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作者:沈梅華,張律 頁數:18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人與自然》是一本引進歐洲享有盛譽的法國自然人文雜志(《蠻荒大》)版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圖文雜志。 “人與自然叢書”匯集《人與自然》雜志品牌欄目的精彩內容,聚焦蠻荒大地的野生動物及各種生命形態(tài),關注我們共同的生存環(huán)境,展示“人類探索自然之旅”中的自然奇觀、動物異趣、人文發(fā)現、風物民俗。 本書《南非野生生活》為該叢書之一,保證了該書的權威性和可讀性,該書作者小豹,本名沈梅華,她和愛人共同參與中國虎南非野化項目,在南非度過了2年零8個月的時間,以親身經歷完成了本書的創(chuàng)作,個中辛酸和所得,唯有在書中訴說。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野生生活,全方位接觸 初見南非,請深呼吸 荒野中的家 警報!昆蟲入侵! 荒野的真面目第二章 我們的鄰“人”與家“人” 我們的野生動物鄰居 鴕鳥盛衰記 跳羚之死 土狼之家第三章 游覽克魯格不完全攻略 Struwig保護區(qū)的大冒險 克魯格的冬季嘉年華第四章 學者做個“自然人” 與“鱷魚先生”做同學 方舟上的居民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野生生活,全方位接觸 荒野的真面目 如果僅僅因為對“健康”和“時尚”的追求,而去“回歸自然”和“支持環(huán)保”,那不過是一種自私的想法,只會制造出很多“綠色沙漠”之類的“偽自然”。其實自然像個調皮搗蛋的小孩,在逗你開心的同時,也讓人頭痛不堪。真正的自然保護,是以“尊重”自然的本來面目為前提的。也許“自然”這個東西只能作為實體、而不能作為概念出現。在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中呈現出來的大自然,與課堂中的形象是如此地不同。我們越是深入保護區(qū)的工作與生活,越見識到大自然呈現出它性格中的不同側面。 植物的“尖牙利齒” 我們來到保護區(qū)后,小虎接到了一個新的任務一調查保護區(qū)的土壤和植被情況。調查方法并不復雜,也就是選中幾個點,進行徒步觀測,做好記錄。并且定點拍照。話雖如此,做起來才知道,科學工作原來是個體力活。除了最后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是在電腦前面敲敲鍵盤之外,第一手資料的采集工作基本上就是個鍛煉身體的過程。天氣已經逐漸炎熱起來,多半時間都要行走在毫無遮擋的驕陽下。在高溫下行走十幾、二十幾公里,實在不是什么樂事。不過,偶爾也會闖入沒人探訪過的河邊密林,體驗一下神秘氣氛,每逢有這樣的機會,小虎就會把我叫上。一起進行一場叢林探險?! ∵@天我們去的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我們把車開到一個樹林圍繞的河灘上。這個地方充分反映了卡魯高原荒漠的另一面相——在自然水道附近,往往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林地,有沖擊巖構成的壯美河灘,有濕地,有密林。還有顏色青翠欲滴的蒿草叢。簡直像個漂亮的植物園。我們走過草地,鉆過密林,在長滿長草的河邊行走,一路聽見烏語在耳邊鳴囀。甚至興起了“哪天一起再來這里野餐”的念頭。 不過,這里畢竟是南非。非洲所有的生物,經歷了漫長的生存斗爭,都已全副武裝到牙齒了。無論多漂亮的植物、多可愛的動物,看上去多么無害和與世無爭,其實卻都擁有著危險甚至致命的防御武器。這片漂亮的“植物園”雖然風景秀麗,行走起來卻毫不輕松。幾乎所有的樹木都長著尖銳的刺,即便我們穿著長袖長褲,這些刺也會不屈不撓地穿透衣服、扎破皮膚,甚至有時會“搶走”背包、“抓走”我們的帽子。腳下則是居心叵測的三芒草,這些家伙為了傳播它的種子,絲毫不顧別人的感受,看似柔軟的三根細毛,毫不留情地鉆進褲子鞋子,讓我們每走一步路都會被無數的針頭扎上一下。相比之下,我們是多么懷念中國那些“溫柔”的植物啊。 真正的自然和我們被灌輸的小資理念完全不同。她狂野、殘酷,毫不婉轉,不留余地。我始終懷疑,人們是否能夠真正去接受她?! ∥覀冊缫蚜晳T了的,是城市那些修剪得平平整整的綠地,養(yǎng)護得干干凈凈的草坪,就連旅游風景區(qū),也盡是一些賞心悅目的、溫柔敦厚的植物。人們始終在追求一個符合自己理想的自然世界,但是,真正的自然并不是僅僅為了人類的愉悅而存在的。即便是在生態(tài)學的課堂上,我們學到的也往往是被人文化了的溫情主義觀念。比方說,我們會強調不同的食草動物傾向于取食不同的植物,從而促進草地多樣性的健康發(fā)展。