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變色龍

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作者:劉先平  

前言

銀亮的陽光,其實是七彩的,她融合了紅、橙、黃、綠、青、藍、紫,才給了萬物能量,才成了生命三要素之首。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我跟隨科學(xué)考察隊或獨自在大自然中探險,三十多年來在尋找什么呢?朋友們常常問我,我也常常自問……    我的故鄉(xiāng)在巢湖邊,三十多年前寫的《童年花絮》中記錄著那時的思緒:    “這個充滿生機、熙熙攘攘的湖邊世界,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播撒了無比深厚的愛的種子。此后,我常常去崇山峻嶺、大漠戈壁、雪峰冰川及江河湖海,尋找生出的綠葉,開出的紫色小花,飛出的鳥群,起航的白帆以及五光十色的幻想?!?   經(jīng)過三十多年日月的陶冶,漸漸醒悟,我,是在尋找大自然的色彩——山川河海、野生動植物以及人生的光華。山川河海是七彩的,野生動植物是七彩的,人生是七彩的。但只有七彩的大自然和七彩的人生相互輝映,世界才無比精彩。    自1978年重新拾起筆來,致力于大自然文學(xué)的創(chuàng)作,是從描寫在野生動物世界探險的長篇小說開始的。寫作中我不時思索著大自然文學(xué)的種種。當寫完《云海探奇》、《呦呦鹿鳴》、《千鳥谷追蹤》、《大熊貓傳奇》四部長篇之后,曾作了一段時間的思考。    面對世界各國五彩繽紛的大自然文學(xué),以及數(shù)年來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感受,我創(chuàng)作之初的愿望逐漸鮮明和強烈:創(chuàng)作具有中國特色的大自然文學(xué),將中國的大自然、豐富多彩的野生生物世界譜寫成壯美的詩篇、回蕩在天宇的樂章。也即是說:大自然文學(xué)不僅要有長篇小說,還應(yīng)該有多種文體,多樣性才是豐富的表現(xiàn)。朝這個目標努力的基礎(chǔ),必須用自己的雙腳去認識大自然,親身體驗中國大自然的特殊風(fēng)韻和底蘊。    于是,我把考察(認識)大自然看作第一重要,然后才是把考察、探險的所得寫成大自然探險奇聞、奇遇。希冀充分以真實性的魅力,給讀者一個真實的奇妙的自然世界。這比結(jié)構(gòu)一個充滿驚險離奇的故事困難得多,因為在大自然中探索,并非每天都會發(fā)生充滿刺激的事件,或有新鮮稀奇的發(fā)現(xiàn),更多的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的長途跋涉的艱辛、危險中的戰(zhàn)栗、難耐的孤寂。因為四部長篇小說已得到了評論界的好評,我對進行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已有了感悟,現(xiàn)在又要去進行新的嘗試:這無異于給自己出了難題。    我喜歡創(chuàng)作上的難題,它往往能調(diào)動生命的全部力量去迎接挑戰(zhàn),去探索;無論是成功或失敗,生命都將更加充滿活力、閃耀光華。    于是,我走向四川、云南、福建、貴州、黑龍江、新疆、海南、廣西……大漠戈壁、雪山冰川、江河湖海。面對如詩如畫的大自然美麗和被破壞得支離破碎的山河,我被激起了無限的悲憤、憂慮。    我生長在巢湖邊,對水有著特殊的感情,但是,在城市的周圍已很難看到一條沒有被污染的河流。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巢湖已是一湖臭水。飲水安全已嚴重威脅著生命。    水是生命的源泉。    我國的水源在西部。西部是我國生態(tài)關(guān)鍵區(qū)之一。自20世紀90年代,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qū)。先是探索水之源江之源,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5年五上青藏高原,到達珠穆朗瑪峰海拔5200米處、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林芝的雪山銀峰下的巨柏群……特別是2000年,先是探索長江、黃河、瀾滄江源,再追隨瀾滄江大峽谷,由青海轉(zhuǎn)入西藏,再進入云南金沙江大峽谷、三江并流地區(qū),歷時兩個月。    