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天津教育 作者:江湖夜雨 頁數(shù):188
Tag標簽:無
前言
“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經(jīng)歷了九十余年的異族統(tǒng)治,公元1368年,天下又重新回到了漢人手中。而這次坐上龍椅的,卻是純正貧農出身的朱重八。當然,英雄不論出身,有道是“自古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比如說司馬炎、楊堅、趙匡胤那些人的皇位,是靠欺負人家寡婦孤兒搶來的,算什么英雄?而漢劉邦和明朱元璋,人家平頭百姓出身,這花花江山,是一刀一槍地血拚得來,故稱之為:“得國最正”。如果非要劉邦和朱元璋接著再PK的話,似乎朱元璋更“正”一籌。因為重八哥的皇位并非窩里斗所得,而是“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從蒙古人手中搶回來的。所以,這“大明”朝的得國之路,實在是名至實歸的正大光明!然而,大明朝的天,卻并非是晴朗的天。對文人們溫厚和悅的大宋之天并沒有重現(xiàn),大明朝的天空,經(jīng)常是烏云翻滾,電閃雷鳴。殺!殺!殺!朱元璋、朱棣等人以鐵腕治國,對于文人們更懷有根深蒂固的成見,于是高啟被攔腰斬成兩截,方孝孺被誅滅了十族!就連一貫能迎合“圣意”的才子解縉,也是“瓦罐不離井口破”,最終被扔到雪堆中活活凍死?!疤煜伦x書種子”凋零殆盡,殘存于世的,也再不敢亂說亂動。杖!杖!杖!廷杖也是明代的一大特色?!抖Y記》中曾說:“刑不上大夫”,意思是總要給士人們留一點尊嚴和體面。而明代皇帝卻毫不留情地剝掉這些高官重臣、文人學士的衣褲,讓他們光著屁股受杖,甚至被當場活活打死。明代許多著名的文人,諸如《三國演義》開卷詞的作者楊慎,一代大儒王陽明等,都嘗過這種滋味。于是,相當多的文人不得不“夾起尾巴做人”,寫寫四平八穩(wěn)的“臺閣體”,去專心研究滿篇廢話套話的八股文。后人評論說:明制,士惟習四子書,兼通一經(jīng),試以八股,號為制義,中式者錄之。士以為爵祿所在,日夜竭精敝神以攻其業(yè),自四書一經(jīng)外咸束高閣,雖圖史滿前皆不暇目,以為妨吾之所為,于是天下之書不焚而自焚矣。非焚也,人不復讀,與焚無異也。是的,在科舉的最高指揮棒下,只有鉆研八股文才是最有用的,這是“爵祿所在”——“黃金屋”(金錢)&“顏如玉”(美女)全在這里面哪。其他的書本兒,再有思想價值和學術價值,也是白耽誤我的事(“妨吾之所為”),是“閑書”,看了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讀書時要看對“考學”有用否?“高考”不考,看了有啥用?所以這其他的“閑書”,不用燒光,也和被燒掉了差不多了。所以有人說,明太祖興的這一招兒,比秦朝強制焚書要強多了,明代的方法巧妙,秦朝的方法笨拙,但愚天下之心的宗旨是一致的。秦朝是赤裸裸的“大棒”政策,而明朝則拿出“胡蘿卜”來誘惑,但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讓人們俯首帖耳地聽朝廷的話,不可再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然而,“天下忘吾輩易,吾輩忘天下難也”,文人們依舊把關心天下大事當做自己的責任。