然而,在環(huán)境惡劣、食物緊缺的情況下,所有的食草動物都會不顧一切地取食可以獲取的所有種類的食物,從而加速草地的過牧;我們也許知道,食肉動物的存在促進了食草動物的健康,卻沒有一個老師會提醒我們,食肉動物并不是有節(jié)制的捕獵者。在獵物唾手可得的情況下,一些食肉動物也會大開殺戒,殺死遠超過自己食量的獵物,這就是為什么牧場主都會對豺狼虎豹恨之入骨。自然本身不帶有任何目的,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也不是真的“為了”另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存在,所有的生物都只不過是在力求自保的過程中,相互牽制,從而維系了生態(tài)平衡?! 〉靡獾耐鈦砦锓N 在一次這樣的“遠足”中,我們發(fā)現了意外的驚喜。呈現在我面前的,是一棵棵掛滿誘人果實的大樹。這一排樹棵棵都有七八米高,樹干的腰圍已經超出我的環(huán)抱,看來頗有些年頭了。呈深綠色的樹冠上掛滿了紅紅的果實。咦?看起來像是桑葚?只是以前看見市場上賣的桑葚多數是絳紅色的,而這里的桑葚卻是鮮紅色的,看起來又有點像覆盆子。我的口水一下子就“嘩嘩”地流了下來。慢著慢著,這不會是有毒的東西吧?我采下一個,也顧不上洗了,先放進嘴里,真的是酸酸甜甜的桑葚味道,再一看下面部分的果實基本上已經被食草動物吃光了,于是基本確定。這就是擺在眼前的美食?。 ∥液托』⒘⒖绦袆悠饋?。觸手可及的范圍內基本是沒有什么可采的了,我只好爬上樹,感覺自己好像成了一個古代的采桑女,心中十分得意。正采得起勁,下面躥上來一個人!原來是小虎,他竟然把車子停在了樹下,然后站在車子上面,輕而易舉地采到了果子。不久兩個人的手都被桑葚的汁染成了深淺不一的紅色,看上去好像魔爪一樣。在樹木的包圍下,根本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等我們這兩個貪心鬼摘完了足夠量的桑葚,竟然已近夕陽西下?! 』氐郊依?,把最熟的都吃完以后,又把一些看起來有點酸的用糖腌了起來,過了一天,又美美地吃了一頓,真過癮! 后來才知道,原來我們這次徒步的地方,原先也是莊園。這些原產自中國的桑樹一定是當時的主人栽種的。后來我們在別的地方徒步,又陸續(xù)發(fā)現了石榴、梨等果樹,也就不再奇怪了?! ∑鋵嵾@些給我們帶來驚喜的果樹,對于南非的自然界來說,都算是外來物種,只不過由于水土的關系,這些樹只能生長在少數水分比較充足的地方,并不容易蔓延開來造成生態(tài)問題。所以在保護區(qū)里,也可以任由它們自生自滅。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具有競爭力的外來物種,比如沿河道兩岸迅速蔓延的胡椒木,還有來自南美的仙人掌在南非相似的氣候環(huán)境下如魚得水,不論它們能產出對人們多么有用的副產品,在保護區(qū)里也需要想辦法將其趕盡殺絕。因為它們在以其生存優(yōu)勢排擠掉其他植物的同時,也毀掉了其他本土動物賴以生存的家園。 其實清除外來物種就是我們在保護區(qū)所做的主要植被維護工作。我們根本不做種樹種草這樣的事情,因為多數舊大陸的生物都已經鍛煉得很頑強了,只要不是特意找來它們從沒打過交道的異地生物來進行不公平的戰(zhàn)爭,讓它們在自己的家里生長,根本不需要特別的種植養(yǎng)護,自然的力量會讓它們自行成長和恢復。所謂“自然而然”,就是這么回事?! ≡诂F代文明入駐了百年之后,非洲大陸無可避免地失去了當年的純凈。各種農作物被引進,觀賞植物遍布花園,農場動物和寵物四處跑來跑去,動物園也競相引進奇禽異獸,可以說?,F在已經不存在完全沒有外來物種的地方。現在人類所能做的,就是盡量不要再引入新的物種,對本地已經存在的外來物種施以嚴密的管理和控制??上驳氖?,我在南非的書店里,看到一些園藝種植的書,已經開始致力于教導人們用南非的本地物種來裝扮自己的花園,這顯然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編輯推薦
南非世界杯剛過去不久,當時看球的時候,你是否對非洲大陸上那些充滿自然與野性的人文風光很是向往? 當你踏上那里的土地,空氣無比清新,陽光如此燦爛,會不自覺地深吸一口南半球最新鮮的空氣,欣然接受南非人熱情的擁抱,感受他們獨特的歡迎禮。在南非人黝黑而燦爛的笑容面前,你的南非印象開始真實和生動。這一定會是一次考驗想象力的旅程:欣賞各民族人種匯聚的彩虹膚色,聆聽豐富多變的南非當地語言,一路的鳥語花香,品嘗來自兩大洋的鮑魚和鮮蝦,感受一次真正驚人的南非味道…… 聽到如此的訴說和評價你怎能不心動?還不快打開本書,跟隨作者的描述和感想一起領略作者在南非2年零8個月時間里所領略的南非的別樣野生生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