的必讀書籍。其中有許多關(guān)于學習、教育、生活、修養(yǎng)身心和為人處世的道理,精辟深刻,對今人仍有教益。由于《禮記》內(nèi)容駁雜,除少數(shù)篇外,大部分很少有突出的中心內(nèi)容,而且缺乏邏輯聯(lián)系,因此殊為難讀。

作者簡介

楊天宇,男,1943 年12 月生,安徽安慶人。1981 年畢業(yè)于河南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F(xiàn)為鄭州大學中原文化資源與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國內(nèi)著名三禮學專家。出版《周禮譯注》等專著多部,在《文史》、《史學月刊》等學術(shù)刊物上發(fā)表論文近 50 篇,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多次獲獎。

書籍目錄

出版說明 前言 曲禮上第一 曲禮下第二 檀弓上第三 檀弓下第四 王制第五 月令第六 曾子問第七 文王世子第八 禮運第九 禮器第十 郊特性第十一 內(nèi)則第十二 玉藻第十三 明堂位第十四 喪服小記第十五 大傳第十六 小儀第十七 學記第十八 樂記第十九 雜記上第二十 雜記下第二十一 喪大記第二十二 祭法第二十三 祭義第二十四 祭統(tǒng)第二十五 經(jīng)解第二十六 哀公問第二十七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孔子閑居第二十九 坊記第三十 中庸第三十一 表記第三十二

編輯推薦

《禮記譯注》(上下)作者對之作精心注譯和今譯,使之判然明暢,為閱讀這部典籍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對研究者亦有參考價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禮記譯注(上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0條)

 
 

