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的幸福課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晨曦  頁數(shù):256  字數(shù):25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幸福永遠是人類的追求,人類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實現(xiàn)幸福的理想。但是,什么是幸福?怎樣才能得到幸福?至今仍有無數(shù)的人在苦苦尋找著答案?! ‖F(xiàn)實生活告訴我們,幸福是一個經(jīng)常變幻的不等式:富裕不能帶來幸福,貧窮不能奪走幸福;苦難不會減少幸福,名利也不會增添幸福。人生的歷練同樣告訴我們,幸福還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矛盾選擇:得到了,你也許并不幸福;失去了,你也許獲得了更多的幸福;接受了,也許是你幸福的損失;給予了,也許給你換來幸福的倍增。所以,今天的你我,即使衣食無憂,功成名就,仍會感到自己并不幸福。很多現(xiàn)代人,即使實現(xiàn)了很多夢想,獲得了很多成功,仍會常常產(chǎn)生這樣的困惑:我是幸福的人嗎?我的幸福究竟在哪里?  多年以前,國人們傳唱著這樣一首歌:  幸福在哪里?朋友告訴你:  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溫室里.  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  歌詞雖然質(zhì)樸簡單,卻道出了幸福的真諦:幸福從不拒絕任何人。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也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因為幸福是對生活的一種熱愛,幸福也是對人生的一種品味;幸福是對生命追求的一種回報,幸福更是對人生價值的一種獎勵。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幸福?雖然古今中外的無數(shù)圣賢先哲,為我們提示了無數(shù)的至理名言和無數(shù)種有意義的選擇,并使無數(shù)的人從中獲益。但是今天,一位美國的學者,卻以獨特的理解為當代人做了新的詮釋,廣為人知而備受推崇,他就是哈佛大學積極心理學教授泰勒·本-沙哈爾博士?! ≡谑澜缰叩葘W府哈佛大學,排名第一的課程,不是大宗的經(jīng)濟學課程也不是實用的法律課程,而是泰勒·本一沙哈爾博士的幸福課。泰勒博士被譽為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講師”和“人生導師”,他的幸福課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轟動,美國、西歐及中國很多家新聞媒體都曾多次進行了報道。泰勒博士的幸福課程被全世界各大企業(yè)領袖們譽為“摸得著幸?!钡男睦碚n程?! ”緯鴿饪s了泰勒博士幸福課程的思想精華,結合當代中國大眾的幸福需求,做了極富啟示的關于人生幸福的思考與解讀。全書從生活的富足為什么不能帶來幸福這一實際出發(fā),以講授課程的方式對幸福的含義、幸福的感受、幸福的尋找、幸福的實現(xiàn)等關于幸福的話題,做了多角度、多維度的剖析,并介紹了中外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眾多案例,是一本極具思想啟迪與人生勵志意義的生活教科書?! 〗裉欤M管生活無法盡如人意,盡管幸福的感受人人都不同,但沒有人會拒絕幸福的到來。在追求幸福的人生路上,有你有我。期望《哈佛大學的幸福課》,能為每個尋找幸福的人,在未來的日子里帶來真正的幸福。

內(nèi)容概要

在世界著名高等學府哈佛大學,排名第一的課程,不是時鬢的經(jīng)濟學課程,也不是實用的法律課程,而是泰勒•本一沙哈爾博士的幸福課。泰勒博士被譽為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講師”,他的幸福課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轟動。    幸福課受到美國及其他國家主流媒體的關注與報道:美國CNN電視臺、英國BBC電視臺,美國《波士頓環(huán)球報》、《紐約郵報》、《紐約時報》、《福克斯新聞》,英國《時代報》、意大利《新聞報》、《韓國時報》、《印度時報》、《中國青年報》等都進行了積極報道。  本書濃縮了泰勒博士幸福課程的思想精華,結合當代中國大眾的幸福需求,做了極富啟示的關于人生幸福的思考與解讀。全書從生活的富足為什么不能帶來幸福這一實際出發(fā),以講授課程的方式對幸福的含義、幸福的感受、幸福的尋找、幸福的實現(xiàn)等關于幸福的話題,做了多角度、多維度的剖析,并介紹了中外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眾多案例,是一本極具思想啟迪與人生勵志意義的生活教科書。

