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王蒙、王元化、 頰宗培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9-06出版) 作者:王蒙,王元化 主編 頁數:1379 譯者:郟宗培 分冊主編
Tag標簽:無
前言
現在,當《中國新文學大系》第五輯30卷油墨飄香地新鮮出版,當《中國新文學大系》第一輯至第五輯經過影印補缺,統(tǒng)一封面、統(tǒng)一標注卷號的100卷齊齊整整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時,我們終于可以說:這卷軼浩繁,工程巨大,編輯歷時久長的《中國新文學大系》確實是與上海文藝出版社有著無可分割的不解之緣,是我們幾代出版人經過不懈的辛勤勞作而堂堂正正鑄就的鎮(zhèn)社之寶!《中國新文學大系》的第一輯(1917-1927)是在1934年春夏之季由時任良友圖書公司編輯、解放后曾任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的趙家璧先生首先醞釀、倡議的。當時,他的這個精選“五四”以來文學創(chuàng)作叢書的編輯構想一經提出,即得到了前輩作家的一致認可。如創(chuàng)造社老將鄭伯奇擔當“參謀”,為他出謀劃策;阿英慷慨提供大量原版藏書;經常跑“內山”等日本書店的施蟄存將自己熟悉日本以“大系”為名的編選方法告訴了他,由此商定了“中國新文學大系”這個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的叢書名;茅盾更是傾心投入,確定十年為斷代的分期法;鄭振鐸提出可讓“五四”文學代表人物胡適及周作人這樣的名人擔當分集編選的策略,郁達夫、郭沫若、朱自清、洪深也熱心襄助。
內容概要
《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第30集·史料索引卷2)》的第一輯(1917-1927)是在1934年春夏之季由時任良友圖書公司編輯、解放后曾任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的趙家璧先生首先醞釀、倡議的。當時,他的這個精選“五四”以來文學創(chuàng)作叢書的編輯構想一經提出,即得到了前輩作家的一致認可。如創(chuàng)造社老將鄭伯奇擔當“參謀”,為他出謀劃策;阿英慷慨提供大量原版藏書;經常跑“內山”等日《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第30集·史料索引卷2)》店的施蟄存將自己熟悉日本以“大系”為名的編選方法告訴了他,由此商定了“中國新文學大系”這個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的叢書名;茅盾更是傾心投入,確定十年為斷代的分期法;鄭振鐸提出可讓“五四”文學代表人物胡適及周作人這樣的名人擔當分集編選的策略,郁達夫、郭沫若、朱自清、洪深也熱心襄助。
書籍目錄
序言一、序跋第一輯 (1917-1927)前言總序建設理論集導言文學論爭集導言小說一集導言小說二集導言小說三集導言散文一集導言散文二集導言詩集導言戲劇集導言史料·索引集序例第二輯 (1927-1937)文學理論集序小說集序散文集序雜文集序報告文學集序詩集序戲劇集序電影集序文學理論集編后記短篇小說集編后記中篇小說集編后記長篇小說集編后記散文集編后記雜文集編后記報告文學集編后記詩集編后記戲劇集編后記電影集編后記史料·索引集編后記第三輯 (1937-1949)文學理論卷序短篇小說卷序中篇小說卷序長篇小說卷序散文卷序雜文卷序報告文學卷序詩卷序戲劇卷序電影卷序文學理論卷編后記短篇小說卷編后記中篇小說卷編后記長篇小說卷編后記散文卷編后記雜文卷編后記報告文學卷編后記詩卷編后記戲劇卷編后記電影卷編后記史料·索引卷編后記第四輯 (1949-1976)文學理論卷序感受昨天——小說卷序散文卷序雜文卷序報告文學卷序詩卷序戲劇卷序電影卷序史料·索引卷序文學理論卷編后記長篇小說卷跋雜文卷跋報告文學卷跋詩卷編后記戲劇卷跋第五輯 (1976-2000)總序一總序二文學理論卷序言長篇小說卷序言中篇小說卷序言短篇小說卷序言微型小說卷序言散文卷序言雜文卷序言紀實文學卷序言詩卷序言兒童文學卷序言戲劇卷序言影視文學卷序言史料·索引卷一序言史料·索引卷二序言(存目)二、目錄第一輯 (1917-1927)建設理論集目錄文學論爭集目錄小說一集目錄小說二集目錄小說三集目錄散文一集目錄散文二集目錄詩集目錄戲劇集目錄史料·索引集目錄第二輯 (1927-1937)文學理論集一目錄第三輯(1937-1947)第四輯(1949-1976)第五輯(1976-2000)附錄
