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種愛不千瘡百孔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作者:閆紅  頁數(shù):215  
Tag標簽:無  

前言

張愛玲是怎樣煉成的閆紅/文今年春天的某個上午,一如往常被“囚禁”在電腦前,突然接到區(qū)號是石家莊的電話,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說,你好,我是張愛玲的堂弟。我首先是驚奇一下,當然也有點半信半疑,但還是可以想象,幾個月來一直在《燕趙都市報》上開專欄,講述張愛玲的親人們的人生,張家祖籍正是河北,那么,招來一個“張愛玲的堂弟”,就不足為奇了。關鍵是,張愛玲的堂弟找我干嗎呢?雖自認為下筆謹慎且充滿善意,但既有的經驗告訴我,被寫體的感覺,和局外人的感覺,往往差了十萬八千里,局外人覺得無傷大雅的軼聞,在當事人心中,沒準就是諱莫如深的陰影,難不成,這位也是“尋仇”來了?我還在細細揣度,便聽見那邊熱情的聲音,說,我要謝謝你,謝謝你為我十一叔說了句公道話,我看過的關于十一叔的文字里,沒有誰提到他是愛張愛玲的,謝謝你看出這一點。“十一叔”這稱呼,讓我想起《胭脂扣》里的十三少,那年頭大約都是按照族中排序來稱呼,如今想來,一個交際場合要接觸到那么多數(shù)目字,一定讓人暈頭轉向。不過,這位“十一叔”倒是指向明確,一定是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我曾寫到他和張愛玲之間那千瘡百孔千轉百合的愛,彼此默契的恩怨。果然,這位來電者,張允儻先生,正是和張愛玲同一個曾祖父的堂弟,張志沂是他的堂叔,他幼年也在上海,6歲那年,和家門里另外兩位兄弟去張志沂家拜年,每人得了100塊銀元的壓歲錢,在當時,這是一個不菲的數(shù)額。那是1942年,張愛玲早已搬走,他只見到張愛玲的弟弟張子靜,大家都喊他“tan先生”,他始終沒鬧清楚那個“tan”應該是哪個字,隱約感到是個諢號,好像是在嘲弄張子靜的斯文孱弱。他的印象中,張志沂是個很有才華的人,而堂嬸孫用蕃也不像張愛玲書中描畫得那么刁惡,是一個溫柔的知書達理的女人,當然,各人有各人的角度,這都無所謂,但沒有人看出張志沂對女兒的那份情感,讓他覺得很遺憾。他說,張愛玲離去之后,她的房子仍然保持著原有的擺設,誰也不許進去,連對孫用蕃都是禁區(qū),只有張志沂沒事時就會進去坐坐,發(fā)上一會兒愣。張愛玲的文章中曾說,孫用蕃把她的東西都送了人,叫囂著就當她死了,但對于七十二歲老人張允儻先生提供的這個細節(jié),我還是決定采信,他沒有必要對我撒這個謊,而張志沂對女兒的心情確實如此矛盾,他很有可能一方面任由妻子將張愛玲的東西送人,另一方面,又獨留一隅,獨自品味。1951年,張先生最后一次來到十一叔家,卻在巷口看見十一嬸正在賣古董,見到他就說,別去看了,你十一叔現(xiàn)在太慘了!那時,張志沂已經家徒四壁,極度落魄,之后不久,張允儻就搬離了上海。關于十一叔的往事,張先生就留下這么些柔和而又恍惚的記憶,他似乎有些抱歉,覺得不能為我提供更多,說族中還有一位張輔合先生,現(xiàn)居鞍山,對張家往事特別知情,還曾編過一部家譜,他告訴了我張輔合先生的電話號碼。我遲遲沒打那個號碼,主動跟陌生人聯(lián)絡,我總有些心理壓力,不知道對方性情如何,手邊是否忙碌,是否愿意跟我交流,直拖到初秋,某個早晨,對自己說,好吧,今天一定要打這個電話了。

內容概要

  本書講述了與張愛玲有關的一群人——她的祖父、父母、姑姑、弟弟,還有兩任丈夫。借對他們性格、際遇的觀察,走入他們的人生,通過他們與張愛玲的情感聯(lián)系探求張愛玲獨特的心靈世界。  書中視角敏銳獨到,文風犀利灑脫。閱讀該書,讀者能更加了解張愛玲,現(xiàn)代女性或許還能從書中看到自己,找到自己。

作者簡介

閆紅,1975年人,現(xiàn)為安徽新安晚報社編輯,安徽文學院簽約作家。1990年開始發(fā)表作品?,F(xiàn)已出版作品有《哪一種愛不千瘡百孔》《誤讀紅樓》和《她們謀生亦謀愛》。閆紅作品集:2005年創(chuàng)作《誤讀紅樓》;     2007年創(chuàng)作《她們謀生亦謀愛》;2009年創(chuàng)作《哪一種愛不千瘡百孔》。

書籍目錄

序 張愛玲是怎樣煉成的祖父張佩綸:一個夭折的傳奇張佩綸的光輝歲月過程主義者和目的主義者李鴻章為啥喜歡張佩綸就這樣老去父親張志沂:那千瘡百孔的愛父親是女兒前世的情人黃素瓊這個湖南人很勇敢她和他的相互背叛一場場幻滅連綴成人生流浪于各自的路途姑姑張茂淵:做剩女,挺有意思的關于她的愛情故事“刀截般的分明”與“刻骨的真實”將清咖人生進行到底弟弟張子靜:他其實有點怕冷胡蘭成:傳奇背后,一地雞毛人生若只如初見江山,美人,蕩子是破綻,也是入口低入塵埃,也是種高傲姿態(tài)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欠揍表情和誤傷的“板磚”胡蘭成的《遇仙記》小周姑娘:桃花處處開亡妻玉鳳:情路上一枚值得展示的勛章長頸鹿式的女子她也曾貪戀泥淖里的溫暖他不見得就是她的那杯茶張愛玲的“剩余價值”誰不曾愛過個把人渣賴雅:愛又如何人在紐約遇見,在當下華麗幻影里的惡作劇奉子成婚事件簡單愛臺灣臭蟲,命運的暗示生命將近處的悲涼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傅雷:時代超人的90度視角《紅玫瑰與白玫瑰》:佟振保這樣的鳳凰男《色·戒》:王佳芝,人人都愛PS

章節(jié)摘錄

張愛玲成名之后,張子靜再去看張愛玲,十次有九次見不到她,張愛玲驟然忙了很多,后來又有了更好的聽眾胡蘭成.但是,偶爾見到一次,張愛玲還是會在這個弟弟面前露出她最放松的一面,比如,告訴他,有外國男人邀請自己去跳舞她不會跳等等。在張子靜的眼中,這個姐姐很特別,也很優(yōu)秀,沒有了童年時小小的妒意,他接受了老天的安排,愿意在她的光芒里來來去去,而張愛玲的心路歷程要復雜得多,她的少女時代,被表姐評價為一個又熱情又孤獨的人,熱情來自天性,孤獨源于多思,從父親那兒逃出來,她孤注一擲地跟了母親,許多年來,母親在她心中都是個富有感情的形象,她以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她,有這個印象在前,她不免按照這個印象行事,結果卻令她錯愕。比如說,一開始,她跟母親要零花錢,自以為是一件“親切有味”的事情,母親這方面,感覺卻與她大相徑庭,前面說了,母親對她的投奔,并不是欣然接受,黃素瓊就那幾箱子古董,她所干的營生不賺錢,跟坐吃山空也差不多。她是一個敏感的情緒化的女人,原本就是咬著牙為張愛玲做犧牲,看這個女兒笨笨地毫無長進不說,還三天兩頭帶著愚蠢的自說自話的孜孜然的表情來找她要零花錢,不由煩躁起來。我為她的脾氣磨難著,為自己的忘恩負艾磨難著,那些瑣屑的難堪,一點點地毀了我的愛。母親給她帶來的是幻滅,姑姑對她的影響是真實,姑姑說話做事,永遠忠實于自己的內心,不會表演和藹,也不假裝親切,你可以說她不矯情,但不矯情,有時也會顯得沒彈性。除了這兩點影響,我覺得張愛玲也另有一些想法,那就是,她對這塵世的情意太珍重,她試圖用距離延長保鮮期,不幸的是,就這么一路“距離”下去,量變到質變,距離便不再是一種“手段”,而變成了生活態(tài)度,用張愛玲的話,是與生活本身都有了距離,也算一種悲哀。雖然父親反對張子靜去學校,后來還是送他上了大學,上海的圣約翰大學,張愛玲也在這學校上過一陣子,對于教學水準評價不高,不像香港大學那樣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尊重學生的個性,但不是每個學生都介意這些的,張子靜安安生生地讀到畢業(yè)。1946年,張子靜隨著表姐和表姐夫進入了中央銀行揚州分行,待遇還不錯,足夠自食其力還有節(jié)余,但張子靜染上了賭博的惡習,不但搭進了鈔票,還搭進了身體。貌似張子靜和乃父頗為相似,但我還是覺得他比他父親更值得原諒和同情,他自小姥姥不疼舅舅不愛,自然不知道理想為何物,一個沒有理想的人,勢必隨波逐流:我憑什么為什么克制自己的欲望?何況張子靜性情和善,不愿意與別人有異,現(xiàn)在好容易有人愿意帶他玩,他當然不會很有個性地拒絕,從張子靜后來很容易就戒了賭可以看出,他對這一“業(yè)余愛好”的忠實度也很低。解放前,張子靜回到上海,黃素瓊也從國外回來了,住在姑姑家中,她叫張子靜過幾天去家里吃飯,還問張子靜要吃多少飯,喜歡吃些什么菜。張子靜去的那天,姑姑上班去了,張愛玲也不在家,家中只有母子二人,家里安安靜靜的,原該有~個柔情涌動的氣氛。但是黃素瓊再一次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理性者的刻板,她注意的有兩點,一是張子靜的飯量和愛吃的菜是否符合他以前所言,二是問張子靜的工作情況,教導他應該怎樣對待上司和同事。張子靜說,這頓飯無疑是上了一堂教育課,幾天后,周為張子靜在舅舅的生日上沒有行跪拜之禮,又被母親教育了一通,黃素瓊對這個兒子不是漠不關心,卻只關注些皮毛,為什么不問問他在想什么,打算過怎樣的生活,目前的困惑是什么?若是不能如此高蹈,是不是可以問問他有沒有喜歡的女生,打算啥時候結婚生子,就像一個最絮叨的老媽那樣,也許他當時會有些煩,但在以后漫長而孤獨的歲月里,他但凡想起,必覺得溫暖??上S素瓊不習慣這種家常的表達,就像張子靜小時候,母親逼著他和姐姐吃牛油拌土豆一樣,她很科學地只注重營養(yǎng),味道如何,則不在她的關注范圍內,難道.她所向往的西方人都是這樣一板一眼地生活著嗎?張子靜也曾請求母親留下來,找一個房子,跟姐姐和他共同生活,黃素瓊淡漠地說:“上海的環(huán)境太臟,我住不慣,還是國外的環(huán)境比較干凈,不打算回來定居了?!鄙虾5摹皾L滾紅塵”隔開了母子親情,1948年,黃素瓊再次離開上海,1957年,病逝在英國。她的這份潔癖,遺傳給張愛玲,1952年,張愛玲離開上海來到香港,打算從這里去美國,行前,不知道是不湊巧還是基于安全考慮,張愛玲沒有告訴弟弟,某日張手靜一如往常地來看望姐姐,姑姑拉開門,對他說,你姐姐已經走了。然后就把門關上了。張子靜走下樓,忍不住哭了起來,街上來來往往的人,都穿著新時代的人民裝,他被不愿意穿人民裝的姐姐拋棄了,他的悲痛是多么空洞,在熱鬧的人流中,在長大成人之后,他猝不及防地,又做了一次棄兒。