書籍目錄

前言緒論  幸福課受到哈佛學生的熱烈歡迎  幸福課在哈佛大學選修課中排名第一  泰勒老師的“幸?!惫适? 泰勒的教學注重從實用性入手  積極心理學正從美國走向世界  哈佛“幸福培訓課程”在中國PART 01第一單元  你是個幸福的人嗎  第一課 物質(zhì)富有的人們?yōu)槭裁床婚_心    生活富有為何并未讓我們感到幸福    是什么決定了我們的幸福感    物質(zhì)與精神:哪個更讓你幸福    有了足夠的錢,我們就幸福嗎    金錢能夠換來幸福嗎    老板與打工仔:哪個更幸福    聰明的人才會感到幸福嗎    成功人士他們感覺幸福嗎    為什么我們總覺得別人比自己更幸福  第二課 生活中并不缺少幸福    幸福的人生就是人生體驗的過程    幸福與否取決于你內(nèi)心的感受    生活之中的幸福無處不在    幸福感總是通過比較相對獲得的    人生沒有永遠的幸福感PART 02第二單元  幸福究竟是什么  第三課 對幸福,先哲們的思索    西方人自古就把幸福作為人生的追求    西方學者對幸福相關因素的研究    作家蒙田:幸福意味著自我滿足    思想家羅素:別用自以為是的眼光判斷別人的幸福    哲學意義上的幸福實質(zhì)    心理學家總結的幸福方程式    東方佛教思想中的幸福觀    西方基督教義中的幸福布道  第四課幸福應是快樂與人生追求的結合    對幸福的追求是人類的終極目的    幸福是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    幸福存在于追求理想的過程中    人生努力與幸福的實現(xiàn)    追求人生完整的、全面的幸福PART 03第三單元  今天我們?yōu)槭裁床恍腋? 第五課 現(xiàn)代人的幸福指數(shù)    什么是人的幸福指數(shù)    中國六城市幸福指數(shù)的測試    構成人們幸福的基本要素    解讀幸福金字塔的秘密    我們應當如何評價幸福  第六課 是誰偷走了你的幸福    失去信仰不會有真正的幸福    幸福與否和人的性格特征密切相關    壓力是幸福的定時炸彈    情緒化是人的幸福殺手    悲觀是對幸福感喪失的擔憂    不要讓孤獨吞噬你的幸福    嫉妒別人往往折磨的是自己    自卑是吞噬幸福的心靈毒藥    報復心理實際上更嚴重的是傷害自己    完美主義是人生幸福的陷阱    斤斤計較的人永遠不會獲得幸福PART 04第四單元  怎樣獲得幸福的滿足感  第七課 幸福人生需要用“心”經(jīng)營    幸福不在外,而在自己的內(nèi)心    幸福是藏在內(nèi)心的夢想種子    用心靈去感知幸福    尋找沙漠中的星星全靠心靈導航    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常為你帶來幸福    用平常心來領悟幸福    平衡心理,把握手中的幸福  第八課 樂觀情緒是真正的幸福之源    幸福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情緒構成的    樂觀的性格最容易獲得幸福    什么樣的快樂能夠帶來幸福感    快樂與否取決于智慧與人生觀    在儲存快樂中感受幸福的快樂    假裝快樂也能變成真正的快樂    期待明天的快樂不如珍惜現(xiàn)在的快樂    駕馭情緒,讓幸?;氐阶约旱纳磉?   擺脫消極情緒,輕松快樂生活PART 05第五單元  收獲幸福果實的播種方法  第九課 幸福的鑰匙就握在自己手中    把信仰變成幸福的支點    從關照他人中得到自己的幸福    播撒幸福的種子,才能收獲幸福    幸福的鑰匙就握在自己的手中    只要懂得生活,便是收獲了幸福  第十課 快樂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快樂生活比贏得第一更重要    幸福同樣存在于艱苦的奮斗中    奉獻出你的愛即可得到幸福    享受凡人才能享受得到的幸福    不要匆匆忙忙,享受生活的每一天PART 06第六單元  幸福人生的加減法  第十一課 忘記和銘記:同樣都是幸福    遺忘過去痛苦,感受今日幸福    努力忘掉昨天的苦惱與悲傷    端起今天這杯幸福美酒    忘記與銘記:人生因智慧而幸福  第十二課 幸福與不幸可以相互轉(zhuǎn)換    幸福需要換個角度來看    幸福與苦難都是對生命的強烈體驗    告訴自己:你不是真的不幸    痛苦有時也是一種別樣的幸福    是選擇痛苦,還是選擇幸福    人生需要看到痛苦的正面意義    失而復得的幸福感最強烈PART 07第七單元  讓自己成為幸福的主宰者  第十三課 找到幸福生活的秘訣    幸福在哪里?