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1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作者:倪寶誠 頁數(shù):21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全書收錄了一百五十余件玩具,其中既有珍貴的史前文物,也有歷朝歷代的遺存,還有近現(xiàn)代的民間玩具,品種繁多,材質(zhì)各異,展示了一個童趣盎然的五彩天地。
作者簡介
倪寶誠,生于1935年,1951年參加工作,系河南省群眾藝術館研究員,河南省民間美術學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曾任《中國民間美術全集·河南卷》副主編,主編《大河風--河南民間美術文集》,編著《泥泥狗畫集》,《??h泥咕咕》、《朱仙鎮(zhèn)門神》,《河南民間工藝開發(fā)》,《泥猴張》。另撰寫《河南民間美術概論》、《民間美術與現(xiàn)代美術》、《論淮陽“泥泥狗”》、《試論中國猴文化》等學術論文近30篇。
書籍目錄
前言歷代民間玩具 石球·陶球 陶塤(上圖)·梨嘍(下圖) 陶豬 木魚 紅陶公雞 陶狗 陶鵝·陶鴨 陶龜 陶臥羊 陶臥豬 紅陶臥狗 白釉褐彩瓷臥狗 三彩釉雛雀 紅陶玩具模 三彩釉陶獅 羲之愛鵝 三彩陶女俑 白瓷褐彩釉陶薩立像(殘) 青釉瓷儒生·白釉瓷坐蓮童子哨 白釉褐彩綿羊·白釉點綠青蛙 黑釉瓷狗·瓷鴨 白釉瓷騎鼓娃娃 白釉黑彩瓷羊·黃釉瓷猴 青釉瓷娃娃 珍珠蛙 彩釉瓷娃 白瓷青花童子 青花瓷小獅 綠釉童子 小石獅 白釉、褐釉彩瓷猴 三彩釉陶狗 青釉瓷神像·菩薩·小廟 彩瓷小彌勒佛 白釉褐紋瓷臥虎 綠釉、褐釉小廟玩具 大阿福近代民間陶瓷玩具……泥塑玩具布玩具木制玩具面花石雕、玉雕玩具編扎玩具其他形式各異的民間玩具
章節(jié)摘錄
驢的長相很有特點,在民間玩具中的表現(xiàn)形式是比較多的,泥捏、面塑、瓷質(zhì)、布制等等,樣式繁多。甘肅干陽民間制作的,小布驢,造型夸張,渾厚敦實。藝人采用黑色綢布縫制,全身通黑腹部雪白,形成鮮明對比。小黑驢大頭長耳朵,頸部鬃毛豎起來,黃眼圈配上黑眼珠,顯得既精神又調(diào)皮。驢背上配以紅色繡花鞍子,與黑色對比鮮亮紅火,驢的前臉,有一扎小辮的布娃娃,身養(yǎng)紅兜肚,右手抬起作牽驢狀,充滿情趣。 書摘1 玩具主要是供人們尤其是兒童玩樂和游戲的產(chǎn)物?! £P于玩具的起源,理論家們堅持著幾種不同的看法。一說來自于游戲,一說來自于民俗,一說來自于宗教。但現(xiàn)在人們比較傾向于最后一種理論,就是說,玩具是從巫術中產(chǎn)生的?! ≡冢簭耐媾嫉酵婢摺 『茏匀坏?,這使我們想起玩偶來。的確,玩具與玩偶關系密不可分,甚至存在著一種前后相續(xù)的因緣。所謂玩偶,較早的時候是用泥土捏造的小型人物偶像,作為護身符和殉葬品,發(fā)展到后來,玩偶的范圍漸次擴大,動物及他類也被收納其中。在一次古埃及的墓葬發(fā)掘中,人們出土了距今約三干五百年的粘土玩偶和木雕玩偶,以及用獸骨、象牙等較硬材料制成的玩偶?! ?978年,在我國山東寧陽大汶口遺址中,考古人員發(fā)掘出一個長約7厘米的陶豬,它大耳,尖嘴,小尾,短腿,豬背上覆有一只淺口碗,經(jīng)科學檢測,這個背馱淺口碗的小陶豬距今約五千五百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人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長約6厘米的陶豬 (圖工),令人驚奇的是,遺址還有一個長11厘米的木魚(圖2)。有證據(jù)表明當時鐵器還沒有出現(xiàn),由此可以想見木魚的雕刻是十分困難的。但就是在 這樣的條件下,人們還是表現(xiàn)了超凡隳創(chuàng)造力?! 耐媾歼^渡到玩具,表面上看來似乎很簡單,但卻是一次觀念上的大轉變。它表現(xiàn)的是人們于虔誠祭祀之外的一種游戲態(tài)度。1958年,考古人員在陜西西安市郊區(qū)的丫坡村發(fā)現(xiàn)了陶球和石球,其直徑為2至6厘米,大小不一,表面光滑,球體規(guī)整。如果說石球還有可能被用來作為敲擊的工具,如埃及人制作石棺, 那么陶球的實用價值則趨于零。人們普遍認為,這些陶球曾經(jīng)被作為兒童的玩具,廣泛存在于中國各地。 類似精磨的陶球、石球玩具(圖3)還在其他文化。遺址中被發(fā)現(xiàn)。