媒體關注與評論

我夢想通過她的親人,還原一個張愛玲的前世今生。——閆紅

編輯推薦

《哪一種愛不千瘡百孔》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當我們捧讀張愛玲小說的時候,閆紅,為我們捧讀張愛玲,那個在不勝孤寒處,懷著溫柔一念的人。張愛玲所以能成為張愛玲,才華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在于她有那樣一個滄桑堆積的家族背景。她的祖父是晚清名臣張佩綸,曾外祖父是更有名的李鴻章,父親是舊式才子,母親是新潮淑女,還有孤僻的姑姑,軟弱的弟弟,她一生愛過兩個男人,胡蘭成和賴雅,一個是處處留情自命不凡的漢奸文人,一個是江郎才盡寄人籬下的美國共產黨員,不管張愛玲本人是否情愿,她的名字已經永遠和這些人連在一起,要了解張愛玲,了解張愛玲的作品,這些人就是不可回避的話題。安徽才女作家閆紅,一向以敏銳獨到的觀察視角和犀利灑脫的文風贏得眾多網友的追捧,在這本新作中,她將隱藏在張愛玲背影中的那些人一一請到幕前,還原成有血有肉的真實個體,借由對他們的性格、際遇的觀察走入他們的人生,通過他們與張愛玲的情感聯(lián)系探求張愛玲獨特的心靈世界,用閆紅的話說,是“通過她的親人,還原一個張愛玲的前世今生”?!赌囊环N愛不千瘡百孔》書中視角敏銳獨到,文風犀利灑脫。閱讀該書,讀者能更加了解張愛玲,現(xiàn)代女性或許還能從書中看到自己,找到自己。天上或許可以掉下一個林妹妹,卻掉不下一個張愛玲她如此豐富,跟大家族的生活方式有關,人來人往間,成就多少世故人心祖父是晚清名臣張佩綸,外曾祖父是更有名的李鴻章父親是舊式才子,母親是新派淑女,剩女姑姑,棄兒弟弟曾幾何時,昔日的輝煌已變成蹉跎暮客色煌赫舊家聲的慨嘆但正是那夕陽余韻,照進張愛玲的宇里行間如飛金走彩韻味無窮。

名人推薦

? 尋找張愛玲的路上,迎面遇到你自己假如張愛玲能看到這本書,一定會假裝不屑一顧,轉身就掉下眼淚,為她內心里愛的不堪和需索,為她的父親,她的祖父,她的弟弟,她的母親,甚至為自己和胡蘭成的那段情感。對所有人冷眼看透的張愛玲,在刻意回避與一些人的溫情片段。經由閆紅,我們體味到了張愛玲作為一個女人本身復雜斑駁的情感。張愛玲一直是防衛(wèi)過度的,稍有不適,就壁壘森嚴,以至姿勢過于孤傲,其實是緊張。許多人通過她的姿態(tài)誤讀了她的內心,我看過的不計其數(shù)寫她的文章和書籍,大都煞有其事的走在誤解的路上。閆紅是開創(chuàng)了“誤讀”寫法的第一人,先前她以《誤讀紅樓》和《誤讀秦淮八艷》而蜚聲,但看過她作品的人才知道,她所謂“誤讀”其實也是一種姿態(tài)——和張愛玲一樣,她也是極易緊張的人。正可謂,正讀的人其實是誤讀,而那誤讀的實在是正讀?!顝接? 破譯張愛玲的感情密碼很難概括這樣的一些文字,它有一定的史料價值,看得出,作者對于張愛玲的家事如數(shù)家珍,像張愛玲和胡蘭成及其“小妾”英娣三人行的那一段,激烈的感情沖突,很能凸顯張愛玲的性格。但如果認為它的價值僅僅是史料鉤沉,絕對是個錯誤,在閱讀過程中,筆者感到,它還有一種實用性,作者是感性和理性都很發(fā)達的人,而且具有以心換心設身處地的寫作態(tài)度,隨著張愛玲一起經歷和思考,對于很多感情命題,都順藤摸瓜,得出也許不是真理但有一定參考意義的答案,所以,這本書,不但能使得我們更加了解張愛玲,也使現(xiàn)代女生,能從這本書中看到自己,找到自己?!顬t瀟? 原來張愛玲可以這樣讀“她(張愛玲)對這塵世的情意太珍重,她試圖用距離延長保鮮期?!比巳酥坏缽垚哿崤c人頗有距離感,閆紅認為,張愛玲對塵世的情意不是不珍重,而是相反?!八龑@塵世的情意太珍重,她試圖用距離延長保鮮期,不幸的是,就這么一路‘距離’下去,量變到質變,距離便不再是一種‘手段’,變成了生活態(tài)度,用張愛玲的話,是與生活本身都有了距離,也算一種悲哀。”所以,當許多人為張愛玲對親弟弟的冷漠感到心寒,閆紅卻給出了體諒:“(母親)同時毀掉的,還有少女張愛玲對于這絕對光明的世界的毫無保留的信任,這使她從此充滿了警惕,……所以她在和弟弟打交道時,會有意無意地保持距離,不刻意扮演自己力不能及的形象,既然這世上,沒有哪一種愛不是千瘡百孔的,何必離得太近,讓彼此都窮形盡相?!薄愃汲?/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哪一種愛不千瘡百孔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5條)

 
 