就在你身邊    友情能讓我們得到幸福    親情能讓我們體會幸福    愛好能讓我們發(fā)現(xiàn)幸福    健康能讓我們找到幸福    工作能讓我們獲得幸福的感覺    成功能讓我們品味幸福    讓自己幸福的10條秘訣  第十四課 從學習和練習中獲得幸福    學會自信地接納自己    學會以感恩之心善待他人    感受美好:欣賞身邊的世界    以愉快的心情體驗平凡的生活    以輕松簡單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    從健康鍛煉中走向幸福    培養(yǎng)自己擁有幸福的好習慣    從“幸福守恒定律”中體會幸福

章節(jié)摘錄

  PART 01  第一單元 你是個幸福的人嗎  第一課 物質(zhì)富有的人們?yōu)槭裁床婚_心  幸福在何方?當我們試圖預測某某東西會讓我們幸福時,往往會感到失望,因為結果常常是錯的。幸福研究專家、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吉爾伯特認為,如果你想通過追求浪漫、一輛新車或者一頓奢侈的晚餐而得到幸福的話,可以預言,你必定不能如愿以償?! ‰S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的極大豐富,我們原來的很多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甚至在某些方面,現(xiàn)實超過了我們的夢想。按說我們現(xiàn)在應該比過去活得快樂,但是我們卻似乎沒有感覺到。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生活富有為何并未讓我們感到幸?! ‘敶鐣?,有許多人為自己不能像百萬富翁那樣享受生活而遺憾。然而富有能與幸福劃等號嗎?或者說,財富真的能夠給人帶來幸福嗎?  經(jīng)濟學家對此早有研究:雖然財富可以帶給人幸福感,但并不代表財富越多人越快樂。研究表明,一旦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如衣食住行得到滿足后,那么每一元財富的增加對快樂本身不再具有任何特別意義(邊際效益遞減)。例如日本,1960年還是一個窮國,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后期,其人均收入翻了4番,一下子就站在了最富裕的工業(yè)化國家行列。然而日本1987年人均幸福指數(shù)報告的平均水平不比1960年更高,他們比過去有更多的洗衣機、小汽車、照相機和其他物質(zhì)享受,但是這并沒有顯著增加他們幸福的感覺。顯然財富并沒有給人們帶來足夠的快樂。實際上,人們?yōu)榱双@得更多的財富整天奔波,比以前更加忙碌了,生活壓力更重了,于是有人問,幸福在哪里呢?  生活的富有并不能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幸福感覺。有關的統(tǒng)計調(diào)查也支持這種觀點。剖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快樂程度與達到目標的難易程度成正比  得來的越容易,快樂感就越低。在貧困年代,我們限難獲得的物質(zhì)享受或達到的目標,在生活富裕了的今天變得易如反掌。因此,同樣的事情,過去我們做到了會感到特別高興,現(xiàn)在卻無所謂。30年前我們會因為買一輛自行車高興很長時間,現(xiàn)在,人們生活富裕了,別說買輛自行車,就是買摩托車,誰也不會覺得再有興奮之感,因為很多家庭已擁有了私家汽車。 ?。?)適應或習慣的心理影響幸福的感覺  人有一種本能,就是對幸福和快樂有很強的適應性。  我們現(xiàn)在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可以說是過去的夢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了過去的想象。實現(xiàn)了理想應該高興,但為什么我們卻沒有感受到呢?俗話說:“鹽吃多了不咸,糖吃多了不甜?!痹诤涞亩?,當你把冰涼的雙手放進熱水里時,開始感覺特別燙手,過一會兒燙手的感覺明顯減弱,再過一會兒就不覺得燙而只覺得暖和了。這是感覺的適應,人的心理同樣具有適應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盡管生活水平還在逐步提高,這種幸福感卻在逐漸減弱。