自古以來的才子們,不單有“在萬萬人之上”的“聰俊靈秀之氣”,而且必有驚世駭俗的“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tài)”,于是李贄還是傲然地站出來說:且夫世之真能文者,其初皆非有意于為文也,其胸中有如許無狀可怪之事,其喉間又時時有許多欲語而莫可所以告語之處,蓄極積久,勢不可遏……發(fā)狂大叫,流涕慟哭,不能自止。寧使見者聞者切齒咬牙,欲殺欲割,而終不忍藏于名山,投之水火。我們現(xiàn)在有首歌叫《死了也要愛》,股民們曾改成“死了都不賣”,而李贄的宣言卻是“死了也要說”,哪怕是話一出口就是禍,就會引來好多大牌人物“切齒咬牙,欲殺欲割”,他還是朗聲講出來!當然,李贄最后也是被仇敵誣陷,于古稀之年帶著病身鋃鐺入獄。在那里,他用剃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冰涼的地上,留下他用手指蘸血寫下的七個大字:“七十老翁何所求”!所以到了晚明,很多才子們,漸漸痛苦地認識到,他們正像“網(wǎng)中魚鳥”一般,如果“安意其中”,尚可以偷安,但一“恃勇跳躍”,等待他們則是這樣一個悲慘的下場——“其力越大,其縛愈緊,必至摧鰭損毛,只增窘苦”。于是,明代的許多才子轉而從莊禪之中尋求安慰:“山河大地已屬微塵,而況塵中之塵!血肉身軀且歸泡影,而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無了了心……”他們放浪形骸,舉止乖張。春風十里揚州路上的小杜,還羞答答地說:“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言下頗有自嘲自悔之意。而袁宏道卻朗聲大呼:……千金買一舟,舟中置鼓吹一部,妓妾數(shù)人,游閑數(shù)人,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將至,四快活也。然人生受用至此,不及十年,家資田產(chǎn)蕩盡矣。然后一身狼狽,朝不謀夕,托缽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盤,往來鄉(xiāng)親,恬不知恥,五快活也。士有此一者,生可無愧,死可不朽矣。衛(wèi)泳也理直氣壯地提倡在脂粉堆里廝混,還振振有辭地說:“借一個紅粉佳人作知已,將白日消磨,有一種解語言的花竹,清宵魂夢,饒幾多枕席上煙霞”。這些才子們以狂狷之態(tài)為美,以世人眼中的“癖病”為佳。張大復說:“病則奇,奇則至”、“小病則小佳,大病則大佳”;張岱更是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其實才子們身上的顛狂癖病,又何嘗不是對迂腐僵化、不近人情的正統(tǒng)體制的反抗?所以,我覺得明代才子的這些“病態(tài)”,并非是瓶花病梅那樣被扭曲的美,而是像風急崖陡的山上那些虬枝逸生的怪松奇樹,雖然同樣是枝體扭曲,但它們卻透著桀驁不馴、傲然相抗的精神。晚明好多才子還很喜歡“惡搞”,我覺得比起《武林外傳》式的“惡搞”手法來,更上檔次,更有深意。我個人比較喜歡朔爺和馮導的那種模式,他們喜歡拿一些正統(tǒng)的官方語言來開涮,像《天下無賊》里,什么“有組織,無紀律”、“一是鍛煉隊伍,二是考察新人”,這類常在文山會海上顯身的詞兒,卻在賊頭“葛優(yōu)”嘴里冒出來,顯得特別滑稽。而明人惡搞經(jīng)典的本事也不賴,孔圣人的《論語》中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意思是讓后生學子們多學學詩經(jīng)。而明人張應文卻給“惡搞”成這樣:小子何莫吃夫粥,粥可以補,可以宣,可以腥,可以素,暑之代茶,寒之代酒,通行於富貴貧賤之人。