  •   剛看完了新書。這本書我想我會不止一次地看。張愛玲被閆紅寫,真是幸事。
  •   看了作者在新浪的博客,比較喜歡她的文章才買了這本書,但是對于張愛玲這樣一個我很喜歡的作家,把她顯赫的外曾祖父、祖父、祖母、父親、母親、姑姑、弟弟的生平都拿出來分析一番,感覺有些難受。尤其是還用了很多篇幅來寫胡蘭成、賴雅,很多事情一條條分析后就會變得尷尬。人和人的關系是從美好變真實,從真實變丑陋。作者的文筆不錯、看問題也比較透徹,也下了不少功夫去考證,但是……看完真的不太舒服。
  •   讀上這本書后就一直念念不忘,是因為對張愛玲的喜愛才去讀了這本書,讀后是對閆紅的佩服,才覺得有關張愛玲的一切交由閆紅去寫去挖掘更放心,正是對張深深的關切,使得我們和作者有了默契與共鳴。作者追述過往的人與景,仿佛幻化成了一個影子,站在當年的院落里,內心澎湃卻面色祥和地為我們記錄著一切,并且很負責任地表達了她對那些過往的感受,十分感謝她,為我們做的這一切。
  •   書送到后隨便翻看一下,居然發(fā)現(xiàn)很多頁字墨極淡,根本無法閱讀。從沒遇到過印刷質量這么差的書,難道是盜版書嗎?
  •   我認為閆紅是一個有學問,有見識,有性情的女作家。
  •   一如既往的閆紅風格,婉轉旖旎、娓娓道來,有著波瀾不驚的從容,和隨心所欲的閑適,雖然這本書描述的是我所不熱衷的人物生平以及作者的評論,情節(jié)沒有小說傳記那么跌宕起伏,但是還是能塌下心看下去。書里附有《對照記》的黑白照片,每每看到,總覺得和文字里了解的人物相去甚遠,原來性格思想可以和容貌這樣格格不入。之前并不關心張愛玲的家人,更沒有想到他有那么一個溫厚漂亮卻凄涼可憐的弟弟??吹礁赣H對他的不聞不問,甚至連學都不送他去上,真是難以理解,她的母親更是心腸硬的匪夷所思,當他效仿張愛玲來投奔離異的母親,母親看著小小的他抱著球鞋,吧嗒著大眼睛熱烈期盼被收留的時候,她還是讓他離開了,回到繼母身邊,以至于后來吃飯時繼母當著父親和張愛玲的面扇了他一個耳光后,他木然到無動于衷。他的姑姑也偏愛愛玲而討厭子靜,連一頓晚飯都不會留他。閆紅的描述讓我潸然淚下,她說子靜很期望去姑姑家,就像一只流浪的小狗,小心翼翼的靠近不屬于他的壁爐,即使會被呵斥還是渴望能獲得一點點溫暖,因為張子敬,他是個怕冷的人。直到多年后,他唯一的姐姐過世,所有的財產都送給了她的好友,一分也沒留給她弟弟,她弟弟還是傷心的說,他最親的人都走了,只有他一個孤獨的活著,他的晚年是和繼母相依為命的,我總覺得在張家那種冰冷的沒有什么人情味的家族里,他就像一粒小小的火種,那么孱弱,一燈如豆,淹沒在茫茫的黑暗中,但是就是這一點點的光明才讓我覺得難能可貴。他從沒...抱怨過他姑姑對他的不公,姐姐對他的冷落,他認為她們所作的一切都是事出有因。我為他的懦弱傷心,更為他的寬厚揪心,不知道他是如何捱過那些童年的陰暗時光。胡蘭成一生最大的成就,恐怕就是泡到了身世顯赫、聲名遠播的張愛玲,從她身上學到的鳳毛麟角,也夠他享用一生,忝列文人的行列了。厭煩他的淺薄、虛榮、貪得無厭、好色成性和自命風流,所以于他我不想多談。張愛玲只是愛上了愛情,根本不會在乎誰來出演對手戲,她想愛了,于是胡蘭成很適時的出現(xiàn)了,成就了那個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的神話。只是張愛玲太懶于解釋了,旁人對她生活的指摘議論,她從來不聞不問、不加解釋,而關于她作品的蜚短流長,她肯定不容置疑、立場鮮明。對于賴雅,我卻和閆紅有不同看法,我覺得她未必會恨,即使閆紅舉出她一篇文章,入木三分的寫出了主人公照顧病人時的陰冷恨意,我想張愛玲未必有恨,怨應該是有的,但即使病魔擊垮了賴雅,從張愛玲的不離不棄,我想纏綿病榻的賴雅仍然是她的樹,因為樹干倒了,根還扎在土里。 閱讀更多 ›
  •   打開書的扉頁,簽著閆女士的大名。。。
  •   只是從其中知道皮毛而已。里面所描寫的,只要讀過張的書都會了解,感覺書里的東西,只是在復述。再者就是“里面的愛都很冷”
  •   買了誤讀紅樓和她們謀生也謀愛,感覺閆紅的書還是可以讀的.所以,此本也一并購買
  •   封面非常漂亮,感覺很張愛玲的風格,喜歡這本書。
  •   發(fā)貨不快,書也不像是新的。但是很便宜,也就可以接受啦
  •   書不像是正版,紙質粗糙就不說了還有一頁裝訂反了,雖然作者的文筆很好但讀這樣質量的書很是敗興!
  •   這本書是用來收藏的 必須好看?。?!
  •   寫的不夠深入,看后沒覺得有什么特別。感覺研究的不太透澈。
  •   這是本看過會回過去品的一本書比較有內容的值得看的
  •   哪一種愛不是千瘡百孔,看這個題目就很喜歡。內容更是豐富。
  •   寫的不錯,挺喜歡的
  •   一眼就被這個標題給吸引住了,又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所為,看了全書后,對她的了解更深了,覺的這樣一個女子,其實就是為了綻放自己的寂寞而生。。。。
  •   閆紅的書向來不會令人失望
  •   當初是因為選修課老師讓寫張愛玲,同學推薦而買的看完后感覺很驚艷,對張愛玲的一生覺得很無奈有種生前寂寞潦倒,死后。。。。。。的感覺不過整本書寫的還是很好的
  •     
         閆紅筆下的寫作對象,無論秦淮八艷也好,《紅樓夢》也好,張愛玲也好,胡適也好…都是熱的。如果不熱的話,她也不會寫了,寫了也不會有人看了,可是看閆紅的書卻覺得冷,她的文字冷,她筆下的人物也冷。
      
         她寫張佩綸“不是所有人,經過命運的淬火,都能練成金剛不壞之軀,有的是焚毀,有的是夾生,張佩綸究竟屬于哪一種?和張之洞談話時,張佩綸流露出了生不如死之嘆,看來,煙柳繁華溫柔富貴皆不能安慰一個負荷太重的靈魂,他黑暗中的掙扎,越發(fā)使自己傷痕累累?!?br />   
         她寫張志沂“在其母的精心教育下,張志沂還沒長大就過時了,一個天生的遺少,處處都別扭?!?br />   
         她寫黃素瓊“有時,我感覺到,黃素瓊看張愛玲的眼神里,有一點投資人的味道,她投下那么多人力物力,還放棄了和男友在一起,張愛玲的表現(xiàn),似乎配不上她的犧牲,她不由自主地,變得不耐煩了?!?br />   
         對胡蘭成,那就更不用客氣了:
         “他完全被折服了,只剩下一件事,就是努力跟隨她的腳步,崇拜她,贊揚她?!?br />      “我都能看到身著長衫的胡蘭成在那里歪著頭吮手指的小模樣了,真能把人的隔夜飯給嘔出來?!?br />      ……
      
         在她筆下,胡幾乎就是一個猥瑣的自戀的自說自話的渣男,這和大多數(shù)張迷的看法一致,想必張迷們看著會大呼過癮。
      
         但我們也看到,即使是對傳主(如果這可以被稱為傳記的話)張愛玲也是下筆絕不留情,在她筆下,張愛玲大多數(shù)時候是冷的硬的,如張的文字般清醒冷靜,可是在愛情中她又是很傻很天真還有點反應慢的小女孩,在與父母的關系中她也和所有的子女一樣不知所措,失了灑脫。
      
         這中間也不是沒有溫暖的柔和的亮色。她在序言中說,有一位自稱張愛玲的堂弟的堂弟的人打電話給她感謝她寫出了張愛玲對父親的感情。書名“哪一種愛不千瘡百孔”說的不是與胡蘭成那段不被看好的情事,而是與父親之間既理解又隔膜,既想親近又溝通無道的狀況。
      
         眼紅對胡蘭成大加貶損,對張愛玲那個終日躺在鴉片榻上、坐吃山空、不求上進還打過她的父親卻能有一份理解的寬容。
      
         寫父女決裂有一段:
         “從默契融洽,到分道揚鑣,幾乎是在一瞬間,好像一只曾經精美的瓷瓶,被摜碎在地,光弧劃過,碎片飛濺。張愛玲和她父親,各自掉頭走開,卻在別人無法注意到的瞬間,拾起殘瓷一片,珍藏在心,即便被那棱角劃得傷痕累累,但是,仍然無法舍棄,從殘片上,體會它舊日的美?!?br />   
         文字很美,但骨子里還是冷的,和張愛玲一樣的冷。
      
         閆紅說:“我喜歡張愛玲,是因為她實在。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女作家,像她那樣,一點兒也不裝,不跟別人裝,也不跟自己裝,她是那樣孜孜于逼近自己的內心,看她的字句,總像從我心里掏出來似的那么懇切。”一句話就看出她的冷來自哪里,我看張愛玲的書,也時時感嘆她的冷,一個女人怎么能那么冷靜地事不關己地描畫著那樣的人間煙火世間百態(tài)。
      
         與張愛玲相比,閆紅的冷在橫向上范圍要小一點,縱向上卻更深刻。她的一雙冷眼像一把尖刀深深剜進傳奇的最深處,誓要將蒙在外面的那層曖昧的暖色戳破,擲出冷冰冰的結論。她舉著解剖刀,將一個個光鮮亮麗的傳奇人物分離地骨是骨肉是肉,偏偏動作還那么專業(yè)那么優(yōu)雅,把人的目光生生吸引過去,明明知道結果是意外是幻滅,也忍不住一看又看。
      
         看這樣的書,讀者是很輕松的,也許還很爽,但我有時忍不住會想,作者這樣的寫法自己會不會覺得冷呢?
  •     五月風箏2009-10-21 11:50:52
      
      文字有時是一把刮鱗刀,輕輕掠過魚身時,一片一片的魚鱗剝落,魚的痛感,便像潮水一般,隨著刀起刀落,一陣陣的,心寒、身痛,讓人發(fā)抖。
      
       這本書已經讀了一段時間,后來落在老媽手中,最近又重新回到我的身邊。
      
       這個清晨,在讀完其中的兩章——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弟弟張子靜的故事后,心里便泛起那如被刮鱗刀刮過后的感覺,戰(zhàn)栗,而后莫名其妙的流下眼淚。
      