正如心理學家英格勒?哈特所說:“快樂并非富裕之結果,而是剛剛富裕后帶來的短暫效應?!保?)物質(zhì)生活水平與心理需求同步增長  實際生活水平永遠也趕不上欲望,所以也使人永難滿足。沒有錢時,你認為有錢和富有是令人幸福的事情??僧斈阌辛隋X后,你不僅不會長期覺得幸福,反而產(chǎn)生了更多的欲望,希望有更多的錢。事業(yè)成功也是一樣,如果你事業(yè)成功,你會為自己定下一個更高的目標。你并不會長期駐足于滿足現(xiàn)狀,而是具有了更大的雄心。所以財富與成功都不會令人幸福常駐。人的這種心理特性,利弊同在。好的方面,作為一種動力,推動人努力向上,不斷進取,走向成功,但其缺點是降低人的幸福感。 ?。?)攀比心理是幸福的大敵  過去,由于信息較為封閉,我們不但不了解外面的世界,而且因為宣傳的誤導加上我們的天真,誤以為國外的生活水平遠不如我們,所以我們總是處于盲目的幸運和優(yōu)越感之中。而一旦國門開放,我們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是我們的生活水平遠不如人家,于是我們又異常痛苦。在我們盲目樂觀、夜郎自大時,世界經(jīng)濟正在高速發(fā)展。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么我們生活水平比原來提高了,反而卻變得不如原來快樂了”。因為幸福感與比較心理密切相關。每個人都有這種體會:我們常常因為比別人強而快樂,因為不如別人而苦惱。 ?。?)時代的發(fā)展總會帶來新的煩惱  因為汽車多了,在大城市,塞車現(xiàn)象已經(jīng)是一個十分令人頭疼的社會問題;工業(yè)化進程加快使得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社會變革時期很多制度、法規(guī)尚不完善,相應出現(xiàn)很多社會問題,貧富差別加大,競爭激烈,生存壓力加大,腐敗現(xiàn)象嚴重,假冒偽劣產(chǎn)品充斥市場,特別是食品的安全衛(wèi)生問題,令我們十分不安。這一切,都在影響著我們的幸福感。  人們將各種因素整合,然后形成了現(xiàn)在的心情。實際上,幸福感就是由各個因素相加而來的?! ∈鞘裁礇Q定了我們的幸福感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一位專門研究行為學的博士認為,幸福感受取決于遺傳。他指出,一對雙胞胎,即使他們中的一個是cEO,另一個做水管工人,但對人生的滿意程度仍然完全相同,即他們都很幸?;虿恍腋!_@說明一個人的幸福感和他的境遇沒有關系。這個結論也許會讓很多人不理解,因為這會使他們追逐幸福的努力顯得可笑。  有一個醫(yī)生,事業(yè)有成,經(jīng)濟殷實,家庭美滿,自我感覺非常幸福。但五年前到一個賓館去開會,一眼瞥見領班小姐,疑為仙人,便趨前“套磁”。小姐莞爾一笑,用一種很不經(jīng)意的口氣說:“先生,沒看見你開車來呀。”這位朋友當即如雷轟頂,大受刺激,幸福感幾乎消失殆盡,他從此立志加入有車族。今天的他已開上一部新款的“愛麗舍”。每當看見沒有車的朋友他都會抱著“同情之心”這樣說:“唉!一個男人,這一輩子如果沒有開過車,那實在是太不幸了?!薄 ∨_灣創(chuàng)立濟慈醫(yī)院的證嚴法師,在一次講法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有菜籃子可提的女人最幸福?!边@句極樸素的話對每個追求幸福的人都是一種最實際的開悟。因為幸福其實滲透在我們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細微之處,人生的真味存在于諸如提籃買菜這樣平平淡淡的經(jīng)歷之中。我們時時刻刻擁有著它們,卻無視它們的存在?! ∩侠械尼t(yī)生,之所以把有車開視為幸福的標準,實際上是在用一個片面的邏輯陷阱蓄意誤導人們:沒有汽車是不幸的;你沒有汽車,所以你是不幸的。但這個大前提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汽車”與“幸福”并無必然的聯(lián)系?,F(xiàn)在我們的報紙、雜志、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都在不厭其煩地對大眾進行洗腦:追求成功,緊跟時尚。不擇手段地占有財富是,榮的,窮人都是因為無能而遭淘汰的一族。在這種氛圍中,消費的目的不再是因為需要,而是為了炫耀或是用來證明自己,生活的形式與內(nèi)容嚴重脫節(jié)。許多人不假思索地接受了“社會公認”的幸福標準,把幸福量化為“兩套住房,一輛汽車,漂亮老婆(有錢老公)”等等,一天到晚汲汲于此。