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隱秘

出版時間:2006-8  出版社:上海文藝  作者:趙良  頁數(shù):32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是一部抒情散文體的歷史人物心理傳記。作者對中國歷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7位帝王進行了恰到好處的心理分析,探幽索微,不滿足于歷史事件表象,將觸角伸向人物的社會心理后面,深刻地剖析導致他們心理病案的所有隱秘,巧妙地解答了中國歷史上的種種謎團,創(chuàng)造性地打破歷史人物傳記常規(guī)寫法,通篇洋溢著迷人的氣質。《帝王的隱秘》是繼二月河、黃仁宇的著作之后,又一書寫歷史題材的重大突破之作。

書籍目錄

自序情感紊亂的抑郁人格者——贏政順“天”化心的庸常醉漢——劉邦性角色困擾下的激情女皇——武則天悲情勃發(fā)的感受性沉人格者——李煜受制于悲傷記憶的嗜血狂——朱元璋戀尸者陰影下的萎縮生靈——光緒“嗷嗷待哺”的末代天子——溥儀多余的告白(代跋)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以精神分析理論和心理歷史學的方法,傾心打造國內第一部帝王心理傳記的力作。    CCTV-10“百家講壇”發(fā)布廣告熱烈宣傳。    本書確切地說是抒情散文式的心理傳記?!笆闱椤币辉~說明我無論在談論誰或談論什么,表達的都是私人的觀念。我一直抱有這樣的想法:一個獨特的人,即便他起草一紙公文,字里行間都有獨到的韻味;反之,一個大眾社會趣味的受害者,無論他選擇什么樣的體裁,表述的都不會是私人的東西,他的感覺是普遍的,觀念是流行的,因而他們的作品在我看來就算不得抒情散文。我有心成為寫抒情散文的作者,并以此估量自己的成就。本書即是我在寫抒情散文方面的嘗試。    這本書的寫作,借鑒了心理歷史學的某些方法。心理歷史學是20世紀60年代西方興起的一種史學流派,它旨在運用心理學的各種學說,尤其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隨者的精神分析理論和方法來解釋歷史進程、歷史現(xiàn)象以及歷史人物的所作所為。70年代,心理歷史學的研究達到全盛時期,大量著作相繼問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歷史人物的傳記研究,如艾里克森對路德、甘地,弗蘭克·曼努埃爾對牛頓,多麗絲·卡恩斯對約翰遜,彼得·洛溫貝格對海因里?!はD啡R,奧托·弗蘭茨對俾斯麥以及許多人對希特勒的分析研究。還有人把一些當代重要人物,如毛澤東、尼克松、基辛格等也作為研究的對象。    本書對秦始皇,劉邦、武則天、李煜、朱元璋、光緒、溥儀七位中國帝王的心理世界作了頗具學理的精神分析,將心理學中的某些概念性的假設投射到具體對象上,確立了他們的人格類型,揭示了導致他們心理病案的隱秘,剖析了七位帝王的“本我”。                                    ——《南方周末·聞香識書》

編輯推薦

  以精神分析理論和心理歷史學的方法,傾心打造國內第一部帝王心理傳記的力作?! CTV-10“百家講壇”發(fā)布廣告熱烈宣傳?! ”緯_切地說是抒情散文式的心理傳記?!笆闱椤币辉~說明我無論在談論誰或談論什么,表達的都是私人的觀念。我一直抱有這樣的想法:一個獨特的人,即便他起草一紙公文,字里行間都有獨到的韻味;反之,一個大眾社會趣味的受害者,無論他選擇什么樣的體裁,表述的都不會是私人的東西,他的感覺是普遍的,觀念是流行的,因而他們的作品在我看來就算不得抒情散文。我有心成為寫抒情散文的作者,并以此估量自己的成就。本書即是我在寫抒情散文方面的嘗試?! ∵@本書的寫作,借鑒了心理歷史學的某些方法。心理歷史學是20世紀60年代西方興起的一種史學流派,它旨在運用心理學的各種學說,尤其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隨者的精神分析理論和方法來解釋歷史進程、歷史現(xiàn)象以及歷史人物的所作所為。70年代,心理歷史學的研究達到全盛時期,大量著作相繼問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歷史人物的傳記研究,如艾里克森對路德、甘地,弗蘭克·曼努埃爾對牛頓,多麗絲·卡恩斯對約翰遜,彼得·洛溫貝格對海因里?!はD啡R,奧托·弗蘭茨對俾斯麥以及許多人對希特勒的分析研究。還有人把一些當代重要人物,如毛澤東、尼克松、基辛格等也作為研究的對象?! ”緯鴮η厥蓟剩瑒?、武則天、李煜、朱元璋、光緒、溥儀七位中國帝王的心理世界作了頗具學理的精神分析,將心理學中的某些概念性的假設投射到具體對象上,確立了他們的人格類型,揭示了導致他們心理病案的隱秘,剖析了七位帝王的“本我”?!  赌戏街苣ぢ勏阕R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帝王的隱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9條)

 
 

