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8 出版社:上海人美 作者:魯迅 頁數(shù):214
前言
魯迅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在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不僅在小說、散文、散文詩創(chuàng)作方面獨樹一幟,在雜文的創(chuàng)作上也有所造詣,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思想文化和文學遺產(chǎn)。雜文是我國文學史上古已有之的一種體裁,在文藝理論古典名著《文心雕龍》中便有所論述。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伴隨著日益洶涌的社會政治和思想文化的革命潮流,雜文開始發(fā)展,最終在魯迅先生的手中成為一種攻擊敵人的銳利異常的匕首。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魯迅在雜文中對中國社會的理解與剖析,即使在今天,還有許多發(fā)人深省之處。魯迅的許多雜文,我們從字面上看只是針對他所處的那個社會環(huán)境中的許多具體的人、事和社會現(xiàn)象,但他所表現(xiàn)的思想和精神卻遠遠地超越了現(xiàn)實空間。在此書中我們精選了魯迅先生的部分雜文,充分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的堅韌人格和鮮明個性。魯迅先生曾說自己的雜文里講的“并沒有宇宙的奧義和人生的真諦。不過是,將我所遇到的用筆墨寫了下來。說得自夸一點,就如悲喜時節(jié)得歌哭一般,那時無非借此來釋憤抒情……名副其實,‘雜感’而已?!保ā度A蓋集續(xù)編?小引》),在此我們將魯迅先生的雜文介紹給讀者,其意義也在這里。編者2007年6月
內(nèi)容概要
魯迅的雜文被世人稱為“史詩”,他在藝術(shù)上突出地運用史筆,生動形象地引據(jù)事實,表達自己的是非愛憎,指陳時弊,論證古今。通過雜文,魯迅顯現(xiàn)出他不屈不撓與舊勢力戰(zhàn)斗到底的革命形象。他的雜文或嚴峻凜然,或清新雋永,或鋒芒畢露,或意味深長,多姿多彩不拘一格,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舊中國的社會歷史面貌。
作者簡介
魯迅,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在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不僅在小說、散文、散文詩創(chuàng)作方面獨樹一幟,在雜文的創(chuàng)作上也有所造詣,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思想文化和文學遺產(chǎn)。
書籍目錄
“吃白相飯” “題未定”草(六至九) “文人相輕” “尋開心” 半夏小集 北京通信 并非閑話 補白 查舊賬 長城 晨涼漫記 沖 春末閑談 從“別字”說開去 從幫忙到扯淡 從諷刺到幽默 打聽印象 搗鬼心傳 燈下漫筆 電的利弊 電影的教訓 隔膜觀斗 火 即小見大 看書瑣記 禮 流氓的變遷 略論梅蘭芳及其他(上) 略論中國人的臉 論“人言可畏” 論諷刺 罵殺與捧殺 漫談“漫畫” 女人未必多說謊 爬和撞 趨時和復古 隨感錄三十七 隨感錄三十八 隨感錄五十九“圣武” 隨感錄六十一不滿 隨感錄六十二恨恨而死 隨感錄六十五暴君的臣民 沙 世故三未 事實勝于雄辯 誰在沒落? 談皇帝 文壇三戶 我們怎樣教育兒童的? 無聲的中國 新藥 宣傳與做戲 隱士 雜感 雜談小品文 再論“文人相輕”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在現(xiàn)代中國的孔夫子 戰(zhàn)士和蒼蠅 這個與那個 正是時候 中秋二愿 作文秘訣 做文章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后來,我看見西洋人所畫的中國人,才知道他們對于我們的相貌也很不敬。那似乎是《天方夜談》④或者《安兌生童話》中的插畫,現(xiàn)在不很記得清楚了。頭上戴著拖花翎的紅纓帽,一條辮子在空中飛揚,朝靴的粉底非常之厚。但這些都是滿洲人連累我們的。獨有兩眼歪斜,張嘴露齒,卻是我們自己本來的相貌。不過我那時想,其實并不盡然,外國人特地要奚落我們,所以格外形容得過度了。但此后對于中國一部分人們的相貌,我也逐漸感到一種不滿,就是他們每看見不常見的事件或華麗的女人,聽到有些醉心的說話的時候,下巴總要慢慢掛下,將嘴張了開來。這實在不大雅觀;仿佛精神上缺少著一樣什么機件。據(jù)研究人體的學者們說,一頭附著在上顎骨上,那一頭附著在下顎骨上的“咬筋”,力量是非常之大的。我們幼小時候想吃核桃,必須放在門縫里將它的殼夾碎。但在成人,只要牙齒好,那咬筋一收縮,便能咬碎一個核桃。有著這么大的力量的筋,有時競不能收住一個并不沉重的自己的下巴,雖然正在看得出神的時候,倒也情有可原,但我總以為究竟不是十分體面的事。
編輯推薦
《世界文學名著寶庫:魯迅雜文精選(青少版)》是由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