最終結果卻是:幸福沒有找到,時間卻在焦灼中飛速流逝了?! w根結底,人們最終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錢。因為,從“效用最大化”出發(fā),對人來說最大的效用不是財富,而是幸福本身。財富僅僅是能夠帶來幸福的很小的因素之一,人們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很多和絕對財富無關的因素。  物質(zhì)與精神:哪個更讓你幸?!  懊魈煳乙嵏嗟腻X”,“明年要在今年的基礎上收入更高,財富更多”,相信很多國人都在歲末年初之際會這樣想。但這種觀念,現(xiàn)在正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中的一些知識界人士中遭到抵制。他們現(xiàn)在推崇“活在當下,活得fit(舒適、適宜)”的觀念。在他們看來,頭銜很高、待遇不錯,只是外表風光,但活得太累,每天加班加點,大部分時間杲在辦公室里,這樣的生活太枯燥。還有人認為,在一個強手林立的大公司,競爭肯定會很激烈,人際關系也會很緊張,工作肯定不會是一種快樂的享受。他們主張一切“fit”,只要適宜、舒適,不要強求、過勞。他們希望每天活得快樂,人們已經(jīng)開始了比歡樂、比長壽、比輕松、比誰活得更自在,以便找回人生的一些基本要素,從而更好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所以,他們要么自己在家辦公,要么找一家中型公司,讓自己的能力綽綽有余,使工作成為生命的享受。當然,這些觀念是在物質(zhì)生活達到相當高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 【衽c物質(zhì)哪一個能更讓我們感覺到幸福呢?不同情境之下得出的答案完全不同?,F(xiàn)實中,有的人物質(zhì)上相對富足,然而整天渾渾噩噩,度日如年;有的人物質(zhì)上相對匱乏些,但精神充盈。由此我們會想到一些乞丐,如果他們不是頭腦不清醒,或是智力有障礙,他們整日的悠閑與從容,絕對是我們艷羨的精神富翁。話說回來了,也許正是他們的那種生理重創(chuàng)才換來了他們一世的清爽。板橋先生所言甚是,“難得糊涂”,在沒有功利和物質(zhì)的羈絆下,人們又何嘗喜歡逐鹿中原、決戰(zhàn)沙場?  擁有更多的財富,是今日許許多多人的奮斗目標。財富的多寡,仿佛成了衡量一個人才干和價值的尺度。當一個人被列入世界財富榜時,會引起多少人的艷羨。但對于個人來說,過多的財富是沒有多少用的,除非你是為了社會在創(chuàng)造財富,并把多余的財富貢獻給了社會。詩人但丁說:“擁有便是損失。”財富的擁有超過了個人所需的限度,那么擁有越多,損失越多。  讓我們看一看米勒德?富勒的故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同許多美國人一樣,富勒一直在為一個夢想奮斗,這就是從零開始,而后積累大量的財富和資產(chǎn)。到30歲時,富勒已掙到了百萬美元,他雄心勃勃想成為千萬富翁,而且他也有這個本事。他擁有一棟豪宅,一間湖上小木屋,2000英畝地產(chǎn),以及快艇和豪華汽車?! 〉珕栴}也來了:他工作得很辛苦,常感到胸痛,而且他還疏遠了妻子和兩個孩子。他的財富在不斷增加,他的婚姻和家庭卻岌岌可危?! ∫惶?,富勒在辦公室心臟病突發(fā),而他的妻子在這之前剛剛宣布打算離開他。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對財富的追求已經(jīng)耗費了所有他真正珍惜的東西。他打電話給妻子,要求見一面。當他們見面時,他們熱淚盈眶。他們決定消除掉破壞他們生活的東西——他的生意和物質(zhì)財富?! ∷麄冑u掉了所有的東西,包括公司、房子、游艇,然后把所得收入捐給了教堂、學校和慈善機構。他的朋友都認為他瘋了,但富勒從沒感到比這更清醒過?! 〗酉聛?,富勒和妻子開始投身于一樁偉大的事業(yè)——為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無家可歸的貧民修建“人類家園”。他們的想法非常單純:“每個在晚上困乏的人至少應該有一個簡單而體面,并且能支付得起的地方用來休息?!泵绹翱偨y(tǒng)卡特夫婦也熱情地支持他們,穿上工裝褲來為“人類家園”勞動?! 「焕赵械哪繕耸菗碛?000萬美元資產(chǎn),而現(xiàn)在,他的目標是為1000萬人甚至更多人建設家園。目前,“人類家園”已在全世界建造了6萬多套房子,為超過30萬人提供了住房?! 「焕赵鵀樨敻凰В瑤缀醭蔀樨敻坏呐`,差點兒被財富奪走他的妻子和健康;而現(xiàn)在,他是財富的主人,他和妻子自愿放棄了自己的財產(chǎn),而去為人類的幸福工作,他自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幸晃唤蠩?M?