       喜歡張愛玲的文字,所以一直很關注有關她的傳記,也看了不少,只是連帶著自己寫的,都未免有些矯情了。但當看了作者閆紅,用這樣平靜而真實的筆調,書寫了關于張愛玲身邊的人和故事時,心里是真的被震撼了。
      
       一直被張的文章所迷惑,也因此對她那冷淡的姑姑,懦弱的弟弟有些偏見。而今,剝離了那些粉飾,直取內心時,才發(fā)現(xiàn),展現(xiàn)在面前的,不過是兩個真實的生命。
      
       姑姑被過多的泛濫文字贊頌成一個為愛堅守五十年的堅貞女子,弟弟卻被鄙視成一個無能懦弱的男孩。而今看來,姑姑的獨守其身,僅僅是對愛的要求過高,且堅持自己的界限而已;弟弟卻是一個生活在姐姐的光芒下的陰影下,那個善良而委屈的孩子罷了。心痛她的弟弟,以那樣柔軟的方式生存下來,不是不痛苦,只是,把自己放得如此低,僅僅為了活下去而已。那些沒人關注,沒人疼惜,卻依然可以有一顆善良的心的人,是多么值得讓人停下來,聆聽一下他們的心聲??!
      
       胡蘭成的那一段,真是連說都不想說了。很贊同那一句“有幾個人沒有愛過人渣?”在看完《今生今世》后,已經有這樣的深刻的體會,而今如此直面的話,真是淋漓盡致。也想起大學時的學生會主席,在畢業(yè)若干年后,依然津津樂道的對我的同學提起“當年五月追過我,我可不想要……”真虧得他可以編出這樣無恥而虛假的話。只是多年以后,仍有人以此為榮,也該自嘲的為自己魅力感到激動了。
      
  •     很久以前讀過的一本書,此刻翻出來,僅僅因為書名——哪一種愛不千瘡百孔。還有里面的一句話:誰不曾愛過個把人渣。
      是的,說的是此刻翻出這本書,此刻,我的心,同樣也是千瘡百孔。
      已經不大記得內容了。從別處看到了一些評論,有的還是很有感觸:
      
      ——正如閆紅所評:“胡蘭成和項羽一樣,是個不肯衣繡夜行的主,他洋洋得意,容光煥發(fā),恨不得全世界都來打聽他的秘密,可是別人老不問,他只好主動說了。”所以那本《今生今世》,我簡直可以評為一部奇書了。 饒是如此,閆紅仍然都“未替張愛玲不值”。那是因為:“我們需要在自己的青春年華里,轟轟烈烈地綻放一次,而不是在謹慎的甄別篩選里蹉跎光陰,王菲曾跟她的朋友們說,你們說亞鵬會騙我,辜負我,可是,如果我不好好愛一回,我該有多么辜負自己。張愛玲同樣需要一場不動腦筋,只動心,就像單車上的一撒手,那樣一種不管不顧的愛情。”
      
      ——閆紅認為,“女人在感情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膠著期,貪戀泥淖里的溫暖,遲遲不肯決斷,在張愛玲,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她的感情燃點太高,燃燒一次不容易,她甚至認為,自己只燃燒這一回了,不甘心,就這么著,將一生的感情,化成冷清的灰燼?!保运o他寄錢,給他寫信,信寫得仍然很華麗,那是“在煞費苦心地裝點這段漸漸走向尾聲的愛情”。
  •     作者讓我反感的地方挺多的,最反感的便是拿張愛玲跟自己作比較,稱張愛玲與自己是一樣的女子........作品中很多對張愛玲的評價也只是片面與猜想,并無實據。而且作者心里比較陰暗,自以為揭露了人性的丑陋插腰冷對傲視群眾獨樹一幟,實在令人汗顏。
      
      不過內里還是有一些史實仍是能看的,作者雖然有時尖酸刻薄了點,但是寫到胡蘭成這種負心人,這種尖酸倒是讓人心里舒坦
  •      那一年被鎖在地下房間時,她知道,記憶中的好父親漸行漸遠,可十幾年來教誨如山如何割舍,對他的愛與恨最后都付諸筆端; 當遇到那個才情心思遠在話下的中年男人時,那份殘缺的愛之渴望終得圓滿,他們兩個可否意識到,自己也成就了那份曠世奇才!
  •     看了一遍又一遍,覺得張愛玲的一生好悲涼,也許她也是幸福的吧!看完了還與猶未盡,好想多看看有關她的書,很喜歡她的才氣,希望自己也可以活的像她那么睿智……
  •     
       ?創(chuàng)傷多半因為愛而不是不愛。求近之心往往弄成疏遠之意。
       或者和因愛生恨是一個道理,不能愛,所以選擇不去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只能刻意地選擇疏遠,這種辦法很成功,因為除了自己根本沒有第二個人知道其中的原委。可是對于親人怎么樣能不愛,怎么樣能夠疏遠呢,太難了,所以更難理解為什么有些人對親人也能如此。感情上的干凈純粹不是這么來的,我想張愛玲的晚年應該了解到了這一點才能夠對賴雅付出真心,真正感情的干凈和純粹依靠的不是疏遠而是親近,是毫無保留的付出。估計胡蘭成到死也不會明白。
      
       ?也許這只是在寫張愛玲和她愛的人的一本書,然而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把它當做是一本有關人生的書,有關于生命、生活的書,書中的主人公不是別人而是我自己,那些在說別人的心情為什么會和某一時刻的自己的心情如此之像。愛著,便歡喜,瘋狂;恨著,便痛苦,也瘋狂。那些得志的,被壓抑的,統(tǒng)統(tǒng)被寫了進去,張愛玲再傳奇也不過是曾經活生生的人,她的家庭就算再怎么不普通也會像每一個家庭一樣有著它的親情和矛盾。
      
       ?這樣的女子不容易愛上什么人,愛情常常是由缺失所致,或者像與另一個生命互相依偎著取暖……
       愛情說到底是人對這種情感的需求才會發(fā)生的,如果一個人處在自滿的狀態(tài),愛情成為了可有可無的東西,有它便是人生中的錦上添花,沒有亦能自在地生活;更何況愛情并不像人們說的那樣美好,很可能最后落個受傷的結果,最可怕的是將原來自滿的心變得空空如也,所以喜歡作評估的人很可能因此看透了愛情,這倒不是因為經歷過,而是從客觀的分析中得出,愛情還是不要的好,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在愛情的小河里玩耍的。
      
       ?從一開始便不喜歡胡蘭成這個男人,覺得他外表像個知識分子,其實骨子里有痞子的味道,看完閆紅的描述他更像是一個如歐陽克一樣的采花大盜,我看胡蘭成還不如歐陽克呢。只是有時候會為了張愛玲而可惜,可是又在可惜什么呢,愛情與其說是兩個人的不如說是一個人的:愛情需要互動,然而必須卻不必要,所以愛玲也并未如想象的損失那樣的慘重,她亦有“收獲”。女人都愛男人的花言巧語,不論其是真心還是假意,甚至是如張愛玲這樣聰明的女子也不能免俗。女人幸運之處不在于家世,學歷亦或容貌、身材,而是遇見一個坦蕩光明磊落的男子。
      