  •   《禮記譯注》(上下):《禮記》共49篇,是一部先秦至秦漢時期的禮學文獻選編。該書為西漢時期的戴圣所篡輯,是研究中國古代禮制或研究儒家學術(shù)思想史的必讀書籍。其中有許多關(guān)于學習、教育、生活、修養(yǎng)身心和為人處世的道理,精辟深刻,對今人仍有教益。由于《禮記》內(nèi)容駁雜,除少數(shù)篇外,大部分很少有突出的中心內(nèi)容,而且缺乏邏輯聯(lián)系,因此殊為難讀。
  •   印刷、紙質(zhì)、裝訂均屬上乘,注疏、譯文也很精當,是難得的好書!
    購此書,還省卻了另購《大學》、《中庸》,此兩書,只不過是《禮記》中的兩篇,分別列于第四十二、第三十一篇。
    上古的這個“十三經(jīng)譯注”系列很不錯??上屹彆鴷r稀里糊涂的,沒注意到是一個系列,不然就將整個系列一次性購回了!不過這也好,零零碎碎地購,零零碎碎地讀吧!
  •   禮記是三禮中最重要的一本,這本書譯注俱佳,非常適合入門。
  •   《禮記譯注》---同一作者的繁體的版本,更值得看,但是斷版了,只能去孔夫子舊書網(wǎng)上購買,價格很高的。
  •   上古的這套書不錯,楊天禮注的禮記還算不錯吧。
  •   書質(zhì)量沒的說,手感也好。注釋、譯文都有。《大學》、《中庸》就是《禮記》中的兩篇。
  •   這本書作為禮記的入門還不錯,看完這本對禮記內(nèi)容可以基本了解,然后再去讀禮記注疏。
  •   十三經(jīng)譯注經(jīng)典收藏閱讀都可以,還差左傳譯注,春秋榖梁傳譯注,還沒有細看,上海古籍的應(yīng)該很好
  •   禮記評注值得一讀,在當下我們真的應(yīng)去重溫一下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
  •   禮記是不能錯過的
  •   我們經(jīng)常說“經(jīng)常”,道“經(jīng)常”。何謂“經(jīng)?!??經(jīng)即常、常即經(jīng)?!敖?jīng)常”之謂為人處事之圭臬、應(yīng)事接物之絜矩、世故人情之理道也。華夏經(jīng)史子集既經(jīng)且常。經(jīng)史子集,經(jīng)史合參,參經(jīng)引典。一二字即是一典故、一歷史、一哲理。極具渾厚文化底蘊、言簡意賅、微言大義、字順文從、氣勢延綿、雋永透辟,迫人深思,直搗靈魂居處,觸及形而上的本和道,助人安頓。少年,人生起步讀“三千百”,即《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成年,將步入社會為人臣,開始做事,研習《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中年,將步入高層為國君,研習《老子》、《莊子》、《易經(jīng)》。人生各階段、各階層皆有浹恰的書讀。這些圣賢書傳授人文文化。人文文化即做人的文化,闡述做人絜矩,做事圭臬,皆智慧之書,非知識之書。道大道、本道,不道非常道,道幾窮盡。其矯首引領(lǐng)人生價值取向,達形而上的精神財富,顧形而下的器,以期自安、安人。世人緣何不講道理,蓋道理皆在古書中,幾盡述。我們說“經(jīng)常”,卻言之非常、行之非常。辟如現(xiàn)今父母大都讓其學前幼子學英語,只恨自己投錯胎做不得外國人,只能寄望后嗣。問其緣何,日女為嫁老外,男為得孔方,僅此而已,終為物質(zhì)追求。大都只見利面,未見害面。英語當然要學,但要知道緣何學,何時學,如何學。作為中國人,博大精深的國文尚未曾學好、學通、學透。中文都書寫不暢,詞不達意,不明道理。不知已,何知彼?如此以往幾十載后,中文恐怕都要外國人來教我們了。華夏子孫在祭祀烝嘗稽顙再拜之時,滿口英語,其何以面對祖宗?汝又有何感想?汝豈不成了劣宗劣祖了嗎?正所謂糊涂的爹娘,敗家的兒孫。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敖?jīng)常”即依據(jù)道心而非人心來言行。人心莫不自以為是、自私、偏貪、愛面子、怕死。道心即處事時,為所當為而非從心而欲、為所欲為。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行,禍豈有不至?!拔覀兘?jīng)常做錯事,說錯話?!贝瞬【湟?。我們做錯而不是“經(jīng)?!弊鲥e?!敖?jīng)?!睕]有錯,而是我們沒有遵循“經(jīng)?!倍小胺浅!?,故出錯,罪不在“經(jīng)?!倍谖覀冃小胺浅!?。自此以往,我們承認錯誤要說“我們非常做錯事,說錯話”。華夏經(jīng)史子集、經(jīng)常多讀。多讀經(jīng)常、少讀非常,后行不忒。古代教育是真正的素質(zhì)教育。不同于當下的普及教育。現(xiàn)在的教育是走消費刺激經(jīng)濟的路子。把教育作為一種產(chǎn)業(yè),是聚斂的工具?,F(xiàn)代教育是考試教育,造就了幾代靈魂無以寄托、無以用心、心無以安頓的人類。現(xiàn)在的人活得很可憐可悲,更無奈。孩子更可憐。大人自己都沒有教育好,頭腦不清楚,花點錢送小孩去受教育,寄望老師能教育好孩子,買個心安。也不看看現(xiàn)在許多老師的德行、學問如何?現(xiàn)在老師還不和其它人一樣,工作皆為稻梁謀,至多有點所謂的知識而已,其余免談。當下孩子有許多書要看,要考試。一天6門課,又有作業(yè)要做。大家想想孩子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更談不上篤行之。光應(yīng)付作業(yè)和考試都來不及。