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殺碑

出版時間:1988年4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出版社:北方文藝出版社  作者:朱貞木  
Tag標簽:無  

作者簡介

原著序跋
民二十五年春,故都琉璃廠書攤中,見一手寫詩冊,紙半破損,署名“花溪漁隱”,蓋
乾嘉時蜀人也。行楷圓勁,細于蠅頭,中得一聯(lián)“妻孥雖好非知己,得失原難論丈夫?!闭Z
頗雋,購歸細讀,詩百余首,媵以蜀中明季軼事十余則,約數(shù)萬言,中有一則,題為《七殺
碑》,略謂“張獻忠踞蜀,僭號‘大順’,立圣諭碑于通衢,碑曰:‘天以萬物與人,人無
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词浪鶄髌邭⒈?,碑文‘殺’字,不六不
八,而必以七,何也,蜀中耆舊有熟于掌故者,謂余曰,獻忠入蜀,屠殺甚慘,而屢挫于川
南七豪杰,恨之也深,立碑而誓,七殺碑者,誓欲殺此七雄耳,七雄為誰?華陽伯楊展、雪
衣娘陳瑤霜、女飛衛(wèi)虞錦雯、僧俠七寶和尚晞容、丐俠鐵腳板陳登暤、賈俠余飛、賽伯溫劉
道貞是也……”其文分敘七雄事跡,詭奇可喜,楊展為七雄之魁,敘其生平及率義兵規(guī)復(fù)川
南事尤祥,謂楊展能識金銀氣,擅奇門五遁術(shù),近于小說家言。然其敘述,均有所本,吳梅
村《鹿樵紀聞》及彭遵泗《蜀碧》等書,所載楊展傳中,亦有精五行遁術(shù)語,顧博雅之士,
亦不免也,豈世真有此神奇之術(shù)歟?
友人有于成都博物館曾見七殺碑者,謂其文略異,無七余字,有謂原碑已為清廷捶仆,
未知孰是,而蜀人至今指楊展遺跡“萬人墳”,及七雄義烈掌故,奚能道之,余摭拾“花溪
漁隱”所述,兼采各家筆乘,故老傳聞,綜合七雄事跡,演為說部,而刪其怪誕不經(jīng)者,并
據(jù)“花溪漁隱”之說,以《七殺碑》名書,志其所由起,此七雄當明末之世,聯(lián)袂奮臂,縱
橫川南,保全至眾,而卒扼于闆冗大僚,自剪羽翼,身為國殤,全蜀因而糜爛,事至壯烈,
可泣可風(fēng),作者余生烽火,凍墨磨人,文字游戲,聊遺歲月而已。
民國三十八年春朱貞木識于析津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七殺碑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6條)

 
 

  •      88年買的一版一印,看了好幾遍,自覺此書之雄奇瑰麗,超絕無倫。開篇“新娘子步步下蛋”,奪人眼球,高人隱于民間,誠所謂“絕世奇事傳聞里”。至后來“小腳山”一章,更是驚裂駭絕,莫可名狀。每次讀到最后一頁,都悵然若失。原因?此書未完,從此成為讀書生活的一大心結(jié)。朱貞木、鄭證因諸先生的作品迄今仍未能成規(guī)模出版,真正大憾事!
