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作者:佚名 頁數:175
前言
《三十六計》是一部結合我國古代豐富的戰(zhàn)斗經驗和卓越的軍事思想而成的兵書,是一部“益智之薈萃、謀略之大成”的兵家奇書。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之一。與兵書鼻祖《孫子兵法》齊名并驅。 “三十六計”的說法最早出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南齊書·王敬則傳》中記載有:“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闭f的就是既然戰(zhàn)敗的局勢已經無法改變,那么只有暫時后退了。原書大約成書于明清以后,但是到底是何人何時著書的已無證可考。 《三十六計》共分為六套,分別為:勝戰(zhàn)計、敵戰(zhàn)計、攻戰(zhàn)計、混戰(zhàn)計、并戰(zhàn)計和敗戰(zhàn)計。每套包含六計,共三十六計。每個計的計名有來自歷史典故、真實戰(zhàn)例等,但更多的還是來自民間的成語。前三套計是己方處在優(yōu)勢狀態(tài)時使用的,而后三套計則相反。 《三十六計》最初運用在軍事上,隨著人們對其不斷深入的了解,后將其逐漸運用于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商貿、文化、法律等各個領域,具有普遍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本書選取了古代經典戰(zhàn)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其表現出來,更適合青少年讀者的閱讀。本書共分為原文、注釋、譯文、解析、探源和故事六個部分,其中所選的每個故事都是古代的經典戰(zhàn)例。讀來引人入勝,不僅可以讓讀者們對歷史典故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又能啟迪自我。 編者 2011年10月
內容概要
本書選取了古代經典戰(zhàn)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其表現出來,更適合青少年讀者的閱讀。本書共分為原文、注釋、譯文、解析、探源和故事六個部分,其中所選的每個故事都是古代的經典戰(zhàn)例,讀來引人人勝,不僅可以讓讀者們對歷史典故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又能啟迪自我。
作者簡介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書籍目錄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里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 借尸還魂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癲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問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 連環(huán)計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
章節(jié)摘錄
第二計圍魏救趙 【原文】 共敵不如分敵①,敵陽不如敵陰②。 【注釋】 ①共敵不如分敵: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攻打集中的敵人,不如設法分散它然后再打。 ②敵陽不如敵陰:敵,動詞,攻打。與其先行出擊攻打氣勢旺盛的敵人,不如等敵人露出軟肋時再后發(fā)制人。 【譯文】 與兵力集中、實力強大的敵人作戰(zhàn),不如先分散對方的兵力,再加以攻擊;與其先行出擊攻打氣勢旺盛的敵人,不如等敵人露出軟肋時再后發(fā)制人。 本來指為了救趙國而圍攻魏國,以使魏國撤兵后使趙國得救,后指襲擊敵人的后方來迫使其撤兵的戰(zhàn)術。 【解析】 古人按語云:治兵如治水:銳者避其鋒,如導疏;弱者塞其虛,如筑堰。故當齊救趙時,孫子謂田忌曰:“夫解雜亂糾紛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擊,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這是說對敵作戰(zhàn),就好比治水:水勢強大,就要避開峰頭,采取像疏導這樣的辦法來分流;水流弱小,就要抓住機會消滅它,這時就可以采取類似于筑堤圍堰的辦法,讓水無法流走。所以當齊國去救趙國時,孫子對田忌說:“想理順糾纏在一起的絲線和結繩,只能慢慢用手指去梳理開,不能用拳頭去捶打;排解搏斗糾紛時,只能動口勸說,不能動手參與進去。對敵人,就要抓住他們的要害乘虛而人。敵方受到挫折,受到牽制,圍困自然就可以解除了?!? 【探源】 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講的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與魏國之間的桂陵之戰(zhàn)。 孫臏和龐涓都是鬼谷子老師的學生。兩人就像親兄弟一樣互相敬愛。孫臏曾拉著龐涓的手說道:“你我情同手足,日后若有一人成功,必定不能忘了對方,要互相扶持才是啊?!饼嬩更c頭稱好。卻不曾想,這龐涓乃是一個心胸狹窄、嫉賢妒能之人。那一時,他被魏國任命為將軍,恰好此時魏王聽聞孫臏對用兵之法諳熟精通,便派人用重金將他請回國奉為上賓。 龐涓自忖才能與謀略都不及孫臏,唯恐孫臏奪了自己大將軍的位子,便心生歹計,在魏惠王面前搬弄是非,誣陷孫臏。可憐孫臏哪想得到自己情同手足的同門師兄弟會對自己下如此毒手,被削去膝蓋骨。龐涓將孫臏致殘后還不滿足,還命人在孫臏臉上刺了字,以使他永遠不能出來做官。幸好,孫臏裝瘋逃過一死,被齊國的使者救回齊國。齊威王敬重孫臏的為人,又很欣賞他的才華,便拜他為軍師。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龐涓前去攻打趙國,圍困了趙國的都城邯鄲。邯鄲城岌岌可危。趙王急難中只好求救于齊國,并許諾解圍后以中山(魏國北鄰的一個小國)相贈。齊威王便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領兵前往救趙。 田忌與孫臏領兵進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便想直逼邯鄲,孫臏連忙制止說:“將軍,想理順糾纏在一起的絲線和結繩,只能慢慢用手指去梳理開,不能用拳頭去捶打;排解搏斗糾紛時,只能動口勸說,不能動手參與進去。對敵人,就要抓住他們的要害乘虛而人。敵方受到挫折,受到牽制,圍困自然就可以解除了。”田忌是一個武將,哪能聽懂,只是嚷嚷道:“什么意思?軍師有話快說?!睂O臏微微一笑,便附耳說道:“現在魏國精兵盡出,國內空虛,不如我們轉而攻向魏國,那龐涓必會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自然就解決啦。我們再于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田忌一聽,拍掌大笑,連聲稱好。 果然,田忌依計而行,龐涓趕緊領兵回救。魏軍離開邯鄲城后,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zhàn)于桂陵。魏軍連日征戰(zhàn)又長途跋涉,早就疲累不堪,被齊軍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龐涓勉強集合殘部,狼狽地逃回魏國,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P8-10
編輯推薦
《三十六計》編輯推薦:在我們年少時,總會讀過幾本好書,它們或為我們指引了前進的方向,或幫我們慰藉了失落的心靈,或讓我們對于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為了將這份感動和領悟傳承下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和安徽智之虎文化有限公司2012聯袂奉獻出一套傳世經典——《世界經典文學名著博覽》(2012升級版)。108本巨著本本經典,古今中外大師佳作云集,為孩子們承托起了一片真善美的天空!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