它們在顏色上有的呈暗紅色,有的呈灰白色,有的呈黑色,多有變化。有些陶球的表面還刻有花紋,常見的是米字紋、方格紋、麻點紋、圈紋、螺旋紋、葉紋等。有些陶球是空心的,中腔裝有小、彈丸或小石子,搖動時會發(fā)出聲響?! ≡诼曧懛矫孀叩酶h的,當屬塤(圖4)無疑。據(jù)專家考證,塤是史前人類放牧時呼羊引牛時的一種吹奏器,長約4至7厘米,狀如梨形。作為一件陶制吹奏玩具,考古人員在陜西西安半坡遺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河南輝縣殷墓,河南鄭州商代遺址等地均有發(fā)現(xiàn)。值得稱奇的是,這種古老的吹奏器,居然能穿越數(shù)千年找到它的當代原型。在今天的河南淮陽,人們把它叫做“小梨嘍”(圖5);而在山東陽谷縣,人們則把它叫做“咕咕蟲”。倘若我們有興趣順著塤的家譜一路查下去,我們還可翻到品類繁多的各種哨子,如瓷制鳥形水哨、木哨、竹哨等?! ‰S著越來越多的遺址被發(fā)掘,中國民間玩具的記錄冊也曰見豐厚起來??偟膩碚f,早期的玩具盡管造型略顯粗糙,但在那時已屬很不簡單的了。 發(fā)展期:從動物到人物 到東漢時期,民間玩具已經(jīng)走上了較快的發(fā)展軌道。有關泥玩具及其市賣的記錄,也見之于時人的著述之中。如王符在他所著的《潛夫論·俘侈篇》中就說到: “或以游遨博弈為事,或丁夫世不傳犁鋤,懷丸挾彈、攜手遨游。或取好土作丸賣之于彈,外不可以御寇,內(nèi)不足以禁鼠雀……或作泥車瓦狗、馬騎倡俳,諸戲弄小兒之具以巧詐?!薄 ∵@就是說,此時有人取泥土燒制彈丸出售,顯而易見,這彈丸只是“實彈”的模擬物;而且“泥車瓦狗”、“馬騎倡俳”都是給小兒游戲的東西,亦即兒童的玩具。于此可以看出,東漢時的泥玩具已經(jīng)十分普遍。現(xiàn)在我們從出土的東漢實物中,多可見到陶豬、陶 狗、陶雞等動物,卻完全證實了這一點(圖6a、6b、6C)。 當然,漢代的泥玩具也不純以動物為主,人物及其活動空間也常是創(chuàng)作的題材。河南南陽漢畫像石中,載有一幅《許阿瞿畫像》(圖7),中有三個兒童相為嬉戲:一童手執(zhí)鳥形玩具,木車,其身后的第三童則作揚鞭趕車狀。漢代的木制玩具已不復再見,但這畫像石上的木制鳥車造型,卻給我們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另一童左手拉著一駕斑鳩小 河南??h,向以盛產(chǎn)泥木玩具而聲名在外。這地方的玩具主題多集中于軍事,如泥玩具中有許多騎馬軍人的造型(圖8a、8b),當?shù)厝朔Q之為“騎馬人”;而木玩具中又多是刀、棍、劍一類。這倒是其他地方所不及的。之所以形成這一特色,據(jù)說與揭竿而起的農(nóng)民起義有關???h,古稱黎陽,是兵家必爭之地,隋末瓦崗軍與統(tǒng)治者在此金戈鐵馬,至今還留下許多口傳的故事。玩具可說是以實物讓人們記住這一段血與火的歷史?! ∫灿腥宋锱c動物共聚一處的。在陜西西安曾出土一個隋代的“李小孩”墓。據(jù)有關文字記載,李小孩名李靜訓,死于隋大業(yè)四年,年僅九歲,是真小孩也。她的墓內(nèi)有陶制的小、雞、小狗、小、人等,形態(tài)各異,小而精巧——所有這些,都有可能是那個叫李小孩生前喜歡的玩物。 唐代的玩具有了長足的發(fā)展,泥玩具、陶玩具在質(zhì)地、色彩上都有了講究,還有的打下了其時民族文化吸收外來文化的痕跡。工973年9月,考古人員在新疆的吐魯番縣對阿斯塔那的唐代古墓群進行了發(fā)掘,出土了一組彩塑的勞動泥俑。它們是由四個人物組成的:一個在推磨,磨制面粉;一個在搟烙餅;一個在舂米;還有一個正在用簸箕簸米。這一組泥玩具里的人物,神情畢現(xiàn),情趣盎然,生動再現(xiàn)了其時民間的生活世界?! 》睒s期:從市民到市場 及至宋朝,商業(yè)經(jīng)濟、都市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從而帶動了整個民間工藝的繁榮,大凡剪紙、燈彩、皮影、風箏、門神、偶人等,因為有利可圖,所以都有了自己的發(fā)展空間。玩具也如此。如果說玩具此前只是一部分人的專利,或是一部分人手中的玩物,那么到了此時,玩具已宣告進入了市民階層的家庭生活之中。
編輯推薦
每一個人都是從有玩具的陪伴的童年走過來的,即使我們長大了,很多人還是與玩具分不開??捎姓l曾想過玩具的起源以及玩具的發(fā)展歷史?又有誰能夠相信玩具是出自帶有神秘色彩的巫術呢?這本書講為您講述有關玩具的故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