  •     讀中學(xué)時手頭曾經(jīng)有一本?,F(xiàn)已不知所蹤。民國的小說中,這本算是一本了不起的作品。在我眼中,比什么張愛玲梁實秋等等強不知多少倍。。。好看的就是好看的,不好看的就是不好看的。這是我判斷一本娛樂類型書是否為一本好書的核心標準。
  •     《七殺碑》牽涉到明末那些事兒(貌似套用了某月亮的書名):亡國,傾城,權(quán)奸,兵亂,流寇,民禍。當時天下那叫一個糟啊。生逢亂世,沒于蓬蒿,黍離之悲,豈獨然哉,偏居一隅的巴蜀也不能幸免。這是角聲四起馬蹄亂踏的年代,所有人都在歷史的夾縫間輾轉(zhuǎn)流離。當然,俠客擁有的空間和自由,比起普通老百姓,總要強上不是一星半點。
      七殺碑的赫赫名聲離不了張獻忠這個魔頭。民間傳說,張獻忠揮師入川,殺人如草,還特別立碑明志,上書“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這也就是有名的“七殺碑”。七個斗大的殺字和全川的鮮血,令人不寒而凜。不過張獻忠屠川一事歷來頗有爭議。由于有清一代大量毀禁篡改明朝的野史筆記,資料匱乏或者可信度不足,張獻忠的事跡和形象已經(jīng)有些模糊不清。根據(jù)七殺碑的相關(guān)考證,張獻忠實際上立的是一塊“圣諭碑”,說的是“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這塊碑現(xiàn)在在廣漢。
      我算是歷史的門外漢,讀史少,更不懂考據(jù)。憑心而論,張獻忠殺人魔頭的罪名是逃不掉的。但是民間傳說他一人幾乎殺光全川人,則明顯屬于荒謬之辭。國家傾覆,兵連禍結(jié),民慌馬亂,官匪不分,流寇四起,老百姓在如此世道下是很難活得下去的。兵匪戰(zhàn)事令人心惶惶,什么也不如命重要,逃亡,棄耕,棄商,經(jīng)濟遭遇毀滅性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尸橫遍野,饑餓、災(zāi)荒加上時疫,造成的死亡恐怕比直接沒于戰(zhàn)事的要多得多。何況張獻忠據(jù)川不過兩三年,旋即因時勢不利退向陜西,不久即中箭而亡。此后他的余部、明軍、流賊和清軍拉鋸式在四川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戰(zhàn)爭。康熙年間吳三桂再反,四川又起兵變。相較而言,我認為后者長期造成的打擊更為沉重和嚴酷。張獻忠、明軍、清軍、流寇,做為戰(zhàn)爭的作戰(zhàn)幾方,大概都得對四川負上自己的責(zé)任。算下來,整個四川,在五十多年間只喘上了六七年氣。最終導(dǎo)致的后果就是十室九空,成都變成一座空城,“通省之戶口,總計仍不過一萬八千九十余丁”。一個縣剩下幾百口人,就可以號稱人丁富裕睥睨鄰鄉(xiāng)。
      張獻忠攻川之初,成都及各縣望風(fēng)而降。此時他大概是想不到屠殺的。不但如此,農(nóng)民出身的張獻忠其實對官紳階層并不感冒,——這一點可以從他之前轉(zhuǎn)戰(zhàn)各省,大肆殺戮明朝宗室和官吏甚至干掉了崇禎的親戚襄王朱翊銘略見一斑——,但他依然做了折節(jié)下交的姿態(tài),要在自己的政權(quán)里任用這些家伙。之后的過程中當然出了一系列問題,那些投降了的官紳又紛紛造反,張獻忠當然不是個含糊的家伙,一個字:殺!套用一句熟語,就是用革命的暴力鎮(zhèn)壓反革命的反對勢力。殺得性起,分外眼紅,自然免不了傷害一些無辜。人心浮動,添油加醋,一來二去,尸體在嘴巴里就嗖嗖地越堆越高。
      明末,四川總丁三百多萬,到康熙二十四年,只剩下一萬多幸免于難的人。戰(zhàn)爭啊,就是尸體碾壓機。然后,就有了著名的湖廣填四川。等過了幾百年,這幾百年間,清朝把歷史該抹的都抹掉了,反正現(xiàn)在幾乎找不到清兵屠川的任何資料。張獻忠這頂天下第一殺人狂魔的帽子也就摘不掉了。但是用腳指頭都可以想出來,戰(zhàn)場上的清兵,殺的人可能少嗎?