  •     配有三朵菊花的的插圖下寫著,“既然選擇了放棄,就要堅持到底,就要不留痕跡的全身而退……”   總是偏心的喜歡黃色和米色的花,所以看到那三朵呆在很干凈的咖啡杯里的黃黃的菊花時便不由自主的記住了那句話。(有點混亂的思維=。。=)   以前讀張愛玲,總覺得這個才女很跋扈,骨子里的傲氣很讓人受不了。但是,當完完全全了解她那有點爾虞我詐的大家族,那幾乎難以維系的親情、稍顯悲慘的愛情時,開始同情她的遭遇,認同她的性格。是啊,如果不跋扈沒傲氣,也許會低到比塵埃更矮的地方,結果會是怎樣的一塌糊涂……   她小心的維系著與父親繼母的關系,最后卻是逃離;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和講求完美的母親姑姑呆在一起,最后還是天各一方;追隨著胡蘭成賴雅,不是被拋棄就是被折磨;怕冷的弟弟,還是沒能給她多大的安慰。這千瘡百孔的感情!   張愛玲喜歡的花應該是菊花吧,一直覺得,她是菊花花語的踐行者。三朵菊花的插圖,下面寫著:既然選擇了放棄……   好困啊,不想再寫下去了(ˇ?ˇ) (盡情吐槽吧…)
  •     <<哪一種愛不千瘡百孔>>這本書 初看書名 我以為是我所沒涉及過的 翻開內容 竟已是早在多看前就看過的了 只是書名與作者不同 那本書名是《張愛玲情事》》作者司美娟 內容大同小異  都是描寫張愛玲的情感歷程   喜歡張愛玲 欣賞她的才氣 喜歡她的聰明 就連她的穿衣打扮 都給人驚艷   但不得不感嘆 這樣的奇女子 其實人生也不完美 才女也傷情 自古才女多癡情 她與胡蘭成的愛情不完美 她付出了全心的愛 然得到的卻是負心的情   那段滾滾紅塵驚憂了的情  是呀 才女也多癡情 才女多傷情 她的文章 也正如她她其人 冷漠 哀傷 清高以及一種看透紅塵的淡然
  •     關于有關張愛玲的書總是讀之不知厭倦,而這本書的作者帶給我與以往認知感覺所不大同的張愛玲。     卸下“才女”“作家”的耀眼光環(huán),張愛玲放低這份清孤倨傲的身段,還原為一個平常的生活的真實張愛玲。原來,她的清孤冷漠,體味人生深處盡是咬嚙性的煩惱---用一份冷傲和疏離來作自我保護,那慧眼秀心又看透了人世的齷齪!這一切的形成緣自于她自己深刻的生活經歷,她身邊的親人,愛過的人對她的深遠影響??梢哉f沒有這樣的親人和愛過的人,也就不會有這樣一個張愛玲。     從張愛玲有一個遺少腐敗的父親,勇敢獨立而又愛自己多一點的母親開始,已注定張愛玲不一般性格的形成。任何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假若張愛玲出生在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當中,幸福的童年,幸福的人生,也許我們根本看不到這些直逼近人生真實處的剔透文字。要知道文字本身就是帶著作者自身某些經驗或人生體悟的書寫。     正是母親的自愛多一些,使張愛玲無從感應到來自母親處的幸福和快樂。母親言傳身教給她一份自私冷硬的自愛,以致于她對于惟一的弟弟拒之門外,冷漠形同路人而心安理得。看到這里,只感覺心里一股子疼痛。曾記否?愛玲和弟弟曾是《金家莊》上的兩員驍將??!童年時有過一段姐弟倆一起玩游戲一起嬉戲的手足情深的余暖都被一份冷漠的自愛屏蔽了,以至于都輕慢在底處討生活(沒有任何人喜歡)的弟弟---可憐的弟弟!也許張氏家族的冷硬堅清都是一份傳承?母親的,姑姑的,然后是張愛玲的,無不對親人(多是從對弟弟的態(tài)度處看出)有著一份令人唏噓的冷漠!     觀照自己雖然也是來自一個不多大幸福的家庭,而然我有母親寬闊無邊的愛!這份愛帶給我一份包容和寬闊,因此我雖然仍在塵世滄桑險途涉跋,但心卻能自在生長出一份純厚與溫和。感謝母親的愛!     扯遠了!還說張愛玲......     如果父母親和成長經歷影響決定了張愛玲的性格。那么對胡蘭成和賴雅的兩段情,則使張愛玲參透了人生的齷齪和逼仄。對胡蘭成的愛,是張愛玲惟一一次轟轟烈烈,“為愛低至塵埃里,卻還開出花來”的愛!未曾想,她傾盡全力全身心托負卻所托非人,被胡蘭成非常不厚道卑鄙地耍了一回,還要將他們的情事當作炫人的資歷在《民國女子》里大肆發(fā)揮了一番,以增加《今生今世》的賣點。且看胡蘭成語:“其實我并不覺得愛玲與我訣絕了有何兩樣,而且我亦并不一定要想再見她,我與她如花開水流兩無情,我這相思只是志氣不墜。”這厚不知恥的言語,透現(xiàn)胡該是一個多么自負自以為是的人。張愛玲一向敏慧的心眼,切切實實地被胡蒙蔽了一把,等到醒覺過來的時候,因為傷的太深,已失去了愛的能力。由此,怎能讓張愛玲相信世間還有愛乎?直到遇上賴雅。賴雅的熱情,天真,樂觀的天性漸漸驅散了張愛玲對生活,對未來,對人生的堅冰,和賴雅相處的日子,使堅澀難忍貧困的日子有了歡樂和暖意,感覺日子可以就這樣互相取暖著過下去了。然而正處在風燭殘年的賴雅沒有能力帶給張愛玲美好的生活,卻處處得受張愛玲照顧照料。和賴雅結婚十年,前五年相對過了些平靜和美的日子,后五年卻在照顧病殘和為生活疲于奔命之中渡過。可以想見,一向生活低能的張愛玲一邊在力不從心地照顧著病弱的賴雅一邊不得不奔波謀生的過程中是如何一股辛酸與怨艾?     就是這些被張愛玲認為是曾經最美好的東西,總都還是充滿了無盡咬嚙性的煩惱!沒有一處是張愛玲干凈理想的凈土!所以晚年張愛玲不愿意接納塵世的一切,只把自己交付孤清,這樣才感覺有了些許安全和干凈。她因為害怕虱子,以一次又一次的搬家來拒絕虱子,但從來無法驅走駐扎在內心的真正虱子!所以她只能一次又一次頻繁地搬家,以圖減輕心里的懼怕......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悲哀乎?!
  •     我喜歡這個書名和封面。
      那是一種張愛玲式的包裝。和她小團圓的封面有相似之處啊。
      從了解張愛玲的家人,從爺爺,奶奶到爸爸媽媽,還有姑姑,弟弟。。讓我重新認識了張愛玲,也由些推斷出她的性格形成,包括她的命運使然。
      可是我還是有一個疑問,張真的如閻紅所推斷的那樣嗎?一個聰慧過頭,生活無能的人?一個貧困潦倒,為愛癡迷的女人?我想也只有張愛玲自己才知道她為什么能愛胡蘭成愛的如此癡狂?也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她跟賴雅的糾結?
      別人都只是在推測而已。。。我們分析的再具體也無用!
  •     我是閆紅的忠實粉絲,她的每本書我都有?! ∨屿`秀的敏感,  足可以優(yōu)美成一本本內蘊豐富的書籍,  而當她評論愛玲的時候,  那種沖動,羨慕,嫉妒就這么真切的展示出來,  與那些深諳愛玲舊事的讀者無不大呼過癮,  嘆世間竟有如此酣暢淋漓的文字,  也可替愛玲再罵那走狗一回?! 哿嵊袝r不懂自己,也不懂胡蘭成,  現(xiàn)在世間有閆紅,  她比她更懂他(她)。
  •     張愛玲的冷、酸、甚至無情,是她特有的身世背景和生活年代造就的,她看人獨具慧眼,卻盲目愛上胡蘭成,說實在的,我看到書中描述胡的德行,真的把昨夜的飯菜都想倒出來了,簡直是個厚顏無恥、大言不慚的家伙嘛(罵人真過癮)。但那個特殊的年代,張愛玲的固執(zhí)、與外人的決絕,造就了這段不完美的愛情,但“誰年輕時不曾愛過個把人渣呢”,這句話評得好!年輕時要的就是愛情轟轟烈烈的過程,至于結果是不重要的,甚而那個人是怎樣的,也不重要了.......看到后來,說張愛玲與丈夫賴雅過得并不那么好,也感到心酸,替她不值,但似乎張愛玲在賴雅面前才能不設防,才能把最真實的自己表現(xiàn)出來,這時又看到她小女人、溫柔、陽光的一面。其實較之愛玲,我真的喜愛三毛多一點,我總是喜歡善意的看待事物與人,愿意相信世上好人多,不愿處處設防(用LG的話說“最容易上當受騙的角色”),這點到與三毛相同,她熱情、善良、率真!而張愛玲的冷峻是我不喜歡的,但她處處設防恰恰也保護了自己......讀完這本書,覺得人人皆是演員,為著自己的那出戲而擺盡POSS,事事處處為了這個自己沉迷的角色而虛偽過活,甚而忘卻了人的一生,本是過眼云煙,何苦為了這個虛擬的角色而迷失自我,華麗的袍子上爬的全是虱子......
  •     此前對於張愛玲,她的背景,她的文字,都不甚瞭解。只是正恰空閒時,從書架上取下這本書來讀。
      
      閆紅的筆下。張愛玲是個理性的,乾淨的女人。她在文學上的造詣在當時或許可以說是不可多得。胡蘭成便是因著對她的崇拜而“愛上”了這個才女?;蛘哒f仙女更合適。
      胡蘭成把張愛玲當仙女來愛。張愛玲卻是把一份真正的愛情賦予了這個在我看來是個無賴的胡蘭成。這可能是張愛玲一生做得最不理性的事。但在愛情之中,誰能保持一份冷靜的心態(tài)。所以,我覺得之後對於賴雅的愛情,并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愛情。那是張愛玲希望有一份依靠,是對婚姻的企盼使然。我想在當時,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女子,都是希望有一個堅實的肩膀能夠依靠的吧。而且那個人又是那麼地看重自己,愛著自己。
      
