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園

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德順,孫偉平,孫美堂  頁數(shù):346  

內容概要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文化概論;中篇中華文化論:下篇文化建設論。    上篇在前人已把文化理解為人的“生活樣式”基礎上,進一步將文化的本質規(guī)定為“人化”,包括對人自己的人化即“化人”,從哲學層面較系統(tǒng)地闡述了大文化觀的基本內容和觀點,可謂是一種探索文化學原理體系的嘗試。其中突出強調了文化的主體性以及人的文化權利和責任。    中篇以當代中華文化主體的視角,并結合中國人和中華民族的歷史境遇,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若干基本理念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考察和反思,以負責任的態(tài)度,著重就其實踐效果和情理得失作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評述,表達了對于中華文化的一種當代自我認識。    下篇著眼于中華民族振興和中國社會現(xiàn)代化的建設,探討了中國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大文化領域走向現(xiàn)代化所面臨的機遇、條件、問題和挑戰(zhàn),對于如何避免轉型中的失誤,以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現(xiàn)代化和真正復興,坦率地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

作者簡介

李德順,1945年生于黑龍江,祖籍河北。哲學博士?,F(xiàn)任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人文學院名譽院長、學報主編。著有:《偉大的認識工具》(1981),《價值論》(1987,2007再版),《價值新論》(1993),《選擇的自我》(1996),《立言錄》(1998),《話語的圈套》(1999),《鄧小平人民主體價值觀思想研究》(2004),《道德價值論》(與孫偉平合作,2005),《與改革同行》(2008)等。

書籍目錄

導言 文化與人的精神家園上篇 文化概論 第一章 文化是什么    一、文化即“人化”    二、以文“化人”    三、雙向生成的人生之旅    四、實踐造就文化    五、文化解讀的“文本” 第二章 文化的基市形態(tài)    一、物質文化:器物和經濟    二、精神文化:知、情、意    三、制度文化:權利的結構與規(guī)則 第三章 文化樣式的“多”與“一“    一、主體:文化多樣化的根據(jù)    二、多樣性統(tǒng)一的民族文化    三、主文化和亞文化    四、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    五、“文化趨同”的神話和現(xiàn)實 第四章 文化的“品”和“位”    一、“雅俗之爭”的困惑    二、重新定位:文化的生產與消費    三、知識分子與精神生產    四、文化綠洲與文化沙漠 第五章 文化的“命”和“運”    一、文化的空間、時間和生命力    二、文化的進化和退化    三、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生命形態(tài)    四、文化命運的尺度中篇  中華文化論 第六章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    一、“人”的定位    二、義利與名實    三、情理與法度 第七章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殊品格    一、道器之辯:生活境界的追求    二、體用之辯:文化認同的困惑    三、知行之辯:思維方式的導向    四、陰陽剛柔:文化氣質的得失 第八章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多重性質    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面貌與傾向    二、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反思    三、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下篇 文化建設論 第九章 中國文化:挑戰(zhàn)與出路    一、現(xiàn)代化的歷程與文化現(xiàn)代化一    二、全球化及其文化效應    三、市場經濟與文化“沙漠化”的警示    四、文化發(fā)展的三大導向之爭 第十章 富強:物質文化現(xiàn)代化    一、社會發(fā)展的文化反思    二、市場經濟的規(guī)則與價值基礎    三、高科技、知識經濟與文化產業(yè)    四、生態(tài)文明:人與自然的和諧 第十一章 民主:制度文化現(xiàn)代化 第十二章 文明:精神文化現(xiàn)代化結語 走向全球互動的中國文化主要參考文獻全書圖片說明

章節(jié)摘錄

  上篇 文化概論  第一章 文化是什么  時下,“文化”這個詞十分流行,但人們對它的理解卻不盡合理。有的對文化的理解很窄、很淺,比如一談到文化,人們往往就想到音像市場、書店書攤、游藝室、歌舞廳,就是讀讀報刊、看看電影電視、演演文藝節(jié)目、搞搞書畫之類;甚至還有人還弄出些“燈文化”、“鬼文化”、“廁所文化”之類的名堂來。這讓人覺得,不深究時,似乎誰都明白文化是什么,誰的心里都有一些“感覺”;但若認真考究一下,卻又常常說不清楚,道不明白,甚至說不出來。文化理解和使用中的這種朦朧和雜亂,說明我們對文化的理解需要上升一個層次,提高到哲學上來把握。只有這樣,才能給如此復雜而普遍的問題提供一套概括性的說法?! ∫?、文化即“人化”  文化究竟是什么?這個問題說來很復雜。據(jù)說僅有據(jù)可查的定義,統(tǒng)計出來就超過了160種,可見其復雜程度。但許多復雜的問題,其秘密往往隱藏在簡單的、基本的事實中,“文化”的秘密也是這樣。在我們看來,文化問題實際就是“人”的問題。文化的本質應該從“人之成為人”的事實中去尋找?! H上使用的“文化”一詞,來源于拉丁文cultura——“耕作、培養(yǎng)、教育、發(fā)展、尊重”等意思,就是說,它最初是指土地的開墾及植物栽培,以后指對人的身體、精神發(fā)育的培養(yǎng),后來就進一步指人類社會在征服自然和自我發(fā)展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精神財富。  國外最先給“文化”下定義的是英國人類學家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書中說:“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①后來美國學者克魯柯亨和凱利進一步指出:“文化是歷史上所創(chuàng)造的生存式樣的系統(tǒng),既包含顯性式樣又包含隱性式樣,它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在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雹诒M管說法有許多種,但是看得出來其中有些基本的、共同的東西,那就是按照“人”的標準和理想改變人及人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屬人的存在?! 恼軐W上說,文化即“人化”,包括世界的“人化”和人本身的“人化”,后者也可稱為“化人”。  所謂“文化即人化”的意思是:文化,是指人們按照“適合人”、“人應該有”的尺度去改變環(huán)境、發(fā)展自己,這樣的活動及其成果就是文化。換句話說,文化是人的這樣一種存在方式、存在狀態(tài):人追求和享有一定的價值成果,并通過實現(xiàn)這些價值來更新和發(fā)展自己,以及周圍的世界。  ……

編輯推薦

  文化是通過“人化”和“化人”建立起來的家園;像生命一樣,文化不僅是“活”的,而且人們對自己的家園有不可剝奪的權利和責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精神家園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當今社會對精神領域缺乏透徹的研究,此書有一定價值
  •   愛書是美德。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