      當然,殺人魔的帽子張獻忠還得戴著。三百萬,不管直接死于戰(zhàn)爭還是間接死于饑荒疾病,怎么分他也得攤上幾十萬吧。據(jù)說他的名頭可以止小兒夜啼,可以想見多么深入人心。
      其實張獻忠占據(jù)的地盤也沒有那么大。他實際控制的也就是成都平原一帶。川南以下,他遇到了對手,沒能打下來。這就涉及了本書的主人公楊展。楊展在彭山曾經(jīng)大敗張獻忠。當然,就別奢求小說里的楊展和歷史上的楊展一個模樣了。
      小說是文字的虛構(gòu),也是歷史的虛構(gòu)。朱貞木在書后的序跋中寫道:“民二十五年春,故都琉璃廠書攤中,見一手寫詩冊,紙半破損,署名‘花溪漁隱’,……媵以蜀中明季軼事十余則,約數(shù)萬言,中有一則,題為《七殺碑》,略謂‘張獻忠踞蜀,……屠殺甚慘,而屢挫于川南七豪杰,恨之也深,立碑而誓,七殺碑者,誓欲殺此七雄耳……’”這是一種有意思的說法,當然出之子虛烏有的概率比較大。朱貞木就據(jù)此敷演出一段傳奇,成全了一部武俠小說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相當可惜的是,洋洋四十多萬言,楊展們的故事還沒有完全展開迎來高潮就戛然而止。張獻忠也緣慳一面,僅僅在別人的話里冒了個頭。但是聯(lián)想到朱貞木那個時代,從民國到內(nèi)戰(zhàn),從抗日到解放,同樣是烽煙四起,亂世遭際,和書里好有一比,未完成也就情有可原了。龔自珍的詩說“著書都為稻梁謀”,大抵是有感而發(fā),也容易在現(xiàn)實中找到像朱貞木這樣的例證的。
      略說一下此書內(nèi)容。開篇寫楊展和陳瑤霜的親事,掉頭追述兩個人的來歷,父母的恩仇,再引出仇人擂臺比武,路遇女飛衛(wèi)虞錦雯。場景剛切回迎親,又拓開一筆,寫賀禮白玉三星的來歷,引出鐵拐婆婆一家的恩怨,再順勢以送禮引回,寫川南三俠力拒仇敵破壞楊展的良辰。之后,楊展赴京應(yīng)武舉,路遇三姑娘,入京設(shè)計報仇。逃出京城,卻又因為官兵餉銀遇上綠林女杰齊寡婦。此時天下已亂,楊展返川之際,得知仇敵欲引張獻忠入川,遂欲舉旗保家衛(wèi)鄉(xiāng)阻止兵亂。故事至此告一段落??梢哉f,真正的高潮,張獻忠與楊展的對決,還在蓄勢之中。僅此,結(jié)構(gòu)布局之多變,筆力之搖曳生姿,情節(jié)之一波三折,寫情之細膩傳神,已足令人目眩神迷。
      在民國武俠小說家中,平江不肖生(向愷然)首開風(fēng)氣,與趙煥亭顧明道等算第一代。還珠為首,白羽、王度廬、朱貞木和鄭證因算第二代。五十年代的金梁古已經(jīng)算第三代了。第二代中,五人向來并稱北派五大家,還珠樓主的奇幻仙俠,白羽的社會寫實,鄭證因的幫會技擊,王度廬的悲劇俠情,朱貞木的奇情推理,并譽于世。當時堪稱眾口傳誦,洛陽紙貴??上?,由于歷史原因,我們往往是先看了金古,再返回頭去,發(fā)現(xiàn)在幾十年前武俠小說已經(jīng)有了兩次高潮。而且比較起來,水準毫不遜色。
      說起這幾代的特點,有一位朋友說的有些意思。他說,平江不肖生的第一代,是把清朝以來的俠義公案小說中作為次要人物的俠客推出來,讓清官和江山退下去,把莽莽蕩蕩好一個江湖寫進書中,是江山到江湖的轉(zhuǎn)變。第二代除開天馬行空的還珠,白羽鄭證因都走現(xiàn)實派的路子,王度廬寫俠情,關(guān)注的是人生和命運的悲劇,朱貞木在小說中融入了時代背景,都不可避免地關(guān)聯(lián)到歷史,是江湖到歷史的轉(zhuǎn)變。等到集大成的金庸,筆下處處流露著傳統(tǒng)文化的影子,就是從歷史到文化的轉(zhuǎn)變了。
