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作者:諸榮會  頁數(shù):177  

前言

大凡讀過中國近代史的中國人,都會有過這樣的體驗:越讀心情越沉重越壓抑。那些喪權(quán)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割讓土地、戰(zhàn)敗賠款的恥辱,深深地刺痛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對活躍在那段歷史上的一個個人物,或深惡痛絕,或怒其不爭,或哀其不幸。今天到底如何看待這段歷史。評價這段歷史上的種種人物,更多的是學術(shù)界應該去研究的問題?!对瓉砣绱恕~名琛傳》作為國內(nèi)出版的第一本葉名琛傳記,作者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以葉名琛50歲的人生歷程為線索,以豐富的史料為依據(jù),以公正的時識為前提,以細膩的文筆、凝重的情感、精當?shù)淖h論,厘清了葉名琛必然失敗的命運,也透視了葉名琛豐富而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他的早年得志和他的最終失敗,他的精于世故和他的得意忘形,他的精明強干和他的愚腐無知,他的宣威布德和他的心狠手辣,他的左右逢源和他的尷尬無奈,他的忍辱負重和他的困獸猶斗……這些都無不展現(xiàn)了一個有血有內(nèi)、真實豐富的葉名琛形象。讀者通過他或許自可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對那一段波譎云詭的歷史一窺其細部;更何況他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其人生又曾大起大落和大悲大喜,可歌可泣又可嘆可悲,本身不僅對讀者構(gòu)成了很強的可讀性,而且也會對讀者具有一定的人生啟發(fā)。    葉名琛作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的兩廣總督,洋人曾稱他為“中國宰相”。大清。第二號人物”。他曾吸取了林則徐因武力抵抗列強而被撤職充軍的“教訓”。也曾吸取了耆英因妥協(xié)、忍讓而被皇帝賜死的“教訓”,選擇了“不戰(zhàn)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第三條道路”,雖然也取得了一時的效果,但最終結(jié)果還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徹底失敗,個人也身敗名裂、客死他國。作者通過探尋葉名琛的失敗歷程,進一步探尋當時中國知識分子共同的悲慘命運,進一步總結(jié)晚清對外政策的必然失敗,進一步揭示“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或許這便是這本《葉名琛傳》之于讀者的意義吧!    細讀《葉名琛傳》,百感交集,回味無窮。作者用20多年時間收集整理資料,史料真實可信,人物形象豐滿,又采用他擅長的散文筆法,夾敘夾議,畫龍點晴,極具史料性和可讀性。我為老同學用自己的執(zhí)著、嚴謹、責任、才華。把一個真實的葉名琛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而感到自豪、感動和欽佩。我相信這部著作的問世,一定會受到歷史愛好者、文學愛好者以及其他感興趣人員的歡迎和喜愛。    我也希望年輕朋友,特別是當代大學生,讀一點歷史,讀一點中國近代史,不為過去曾經(jīng)的輝煌而狂妄自大,不為過去曾經(jīng)的恥辱而妄自菲薄,珍惜時光,努力學習,掌握本領(lǐng),成長成才,勇?lián)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榮會是我大學同班同學。30年間,作為同窗好友,我們交往甚多,感情篤深。早在大學時代,榮會就愛好文學,喜歡歷史,興趣廣泛,多才多藝,顯示出特有“天賦”。30年來,榮會心系文學,背倚文壇,辛勤耕耘,著作頗豐,可謂“小有名氣”。每當讀到榮會的新作,我總有親切、自豪、興奮之感,似乎老同學的成就,我也有幾分“光彩”。這次,榮會把新作《葉名琛傳》稿子送我,并要我作序,我確實感到很為難。若答應吧,我既非名人,又非研究文學、歷史的專家,作序似乎有點“班門弄斧”和不知“天高地厚”;若不答應吧,我實在無法回絕老同學的一番誠意。經(jīng)過再三權(quán)衡,我還是答應作這個不像序的序,以表達同學之情。    是為序。    2011年5月22日

內(nèi)容概要

  “中國宰相”,大清“第二號人物”,洋人曾這樣稱呼他,他無疑是晚清政壇一個曾舉足輕重的人物;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正暴發(fā)于他任兩廣總督期間,他無疑是中國近代一個曾影響歷史進程的人物;后世教科書中稱他“六不總督”,說他“惹火燒國”,但最終不食英粟、客死異域,他無疑是一個多義人物、失敗英雄……
  本書是國內(nèi)出版的第一本葉名琛傳記。作者以葉名琛五十歲的人生歷程為線索,以豐富的史料為依據(jù),以公正的史識為前提,以細膩的文筆、凝重的情感、精當?shù)淖h論,厘清了葉名琛必然失敗的命運,也透視了葉名琛豐富而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他的早年得志和他的最終失敗,他的精于世故和他的得意忘形,他的精明強干和他的愚腐無知,他的宣威布德和他的心狠手辣,他的左右逢源和他的尷尬無奈,他的忍辱負重和他的困獸猶斗……

作者簡介

  諸榮會,男,1964年1月生,江蘇溧水人。高中畢業(yè)后當過農(nóng)民,大學畢業(yè)后站過講臺,畫過廣告,闖過深圳,跑過采訪,編過雜志。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曾在《人民日報》、《文匯報》、《鐘山》、《散文》等發(fā)表作品近二百萬字,多次獲得報刊征文獎和文學獎,作品被轉(zhuǎn)載和被選入各種選本、讀本和課本。已出版散文集《最后的桃花源》、《秋水蒹葭》、《風生白下》、《生怕情多》、《味道江南》等多種。
  《風景舊曾諳》獲得2011年江蘇省第四屆紫金山文學獎。