堂堂的孔圣人語錄,給篡改成喝稀飯這種日常俗事,大有惡搞經(jīng)典的意味。所以一干衛(wèi)道腐儒們大跌眼鏡,怒斥道:“如斯之類,殆於侮圣言矣。明之未年,國政壞而士風亦壞,掉弄聰明,決裂防檢,遂至於如此!”他們認為是侮辱了圣人,認為這是明末士風敗壞不堪的典型案例。但江湖夜雨覺得,這未必不是另一種方式的反抗,反抗那些已經(jīng)僵化腐臭,束縛人思想的陳經(jīng)舊典。明人宋懋澄更說:吾妻經(jīng),妾史,奴稗,而客二氏者二年矣。然侍我于枕席者文賦,外宅兒也。意思說,經(jīng)書像我娶的老婆(舊時正妻多是古板無味的),史書像是納的小妾(妻不如妾^_^),而稗官野聞像是丫頭(丫頭有時也“通吃”),但是真正在床上打得火熱的,卻是像是“外宅兒”的詩詞文賦。所謂“外宅兒”,是指外面偷偷包養(yǎng)的情婦,是一些偷來的鑼鼓打不得的角色。所謂“妻如不妾,妾不如偷”。這種比喻,巧妙詼諧之余,不免也透著拿經(jīng)典開涮的意味。晚明的眾多文人,都帶有極濃郁的放蕩奢靡、佻薄頹唐的情調。他們“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他們淡漠功名,泥涂軒冕,寄情于山水田園、鐘鼎彝器、琴劍石印之間,他們在放縱中陶醉,在陶醉中麻木,玩得不亦樂乎,玩得天昏地暗。既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是那樣遙不可及、不切實際,倒還不如逍遙自適、有酒先醉罷了!然而,他們又在放縱中迷失,再熱鬧的繁華,終有曲中人散時,終有宿酒方醒時。醒來后,一絲絲涼意、一串串牽掛仍舊襲上心頭。掙扎與煩惱,如影隨形。正是:“鳥驚心,花濺淚,具此熱心腸,如何領取得冷風月;山寫照,水傳神,識吾真面目,方可擺脫得幻乾坤”。如今說起明代文學,往往提到的只是像《三國》、《水滸》、《西游》、《金瓶梅》及《三言》等小說,對于明才子的詩文卻說得不夠多,好多的明代才子也并不為人們所熟悉。其實,明代才子的經(jīng)歷和近代諸多知識分子的遭遇更為接近,他們的壓抑和困惑,焦灼和痛苦,我們并不陌生,我們同樣有感觸。這里,讓我們一起走近明代的才子,感受他們腸中的冰炭,心中的波瀾。桃蹊李徑謝春榮,斗酒芳心與夜爭。陌上新蒭曲塵暗,墻頭圓月玉盤傾。青簾巷陌無行跡,繡褶腰肢覺瘦生。莫道無情何必爾,自緣我輩正鐘情。這是明代著名才子唐伯虎的一首《落花詩》,江湖夜雨動筆寫這部書稿時,正值三月下旬,亦是落花紛紛的時節(jié)?!熬G楊影里蒼苔上,為惜殘紅手自拈”,花落興嘆,花落須惜。然而,我更向往的是,能夠穿越五百年的時光,在明代才子們的滿篇珠玉中去拾綴那些離塵絕俗的靈慧之氣。
內容概要
“漫漫古典情”又一重量級作品,網(wǎng)絡著名寫手《昨夜閑潭夢落化》作者江湖夜雨最新力作,感情悲愴頹放的明代才子際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了解明代文學?,F(xiàn)在,讓我們隨著作者,穿越五百年的時光,在明代才子們的滿篇珠玉中去拾掇那些離塵絕俗的靈慧之氣。 “綠楊影里蒼苔上,為惜殘紅手自拈?!? 花落興嘆,花落須惜。 明代才子們在現(xiàn)實鐵壁前的焦慮、倦怠、失落和麻木,都淋漓盡致地浮于紙面。 讓我們隨著作者,穿越五百年的時光, 在明代才子們的滿篇珠玉中去拾掇那些離塵絕俗的靈慧之氣。
作者簡介
江湖夜雨,本名石繼航。生于70年代,畢業(yè)于山東師范大學地理系,現(xiàn)在一中學任教。自幼酷愛古典文學和傳統(tǒng)文化。近年來沉迷于網(wǎng)絡,以網(wǎng)上敲字為樂。