      張愛玲不是完美的女人。甚至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妻子。但她在生活上的弱智并不影響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張愛玲的故事,還需我們慢慢體味。
  •     對這本書產生興趣緣于這個封面,藍色基調,紅色碎花小旗袍,很懷舊,很經典,似乎告訴我們這里面暗藏了一個久遠的故事。   書名“哪一種愛不千瘡百孔”,而我讀后深深感嘆哪一種人生不千瘡百孔。從出生至成長至愛戀,哪一種都不由自主,造就了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張愛玲終究只是有著一顆凡人心的凡女子,每一段經歷,每一種傷痛必定深深扎根于心中,無奈也罷,從容也罷,智慧也罷,必然掩著傷口直面它。   那些令人鄙夷的人的丑陋嘴臉,真是令人厭煩之極!只是每個深陷愛戀的女人都是盲目的,失去理性的,縱使?jié)M腹經綸的才女也不例外。栽在他的身上,真是令人深深地可惜!
  •     如果你想看小團圓,那你一定要先讀這本書。閆紅把張愛玲研究透了,我覺得很多事情不需要看小團圓爆料,閆紅就都給您分析出來了。小團圓應該是在這本書之后發(fā)行的,除了那段被世人捂嘴議論到的性描寫以外,閆紅差不多把小團圓里提到過的人際關系都說到了。當然,閆紅在分析張愛玲跟胡蘭成的關系時,并沒有做到100%不夾雜個人感情。因為你可以看出來,她太鄙視那個胡了,我看著看著也就隨著她的喜好通過她來看這個人了。但是我很同意她的觀點。值得看的一本書
  •     讀這本書時,我正處于情感的低谷。那些日子怎么也走不出那些悲痛,那時的感覺我自己好像已經千瘡百孔了一樣。為張愛玲的愛情傷感,也為自己感傷,為什么想要好好去愛的人總會收到傷害……
  •     這個作者是有些才華的。這本書也寫的通俗簡單,對于張愛玲迷初段是不錯的選擇讀物。如果你打算看《小團圓》的話,不妨先看這本,當做參考書。她出版的基本作品都還不錯。
  •      最近看了閆紅的作品《哪一種愛不千瘡百孔》,副標題是“張愛玲愛過的那些人”。書里面寫了張愛玲的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倫,父親張志沂,姑姑、母親、弟弟,還有愛過的男子胡蘭成、賴雅。用閆紅自己的話來說“我想通過她的親人,還原一個張愛玲的前世今生?!彼龅搅?,她讓我們看到原來張愛玲是這樣煉成的。這本書也是一面鏡子,里面照得見好多塵世女子的影子,不經意間也會遇見我們自己。
       那本書是一幀寶藍色的封面,當中是一件紅色的碎花中式長襖,黑花的滾邊壓金線,奢華美艷,像一個女子絢爛的青春??墒侨A美的衣服和人一樣,在歲月的打磨里終究會一點一點失盡了顏色與光芒?!磅沲赡喝萆?,烜赫舊家聲。”夕陽下暮色四沉,曾經的繁華有多么熱鬧,那背后的寂寞就有多么冷清吧。寶藍色是可以教人沉靜的顏色呢,一點一點沉淀了生活里的那些繁華與浮躁。
       張愛玲是我喜歡的女子,她的作品讓我感受到一個冷靜聰明的講故事的女人,可是現(xiàn)實生活里的她卻是別人眼里的一段傳奇呢。我不知道她的人生是否是幸福的,幸福這樣的事情是要靠每個人自己來感受的,與旁人的眼光決不相干。一般俗世里的女子都會比較容易獲得幸福,一件一件事物算計的仔細精刮,越是接近這樣瑣碎的凡塵快樂就會越真實一些吧。而像張愛玲那樣超凡脫俗的女子不懈于這樣的算計,她們陽春白雪的精神世界碰上俗不可耐的現(xiàn)實婚姻,無論對方是一個什么樣的男子,這份愛勢必會粉身碎骨,勢必會在現(xiàn)實的重壓下頭破血流。
       張愛玲是真實的,她不會做口不對心的傻事,也不會為不值當?shù)娜肆粝聛硗竞那啻骸.斈觌x開胡蘭成她心底的痛那么深,她那種心思澄明的女子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在杭州的時候她就知道她和胡蘭成之間已經回不去了,不如早些退身,各自保持愛的尊嚴與體面吧。于是她硬生生撕裂了同這個深愛男子之間的所有,那種義無反顧是絕望,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條路。
       后來,在美國張愛玲遇到了賴雅,我覺得她是愛這個年長的男子的,否則她那樣行事獨立的女子怎么肯認命?在這樣的紅塵里她愛上一個人是很困難的,她的字典里是先要有崇敬然后才有愛的。范柳元那樣真金白銀的男子就是學問再高她也不會稀罕的,她清高桀驁的個性怕沾了銅臭的味道。她從來不希望男人多金,只希望他們多才。她的錢辛苦掙來,反手給了落魄的才子,她在心里也沒有看低對方,反而自己一相情愿想人家體味她是個可以同甘共苦的女子吧??上淦遣抛觽兎碇蠖际呛芗芍M提起曾經得到過女子的提攜和資助這樣的事情,他們寧愿這樣的好女人全心全意想著自己然后自動消失吧。可見男人和女人的思維是多么的不同。張愛玲寫了那么多情深意長的愛情小說,她以為自己是了解男人的,不錯,他不了解的只是自己。她的世界里精神的東西要求的太多,她苛求自己,她也苛求身邊那些愛她的親人。唯獨對那些她敬愛的男子,她把自己放得太低太低了,塵埃里開出的花朵那些寂寞和等待是漫長的。
       我相信在窮途末世的日子里,賴雅是張愛玲生活中最燦爛的陽光,她崇拜他的才氣,敬重他對人對事的摯誠之心,也被他的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所吸引。這個什么也不會做的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女子,居然用五年的時間來照顧臥病在床的老年賴雅,這于常人也是難以想像的。開始的時候是她愛他多一些,她依賴他也多一些,時間慢慢過去,一切都改變了,最后她成為他物質和精神的支柱。而他對這個柔弱的東方女子,除了愛,更多的是依賴和崇敬吧。
       張愛玲遇到賴雅她是幸運的,她這個遠在紅塵之外冷靜觀望的女子,終于被一個對生活有著烈火般熱情的男子引導著,吸引著,以一顆出世的心做了入世的俗塵女子。從小在生活環(huán)境里對親情的缺失,對愛的渴望和對感情的種種掙扎與絕望,在這個男人身上都得到了補償吧。
  •     為什么非要別人明白?別人又怎么肯明白,當時也許會敷衍著做些羨慕的表情,一轉身,就會隨便找個理由,潦草地褻瀆了——恨人有笑人無也算人性一種,何況你也沒安什么好心,巴巴地非要壓別人一頭。
      
      真的珍重,是要密密地放在心里的,不肯與人分享,不肯輕易放在天光之下,怕它落了色,怕它氧化了。
      
  •       一晚上就看完了這本書,最有感觸的是寫弟弟的那一段。活的很冷清,真的是挺生動地一種描述。這本書又一次讓我看到童年、家庭、親子關系對人的巨大影響。
      
  •     文/環(huán)珮空歸 (2009-06-13 23:23:00)
      
     ?。ǚ菚u,存相關稿)
      
      
      《詩經》是唯一一本我不肯歸還而對方死活也不答應送我的書。所以,當我看到子夏問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時,趕緊竄到臥室,將這本賴皮得來的書翻開查閱。
      素以為絢兮,果然是子夏的想象力,非原章所言??鬃拥?2個弟子中,著實是有幾個有性格的,比如子路的直言不諱。這子夏,是個年少孔子將近半百的才子,才子愛美人,見了詩經這般描繪,自然要讓思維馳騁一大會子了。
      孔子鎮(zhèn)定自若對曰“繪事后素”。這四個字,輕描淡寫的化解開了子夏的疑問,又可衍生出幾重意思——這招厲害,和算命先生伸手滑頭對答家有兄弟幾人一樣。
      
      繪事后素。無素白的底子豈可相襯出花紋的絢爛。
      錦上添花。不能織就錦緞,花又在哪里落根。
      接到他快遞那天,細雨蒙蒙??聪渥拥睦?,屬于不專業(yè)的松垮草包型,便知是他手法。而字體,也忸怩如弱柳扶風,與執(zhí)筆者體型大相徑庭。
      赤手把嚴實的粘膠條下的紙箱撕開一個孔。同事探頭問,什么?我來不及從里面往外掏,仰脖想物件的名頭,答,哈尼族衣服耶。哦,拿來何用?呵,我也不知道,只是他辛苦求來,看樣款是那樣好看的。
      將這些零碎兒一股腦倒出,計有:衣服一件、裙子一條、抹胸和腰帶各一幅、綁腿一雙、珠子項鏈兩掛、帽子一頂。琳琳朗朗糾纏了一桌子。布是家織的土布,紋理粗原始氣很濃。衣服上有紅白藍三色毛線繡出的花邊,和豎縫的三色布條。裙子被當做傘一樣打褶捆著,厚厚的一壘。抹胸和腰帶都被珠子亮片綴得滿滿的。
      試了下,好小的尺寸。連綁腿都不能松得一分。這廝哪里得來的尺寸?倒比我自己拿尺子量還準幾分。
      
      所有的零碎被我劈頭蓋臉的套身上,很是費了點功夫。抬頭,拈起裙角對著鏡子旋轉,發(fā)現(xiàn)全副武裝的我,陡然是景區(qū)門口的少數(shù)民族導游了……遲疑的再指出,街頭賣苗刀苗繡的,大抵也這個裝束吧。
      披掛的雖然過于豐盛,但全黑的底子上,那些布條珠子亮片,被襯得很是絢爛。這難道不是子夏口中的“素以為絢”么。
      將米珠纏在及腰長辮上,卻不得不說一句,時不待我也。再沒有膚如凝脂可拿來作華服的底子了。光陰至此,已是臉黃膚澀。
      繪事后素的只能是下一輩,比如我漂亮的外甥女。我看著她,常恍惚以為是十多年前的自己。但她和我從五官到體型卻無一分相像,只是憨嬌詼諧相仿。但她勝在理科出生,少了我這樣神經且無用的多愁善感。更不會拿出書上一個段子,強行讓人溜須拍馬。
      
