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上??茖W技術出版社 作者:王富春 編 頁數(shù):285
前言
針灸臨床離不開理、法、方(穴)、術,明理者可立法,明法者可選方,明方者可施術,四者關系緊密不可分割。我曾與劉冠軍教授于1994年共同主編出版了《中國當代名醫(yī)針方針術集成》一書,該書共整理當代針灸名家的針方針術1000余則,詳盡介紹了臨床各科近400種疾病的治療經驗處方,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又經過多年的努力,我本人也親自查閱了古今有關針灸處方方面的著作,從中也發(fā)現(xiàn),古今針灸處方浩如煙海、繁雜各異,大多從病癥立方方面進行論著,并沒有從理法方面進行歸類整理針方的著作。有鑒于此,我們從1998年開始做了此方面的工作,在以中醫(yī)理法為主線的基礎上,從千頭萬緒的針灸處方中尋找他們的共性,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進行歸類整理,完成《針方類輯》一書?! ”緯鴱慕獗眍悺⑶鍩犷?、溫里類、通調類、補益類、安神類、固脫類、理氣類、理血類、和解類、治風類、祛濕類、祛痰類、消導類、活絡類、止痛類、美容類、保健類等十余個方面進行整理。每一針方分述[處方]、[操作]、[方義]、[主治]、[隨證取穴]、[應用]、[備考]等項。結合中醫(yī)理論和經絡腧穴理論闡明該方意旨,同時在[備考]項下廣搜古今針方用以佐證。 本書出版后,受到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已成為針灸初學者的常備工具書。隨著針灸應用的推廣,針灸的處方原則、配伍規(guī)律以及處方種類得到長足的發(fā)展,為了適應針灸發(fā)展,滿足廣大讀者更高、更好的要求,我們在原書的基礎上,擴充了針灸處方原則、配伍規(guī)律等理論方面的論述,為針灸組方提供了強大的理論依據(jù)。
內容概要
《針方類輯(第2版)》共分21章,上篇總論3章介紹了針灸處方原則、規(guī)律及特定穴配伍規(guī)律,下篇各論18章按解表類、清熱類等處方性質分類。每一處方均有組成、操作、方義、主治、應用、備考等項,論述清晰,方便讀者領會掌握,適合臨床應用。此書是臨床醫(yī)師、醫(yī)學院校學生的良師益友,對患者及針灸愛好者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王富春,男,1961年生,現(xiàn)任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針灸學會理事、吉林省針灸學會常務副會長,吉林省重點學科帶頭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優(yōu)秀教師、《針刺研究》雜志編委、《中華推拿療法雜志》專家編委、《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專家編委、《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雜志專家編委、美國《TCM》雜志編委。曾主編學術專著60余部,代表作有“中國新針灸大系叢書”、“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必備叢書”、《腧穴類編》、《針方類輯》、《臨床針方》、《刮痧療法》、《中國手針療法》等,發(fā)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完成科研成果10余項,有6項成果獲得國家和吉林省科技進步獎。 王富春教授在全國首先提出了“合募配穴治療六腑疾病”、“俞原配穴治療五臟病”、“郄會配穴治療急癥”等新的特定穴配穴理論,并且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在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肩關節(jié)周圍炎等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的治療過程中,他強調治療方案的規(guī)范和盡量縮短治療周期,盡可能地減少病人的痛苦。對于頑固性呃逆、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胸椎間盤突出癥、性功能障礙等疑難雜癥,在治療手法和取穴方面均有獨特創(chuàng)新,如治療胸椎間盤突出癥的“胸椎側搬法"和在治療性功能障礙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經外新穴“振陽穴"等,均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