天涯煮酒論壇著名寫手,出版有《長安月下紅袖香》《華美的大唐碎片》《印象盛唐》《彩筆寫花花解語》《昨夜閑潭夢落花》等多部暢銷作品。
書籍目錄
自序壹 梅花屋主王元章 白日力作夜讀書 此志競蕭條,衣冠混泥涂 野火殊無侶,江梅自得春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貳 好潔傲世倪云林 天生孤僻人皆罕 得君佳句清如玉 逸筆縱橫意到成叁 神追太白高季迪 江邊茅屋風雨晴,閉門睡足詩初成 松柏長新墳,荊棘生故址 賴有聲名消不得,漢家樂府盛唐詩肆 神童才子解春雨 當時下筆眼如虎 東華天未曉,明月滿闌干 吁嗟屬鏤鋒,置爾國士冤 展卷如對龍虎姿伍 桃花庵主唐伯虎 秋榜才名標第一,春風弦管醉千場 鄰解皇都第一名,猖披歸臥舊茅衡 親知散去綈袍冷,風雪欺貧瓦罐冰 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問造孽錢 只此便為吾事了,孔明何必起南陽 漫勞海內傳名字,誰信腰問沒酒錢 百年障眼書千卷,四海資身筆一枝 附:真實的一唐祝文周一四才子陸 驚世駭俗李卓吾 浪翻古今是非場 世皆欲殺身殂獄 通身是膽通身識柒 悲愴傲世徐青藤 病奇于人,人奇于詩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捌 伉壯不阿湯顯祖 誰道葉公能好龍,真龍下時驚葉公 即事便成彭澤里,何須歸去說桑麻 玉茗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壯子殤來魂易斷,微官拋去路難行玖 風流放誕屠長卿 只因風月將身陷,未許人心直似針 赤水之珠屠長卿,風波宕跌還鄉(xiāng)里 雌風病骨因何起,懺悔心隨云雨飛拾 云間野鶴陳眉公 不是閑人閑不得,閑人不是等閑人 多著述以當富,載清名以當車 爾曹空恨成陽火,焚后殘書讀盡無 附:才高德薄董其昌拾壹 縱情適世袁宏道 人生不得行胸臆,縱年百歲猶為夭 都將舌上青蓮子,摘與公安袁六休 研酒和來香泛帖,瓶花吹落濕沾書拾貳 紅塵歷幻張石公 茶淫橘虐,書蠹詩魔 勞碌半生,皆成夢幻附:“雪上偶然留指瓜”的明代才子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有天看網(wǎng)上一篇文字,一個朋友說游了唐伯虎之墓后,見墓碑上寫的是“明唐解元之墓”,心中耿耿,感嘆唐伯虎“一輩子苦苦想忘卻的功名利祿在別人心里還是逃不過”,其實也不盡然。唐伯虎對功名,無時或忘。他自己不也刻有“南京解元”的圖章?“杏花零落憶題名”,一直是他心中難以忘卻的榮耀。然而,正像唐伯虎寬解自己時曾說過的:“眼前富貴一枰棋,身后功名半張紙”。古來狀元多得是,這些當年顯赫一時的人物都隨歷史的塵煙散去,沒有留下多少痕跡,而唐伯虎卻留下了千古大名,成為風流才子的代言人。只可惜當時的他并不知道。附:真實的“唐祝文周”四才子提起唐伯虎,往往少不了要說到“江南四大才子”。其實在歷史上,只有“吳中四才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或者畫壇上的“明四家”——沈周、唐伯虎、文徵明、仇英。民國時期的蘇州人程瞻廬,寫成《唐祝文周四杰傳》,是非常好看的一本小說。后來影視劇中很多有關唐伯虎等人的素材都取自此書。但小說畢竟是小說,必然有不少夸張編造之處。唐伯虎我們已經(jīng)說了,這里簡略說一下其他三位才子。祝枝山(1460~1527年),原名允明,字希哲,號枝山,又署枝山老樵,枝指生,枝指山人(因他生有六指)。在江南四大才子的傳奇中,祝枝山往往扮演著滑稽可笑的丑角戲分,這多少有些夸張。