      其實,誰又能說向愷然的江湖沒有文化的影子?能說鄭證因的幫會沒有文化的影子?能說王度廬白羽朱貞木,他們筆下涉及的風(fēng)俗人情不是文化?更別提還珠集大成的、融會貫通的、包容并舉的小說里面哲學(xué)、宗教、風(fēng)物、人情世態(tài)的影子了。文化其實常常是以種種蛛絲馬跡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來的。
      如果要談區(qū)別,也許更多的在于小說反映的時代氣息、道德風(fēng)貌、筆法特點。這些東西,是很難超越時代的局限的。還珠那個時候,是不可能冒個古龍出來的。
      回頭說朱貞木和五大家。其實上面列的五個人的特點,僅僅是舉其特出之處罷了。我讀朱貞木時,未始不見到還珠的影子,我讀白羽時,也未始不見到鄭證因的影子。把某些章節(jié)或段落,挪到另一個人的小說里,全然看不出什么區(qū)別。何況白羽和鄭證因合作過,還珠和朱貞木曾是同事。說到底,大家都在互相影響學(xué)習(xí)。
      也有一些相似甚至不無趨同的地方。比如白話語體的口吻,傳統(tǒng)說書的痕跡,小說的技法,結(jié)構(gòu)的鋪陳。果然,人是不容易跳出時代的影響啊。
      說到朱貞木的獨特貢獻,前人有總結(jié):
     ?。ㄒ唬┐蚱苽鹘y(tǒng)章回體對仗式回目——朱氏首創(chuàng)以文白夾雜的短句、成語或?qū)S忻~分章,不拘一格;加以喜用現(xiàn)代新語詞(如“觀念”、“意識”、“環(huán)境”、“計畫草案”等等)行文敘事,因有“新派武俠之祖”美稱。
     ?。ǘ┫破鹞鋫b世界“一夫多妻制”情海波濤——朱氏上承清初夏敬渠《野叟曝言》之“多元愛情觀”(以男主角文素臣為中心)余烈,建立“眾女倒追男”、“一床數(shù)好”模式。卒使后起武俠作家人人學(xué)步,幾無例外者;其中尤以金庸之《鹿鼎記》為最。
     ?。ㄈ┥窕涔Σ椤俺扇送挕倍ㄐ汀焓鲜亲钤缦蜻€珠樓主“取經(jīng)”而將其種種奇妙素材移植到俗世武俠之第一人;較白羽、鄭證因描寫“武打綜藝”之筆法、意構(gòu)更為浪漫化、神奇化。凡此,悉為港、臺武俠作家所宗;直到一九七零年古龍建立并完成新派武俠大業(yè),始花開別枝,脫胎換骨。此前則概為朱派成人童話所制約、主宰,殆為定論。
      這個總結(jié)其實不怎么樣。我對簡單的形式上的變化是不太以為然的。也即,我對第一第二點都不太感冒。一床數(shù)好更是不能脫俗。即以第三點而論,我也沒覺得朱貞木有多么神化武功,在《七殺碑》里的武功描寫依然是寫實的。還珠雖然神化,但對象是劍仙法術(shù)而非武功,真正神化武功的是金庸以及后來的黃易。像金庸那樣將形式和內(nèi)容完美融合的小說家,還是太難得了。朱貞木的貢獻,應(yīng)該是在巧妙的布局和精彩的情節(jié)、語言描寫結(jié)合中形成的新特色和個人風(fēng)格,拓展和豐富了武俠小說的面貌。
      所以另一篇總結(jié)他特點的文章我比較沒有反對意見:
      他的特點,在于集大成而予后來者以眾多的啟迪。其一是吸收奇幻派的瑰麗神奇于現(xiàn)實的江湖世相之中。其二是吸收俠情派的纏綿婉約于江湖的壯烈凄艷之中。其三是吸收歷史派的沉雄厚重于小說的虛構(gòu)幻想之中。其四是在武功領(lǐng)域開創(chuàng)了許多奇功,為后代所繼承。其五是“一床數(shù)好”和“眾女倒追男”的新派武俠模式。
      拿《七殺碑》里楊展寫的一句話說,恰到好處:英雄肝膽,兒女心腸。
      朱貞木本名朱楨元,字式顓,浙江紹興人,生卒年不詳。20年代至40年代在天津電話局和日方電信公司工作。同事李壽民即是著名的還珠樓主。篆刻、詩書、文章俱佳。寫有:《郁金香》《鐵漢》《艷魔島》《七殺碑》《虎嘯龍吟》《飛天神龍》《龍岡豹隱記》《龍岡女俠》《羅剎夫人》《玉龍岡》《苗疆風(fēng)云》《邊塞風(fēng)云》《五獅一鳳》《庶人劍》《塔兒岡》《闖王外傳》《翼王傳》(最后兩部為歷史小說)。
      金梁古我們太熟悉了。我們還知道臥龍生司馬翎諸葛青云三劍客的生平,知道溫瑞安練過拳寫過詩坐過牢,知道云中岳是軍隊教官,真正懂得殺人的高手。但是我們對平江不肖生,對朱貞木鄭證因知道多少呢?還珠樓主、宮白羽和王度廬的生平事跡因為種種原因被搶救出來了。而關(guān)于朱貞木的生平,我們所知的就這么多。其余都語焉不詳。我不知道還珠樓主如何回憶他的這位同事和同作者,沒有見過相關(guān)文章。
      如果朱貞木活到新中國那個年代,大概是逃不過批判的尷尬的。因為還珠樓主宮白羽和王度廬有類似的遭遇。他們以中小學(xué)教師之類的身份茍活,他們寫的武俠小說被駁斥為荒誕不經(jīng)、蠱惑人心的流毒之作,他們是被打倒的對象。沒有人知道他們當年揮毫潑墨的意氣。沒有人知道他們曾是一代人的偶像。
      閑閑書話有一份解放以來的禁書名單,里面赫然列上了他們的名字和作品。與他們并列的,是已經(jīng)進入文學(xué)史的徐訏、無名氏,性文化學(xué)家張競生等。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flag=1&idWriter=0&Key=0&idArticle=80637&strItem=books
      苗疆風(fēng)雲(yún) 朱貞木 上海正華書店 1951.3
      誣蔑苗族,渲染少數(shù)民族自相殘殺。
      野人山 鄭證因 育才書局  
      全書誣蔑苗族,渲染民族仇殺。
      黑森林 還珠樓主 上海新風(fēng)書店1951.4
      渲染漢苗打殺,荒誕,誣蔑苗族。
      蠻窟風(fēng)云 朱貞木 京華出版社1946
      誣蔑苗族,說苗族「吃人」,宣傳漢苗仇殺。
      蠻荒俠隱 還珠樓主 正氣書局
      寫漢苗械斗,宣傳民族仇殺。
      龍崗豹隱記 朱貞木 合作出版社1942.11
      宣傳民族仇殺及大漢族主義,違反民族政策,且神怪荒誕。
      鬱金香 朱貞木 元昌印書館 1949.5
      宣揚國民黨間諜在敵后的活動。
      羅剎夫人 朱貞木 三益書店 1949
      寫羅剎夫人入苗族區(qū)內(nèi)「剿滅」苗人,侮辱少數(shù)民族。
      ……
      《七殺碑》大概也逃不了這種尷尬。因為張獻忠被描寫成殺人狂,書中有一章專門寫他砍下眾多女子的腳堆成了一座小腳山。而那時,張獻忠應(yīng)該是農(nóng)民革命起義軍的領(lǐng)袖。他的好殺都是被清廷誣蔑的!悲夫!