      
      他和我從任何層面來說,都是兩個空間的人,知識點交匯少——我何曾非要整日與我廝混的人都來與我談經論道有清談之壯舉,我只是個小女子,非魏晉名士。
      我喜歡看他賣弄,指點這個那個甚至冰激凌的品種給我。我其實也并不是點著要吃貴貴的哈根達斯和DQ,大眾的和路雪一樣冰涼。而無休止無節(jié)制的舔食這些透心涼的東西,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可以不用再聽到醫(yī)生說,生冷不可食。
      夜色中,隔著車窗看他往冰激凌店里竄。“竄”也是我常有的舉動,無人時,高興時,下雨時,會忘形的連蹦帶跳地走。這和自己一大把的年紀實在不相配。不一會,他像小朋友一樣,舉著一對甜筒過來,眉飛色舞的告訴我,他特別纏著銷售員多加了小核桃哎。
      
      一直覺得他和別人的親切不一樣。他就像我童年走失的一個伙伴,在我很老的時候回來了。將好看好玩的都獻寶給我,和機器人WALL?E一樣;和我賭氣吵架,又偷著讓著我。甚至一抹臉在眾目睽睽下替我在飯桌上搶菜。
      即便我忙著和旁人正在喋喋不休的八卦,但作為一個資深刺頭,我的每根尖銳的刺都會探測到別人在用異樣的眼神看他。有個故事說,一個普通的男人為了追公司才貌出眾的女部長,每天中午在眾目睽睽下走過去,遞給正在午餐的女部長一個蘋果,從不顧及周圍噓聲一片。
      當然他不是普通男人,我也不是才貌雙全的女子,更不是在表演拍拖。只是,他和故事中的男人一樣,都有種孩童式的大無畏的勇敢。不懂得掩飾,不懂得如何退步。
      
      于是,我穿著大艷的偏襟和他坐在三輪車上,從沒落貴胄城市揚州穿巷而過。車夫討巧,從偏僻處旮旯角走,我們便深入的看到了揚州的生活垃圾和拔地而起的半拉子樓。
      初春料峭寒風,傍晚的陽光又這樣墜的快,把一路的行程整個兒調成了陰霾,兩個頑童卻滿臉晴朗。他拿著初上手的單反,每拍一張,就讓我指導。我就端出準大師的派頭胡言亂語一番,說什么虛實,細節(jié),對比。
      他說,總有一張你能用上。
      呃,我常在鍵盤上敲字娛樂,為了騙點擊還配圖,為了顯得自己意境高雅,Photoshop更是玩得熟絡。
      嗯。我點頭??此诒敬髱煹狞c撥下,審美精進——這審美只是符合我的審美觀而已,太小眾啦。而那些受得我古怪性子直腸子做事穿衣風格張揚的人,本質上審美也是小眾的罷。
      
      這樣的人,在景區(qū)念碑文給我聽——我有些字真不認識。他一本正經的講解,范蠡在這里蕩舟,做生意,被人稱為陶朱公。然后掄圓了胳膊說,這一大片地方都是。我嬉笑說,小范的勢力范圍好大哦,您識字好多哦。
      他翻著白眼瞅我。
      他抓拍到我伸懶腰露獠牙裝芙蓉的片子。我說,我這是對你用美人計。他看看我寬袍大袖下的瘦骨嶙峋,很是不齒的說,那只是空城計。
      空城計。
      至始至終,我的來去和談笑都是一場空城計,恰似衣服下的空蕩蕩,經不得風雨。而城樓上抹琴的不是諸葛孔明,是我在輕攏慢捻抹復挑。烈風拂起我的袍子和長發(fā),寫盡千古悲涼,與內心的恐慌。
      知道我為什么喜歡你么?他不能盡數(shù)曉得。原來他是那焦尾琴,可以用樂聲暫且止住我與生俱來的恐慌,給我安全感。我可以放心抓石子跳方格捉迷藏,不用怕被人攻擊和呵斥,從此將身上豎起來的所有刺抖落。
      
      這把琴。我趁人煙稀少,矯情的請琴照本宣讀,對一無是處的我大肆吹捧——他的吹捧往往不能到正點上,白讓我著急的抓耳撓腮。
      我清了嗓子說,這段,拿來給我合適。
      是《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寶玉應馮紫英之邀赴宴,席間行令,馮紫英唱道:你是個可人,你是個多情,你是個刁鉆古怪鬼精靈,你是個神仙也不靈。我說的話兒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細打聽,才知道我疼你不疼。
      咿,看你乖乖默誦。我驀然想罵一聲自己,見過無恥的,沒見過這么無恥的。及至后來,看到閆紅給張愛玲的評傳,里面“照花前后鏡,花面相交映”的段子,細說胡蘭成初見張愛玲時那種想征服卻反被其氣韻震驚的心態(tài)。張是祖上也闊過的家門。祖父是張佩綸,曾外祖父李鴻章。一個窮山僻壤出來的胡蘭成,不過是有點點風流,有點點才氣,與張相比,確是地下天上。
      他們的不平等,像是在較勁。從學問到愛情的較。世人都說張敗了。其實即便他們恩愛,以張的疏離和冷僻,也會將胡一應比了下去。
      這都不是讓我心驚的,別人的門第之差與談情說愛,與我何干。只是閆紅寫道“那段日子,張愛玲把胡蘭成當成了一面可心的鏡子,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越看自己越是美不勝收。他想形容她的行坐走路,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張愛玲替他挑一個句子,說,《金瓶梅》里寫孟玉樓,行走時香風細細,坐下時淹然百媚?!?br />   
      原來,識得倆字的女子皆如此過。而當場為了文章能面紅耳赤或者心驚的,多是因了文章里批判性描述出的人的劣根性,自己有過。
      可是能拿來“照花前后鏡,花面相交映”的同道中人,能識情知趣,又和自己審美同步的,往往是終其一生千尋萬覓了也不可得的。所以,做面鏡子,能日日看到美人的粉面桃腮和梳妝臺上的花朵交相映照,有何不可?
      你就是那繪事后素的素淡底子和錦上添花的錦緞。沒有你,她不過是泥胎美人。
      只是,我喜歡的是空城計里的琴。用它來奏《大話西游》結局中的至尊寶聽到的那首失魂落魄的曲子??春镒愚D身離開,讓熒屏內外,只剩唏噓。
      “從前現(xiàn)在過去了再不來,紅紅落葉長埋塵土內,開始終結總是沒變改?!?br />   
      朋友說,何必見戴。是么。我深夜一針一針把那套哈尼族衣服的所有亮片拆除,就像剔除自己骨子里世人所不容的帶神經質的文藝情節(jié)。
      我在長長的列車上,大口的咀嚼著零食,想著那杯加了核桃仁卻化為冰水的冰激凌。窗外是模糊不清的城市,一模一樣灰色的水泥高樓,和一模一樣的人。
      你的手機已關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09ff700100dn7r.html
      
      
      
  •     75年的閆紅,是我少有的甘心做忠實讀者的年輕女作家。年輕作家,我不太信任他們的閱歷,女作家,我不太信任她們的理性。
      
      但是從《周郎顧》到《誤讀紅樓》到《她們謀生亦謀愛》再到《哪一種愛不千瘡百孔》,非常喜歡這個年輕的女作家。時常要為她出色的洞察力和勇敢的表達擊節(jié)贊嘆。
      
      她既有女性的細膩,女性的犀利,又有男人的理性和邏輯,還有一點小幽默。她深深了解,也理解,她懂得嘲諷,也敢于辯駁。她有豐厚的感情做基礎,但并不只會虛擬聯(lián)想,而是勤奮尋根覓據;該主觀的主觀,該客觀的客觀。由此讀來,既不會覺得枯燥無味,也不會覺得油腔滑調,自以為是。
      
      毫無疑問,她對她所書寫的人和事,都是有過充分的精讀和泛讀,有橫向和縱向的理解比較,并且她有相當現(xiàn)代的觀念,而且這并不妨礙她去理解書寫主角那些時過境遷的“老舊”,放大感情,和感情里的綿綿碎屑,因此得出的結論也格外有真實性,文采也好,交錯并用之下,很豐富,很入味。
      
      不過,也無必要上升到更高的層次。解讀本身,需要有心有智,但畢竟不見得比純粹的創(chuàng)作更艱難辛苦,就像為把古文翻譯成白話文并加注解,閆紅的選題,至少是很巧妙的,所解讀的這些女子,無不是傳奇,也多少有一點眾說紛紜,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只要解讀得深和獨特,市場的問題不會太大。
      
      
      
      
  •     從《張愛玲全集》到《今生今生》,再到《哪一種愛不千瘡百孔》,我想,對張愛玲的追索就到此為止吧。
      
       一口氣讀完整本張愛玲家史,合上書本那一刻,我的心情只有兩個字:沉重。孤傲的張愛玲,連死都選擇了寂寞的安樂死,還要過了幾天才被人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高處不勝寒,我想到了她那蒼涼絕望的文字,不覺打了個寒戰(zhàn)。
      