為了身體的健康,讀書只能應(yīng)付應(yīng)付了??催^、考過,結(jié)束了。從小學到大學,一路看一路考一路丟。最后文憑證書一大堆,腦袋卻空空如也,而非絕學無憂,心境空靈的境界。孩子與其死記硬背一些知識,倒不如讀記些安身立命的經(jīng)典。現(xiàn)在大學生就業(yè)就是卓證。一路學一路丟,大學畢業(yè)了什么都不懂。腦袋暈暈的,沒有思想、沒有中心價值觀,不知道如何做人、如何應(yīng)對做事。不知道從哪里來,準備往哪里去。真所謂“電腦程式機械書,消磨幾代英雄氣,為幾斗米,喪盡氣節(jié),領(lǐng)幾個錢,了此殘生?!惫糯ベt書都是立人之本、經(jīng)論天下、濟世救人的道理學問。大家都應(yīng)該多讀讀,以求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庸詎知書不可不讀,不可亂讀。不讀人愚昧,亂讀人倒霉。寧可不讀,不可亂讀。茲關(guān)形而上意識、形態(tài)、觀念。觀念決定思維、思維決定態(tài)度、態(tài)度決定行為。西方理念不能說錯,也不能說對。根本非對錯問題,實為適宜與否問題。學習任何事務(wù),須據(jù)其主體生存環(huán)境、國情民情、民族文化和精神。否則就是數(shù)典忘祖、自遺其咎。搞得自己與社會人情世故禮樂格格不入、處處碰壁、頭破血流而不知其然。信如能移居海外,重擇祖也算大幸、不錯之出路。良禽擇木而棲、俊乂擇書而誦、志士擇人而事。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言多數(shù)窮、不如守中。愚蒙等誚,吾亦因是也。
  •   作為禮學的入門書,這書還是不錯的,但要做研究,還得看唐和清時的本子。
  •   這個版本的十三經(jīng),收了兩種,可以作為普及讀本來讀。
  •   書不錯,有塑封,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儀之繁多實在是到了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程度,能夠很有耐心地把三禮看完的人都可以稱之為高手!
  •   四書五經(jīng)系列,是中國人的圣經(jīng),應(yīng)該常讀常新。內(nèi)容全面,而且是簡裝,便于閱讀,就喜歡這樣的簡單,沒有花里胡哨的東西。
  •   受古代文學老師影響,剛剛開始讀
  •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書籍,值得一看!
  •   書的外觀、樣式、紙張、印刷等都還行,排版可以再改進,內(nèi)容么,不是我能評價的,等哪天至少把書中的字認全了再試試談點感受吧。
  •   注和 翻譯都非常好 很滿意
  •   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可不讀。
  •   這次一共買了13本書,都是我要收藏的特別經(jīng)典的書。而且還參與了滿就送的活動,得到了一本《鄧小平時代》。7號下單9號書就全部到手,速度之快,超過以往,也超過了預(yù)期。越來越喜歡當當。準備一一認真拜讀,也歡迎熱愛書籍的朋友們一起交流。
  •   同學做研究用的,據(jù)說不錯!
  •   值得購買。多讀這種書是好事。
  •   書的質(zhì)量和內(nèi)容沒得說的,很好,價格么,還是搞活動的時候買最劃算。
  •   書的內(nèi)容不錯,解釋的很詳細,但書的味道很大,
  •   印刷不錯,內(nèi)容還算細致
  •   內(nèi)容較好,只是書易于開膠!
  •   包裝蠻好的,內(nèi)容還沒看,應(yīng)該是不錯的
  •   好書,對于當今社會發(fā)展狀態(tài)下,多看看這些書,對自身是大有裨益!
  •   這兩本書很好 看著很舒服
  •   書很好,很喜歡!厚厚的兩本。
  •   作為資料性圖書閱讀,不錯!
  •   正在學習中,感覺還行,雖然得沉下心來看!
  •   專業(yè)學習必備,非常不錯的選擇,非常喜歡
  •   這是很好的版本,詳實具體,適合學習使用。
  •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
  •   經(jīng)典值得收藏!
  •   書的質(zhì)量很好。注解全面。
  •   這書讀研時買過一次了,這次看到居然又買了一次!留著吧
  •   書的質(zhì)量很好,,,,,,,,,
  •   不錯,包裝精美,為了寫論文買的,很不錯!
  •   買來慢慢看
  •   因為先看周禮去了,這本書簡單翻閱了一下,非常不錯
  •   論文需要,還不錯
  •   不錯,有注釋
  •   《周禮》就用的是這個版本的,這次還是選擇這個版本,注釋算詳細了。
  •   包裝很不錯,作為中國人不可不看的一本書
  •   這一套書都買了。
  •   經(jīng)典 好 值得收藏
  •   拿到書,很好
  •   書切割的不整齊
  •   除了注釋少點以外別的都好
  •   這套書由上海古籍圖書出版的集是名列前茅的。這個價格是有點高,但值得.
  •   紙、墨、印、裝俱佳,原文、注釋、翻譯嚴謹,上海古籍的東西,好。
  •   適當?shù)亩Y儀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素養(yǎng),一根人的氣質(zhì)。
