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上海人美 作者:包利民 頁數(shù):159
前言
前蘇聯(lián)曾經有過一個著名的“青年近衛(wèi)軍出版社”,陸續(xù)出版過一大套以少年兒童為閱讀對象的“名人傳記故事叢書”,傳主包括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教育家、英雄人物、工程師、宇航員、探險家等等。這套叢書影響過前蘇聯(lián)幾代青少年的成長,有許多家庭、學校和少年兒童圖書館都珍藏著這套叢書。這套傳記故事也浸透了大作家高爾基的心血。他在偉大的十月革命前,就邀請過羅曼·羅蘭、威爾斯等著名作家為這套書撰稿。高爾基在寫給羅蘭的信中說:“我懇請您為兒童們寫一本貝多芬的傳記。同時我也要請求威爾斯寫一本《愛迪生的生平》……您很清楚,在今天,沒有誰像兒童們這樣需要我們的關懷。我們這些成年人不久就要離開這個世界,我們將留給兒童們一份微不足道的遺產……”而在另一個場合,高爾基又說道:“地球是屬于孩子們的,我們會衰老、死去;而他們正像新的光輝火焰一樣燃燒著。正是他們使生活創(chuàng)造的火焰不滅。因此我說,兒童是永生的……”“少年勵志版名人傳記系列”是由眾多兒童文學作家參與編寫的一套文學性、故事性和勵志教育性兼顧的傳記叢書。這套書正是秉承著高爾基當年組編那套傳記故事的出版理想,以及對下一代的關愛情懷,旨在為正在成長的孩子們提供一套優(yōu)秀的傳記文學讀物。到目前為止,這套傳記故事叢書已經出版了二十冊:《熱愛生命——達爾文的故事》《最偉大的發(fā)明家——愛迪生的故事》《智慧與財富——比爾·蓋茨的故事》《生命的奇跡——海倫-凱勒的故事》《獻給全世界的禮物——諾貝爾的故事》《孤獨的思想家——羅丹的故事》《鏗鏘玫瑰——居里夫人的故事》《永遠的天使——安妮·弗蘭克的故事》《與命運抗爭——貝多芬的故事》《鋼琴與號角——肖邦的故事》《激情燃燒的一生——蓋達爾的故事》《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的故事》《尋找童話的神燈——安徒生的故事》《智慧四重奏——四大寓言家的故事》《闖蕩世界的探險家——馬可·波羅的故事》《大海在召喚——哥倫布的故事》《媽媽的心有多遠——瑪麗婭的故事》《成長是艱辛的——高爾基的故事》《為科學的一生——富蘭克林的故事》《我的朋友黑猩猩一珍妮·古德爾的故事》編輯家和出版家志存高遠,眾多的兒童文學作家付出創(chuàng)作的艱辛,而我們的一代代孩子將享受豐美的果實,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著名學者朱自強先生在談到兒童文學傳記故事這種題材時,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傳記文學中主人公的生存、成長方式具有典型性。傳{己文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傳主克服困難、取得成績的事跡,能夠喚起兒童讀者的感動,引起兒童讀者的尊重、向往,并以之為榜樣?!彼J為,孩子們閱讀傳記,除了求知之外,也許更希望汲取偉人、英雄的人生經驗,來開辟自己的成長道路,或者沿著傳主的足跡,為自己設定高遠的奮斗目標。“一本優(yōu)秀傳記可以讓兒童的閱讀生活更加快樂;同時,一本傳記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的事例也是屢見不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性格特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追求,一代人也有一代人所崇拜的偶像、所鐘愛的理想與誓言。但是請相信,無論是處于哪個時代的少年人,有一點則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是追慕高遠,都崇尚真、善、美,都愿意以美德為鄰、與高尚為伍,都富有理想,都鐘情于浪漫、美好的夢想。而且,都富有朝氣,都富有力量,都渴望在天上飛。 這套傳記故事叢書的編輯和編寫理念,正是在致力于挖掘和發(fā)現(xiàn)一些偉人、名人的高尚人生中的勵志精神;致力于重新尋找和擦亮一些偶像人物生平中的心靈的光華;致力于激勵和重塑一代青少年讀者追慕崇高人生、崇仰遠大理想、熱愛祖國和民族、熱愛世界與人類、熱愛生活和事業(yè)等等正直的情操和高尚的品德。 “瞄準星星,總比瞄準樹梢打得要高些!”這是前蘇聯(lián)的兒童文學作家們在談到兒童文學作品對孩子們成長的引導作用和勵志意義時,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用這句話來看待這套傳記故事叢書,其實也正可形象地解釋編輯者、創(chuàng)作者和出版者所追慕的一個共同的夢想。 