       于我看,作者果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張迷。為了研究張愛玲個通透,不辭勞苦千里迢迢的追索到張的祖父去了,而張的祖父碰巧是大名鼎鼎的歷史傳奇人物張佩綸!而曾外祖父又碰巧是中國的偉大功臣李鴻章!這可有看頭了。作者鍥而不舍的,要從遺傳基因上去挖掘出張愛玲的傳奇起源。其實有這丁點兒血緣關系又能說明些什么,張愛玲同他們連一面之緣都沒有。
      
       再者,作者喜歡“撥開華麗的字眼看真相”,確實是身體力行,一些非常平凡的字眼都不放過。盡管對讀者有啟發(fā)作用,但太過了就會讓人嫌煩。
      
       張愛玲在作者眼里簡直是完美的。處處維護張說話,連愛玲的自私,在她眼里,卻變成了可愛。
      
       總的來說,對這本書,在我,是好壞參半的。喜歡作者辛辣的小幽默,卻又有些受不了她的自以為是和“愛憎分明”。精彩之處也不在少數(shù),還請大家去糟取精吧。
  •      在書店的收銀臺前排隊時候,突然大幅宣傳圖闖入眼睛。這正是當日為店家所熱推的新書,無數(shù)本,在收銀臺前擺成一個大大的紙菠蘿。封面上深深的海藍色背景中,一件空蕩蕩,兀自站在那里的,喜紅色華衣。不用說,是取創(chuàng)意于張愛玲自己那句有名的“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了。袍子夠華美。背景夠搶眼。色彩對比夠慘烈。紅袍上精致細碎的花紋,遠看也的確像細密蠢動的虱。然華衣空立,陰氣逼人。不如索性再配上兩只空蕩蕩的繡花鞋。更顯鮮妍凌厲。
      
       想著想著,不由就摸了一本過來,嘩嘩一翻,是我愛看的“紅顏&再現(xiàn)”型的輕松文字。便扔進筐子里?;煸谝恍┗覔鋼溲b幀老氣的語法書當中,倒還真是屬這本書最是鮮明。
      
       邊連連感嘆商家巧思——顧客在店里看花了眼,有大把的選擇,大把的時間,造就貨比三家的精明。不如讓他們在百無聊賴的等候和“走過路過,馬上錯過”的焦慮中,一舉被誘惑擊中。還好據說于書有關有關的事情都會比較雅。那幺,此次小小的沖動消費,比起在超市收銀臺邊隨手抓上無關宏旨的一條薄荷糖,或一罐小熊餅,可算有回味的多了。
      
  •   《小團圓》有些雜亂,說真的,我的拙見,也許《小團圓》真的不該出版。當初張不愿出版自然有她的原因。
  •   這世上哪有不含雜質的愛情,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在自己的青春年華里,轟轟烈烈地綻放一次,而不是在謹慎的甄別篩選里蹉跎光陰。王菲曾跟她的朋友們說,你們說亞鵬會騙我,辜負我,可是,如果我不好好愛一回,我該有多么辜負自己。張愛玲同樣,需要一場不動腦筋,只動心,就像單車上的一撒手,那樣一種不管不顧的愛情。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花錢的程度,那是嚴格的試驗。
    是的,開口要零花錢,像很多甜蜜的小女人那樣,悍然可愛地說: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對于這個敏感的女子,那是交付給對方怎樣的信任?步步為營的她,愿意在愛情上放松一下下。
  •   平心而論,情愫應該也是有一些的,也許會在明亮又岑寂的黃昏,想起那個戀愛中的自己,那樣的美,那樣的放恣,因為愛那個時候的自己,連帶著對那個人的情緒,也變得柔軟起來了,人生若只如初見,雖然,初見的印象,也許多半出自自己的意念。只是浮世倏忽,如白駒過隙,時光輕捷,如馬踏飛燕,在無可匹敵的生命規(guī)律面前,人世的貪嗔癡怨多么的微不足道,有著深刻的身世之感的張愛玲,在小小的氣惱一下之后,想必也會一轉念,在嘴角浮出一個半是自嘲半是蒼涼的微笑吧。
  •   文字寫得并不溫軟,反而該說挺利落,可是心思卻如軟玉,有哪一種愛不千瘡百孔,卻又不溫潤如斯。
    所以,愛就是美好而殘酷的,因為美好才知道那是你真的愛,因為殘酷才知那時真的愛你。
  •   千瘡百孔才會意識到愛 太完滿的總認為只是合適罷了
  •   于張愛玲,我本來是不大喜歡的??傆X得她的文字里有那樣一種孤立的計較與尖刻。讓喜歡溫軟淳樸的文風的我看了每每并不受用。所以一直對她評價不高。
    現(xiàn)在看了閆紅為我還原的張愛玲,覺得我能理解她了。會欣賞她了。但是,仍然不能說是喜歡。
    欣賞,是遠遠的觀看。并無親近之意欲,有著看客心態(tài)的淡然。而喜歡,則是一種想要接近,想要擁有,從心里喊出“我要像TA一樣,我要與TA在一起”的渴望的。這在我心中,是兩種不同的感覺。
    于是,這本書讀后,我的收獲是:以前不喜歡也不欣賞的張愛玲,現(xiàn)在仍然不喜歡,但是能欣賞了。甚而理解,甚而心疼。但這樣一個女子,是我不期待成為,甚至不期待遇見的。
    套用一句評張的老話說,張愛玲作品魅力的精華,在于一種“看破之后的執(zhí)迷”??幢M了張愛玲的父母,弟弟,姑姑,胡蘭成,賴雅…… 等等她生命中最為親近的成員與張愛玲的命運交織交融的故事,發(fā)現(xiàn)原來張愛玲的生命,也就在貫徹于此“看破之后的執(zhí)迷”。雖然這樣的心態(tài)很有審美的價值,然而不得不說,這實在是拎不清的悲劇人生。
    設若是我,很可能期待自己要幺索性看不破地演繹執(zhí)迷,不計成本地活盡自己想要的一生。要幺看破之后認真的放棄,不用繼續(xù)的執(zhí)迷去凌遲剩余的生命。
    當然,這兩種選擇都有代價的。執(zhí)迷而看不破的女子,為了夢想,與現(xiàn)實肉搏到底,以至于頭破血流,顯得很沒有智能,不聰明??雌屏?,不執(zhí)迷的女子,又顯得太理性,太干硬。就得像張愛玲這樣,又看得破,又執(zhí)迷,在世人看來,才是又聰明,又可愛,又深刻,又迷糊的典范吧。然而,既拿自己當矛,又拿自己當盾,讓自己的尖銳,來凌遲自己的用心。認真也是錯,灑脫還受傷,這樣的女子,與世間人事的抗爭,才能夠成為一個傳奇。很審美。然這樣的女子,到底有多少人當真愿作、又當真能做?
    看來,張愛玲是無法選擇的做了這樣的人了。我們每個人也一樣,本是無從選擇的,成為自己這樣的人。而如果我可以選擇,我希望自己不去做張愛玲這樣“看破而執(zhí)迷”的人。若打算去執(zhí)迷,便索性不去看破。若看得破,便不再演繹執(zhí)迷。這樣,也許會沒有了沖撞,也沒有了痛苦,沒有了情節(jié)。不審美。倒也是安然一生。
  •   不得不說,作者閆紅真是個玲瓏剔透的厲害角色。有的時候看著她冷靜而真實的筆觸,簡直替書中人冷汗直流?,F(xiàn)在的女子真正了得,團結一心地互通有無,心得共享,在精神的江湖里互相救拔,抱團兒地變得越來越聰明,越來越“看得破”。
    我想,這本書一定會帶來一個副結果,便是讓持有“做剩女,挺有意思”的信念的女子們,能得到更大的理論支撐。雖然這信念很可能本來源于一種不得已而為,索性欣享了去的無奈的灑脫。很多女子在讀這本書時,肯定會如作者所言:“在發(fā)現(xiàn)張愛玲的過程中,常常遇見我們自己”。因而得到一種力量,回頭審視自己的生活,然后若有所思地頷首。
    曾經在一個說文物的節(jié)目里看到,說現(xiàn)在作偽越來越難。現(xiàn)代社會開始之前,考古不發(fā)達,也沒有現(xiàn)代的信息獲取與傳播手段。收藏者往往靠了道聽途說,和自己及其有限的一點知識,來評斷古物,很容易被作偽者蒙混過關。
    而現(xiàn)在,各種信息的匯聚與應用無處不在,真品可以被你上下左右地看個底兒掉,收藏者被辨?zhèn)蔚闹R與技巧武裝到牙齒,這個時候,若能拿出一件東西,不被識破,原因只可能有三種:第一,好運氣碰到超級笨買家,第二,是用了相當辛苦,無所不至的機巧而仿得極真,最后一種可能,便是那所賣之物,原本就是貨真價實的寶物。
    剩女越來越多的一個小部分的原因,也大概就是,現(xiàn)在的女子們,如當今鑒寶熱潮一般,對現(xiàn)實,對男性,都看得越來越透,越破,眼里是卻越來越揉不得沙子了。然而還要執(zhí)迷,這才是百態(tài)人生了。
  •   不是喜歡的欣賞,一個值得玩味的解釋。
    或許才是最多人的態(tài)度所在。
    世間看不透的人大有人在
    看得透的人同樣不在少數(shù)
    只是生活到底是要有一個執(zhí)迷,不然終究活的一世的不甘心。
  •   我也買了這本書,回來發(fā)現(xiàn)書中有作者的親筆簽名,太幸運啦,O(∩_∩)O哈哈~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