祝枝山比唐伯虎大lO歲,出身門第也比唐伯虎高得多。祝允明的爺爺祝顥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參政,外祖父更厲害,是大名鼎鼎的徐有功。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明英宗復辟時的“奪門之變”,其主謀之一,就是徐有功。徐有功因這場功勞曾官至兵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封武功——伯。所以,祝枝山的老丈人也相當牛,是中書舍人李應禎。不過,祝枝山的仕途也不順利,雖然他三十三歲時就考中舉人,但一直沒有能再過一關,中得進士。直到五十五歲,才得了個廣東惠州府興寧縣知縣,后來調任南京任京兆應天府通判,六十三歲時就托病辭官了。祝枝山性情豪放,《明史》中說:“允明……好酒色六博,善新聲,求文及書者踵至,多賄妓掩得之。惡禮法士,亦不問生產(chǎn),有所入,輒召客豪飲,費盡乃已,或分與持去,不留一錢。晚益困,每出,追呼索逋者相隨于后,允明益自喜?!笨梢娫陔娪啊短撇Ⅻc秋香》上,祝枝山喜好賭錢還是有歷史根據(jù)的。祝枝山到了晚年,經(jīng)營生產(chǎn)方面全不用心,有錢就請朋友吃光喝光,經(jīng)濟上十分窘迫,一出門,要賬的就跟在屁股后面追,祝枝山不以為恥,反而沾沽自喜。當然,這時候是絕不會有唐伯虎為他作畫還債的,因為此時,唐伯虎早已去世了。祝枝山于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2年初)病逝,終年六十七歲。祝枝山最擅長的就是書法,楷書學鐘繇、王羲之,謹嚴端整,筆力穩(wěn)健,草書學懷素、黃庭堅。祝枝山的草書成就最高,筆勢雄強、縱橫秀逸,在明清書家中獨樹一幟,卓然不凡。文徵明(1470~560),和唐伯虎同年生,略小幾個月(唐伯虎是二月出生,他是十一月)。文徵明在《唐祝文周四杰傳》中就是一副乖乖仔的樣子,這和歷史倒是比較相符的。文徵明也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文洪是明成化元年進士,父親文林是成化八年進士,做過永嘉和博平兩地的知縣,叔父文森是右僉都御史。但文徵明卻并非神童型的才子,據(jù)說他七歲才能站立,八九歲了,說話還含混不清。但其精通易數(shù)的父親卻對他十分鐘愛,堅稱他日后必有建樹,遠勝其兄。果然,文徵明到了十二三歲時,就突然。小宇宙爆發(fā)”了——“穎異挺發(fā),日記數(shù)千百語”。文徵明是非??炭嗪脤W的,參加生員會考時,因字不好,被列為三等。于是他就每天臨《千字文》十遍,無論寒暑,堅持不懈。后來,文徵明成為書法大家。文徵明的科舉之路同樣非常不順,從二十六歲直考到五十三歲,九次應試,竟都榜上無名。他感嘆道:“明經(jīng)三十年。潦倒雪盈簪。疾病乘虛入,摧頹覺老侵”……直到晚年,文徵明才被舉薦為翰林院侍詔。在翰林院時,文徵明的才氣為人們所欽服,很多人常跑來求書求畫。但也有一些小人嫉妒文徵明,竟譏笑文徵明為畫匠,百般排擠。于是文徵明勉強居官三年,在極有升遷希望的時刻,卻辭官歸家了。拉攏過唐伯虎的寧王同樣拉攏過文徵明,但文徵明比唐伯虎更高一籌,早就識破了寧王的伎倆,一開始就稱病不出,根本不見寧王的使者,不收寧王的禮物。完全“御敵”于家門之外。文徵明的品格,是大家都推許的。他不像唐祝等人那樣流連于青樓,文徵明娶了妻子吳氏后,專情恩愛五十余年,人稱“五十年無二色”。據(jù)說,有次唐伯虎在一艘小船中“埋伏”了兩個妓女,把文徵明引入舟中——記得《宰相劉羅鍋》上的劉羅鍋就這樣“著了道兒”,和兩個宮女胡作非為起來——但文徵明卻坐懷不亂,當場拂袖而去,為此還差點和唐伯虎翻臉。