我堅信,與今天的崇尚物欲、追逐享樂,以及許多人日漸頹靡、遠離崇高的精神狀態(tài)相比,那些青春的激情,那些偉大的誓語,那些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仍然是高貴和輝煌的,仍然是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而且,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越是焦躁和平庸,那些崇高和偉大的理想的光華,必將越來越顯得寶貴和明亮。也許只有它們,能夠教會我們如何去完成自己短暫的人生,如何讓個人渺小的生命在一種“大愛”和“大德”中得以升華。我們還相信,對生活,對我們周圍一切的詩意的理解,將是童年和少年時代留給一個人的最偉大的饋贈。一個人如果在以后悠長而嚴肅的歲月中沒有失去這個饋贈,那他就有可能成為一位富有高尚心靈,擁有理想人生的人。 記得兒童文學界的老前輩陳伯吹先生說過一句話:“兒童文學雖是派生于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兒童文學又不能不受制于教育。”也許正是因為近些年來所看到的那種忽視兒童文學的“美育”和“德育”作用,甚至一味地“去教育化”,而片面追求“娛樂化”、“魔幻化”,所以,我對一些具有美德教育價值和意味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免有深深的“懷舊”之感,甚至對陳伯吹先生的這句話,也仍然抱有好感和認同感。 我真心地希望,這樣一套“少年版”的傳記故事叢書,最終能夠實現(xiàn)著名兒童文學家蓋達爾曾經有過的那種期許:“有朝一日,后代的人們會恍然大悟:在世界上曾經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狡猾’地把自己稱為‘兒童文學作家’,表面上看他們是在寫東西給孩子們看,其實呢,他們是在悄悄地訓練一支堅不可摧的‘紅星近衛(wèi)軍’哪!”
內容概要
1960年,一個英國女人前往東非坦桑尼亞,開始研究野生黑猩猩,在臨行前,很多人警告她,此行不可能有結果,因為人類不可能接近黑猩猩。當時這個女人才26歲,她決定試一試,于是就來到了坦桑尼亞當時的貢比鳥獸保留區(qū)。保留區(qū)內有不少黑猩猩,它們與人類十分相像。這個英國女人為了方便研究,干脆在當?shù)卦聨づ瘢找惯M行觀察。她一待就是40多年,得出的成果推翻了過去的很多結論,現(xiàn)在她幾乎成為動物研究的代名詞,這個女人就是珍妮·古德爾。
書籍目錄
前言
一 永恒的一握
二 人猿泰山夢
三 到非洲去
四 利基博士
五 岡比!岡比!
六 初戰(zhàn)告捷
七 第一次親密接觸
八 親情友情
九 猴王爭霸
十 籠子里的格魯布
十一 “救救它們!”
十二 “根與芽”
章節(jié)摘錄
雖然貝恩八歲之前一直沒有上學,可他還是很渴望進學校學習。那時周圍有許多人家的孩子上學,每天早晨,他站在大門前,看著那些孩子向學校的方向走去,心中充滿了羨慕。他也曾向爸爸媽媽提出過上學的要求,爸爸對他總是大罵,說上學沒什么用,還不如在家和他做蠟燭。而媽媽則苦口婆心地勸他:“咱們家孩子太多,收入又少,哪有錢讓你去上學呀!”就這樣,貝恩把上學的渴望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有一天他去家里的倉庫找東西,意外地在角落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破書包,他兩眼放光,是啊,這個破書包,在他眼中就是最珍貴的一件寶貝。因為有了這個書包,就像他離學校近了很多一樣。他知道,這個書包一定是某個哥哥或姐姐曾經用過的,因為哥哥姐姐中有人上過學。自從有了這個破書包,貝恩便經常把它背在身上,想象著走在上學路上的樣子。有一天傍晚,他背著書包在門外的路上來回地走,正好遇見那些孩子放學回來。他們一見貝恩背著破書包的樣子,便紛紛嘲笑他,向他扔土塊兒。貝恩氣得和他們扭打在一起,可他一個人哪打得過那么多人呢,摔了好幾跤,書包被撕得更破了。那天晚上,貝恩對媽媽說:“我真的很想上學,媽媽,我上學了,他們就不會再嘲笑我欺負我了!”媽媽聽了他的話,想了好久,問:“你上學后學習能好嗎?”貝恩一聽有希望,就向媽媽保證:“我一定能學習好!”于是,媽媽不顧爸爸的強烈反對,從家里很少的錢中省出一些,供貝恩上學讀書。爸爸見到這種情況,只好說:“你要是學習不好,我就去學校把你揪回來!”就這樣,貝恩終于在八歲那年走進了夢寐以求的學校,開始學習各種知識。那些曾嘲笑過、打過他的孩子,見貧窮的貝恩真的來上學了,而且依舊背著那個破書包,雖然那書包已經被媽媽縫補好,可他們還是嘲笑他。