章節(jié)摘錄
張放任,“聽其做去”,“聽其過去”,“發(fā)揮個人的智力”的自由競爭——是那可以打破封建勢力底枷鎖與束縛的個人主義。這于中國的資本勢力,又是有極大的利益的??v然“非君師”,“覆孔孟”,“鏟倫?!保f來有些使人惴惴;但是,離開他們底事業(yè)還遠,不見得就會發(fā)生直接的危險,所以便勉強容存了。這是可以合作的第二個原因。第三,新文化運動初起的時候,態(tài)度十分激進;和舊有的制度勢力思想,絕對的不妥協不調和,而是謀澈底的推翻,澈底的改造的。這個,不但使得那封建意識者要把它看成“洪水猛獸”,就是一部分同情于民主政治與科學的人,也感到它的“過激性”與“危險性”的。但是,民國八年十一月,在上海的工商界援助學生運動的五個月之后,胡適發(fā)表了一篇《新思潮的意義》,主張緩進的批判,研究,與改良,而不主張突進的革命;他底結論是:“文明不是攏統(tǒng)造成的,是一點一滴的造成的。進化不是一晚上攏統(tǒng)進化的,是一點一滴的進化的。現今的人,愛談‘解放與改造’,須知解放不是攏統(tǒng)解放,改造也不是攏統(tǒng)改造……是一點一滴的解放……是一點一滴的改造。”到了民國九年四月胡適又發(fā)表了一篇《工讀主義試行的觀察》,說明他不贊成北京工讀互助團的“對于家庭,婚姻,男女,財產等等等絕大的問題早已有了武斷的解決”;他又說:“最好是許團員私有財產”;又,“我以為提倡工讀主義的人,與其先替團員規(guī)定共產互助的章程,不如早點替他們計劃怎樣才可以做自修學問的方法”這種議論,總算是比較穩(wěn)健的;而他們一向又認定胡適是新文化運動底重要領導人之一的;于是對于新文化運動底過激危險的感覺,無形中也消除一部分了。這是五四運動以后,國內明白的人“漸漸覺悟‘思想革新’的重要……漸漸的把從前那種仇視的態(tài)度減少了”的原因。
后記
《唐詩三百首》和《古文觀止》是我書架上落戶最早的文學古籍之一?!短圃娙偈住匪奶僖魃缭侔媲把灾袑懙溃摃帮L行海內,幾至家置一編”?!豆盼挠^止》鐫版于一六九五年,流行三百年至今。這兩個選本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一是卷帙適中,《唐詩三百首》選詩三百十首,《古文觀止》收文二百二十二篇。二是不帶派別偏見,《古文觀止》不顧當時傳統(tǒng)評論家對文學流派公安派領袖袁宏道的貶斥,選了他的《徐文長傳》,而性質相似、篇幅約為《古文觀止》三倍、代表桐城派觀點的《古文辭類纂》,卻不選袁的任何文章。三是選篇菁華,可讀性強,從而產生良好的陶冶作用、示范功能和欣賞效果?!豆盼挠^止》序中所說的“正蒙養(yǎng)”與今天我們說的陶冶作用相似?!短圃娙偈住吩蛑兴闹V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反映出示范功能是編選該書的出發(fā)點之一。老詩人臧克家說,《唐詩三百首》“像一位老朋友,多少年來伴隨著我。在旅途中,在寒夜爐邊的燈光下,在已經很疲勞的時候,打開它,隨手翻讀一二首,便覺得心曠神怡,精神上得到一種很高的享受”。(《從說起》)可讀性強是《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風行范圍廣、流行時間長的主要原因。
編輯推薦
《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第30集·史料索引卷2)》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