      不過,煙花過眼,浮云散盡,我們還是有幸能夠從書中領(lǐng)略他們昔日的風(fēng)采。
      還是老六說得好:他們都達到自己可以達到的地方了。
      這正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牐?/li>
  •   此書北約剛出新版了,入吧
    老兄,國慶有空更新隨手捧來的書(七)啊,期盼
  •   新版如果沒有新內(nèi)容就不買了,國慶后發(fā)圖,大量的
  •   朱貞木、鄭證因諸先生的作品迄今仍未能成規(guī)模出版,真正大憾事!
    還有宮白羽、李壽民、王度廬 都未能成規(guī)模的出版,哎~~~~~~北派五大家?。?!
  •   是啊,白羽的作品集以前出過的,還珠樓主的也出過全集,沒收全,至憾。朱、鄭二位的更少,王度廬基本就是鐵騎銀瓶系列。仁公也喜歡武俠?
  •   太喜歡了,尤其是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不單單是經(jīng)南懷瑾先生推薦的原因~
  •   握爪,這可要好好聊聊。我也是武俠迷啊,說起蜀山劍俠傳,當年岳麓書社版可是收的辛苦啊,一本一本的出,一本一本的收,最擔(dān)心就是漏了哪本,閱讀也辛苦,那個字超級小啊。李先生是大宗師,其后沒人能不受他的影響。但就個人風(fēng)格而言,我更喜歡朱貞木的風(fēng)格,詭譎奇險,一波數(shù)折。當年買到這本《七殺碑》,簡直欣喜若狂,記得封底還列了其他幾本民國武俠的數(shù)目,可見的當年這家出版社是想做個系列的,后來不知為何沒出了。
  •   恩恩,我后來是直接收了作家出版社和北岳文藝出版的蜀山劍俠~
  •   喜歡武俠小說是因為從小跟著我爸看邵氏武打電影,楚原+狄龍+古龍=經(jīng)典。所以中學(xué)迷戀古龍勝過金庸,之后就看北派五大家的,但可惜只能零零碎碎的買到一點~
  •   金庸永遠排第一,小學(xué)六年級讀《陸小鳳》,簡直對古龍五體投地,后來年歲增長,又回歸金庸,呵呵。
  •   梁羽生大叔呢?哈哈哈
  •   溫瑞安排第三,梁羽生排第四,司馬翎排第五,臥龍生排第六
  •   我感覺還是金古梁三宗師;梁的萍蹤俠影錄和云海玉弓緣,還是很好的,尤其是萍蹤俠影錄,永遠的白馬丹楓,是我心中最經(jīng)典的武俠形象
  •   張丹楓就是梁羽生自己,當然要著意刻畫啦,從前我喜歡金世遺,后來有點鄙視他,最多最多只喜歡冰川天女傳和云海玉弓緣前半部的他。老實講,梁羽生塑造的男性角色我最喜歡的是段珪璋,大俠風(fēng)度,令人神往,女性角色最愛厲勝男。
  •   同意老兄,只喜歡冰川天女傳和云海玉弓緣前半部的金世遺;
    所有武俠里面,最喜歡的女性是黃蓉
  •   我不喜歡黃蓉,我喜歡程英和程靈素
  •   喜歡三少爺?shù)膭儆谑裁此?,哈哈哈哈~
  •   一流水平,呵呵
  •   恩,此書常見啊
  •   愛殺人應(yīng)該是真的,我讀過《蜀碧》的部分內(nèi)容,張獻忠有偏頭痛,喜歡殺人就象吃止痛片一樣。
  •   不知道哪里能買到.
  •   姚雪垠書中說張獻忠起意屠川乃是因為其父被川人所害,不知道是真是假
  •   聽說最近推出了一款名為《七殺》純3D的網(wǎng)頁游戲,游戲取材于網(wǎng)絡(luò)熱門小說“七殺”,目前已被愛拍網(wǎng)絡(luò)科技有 限公司獨家代理。預(yù)計今年5月份上線。好期待哇!?。ttp://www.aipai.com/news_id-19870.html
  •   朱貞木的小說說是舊小說,然則可以說是北派五大家里最現(xiàn)代性的小說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