書籍目錄
上篇 總論第一章 針灸處方的原則一、鄰近取穴二、遠部取穴三、隨證取穴第二章 針灸配穴的規(guī)律一、上下配穴法二、三部配穴法三、表里配穴法四、前后配穴法五、左右配穴法六、本經配穴法七、藏象配穴法第三章 特定穴配伍規(guī)律一、原絡配穴法二、五輸配穴法三、俞募配穴法四、八脈交會穴配穴法五、郄會配穴法六、俞原配穴法七、合募配穴法八、郄原配穴法九、郄募配穴法十、交會穴配穴法六、俞原配穴法,七、合募配穴法八、郄原配穴法九、郄募配穴法十、交會穴配穴法下篇各論第四章 解表類一、宣肺散寒方二、宣肺清熱方三、宣肺止咳方四、宣肺化痰方T五、宣肺清暑方第五章 清熱類第一節(jié) 清臟腑一、清熱養(yǎng)肺方二、清泄三焦蘊熱方三、清熱化濕方四、清膽退黃方五、清熱止血方六、清熱行滯方七、泄熱散瘀通腑方八、清熱開竅方九、清肺化痰方十、清瀉胃火方十一、清熱通淋方十二、清心導赤方第二節(jié) 清氣血一、清熱蠲痹方二、清熱調經方三、清熱化瘀止崩方四、清熱消腫方五、清熱解毒方六、清熱散結消癰方七、清熱散瘀消痔方八、清熱散風明目方九、清熱止衄方十、清熱散火止痛方十一、清熱療瘡方十二、清營涼血方十三、養(yǎng)陰清熱方第六章 溫里類一、溫申散寒方二、溫中健脾方三、溫陽利水方四、溫經散寒調經方五、溫腎強膀方六、溫經散寒止腰痛方第七章 通調類一、通關開竅方二、通陽止痛方三、通陽截瘧方四、通調腸胃方五、通便啟閉方六、通陽退黃方七、通淋止痛方八、通利膀胱方九、通調氣血起痿方十、通氣瀉火復聰方十一、通音復聰方第八章 補益類第一節(jié) 補臟腑精髓一、調補肺腎定喘方二、調補脾腎止瀉方三、補脾統(tǒng)血方四、培補脾胃方五、調補沖任方六、健脾消疳方七、健脾消積方八、補腎健腰方九、補益肝腎明目方十、壯陽益腎方第二節(jié) 補氣血類一、補氣寧心方二、益血養(yǎng)心方三、補氣益血方四、調氣補腎方五、補氣攝血方六、益氣溫中散瘀方七、益氣養(yǎng)瞼方第九章 安神類一、安神通絡方二、寧心化痰方三、養(yǎng)血安神方……第十章 固脫類第十一章 理氣類第十二章 理血類第十三章 和解類第十四章 治風類第十五章 祛濕類第十六章 祛痰類第十七章 消導類第十八章 活絡類第十九章 之痛類第二十章 美容類第二十一章 保健類主要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關作用,反之,選用公孫時也可選內關加強公孫作用,上下配穴不僅適用于八脈交會穴,其他穴位也有較好療效。如脫肛、內痔取百會配長強;胃病,上肢取內關,下肢配足三里;咽喉痛、牙痛,上肢取合谷,下肢配內庭;子宮脫垂,上取百會,下配氣海;頭項強痛,上取大椎,下配昆侖;癲狂病甚,取少商相配于隱白;多汗,合谷配復溜;痰多,中脘配豐隆等。上下配穴在針灸處方中應用較為廣泛,療效甚佳。二、三部配穴法三部配穴是指針灸處方時取病變的局部、鄰近和遠部的腧穴配合使用,以調節(jié)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促進全身氣血運行,從而使機體達到陰平陽秘的腧穴配伍方法。這種配穴方法是以《內經》中的“標本、根結”理論為主要依據(jù),《醫(yī)學入門。雜病穴法歌》中記載的“根結標本理玄微,四關三部識其處”都明確指出了病變局部、鄰近、遠部腧穴在治療上的相互配合、相互為用的特點及其標本根結的直接聯(lián)系。在臨床上,三部配穴法應用也較為廣泛,如治療喑啞,局部取啞門,近部取印堂,遠部取合谷、通里;卒中昏倒,不省人事者,可取百會、水溝、涌泉以開竅醒腦;目疾取睛明、風池、光明;鼻疾取迎香、上星、合谷;頭頸痛(厥陰頭痛)可取百會、四神聰、太沖、涌泉;胃病取中脘、梁門、胃俞、內關、足三里;治療肝病,局部取肝俞,遠部取太沖;治療脅痛,局部取章門、京門,遠部取支溝、陽陵泉等。皆是三部配穴的具體應用。這些針灸處方均是在病變局部、鄰近、遠部配合取穴,充分體現(xiàn)了中醫(yī)的整體觀念,用針刺腧穴方法對全身氣血進行調節(jié),以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