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上海文藝 作者:鄧曉芒 頁數(shù):200
Tag標簽:無
前言
相傳在唐朝,有一位佛門大法師弘忍,他手下有兩位聰明過人的弟子,一位叫神秀,一位叫慧能。一日,師父命兩位弟子各寫一偈,以表明他們學法的心得。神秀提筆寫道: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這時,平常看上去有些笨頭笨腦、連大字也不識一個的慧能,居然出口成頌,口占一偈,讓人寫出來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師父見偈,大為欣賞。當夜三更把慧能悄悄叫到臥室,傳法與他,并密授衣缽。后來,慧能終于成為佛教禪宗(南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后人追謚為“大鑒(鏡)禪師”。在中國思想史上,以人心作為鏡子的說法在老子那里就已經(jīng)有了。老子主張最高的思想境界是“滌除玄鑒(覽)”,即是把人心打掃干凈,像一面清澈幽深的鏡子,才能反映出自然的本來面目。但進一步討論“人之鏡”的問題,恐怕還是隨著佛教的傳人才盛行起來的。佛教帶來了西方人(印度人、波斯人、希伯來人等)有關(guān)光明與黑暗本原對立的思想,帶來了對火與“光明”的崇拜和“燈”的象征(青燈古佛),這與中國古人最早認為“氣”、“精氣”或“浩然之氣”充塞于天地之間,是完全不同的一種宇宙感。氣是不可能由鏡子來反映的,只有火及其光明才能反映在鏡中,鏡的作用也僅在于反射光。
內(nèi)容概要
《人之鏡:中西文學形象的人格結(jié)構(gòu)》以“鏡子”這一富哲學深意的比喻在中西文化中所體現(xiàn)的差異,引出中西人格的比較,著眼點放在中國人的人格之上。作者將這一比較置于六組中西文學名著中人物形象的討論語境里,在天馬行空卻又有的放矢的想象和論述中,以“品格”與“性格”、“情”與“愛”、“辯白”與“追求”等關(guān)鍵詞為導引,藉由分析關(guān)云長與阿喀琉斯、賈寶玉與唐璜、屈原與浮土德等對位人物的人格結(jié)構(gòu),反思中西文化傳統(tǒng)所造成的“自我意識”。
作者簡介
鄧曉芒,1948年生,湖南長沙人,1964年初中畢業(yè)即下放湖南江永縣插隊落戶,10年后返城當搬運工,1979年考取武漢大學西方哲學研究生,師從陳修齋、楊祖陶先生,1982年留校任教,歷任講師(1987)、副教授(1988)、教授(1989),博士生導師(1993)?,F(xiàn)為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wù)理事,湖北省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代表作有專著:《思辨的張力——黑格爾辯證法新探》,譯著有康德“三大批判”等。
書籍目錄
鏡子的故事(代前言)上篇:人格之鏡第一章 品格號性格:關(guān)云長與阿喀琉斯的比較第二章 赤誠與虔誠:唐三藏與早期基督徒的比較第三章 情與愛:賈寶玉與唐璜的比較下篇:人生之鏡第四章 命運與罪感:《封神演義》與《麥克白》的比較第五章 卑賤意識與高貴意識:《水滸傳》與《失樂園》的比較第六章 辯白與追求:屈原與浮士德的比較結(jié)束語
章節(jié)摘錄
三條罪名,總括起來無非是不忠不孝。就這一頂大帽子,便使關(guān)云長一條血性漢子一下子軟了下來,走上了一條“曲線救國”的道路。于是有“降漢不降曹”和“身在曹營心在漢”一說。關(guān)公曾自述:“我與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可見其言不虛。不過,關(guān)公也有主次不分、顛倒迷誤的時候。所謂“華容道義釋曹操”,就因為念及當年受曹操的許多好處和禮遇,而放走了劉備的死對頭,失去了徹底擊破曹魏的絕好機會。按說,這一“不忠不孝”之舉理應(yīng)使關(guān)公蒙上一層恥辱的陰影。可奇怪的是,他不僅沒有因此而降低在人們心目中的評價,反而進一步獲得了“義重如山”的美名。中國的老百姓,實在是很會通融的。他們看人,總是看人的主觀動機,而不管他客觀上造成了什么樣的結(jié)果,“好心辦壞事”的人,很少因為事情辦壞了而受到他人或自己良心的譴責。就關(guān)公來說,不論他如何行動,他主觀上始終有一把尺子,要做到“來去明白”,光明磊落。因此,雖然他明知曹操待他無微不至本是想賺他為自己效力,居心險惡,卻仍然認為曹操對自己有“恩”,“受人一飯,必以涌泉相報”,以至于在關(guān)鍵時刻開“后門”,干出了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這種蠢事,由于它超越于功利之上,且唾棄一切欺心權(quán)變,具有道德人格上的前后一貫性,因此被推崇為一種美德,這就是“義”。
編輯推薦
《人之鏡:中西文學形象的人格結(jié)構(gòu)》:OPEN@思想文叢 此岸系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