  •   上冊紙質(zhì)不好,膠裝的部分有的會掉出來。下冊還不錯
  •   注釋和譯文很詳細 書的質(zhì)量也很好
  •   分段譯文,注釋全面,紙質(zhì)也不錯。
  •   很滿意的。
  •   道德底線下滑的年代,此書很必要讀讀
  •   包裝和書的質(zhì)量都很好。
  •   須知——摘錄《前言》:1.《禮記》,亦稱《小戴禮記》或《小戴禮》,凡四十九篇,是一部先秦至秦漢時期的禮學文獻選編。2.本書1997年曾出過繁體字版,凡80余萬字,這次改為簡體字再版,篇幅亦作了壓縮。3.本書系河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鄭州大學中原文化資源與發(fā)展研究中心科研項目。4.希望這部《禮記譯注》,或許對初學者能有所幫助,而對有志于深入研究的人,也或許可以提供某種方法和參考。
  •   禮學必備!
  •   內(nèi)容還不錯,但內(nèi)容還不錯,但排版行文似乎有點亂,經(jīng)、傳、注的行文,區(qū)別更明顯就好了
  •   提高國學素養(yǎng)應(yīng)讀的書
  •   封皮容易開膠,內(nèi)容很好,詳細全面
  •   書本有點開膠。不過內(nèi)容什么的還好。
  •   還是能學到一些東西的。。。。。
  •   經(jīng)典讀物,不容錯過
  •   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看,還不錯,值得收藏!
  •   自己的專業(yè)書,喜歡
  •   雖然便宜,裝訂質(zhì)量比以前新華書店買的差好多,不過還可以接受,
  •   古文看得好辛苦,看翻譯又沒意義。。。
  •   每個版本其實都不太相同 多了解充實自己吧
  •   和同學一起研讀《禮記》,買了幾個版本的書,互相參照。感覺這個比較粗糙,里面有文字和標點錯誤,且是簡體橫排的,總體不是很好用。
  •   優(yōu)點:1、書皮還不錯,很清雅。2、是原文,不是刪減版缺點:1、膠粘的不好,下策居然開裂了,我用502又重新粘了一下,效果不好。2、紙張?zhí)×?,在偶?shù)頁可以看到奇數(shù)頁的字跡。3、排版不好,有的段落有近一頁,所以讀起來很不方便。4、注釋比較少,很多詞匯需要另外查。5、沒有讀音最郁悶。
  •   很生硬,與此前看的不一樣。
  •   正常啦。
  •   太后悔了,在此之前買過同樣版本的《孝經(jīng)》和《爾雅》這兩本書不錯,我就以為《禮記》也不會列外,書到手一看大失所望,像這樣的書我也能抄一本出來,沒有參考價值。
  •   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
  •   這版本實在一般
  •   我們讀書小組選用本書作為學習材料,書籍印刷質(zhì)量還好,整體譯注同中華書局王文錦譯本相比,有一定差距,部分解釋過于牽強,但也可以理解。主要問題是:上冊錯訛之處較少,但下冊由于校對不仔細,有不少錯漏之處,影響閱讀和理解,僅就該書p661-731共70頁正文部分舉例如下:p668. 眾之所治也。誤治為洽;p678. 則民可以托,誤托字為亂碼字;p680. 子曰:從命不怠,誤怠為忿;p726. 子曰:事君欲諫不欲陳,無注譯;p731. 子曰:牲牷,誤牷為(左韋右犮)...... 其他書中錯誤也頗多,如:p793. 其備豫有如此,漏“者”;p854. 仁、義、禮、智,誤“知(智)”為制;等等,不一而足。 上海古籍該系列叢書總體有可取之處,但本書校對不細,給讀者帶來太多人為障礙,希望以后再版時認真一些。以上意見供讀者參考,建議入門者慎選此書。
  •   上海古籍該系列叢書總體有可取之處,但本書校對不細,給讀者帶來太多人為障礙,希望以后再版時認真一些。以上意見供讀者參考,建議入門者慎選此書。
  •   書是好書,但是印刷太垃圾了,我寧可原價買第一版的,后悔啊,早知道剛出那陣買了……
  •   書內(nèi)容不錯的 不過剛翻開幾頁就分半了
  •   還行吧。挺好的。正版。
  •   三禮是重要的儒家典籍,對了解古代禮儀制度有很好的幫助。前天下的單,今天就到了。第一次在亞馬遜購物,物流還是超給力的。
  •   從小學生就要學的一本書。
  •   內(nèi)容還沒看,不過別的方面都可以,印刷什么的都不錯。
  •   這個出版社的書總是讓人很滿意,快遞也還讓人滿意
  •   內(nèi)容好,翻譯稍微少了一點,但入門可以了。字印得顏色深點就好
  •   感覺挺不錯。做參考書用的。
  •   錯誤很多,需要好好校對
  •   非禮勿為,一本教給人們?nèi)绾窝孕械慕?jīng)典國學,賣家竟然如此銷售經(jīng)營,打開書的前一部分,竟然就出現(xiàn)了開膠的問題,而其僅僅是連了一少部分,如果經(jīng)常閱讀肯定會一分為二,商家教會我們看書要謹言慎行吧!紙張質(zhì)量還可以,但是以后我不會在重復(fù)昨天的錯誤了。
  •   里面稍稍有一點脫膠 其它還挺好 書比較適合普通人群閱讀 禮記是三禮里比較貼近大眾的了 雖有糟粕 亦不乏修身養(yǎng)性之精華
  •   發(fā)貨速度快,書本質(zhì)量好,內(nèi)容還沒細看,總之感覺不錯
  •   質(zhì)量不錯,值得表揚哦
  •   這本書應(yīng)該是禮記比較全的吧!
  •   禮記譯注
  •   哥啊溫柔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