  •   對歷史很客觀的評價
  •   質量不錯,正版,適合歷史看好者看
  •   很深刻,心里剖析很深刻
  •   書很好,有用,較完整
  •   可以一看,但無論是在史實的掌握還是深度是心理分析上都有欠缺。
  •   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代帝王的生活與無奈。很不錯的書。
  •   一直想買這本書,問遍了所有書店,都沒有買到,很滿意,書的質量也很好
  •   知道這本書是在一期電視講座上,感覺不錯,但是讀下來卻覺得沒有想象的好,不能很好的體現(xiàn)作者心理學的特點。歷史學知識也不扎實。
  •   書的質量不錯,不過感覺寫得不怎么樣。
  •   看了報摘,嬴政的一段,喜歡,所以買了全書。但看后比較失望。三分之二的文字是作者在玩文字游戲,文筆倒是不錯,強烈的主觀色彩削弱理論依據,保留三分之一就夠了。太水!
  •   本書先由作者給七位皇帝加上一個定論,比如說,秦始皇長得很丑,再以這個定論來擴展到他個性的特征,再引起這位皇帝所有的政治事件,真是覺得有點莫明其妙!如果這個定論是錯誤的,那這通篇文章豈不皮之不存,毛將附焉?
  •   就沒看過這么差的書,里面寫的亂七八糟的,不太合俺的口味??赡苡袑W者喜歡吧。
  •     大凡人都有獵奇心理,我也不例外?!兜弁醯碾[秘》這本書,我是沖著書名去的,“隱秘”兩個字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隱疾、密聞、私密之類的字眼,所以我就興致勃勃開卷有益了。讀了一篇,驚喜得發(fā)現(xiàn)這是本難得的好書,至少于我而言,它給了我很多啟發(fā)。它從另一個角度剖析幾位帝王的人格,有理有據,娓娓道來,可能作者曾經研究過心理學,所以不論在闡述秦皇的抑郁型人格或高祖劉邦的“近情精神”,武后的男女混合性格或后主的口腔期遺留特征時,都給人學識淵博但不故弄高深的感覺?!   ∽x史多年,幾位名君的發(fā)跡史我也算是耳熟能詳,卻都只停留在記其生平掌故的層面上,從未想過深究一層,探索他們性格的形成。畢竟那是太遙遠的時空,想一窺全景尚且不能,何況是將萬乘之尊擺上臺面,細細解剖。也許大部分作者也同我一樣,只愛內幕,不愛真相,所以書以寫宮廷秘史的居多,作者讀者統(tǒng)統(tǒng)迷失在無中生有的杜撰里。這類書看起來很是暢快通順,看完后卻什么也不剩,可能茶余飯后和一眾妹妹海闊天空能引起驚嘆之聲,若碰上欲窮根究底之人多問兩句,便經不起推敲了?!   〉弁跻彩巧诔H?,不過比別人多了五分尊崇的地位,三分天生的貴氣,剩下兩分是常人沒有的乖僻。地位和貴氣搗騰不出什么名堂,只有那兩分乖僻一旦加以發(fā)揮,便能翻云覆雨、翻天覆地。仔細想想,帝王身上的那點乖僻如果是換在普通人身上,最多不過是個逸士高人、奇優(yōu)名伶...;可在帝王家就出了秦始皇、李后主,還有不世出的奇女子武則天。就如曹雪芹所寫,正氣與邪氣“搏擊掀發(fā)”,置之千萬人之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千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tài).又在千萬人之下?!   ∪缟纤械弁鯚o一不是聰俊靈秀之輩,否則也不能或以文治武功建功立業(yè),或以詩詞歌賦流傳千古。但個個也都有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tài),比如秦始皇前期的平定四海壯舉和后期的焚書坑儒。據作者分析,秦始皇的霸業(yè)建立在他極度自卑和抑郁的性格上,因為幼年貌丑,不被喜愛,所以只能躲在陰影里靠讀書自慰。之后抑郁性人格主宰了他的大半生,憑借征戰(zhàn)、建功、修宮殿和嚴酷刑法掩飾內心常常上涌的不安和不穩(wěn)定感,他的一生,不懂何為愛,也未被真正愛過,他只能拼命工作以獲得成就感,就像起高樓而沒有地基,越靠近老年,建立功績就越不能給他帶來平靜,又屢屢碰上刺殺事件,讓他意識到自己不過是一介凡夫俗子,逃不過生老病死。多年的信念迅速瓦解崩潰,為他敲響了喪鐘?!   ‘斎?,所謂的抑郁型人格,只是作者根據少量的史料進行符合邏輯的分析推斷的結果,畢竟秦始皇的成長過程幾乎是一片空白,我們只能從他成年后的所作所為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贏政的殘忍和對暴力的喜好,以及對茶毒生靈的熱衷和專注,是抑郁人格者內心挫敗和情感紊亂超乎尋常地強烈到病態(tài)臨界點的標志。”按照抑郁型人格的顯象和秦始皇比對,大概可以將他的功過做一個合理解釋,有助于我們更深入了解他的內心世界?!   ∷赃@本書的妙妙在它的獨辟蹊徑,也在于它的廣闊聯(lián)想,用這種方式想東西的人,必然是個熱愛觀察、常常思考的人,從讀這本書中發(fā)現(xiàn)樂趣最后有所收獲,讓我覺得收益良多。 閱讀更多 ›
  •   從心理學角度剖析這七位帝王,很有新意,從心理陰影發(fā)現(xiàn)他們性格的根源,很有意思,仿佛看到一個個活生生的帝王,可讀性很強,也有使讀者讀下去的吸引力,一個字:好!
  •   分析的7個對象都是典型。若能增加一個宗教信仰或者個人信仰的角度就好了/
  •   不一樣的歷史,挺好的
  •   寫得很深刻.研究很到位.作者也是位多才之人.
  •   以這樣的價格購買這樣一本厚重的大書,很值。作者應是個嚴謹?shù)膶W者,該書學術與娛樂兼顧,可以一看。
  •   內容只有妹妹能看懂 暈我拉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