江之源在高山,在雪峰、冰川。那么山之源又在哪里?為了探索山之源,2004年、2005年,我又兩次橫穿中國,從南北兩線,走進萬山之祖帕米爾高原。    多次穿行于橫斷山脈,有時帶著馬幫、帳篷露宿在無人區(qū)。尋找大樹杜鵑王、銀杉、滇金絲猴……我見識到了奇妙的生物世界,少數(shù)民族異彩紛呈的文化。僅就為了進入獨龍江(地處緬甸、西藏、云南交界處),就歷經(jīng)了1998年、2002年、2006年4月、10月四次怒江大峽谷探險,這才終于到達這個獨特的野生生物世界。大海占據(jù)了地球的三分之二。于是2011年,我又走向蔚藍的大海,乘船穿梭在西沙群島之間,領(lǐng)略著海洋生命的奇妙,大海的美麗與壯闊……圓了幾十年的夢想。    自古以來,人們對于腿和腳就有著極高的贊譽——量天尺。正是在丈量大地、探索祖國大自然的神秘中,我逐漸領(lǐng)悟到生態(tài)平衡的意義:“首先是‘人’的本身的生態(tài)平衡,這主要是指一個人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的平衡,精神和物質(zhì)的統(tǒng)一;再是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最高的境界則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榮共存——天人合一?!?“劉先平大自然探險系列”的《前言》。2001年)建設(shè)良好的生態(tài)與和諧的社會,則必須樹立生態(tài)道德。當人們尊崇生態(tài)道德,以其修身濟國,和諧之花才會遍地開放。如同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彩融合為一體,世界才有了陽光普照。    說得簡單一點兒,生態(tài)道德就是處理人和自然關(guān)系的準則。人類五千年的文明史,已規(guī)范了很多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行為準則——道德。但尚沒有較為系統(tǒng)的人與自然之間相處的法則。究其原因,歷來人只把大自然看成屬于自己的財富,在“大自然屬于人類”的誤區(qū)中走得太久。尊重一切的生命、感恩自然、熱愛自然……并未列入我們現(xiàn)有的道德范疇。直到大自然施以懲罰,環(huán)境危機壓力愈來愈大,人類才被迫重新審視與大自然的關(guān)系。審視的結(jié)果令人震驚:人類是屬于大自然的,人只不過是大自然萬千臣民中的一員,必須掃除唯“人”為大的狂妄。沒有了大自然——失去了家園,人類將怎樣生存?這個認識上的飛躍,是人類認識史上最為重要的一章。環(huán)境危機是后工業(yè)化時期才愈加顯現(xiàn)的,全世界都在尋求解決的辦法。生態(tài)道德的建立,或許不失為一劑良方。當然,構(gòu)建生態(tài)道德的道路是漫長、艱難的,需要啟蒙和培養(yǎng)。    因而我對自然的觀察,就具有了另一種視角和另一種含義——實際上是和大自然相處,融入自然,相互對話交流……探索的過程——通往沙漠深處的紅柳、滂沱大雨中飛入胸膛的小鳥、青藏高原毀香跳崖的麝、天鵝湖畔麝鼠的城堡、柴達木盆地鹽湖的奇妙、尋找大樹杜鵑王的詭異、南海紅樹林中的蛇鰻、雨林中伸出的野象的長鼻、進入箱式峽谷尋找黑葉猴王國、寄居蟹對居所的選擇、海螺跳躍追逐獵物、鯧鲼躍出大海在空中產(chǎn)下幼魚……往往比結(jié)果更有意義。發(fā)現(xiàn)過程的艱辛,自有一種蘊藏在平常中的特殊魅力和快樂!    我將它們結(jié)構(gòu)成一篇篇真實的故事,發(fā)表在《人民文學(xué)》、《當代》、《兒童文學(xué)》等報刊上。之后集合為《山野尋趣》、《東海有飛蟹》、《黑麂的呼喚》、《黑葉猴王國探險記》、《胭脂太陽》、《夜探紅樹林》……努力展現(xiàn)隱藏在森林或大漠深處的野生生物世界、神秘的大自然、人類為保護自然做出的努力,宣揚著生態(tài)道德。    評論家認為,這些作品既有小說的情節(jié),又有散文的詩韻與哲理,更有親歷感的真實,是作家獨創(chuàng)的文體。    大海并非只有蔚藍,真實的海洋閃爍著紅、橙、黃、綠、青、藍、紫,花朵、果實——生命本質(zhì)的表象——異彩紛呈,金絲猴以斑斕的面孔呈現(xiàn),昆蟲的色彩則是最為豐富、難以想象。陽光在三棱鏡下是七彩的,這說明只有七彩的融合,才進發(fā)出無限的光芒。    因而,我給大自然探險奇聞、奇遇的短篇集取名為“我的七彩大自然”。

