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材質構成

出版時間:2007-8  出版社:遼寧美術  作者:李宏  頁數(shù):111  字數(shù):50000  

內容概要

從古至今,材質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引起生產技術的革命,并大大促進了社會發(fā)展的進程,給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    材質構成是在設計范疇中,就造型活動所面對的基礎性材質和工藝問題進行研究、教育的一個專門領域。該課程是平面、色彩、立體二大構成課程的延續(xù),對于設計創(chuàng)新、基礎教學起著極大的作用。課程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幫助學生從生活中尋找設計靈感,重視實驗與制作的過程,挖掘深刻的設計內涵。同時對于各專業(yè)學習,如視覺傳達、環(huán)境藝術、服裝設計、工業(yè)造型、建筑設計等專業(yè)設計造型、技術與創(chuàng)造能力都能奠定重要的基礎。    材質構成、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作為藝術設的基礎訓練是相互關聯(lián)的。設計者為了表達自己的刨作理念,往往需要在三維空間進行立體藝術造型活動,當傳統(tǒng)的材質無法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設計內涵或者心靈觸動時,深層次的研究材質的特性和加工手段,及其設計延展性,便要通過這種特定的材質構成的課程研究來解決。    材質構成是解決構成藝術的形態(tài)、色彩、質感、結構等構成要素所產生的各種問題的課程,圍繞材質的發(fā)展、材質的物理特性、心理美感、材質的構成、試驗性材質的探索、虛擬材質的研究等,以獨特的視覺和經(jīng)驗對材質的特質作敏感的感悟和復雜的情感體驗,利用直覺去體味材質充滿生命意味的個性,并通過設計,綜合地加以表現(xiàn)?! 〔馁|構成作為形態(tài)構成的基礎學科,與制作工藝等技術問題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它必須綜合地考慮構成的多種因素,材質的特性、加工工藝、創(chuàng)造具有特定效果的形態(tài)。對各種不同材質的觸覺、視覺上的感受,是探尋質感新的表現(xiàn)方法和表現(xiàn)形式的前提;對材質的真實表現(xiàn)和抽象表現(xiàn),是從不同角度來掌握和表現(xiàn)材質的本質;自然材料的質感美,經(jīng)??赡芤饎?chuàng)造的沖動與激勵創(chuàng)作的靈感,這時的創(chuàng)造已不儀僅停留在質感表現(xiàn)上,而是化作了畫者表達感情的符號,進入了精神領域,賦予了精神內涵,使作品真正地具有內在力量,才能達到我們進行材質研究和表現(xiàn)的最終教學目的。

書籍目錄

概述第一章 材質啟示 第一節(jié) 歷史的縮寫 第二節(jié) 材質研究的起源 第三節(jié) 材質的概念及特征 第四節(jié) 材質構成與設計 第五節(jié) 材質構成與計算機設計第二章 材質的感覺特性 第一節(jié) 材質感覺特性的概念 第二節(jié) 材質的物理美感  一、材質的色彩美  二、材質的質地美  三、材質的肌理美   四、材質的光澤美 第三節(jié) 材質的心理美感  一、材質的心理美感的社會性  二、材質的社會審美心理的功利性  三、材料和技術與社會的審美心理第三章 重視基本材質 第一節(jié) 實驗性和制作前期材質  一、紙張材質  二、木材材質  三、黏土材質  四、石膏材質  五、油泥材質 第二節(jié) 模型、樣機殼體材質  一、塑料材質  二、金屬材質  三、玻璃鋼材質第四章 課題構架 第一節(jié) 椅子的72變  一、主題分析  二、作品實例  三、其他思考 第二節(jié) 其他可以展課題構架  一、關于時間  二、找東西  三、廢舊的創(chuàng)造  四、教學延伸第五章 電腦虛擬材質 第一節(jié) 渲染運算法則與渲染平臺介紹  一、渲染方法  二、渲染器的種類  三、渲染器與真實渲染 第二節(jié) 照片及真實的材質渲染  一、人造光效與自然光效  二、渲染軟件的光源類型  三、基本的布光模式 第三節(jié) 材質編輯  一、材質的相關屬性  二、實用材質參數(shù)設置第六章 材質應用 第一節(jié) 材質構成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第二節(jié) 材質構成在書籍裝幀設計中的應用 第三節(jié) 材質構成在產品造型設計中的應用 第四節(jié) 材質構成在服裝飾設計中的應用 第五節(jié) 材質構成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 第六節(jié) 材質構成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第七節(jié) 材質構成在環(huán)境雕塑設計中的應用 第八節(jié) 材質構成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現(xiàn)代材質構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