貝恩并沒有在意別人的嘲諷和譏笑,他的心中全是可以上學的喜悅。過了不久,那些孩子就再也笑不出了,這個貝恩頭腦非常聰明,加上他又十分努力,他的成績很快就將那些孩子遠遠地拋在后面。不過,漸漸地,貝恩也有了自己的煩惱。雖然他聰明而且刻苦,可是,算術課卻怎么也學不好。算術,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數(shù)學,在那時,這是相對較難的一門課程,他經常點著蠟燭在夜里苦苦地演算著那些數(shù)學題,卻常常弄得一塌糊涂。為此他苦惱不已,他的其他功課遠遠超過了數(shù)學成績。第一次考試時,別的課程貝恩根本沒放在心上,只是到了考數(shù)學時,他緊張極了。起初答得還算順利,可是,一道他不太會的題出現(xiàn)了,他緊皺著眉頭想了好久,又演算了半天,也沒能解答出那道題。于是只好扔下那道題,匆匆去做下面的題,那些題一道比一道難,而時間又不夠用了,等到交卷的時候,他還有許多題沒來得及做。于是,他這次的數(shù)學成績沒有及格。成績公布后,貝恩垂頭喪氣惴惴不安地回到家。雖然他的總分很高,可數(shù)學的不及格卻讓他既緊張又羞愧。見到媽媽時,他哭了,媽媽安慰他說:“沒事的,我相信你能把算術學好,放心吧,我不會告訴你爸爸的!”貝恩很感動,也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數(shù)學學好。那次考試之后,貝恩加強了對數(shù)學的努力,雖然很有些吃力,卻畢竟也在緩慢地進步著。接下來的幾次考試,很幸運的,他的數(shù)學都及格了,雖然只是剛剛及格,卻讓他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可一看到別的課程的成績都是接近滿分,心中還是很失望。時間過得很快,仿佛只是一轉眼間,就已經到了1715年,這時,貝恩正好十歲,而他上學也快兩年了。在這兩年中,他就像走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各種各樣的知識把他帶進一扇扇神奇的大門,每扇門后都有著讓他深深陶醉和感興趣的東西。想想當初在家里幫爸爸做蠟燭時的自己,貝恩覺得那完全是另外一個人,是啊,學習使他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他很高興也很慶幸自己能夠上學讀書,也希望自己能這樣一直學習下去。又到了期末考試,小貝恩信心百倍地走進考場,甚至對一向學不好的數(shù)學也不感到害怕了。到了考數(shù)學的時候,他開始有些緊張,雖然一直在心里告訴自己要鎮(zhèn)靜,別慌別怕,可他的心還是怦怦跳個不停。他沒有一發(fā)下卷子就開始答題,而是把試卷大致看了一遍。誰知,這一先看卻讓他很是心驚。他發(fā)現(xiàn)有好幾道題估計自己是算不出來的,于是心里更是有了焦慮,在演算那些簡單的題時,也是惦記著那幾道難題,這樣一來,由于精神不能集中,導致那些簡單的題也失誤了許多處??傊@次考試,數(shù)學又一次不及格。那個下午,貝恩拿著成績單在外面走了好久,才心情沉重地回到家。可還沒等他向媽媽報告這次考試的成績,媽媽卻幫他把肩上的書包拿下來,說:“貝恩,咱們家現(xiàn)在出了點問題,由于雨季,我們的蠟燭銷不出去,都積壓在倉庫里,而你爸爸最近又得了病,需要花錢治病……”沒等媽媽說完,貝恩就聽出來了,家里已經沒有多余的錢來供他上學了!他雖然理解家里的難處,可一想到以后將再也不能走進學校,再也不能走進那扇美麗的大門,再也不能接觸到知識的神奇世界,他一下子呆住了。然后便大喊:“我要上學,我不想離開學校!”媽媽轉過臉去,不忍心看他難過的表情,爸爸卻劈手搶過貝恩手中的成績單,說:“哭什么?家里沒錢讓你上學了!再說你看看自己的成績,數(shù)學沒及格!當初你不是說能學好嗎?好了,現(xiàn)在還是老實地跟我干活吧!”從那以后,貝恩再也沒有踏進過學校,他這一輩子只上過這兩年的學。他心中很疼,除了對學校的依依不舍,還有對自己的憤恨,他恨自己怎么就沒把數(shù)學學好,如果這最后一次考試數(shù)學能取得好成績,就算不再上學了,心中也會好過一點。那個晚上,貝恩躲在倉庫里,把臉伏在破書包上大哭一場。從小到大,他從沒有這樣痛哭過,就像一次把所有的眼淚都流盡了??迚蛄?,他站起身來,擦了擦眼睛,把那個破書包用力地扔到倉庫的角落里,就像扔出了一段美好的回憶。一生中只有短短兩年在校學習時間,卻在貝恩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回憶。只是在這回憶之中,卻有著一點點的遺憾,那就是數(shù)學考試的兩次不及格。以致于他一直念念不忘,很是后悔當初沒有更努力一些把數(shù)學學好,讓那兩年的上學時光變得美好一些。P4-8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