文徵明性情溫和,其弟子朱子朗學得他書畫中的幾分神韻,便有時私下里署他的名字為人作畫。有一次,一個金陵客人唯恐請不動文徵明,就給朱子朗送錢求畫,要求署文徵明的落款。不想下人糊涂,竟送到文徵明府上,文徵明也不生氣,笑道:“我畫幅真文徵明的,假冒一下朱子朗吧?!币苍S是福善禍淫,積德有報。文徵明子孫滿堂,長子文彭、次子文嘉,孫子文元善等都是書畫名家,尤其是孫女文淑,是我國繪畫史上難得一見的著名女畫家,文徵明自己也得享高壽,直到九十歲時,才安然離世。文徵明詩書畫俱佳,和唐伯虎一樣是全才。他留詩有兩千多首,有些詩也相當不錯,試舉一首與大家共賞。
后記
昨日紛紜花開,今朝滿天霜落。半年多的時光,回思起來,競如一瞬。這部書稿是從花香氣暖的暮春開始寫的,直到已是深秋的今夜,寫得最后一個字。一場冷風冷雨乍過,此刻的秋夜,卻是秋風清,秋月明。梧影之下,何人立盡?古人說:“秋夜宜豪游,宜訪快士,以除蕭瑟?!比欢烙尾豢傻?,快士不可尋,于是我心中剩下的,只是如黃葉盡脫,草木搖落般的蕭瑟。不過,這蕭瑟的情與景倒是很能契合本書的格調,因為這些悲愴頹放的明才子們的故事,給我的感覺,同樣是蒼涼與蕭瑟。唐才子的筆下,往往是清新俊逸、流水行云;宋才子的筆下,則是淺斟低唱,幽夢一簾。而明代許多才子的筆下,卻是如“寒蟬抱葉,玄夜獨吟”“怒鶻解絳,橫空盤硬”,讀來不免有“如衣敗絮行荊棘中,步步牽掛”之感。正像田曉菲在《秋水堂論金瓶梅》一書中曾說過的,與純凈唯美、詩情畫意的《紅樓夢》相比,《金瓶梅》更能直接進入人性深不可測的部分,揭示人心的復雜。正是由于《金瓶梅》呈現(xiàn)的感情太真實與深刻,所以令許多心軟的、善良的或者純一浪漫的讀者難以卒讀。明才子的許多文字亦是如此,它不像普遍受到人們喜愛的茉莉花茶,而是像需要細細品味慢慢回味的苦丁茶。所謂“名茶美酒,自有真味”,不必“投香物佐之”。歷來都說“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明代詩歌從總體上講,當然是不如唐代,甚至連宋代也遠遠不如,但明代的文字卻并非只有小說優(yōu)秀,我覺得明代的小品文也是相當有特色的。詩情畫意,往往浪漫唯美,而明代小品卻可以寫人,可以狀物,可以空靈,可以凝重。明代才子們在現(xiàn)實鐵壁前的焦慮、倦怠、失落和麻木,也都淋漓盡致地浮于紙面。時光不可能永久是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終也會有秋風瑟瑟,萬木凋零的時節(jié),人們也不可能永遠活在夢想和童話之中,“古今多少鐵漢,平日口里咬破頑石,一到功名場中,便打折骨頭”,現(xiàn)實,終歸是冷酷的。在我們?yōu)槊鞑抛觽兌笸髧@息之際,是否也要考慮下更深刻的東西?為什么他們會困于科場?為什么他們找不到理想和寄托?為什么他們掙扎之后,心中的底色還依舊是蒼涼?這一切,要留給我們長久地思考。還需要說明一下的是,本書中所寫的只是一些悲愴頹放的明代才子,并非明代才子的全景圖。另外諸如王陽明、王夫之、李東陽、李夢陽之類的大儒,他們和“才子”的氣味有些不同,所以也就沒有寫。夜,冷浸浸。一彎明月,滿天霜氣。舊時天氣舊時衣。古人嘆“風來疏竹”,感“雁度寒潭”的心境,少年時不懂得,今夜卻全都懂了。正所謂——鶯花茂而山濃谷艷,總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見天地之真吾。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