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材料的表現(xiàn)藝術

出版時間:2001-4  出版社: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跨世紀中央美術學院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在各專業(yè)實行教授工作室制,以發(fā)揮教授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拉開教學主張和教學方法的距離,突出教授的治學特色,以期形成學術上多樣化的格局。在中國畫系所設立的教授工作室中,胡偉工作室與其他教授工作室有所不同。其他教授工作室在目前主要以教授的風格和所長領域(如山水、花鳥、人物)為特點,胡偉工作室則以繪畫材料與技法研究為特點。相對來說,這是中國美術教育中以往長期所缺的一塊。在教授工作室建立之前,胡偉先生就以繪畫材料與技法為課題展開了教學實踐,現(xiàn)在隨著建制的明確,胡偉工作室的教學更加有序的開展開。這本畫集就以圖文結合的形式,讓人們走進這個工作室。
對材料與技法的重視視,是中國畫當代發(fā)展的一個新的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畫家對拓寬中國畫表現(xiàn)領域的追求。我們知道,80年代的中國畫壇討論焦點主要是創(chuàng)新”、“反傳統(tǒng)”、“走出傳統(tǒng)”這壘觀念性問題,畫家們采意欲解決的是突破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固有模式,謀求創(chuàng)作思想上的開放與自由,以使中國畫與改革時代新的社會文化現(xiàn)實形成表達上的對應90年代以來,中國畫壇在樣式多樣化的新的基礎上,出現(xiàn)了對筆墨語言也即中國畫表現(xiàn)力的重視,畫家力求在中國畫語言系統(tǒng)中更加深入也更加寬闊地尋找資源,以豐富的表現(xiàn)資手段推進中國畫的發(fā)展。在這種學術思想的趨勢材料與技法研究成為畫壇重視的其性課題。
材料與技法問題浮出水面,世紀上本身就是中國畫觀念的突破。這個意思可以從兩方面來看待:首先,對材料與技法的體認是對傳統(tǒng)畫學“重道輕器”觀念的反撥。在中國傳統(tǒng)的美感視境重,“無”的價值超越了一切,“形而上”之“道”才是藝術的追求,所謂“得魚忘筌忘”、“得意忘言”(莊子)、“意不在畫,故得于畫”(張彥遠)、“不涉理路、不落言鋳”(嚴羽)……幾千年一路下來,都將“器”——在繪畫上表現(xiàn)為語言形式及材料技法——貶為次要之物?,F(xiàn)在畫家們認識到,材料與技法作為觀念載體的價值是不可忽視的,否則,觀念得不到落實與實現(xiàn)。另一方面,在材料與技法范疇上,轉變了以往的單一認識。長期以來,“文人畫”作為中國畫主流的價值地位一以貫之,即便有對材料與技法的重視,也只局限在五代以降的“水墨”一格中,而宋元之前中國繪畫傳統(tǒng)中極為豐富的工筆重彩語言、特別是在古代壁畫中蘊含得材料與技法精華,遠未得以發(fā)掘、研究和運用?,F(xiàn)在,越來越多得畫家認識到,這一部分遺產(chǎn),是今日中國畫表達現(xiàn)代感受十分重要得資源,如若借鑒和發(fā)揮得當,將極大地豐富中國畫得語言形態(tài)與表現(xiàn)力量。
當代藝術問題也就是美術教育面臨的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中央美術學院于90年代中期就開始將材料與技法研究納入教學。在油畫方而,由于外來專家的講學,早在80年代后期就形成了不小的“技法熱”。學院派出教員出國學習,回來后也開設了這方面的專題課程。中國畫方而,在胡偉先生從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學成歸來后,靳尚誼院長隨即請他擔當起了工作室的籌
備任務。這兒年,他為上作室的建設付出了大的心力,在較短的時間內搭起了教學框架,包括教學大綱與內容這類“軟件”和教學設備與資料這類“硬件”。

作者簡介

胡偉,男,1957年生于山東省濟南。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1982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并留校任教。1985年獲國際青年美展金質獎。1988年公派赴日,隨東京藝術大學校長平山郁夫教授從事中日美術比較研究。1991年獲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碩士學位。1993年出席“第20屆國際藝術代表大會(波士頓)”。1995年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總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1996年獲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博士學位。1997年歸國,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胡偉工作室主任、教授。留日及歸國以來,除舉辦個人畫展、參加多種形式的藝術聯(lián)展,還主持了多種類型的藝術活動,日本國家電視臺、讀賣電視臺、中國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都多次專題報導有關情況。

書籍目錄

彩煉之途/序 范迪安
繼承與拓展/課堂筆記 胡偉
胡偉(工作室主任)作品
陳文光(克籍教師)作品
胡偉工作室學生作品
社會實踐
田黎明(聘請教師)作品
王書杰(聘請教師)作品
胡偉工作室藝術研究探訪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繪畫材料的表現(xiàn)藝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