內(nèi)容概要

《我的七彩大自然:南海變色龍》作者以自己獨特的經(jīng)歷書寫著祖國瑰麗的山河美景和驚險而充滿趣味的旅程:路遇雨林中伸出的野象的長鼻,與大熊貓零距離接觸,穿越神秘的怒江大峽谷,探訪有趣的“大象學(xué)校”,領(lǐng)略柴達木盆地鹽湖的奇妙……

作者簡介

劉先平,他是我國現(xiàn)代大自然文學(xué)的開拓者。他曾經(jīng)兩次橫穿中國從南北兩線止進帕米爾高原。他曾經(jīng)三次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他曾經(jīng)四次探險怒江大峽谷。他曾經(jīng)五上青藏高原。他多年跋涉在橫斷山脈。他在大自然中鑿空探險三十余年。他的代表作有四部描寫在野生動物世界探險的長篇小說和幾十部大自然探險奇遇。他的作品共榮獲國家獎九項。二○一○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建立并授牌“劉先平大自然文學(xué)工作室”。他榮獲二○一○年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他是位魁偉的大漢,常常扛著騎征脖子上的孫兒、孫女在大街上漫步。他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名譽委員,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

書籍目錄

南海變色龍 海釣的魅力 魔幻變色龍 誰是獵手? 武夷山之謎 風(fēng)雨黃崗 二上掛墩 竹嵐茵茵 蛇趣 金黃的網(wǎng)傘世界 闖入豪雨探險 驚魂鎖腳弓 童話蘑菇世界 給猴王照相的驚險 失蹤兩人 照相遇險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海釣的魅力 西沙群島美得炫目,那里的每個小島都被神秘籠罩著,我們乘船行走,猶如身處在童話王國航行。 西沙海釣的魅力,還在于南海的水至清至純,你可以看清三四米水下的魚怎樣咬鉤,努力掙脫漁鉤的牽掛。 約好今天去北島那邊的珊瑚礁盤上釣烏賊,烏賊是著名的海底變色龍。我們到達港口,漁民朋友阿山正在船上忙活。這船比那天去七連嶼的船還要小,但有了去七連嶼的經(jīng)驗,我們也就坦然上船了。 風(fēng)浪不大,陽光在蔚藍的海浪上跳動,天空飄著幾朵白云,大海也就呈現(xiàn)出明暗相間的斑駁。船到了七連嶼東邊,上到礁盤,阿山說: “阿姨,是把你送到小島上,還是就坐在船上看?” 他出的是選擇題。離小島較遠,但只留她一人在船上干等——一葉扁舟懸浮大?!m是充滿詩情畫意,但天有不測風(fēng)云。 李老師問:“有沒有鯊魚?” “不會的,這里水淺,鯊魚來了,也掀不翻船,只要你不下海,就不會出危險,老師要學(xué)生遵守紀律,老師得以身作則?!?她想了一會兒,最后一咬牙: “我就坐在船上,你可要把錨下牢,我不會開船?!?我也顧慮起來,水邊長大的人,總覺得大湖大海才是耕耘的世界,而陸地上的人一到海上,就失去了腳踏實地的感覺。她一個人坐在這里苦等,我不免有些擔心“你跟他走吧,別失去好機會。沒事。我可以看海,拍照片。放心,真的沒事。”她反而鼓勵起我來了。 阿山取出輕型潛水服,一邊穿,一邊說: “大叔,你也陪阿姨吧。不好意思,我跑遍了漁村也沒借到你這樣大碼子的潛水服?!?說千道萬都遲了。管他是有意無意使招呢,反正我也有了珊瑚島的經(jīng)歷。心想,早說我起碼可以帶一套干衣服。 “沒事,我就穿這身行頭?!?下到礁盤上,海水齊腰深。 “你幫我拉浮箱吧!”阿山說。 “想捆住我,免得礙你手腳?美得你!” 他一臉的壞笑。 我看餌料中有碎蟹殼,他說烏賊老遠就能聞到蟹香。 走了一小段,只見他東張西望。 我問:“還不甩鉤?” “不急。釣烏賊主要靠漁叉?!?突然,他小眼中芒光一閃,射定了一處,隨手拋出一團餌料,快速走去。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在劉先平的筆下,既有小主人翁們和科學(xué)家為保護野生動物的危險和艱辛,又有野生動物們的多彩生活,同時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美妙,讓讀者在閱讀中不知不覺受到啟發(fā)和教育。    高洪波(著名作家、評論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在獨立成章又具有連貫性的篇幅中,有非常豐富的科學(xué)知識,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掌故,有非常豐富的哲學(xué)思考。這本不是很厚的大書,它的內(nèi)容是非常豐富的。    金波(著名兒童文學(xué)作家)

編輯推薦

《我的七彩大自然:南海變色龍》既有故事的有趣生動,又充滿散文的詩韻與哲理,更加入了作者親歷的奇聞奇遇,為小讀者打開了一扇窗,由此認識自然,探索奧秘感懷哲思。

名人推薦

在劉先平的筆下,既有小主人翁們和科學(xué)家為保護野生動物的危險和艱辛,又有野生動物們的多彩生活,同時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美妙,讓讀者在閱讀中不知不覺受到啟發(fā)和教育。 ——高洪波(著名作家、評論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在獨立成章又具有連貫性的篇幅中,有非常豐富的科學(xué)知識,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掌故,有非常豐富的哲學(xué)思考。這本不是很厚的大書,它的內(nèi)容是非常豐富的。 ——金波(著名兒童文學(xué)作家)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南海變色龍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