福斯特的作家也談到過財富給他帶來的煩惱?! 啄昵?,福斯特購買了一片小樹林,然而時間久了,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財產(chǎn)對人的精神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  首先,小樹林使他心里常沉甸甸的。它給了他尊嚴,卻拿走了歡樂。因為這筆財產(chǎn)給他帶來了麻煩和不便,就好比家具需要除塵,除塵器又需要傭人,傭人又需要“保險印花”。這些事情讓他在準備赴宴或者到河里游泳之前,左思右想,不能決定去還是不去,原本的好心情隨之蕩然無存。  其次,他覺得小樹林應該再大一些,以容納快樂高飛的小鳥??伤麤]有能力買下鄰居所擁有的林邊田野,也不愿謀財害命,這種種限制使他心煩意亂?! ∑淙?,財產(chǎn)使他感到應該用它做一些事情,比如砍倒樹或在樹縫中栽上新樹。這些奇怪的想法折磨他,他無法享受小樹林?! ∑渌模S薪?jīng)過的人采挖林中的黑刺莓、毛地黃和蘑菇。他感慨:“上帝啊,我的小樹林到底屬不屬于我?如果它屬于我,我能阻止別人在那兒散步嗎?”  在這種心理支配下,他最終也像某些人一樣,用墻將林子圍起來,用柵欄把眾人擋開,直到他能真正享用它的小樹林?! ∵@就是財富對人的精神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對待它,它就會像一個最蠻橫的主子一樣奴役我們!  英國思想家培根曾說過:“對于財富,我充其量只能把它叫做美德的累贅。財富之于美德,猶如輜重之于軍隊。輜重不可無,也不可留在后面,但它卻妨礙行軍。不僅如此,有時還因顧慮輜重,而丟掉勝利或妨礙勝利?!迸喔赋觯骸熬薮蟮呢敻蝗舨环职l(fā)出去,也就沒有真正的用處?!笔澜缂壍臅r裝大師范思哲擁有令人咋舌的財產(chǎn),光是他收藏的名畫、古董、家具就價值連城。但他除了能親眼看見這些財富外,還能得到什么呢?一個謎團重重的槍殺,使他的財產(chǎn)立刻變成了“他人的財富”?!  安灰非箫@赫的財,而應追求你可以合法地獲得的財,清醒地使用財,愉快地施與財富,心懷滿足地離開財富?!边@就是培根的建議,我們應該認真地思考這些建議。所羅門——古以色列國王,以智慧著稱。他告誡人們,不可急于聚斂財富:“凡是匆忙發(fā)財”的,必難以清白。”我們并不是一概排斥財富,我們厭惡和蔑視的是對個人財富的過分貪求,是以不正當手段聚斂財富。我們努力創(chuàng)造財富,我們所追求的,正如古羅馬演說家西塞羅所說的:“并不是貪婪的掠奪品,而是一種行善的工具?!边@就是我們對待財富的態(tài)度?! ∮辛俗銐虻腻X,我們就幸福嗎  人們總認為金錢和幸福之間有必然聯(lián)系,到底有多少金錢才能置換一份幸福呢?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擁有金錢不是目的,主要是如何運用它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有它之后,應該如何去做,這才是最重要的。

編輯推薦

  幸福是什么?《哈佛大學的幸福課》作者哈佛泰勒·本沙哈爾博士告訴你!幸福在哪里?答案就在哈佛排名第一的幸福課中!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哈佛大學的幸福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3條)

 
 

  •   比較詳細的對幸福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如果加強系統(tǒng)性和理論性就更好了。
  •   本書寫得不錯,非常值得一讀,讓我閱讀后,真正明白幸福是什么!
  •   超喜歡的一本書~~希望也能對你們有幫助??!
  •   挺有哲理,很好的一本書
  •   全家都喜歡
  •   在現(xiàn)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特別值得年輕人看看,會讓你重新定位幸福的概念
  •   喜歡才買,貴了點
  •   根據(jù)幸福的方法寫的。
    不如去看幸福的方法。
    感覺作者有些觀點自己硬加上去的。不搭。
  •   假冒哈佛的名義賣書
  •   內(nèi)容沒有封面好看,太多空話。但當當服務好。
  •   和市面上其他此類書一樣,真可謂“編著”。
  •   跟哈佛的幸福課一點關系都沒有,完全被騙了!
  •   這是我看過的最沒用的一本積極心理學的書,完全是瞎編亂造的,與哈佛的幸福課內(nèi)容根本無關。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