書籍目錄

序言
第一章 醫(yī)宦世家 詩文鳴時
第二章 得意科場 平步青云
第三章 感恩羊城 加官進爵
第四章 大開殺戒 血染頂戴
第五章 總督兩廣 后勤清廷
第六章 廣州屠夫 六不總督
第七章 在劫難逃 束手就擒
第八章 海上蘇武 不食英粟
第九章 惹火燒國 一聲嘆息
附錄 葉名琛年譜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為了喜事成雙,在中舉得官后葉名琛又娶漢陽名門李氏小姐為妻,帶著新婚喜氣,葉名琛來京赴任了。    初入京城,葉名琛是得意而自在的。    得意之一是自己剛?cè)牍賵觯阋荒_踏進了內(nèi)閣武英殿,雖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校錄的角色,但日日在殿內(nèi)進進出出,那分做官的感覺似乎一點也不比那些真正人閣的大學士相差多少,因為似乎人人都對他客氣有加——只要是官場中人,沒有人不知道就是眼前的小小角色,說不定哪一天就老母雞變成鴨了,所以甚至連一些職位比葉名琛高的人,平時與他抬頭不見低頭見之間,也會對他遞送笑臉,這讓年紀輕輕的他很是受用——葉名琛后來,為官以性情剛愎而著稱,當然形成他這種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或許正是從這時候起就埋下了最早的伏筆。    葉名琛得意之二是葉家在京資產(chǎn)豐厚,這資產(chǎn)當然是既有有形資產(chǎn),又有無形資產(chǎn)。    有形資產(chǎn)自然是“葉開泰”在京城有房產(chǎn),有生意,總而言之有的是錢。千萬不要小看錢這個俗物,它與權(quán)力似乎歷來就是一對歡喜冤家,其二者的結(jié)合,雖然最終的結(jié)果兩敗俱傷甚至俱亡的情況也是不少的,但許多時候都常常是雙贏,所以官場之上“有錢好辦事”,甚至“有錢買得鬼推磨”,歷來都是一條鐵律。葉名琛是葉家的大少爺,且他的進京入仕還肩負著將來蔭庇“葉開泰”的重任,因此保證這位葉家大少爺在京日常生活中始終出手大方,那是十分自然而然的事情。要知道,像葉名琛那個級別的官,雖然面子上風光,但畢竟職位不高,薪水有限,而日常開支倒也是不小,因為他們在這個位置上,自然結(jié)交上司,籠絡同僚,甚至與來京的外官間來往的機會都比一般官員要多,而這一切,乍看只是吃吃喝喝間埋個單之類的小事,可不經(jīng)意間恰恰又是關(guān)乎未來前程的大事;由于葉名琛葉家大少爺?shù)纳矸?,家里銀子使他有足夠的能力在業(yè)余時間與假日之中,呼朋喚友,以致聚人氣、拉人緣、結(jié)交同好一葉名琛后來雖然長期外任,但京內(nèi)似乎從來都不缺為他說話的人,甚至在他有失誤、爭議鵲起之時;事實上他的官場生涯也似乎從來只升不降,僅僅十幾年時間就位及封疆,讓人感到奇怪甚至不可思議——若尋這一切的答案,或許也應該首先從這里尋起。    葉家在京的無形資產(chǎn),自然是在葉名琛來京前他的祖父葉繼雯和父親葉志詵已為他早就織好了的一張巨大的官場關(guān)系網(wǎng)。在中國,只要身在官場,誰也不敢忽視那張眼見不得手摸不著但事實上又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作用的巨大關(guān)系網(wǎng),換句話說,你身在官場,再有本事而沒有關(guān)系也是不行的,所以“朝中無人不做官”和“朝中有人好做官”是中國官場文化中的鐵律。中國的官場文化,說到底實際上就是一種尋找和創(chuàng)造各種關(guān)系,再平衡、把握和利用各種關(guān)系的一種能力和技巧。而這種官場的人脈關(guān)系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和輕而易舉的,它需要經(jīng)營和積累,有時需要幾代人的積累。    葉名琛的祖父葉繼雯曾于嘉慶初年考中進士,從內(nèi)閣中書開始一直做到刑部給事中,在朝為官二十余年,其間嘉慶皇帝多次賞識其才華。據(jù)史書記載,1824年,朝廷還為葉繼雯“舉孝行,旌表建坊,祀孝義祠”,而此時葉繼雯已過世有年,可想而知就是那時,朝中還是很有人為他說話的,也可想而知他當年在朝中根基之深。我們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朝中對葉繼雯的如此表彰,實際上是有人在為其孫子葉名琛將來的提升制造輿論、鳴鑼開道。因為1824年正是葉名琛人京為官的前一年。據(jù)史書上記載,葉繼雯不但在學問方面的確有過人之處,更難得的是深獲嘉慶皇帝賞識。嘉慶六年時,副太常卿劉鳳誥被派往山東主持科舉考試,臨行時或許是嘉慶皇帝對劉有點不放心,特地召見了他,并對他說:“給你做副手的是葉繼雯,他學有根柢……”嘉慶九年,毓慶宮落成,許多大臣都為之撰聯(lián),有一副聯(lián)語得到了嘉慶皇帝的贊賞,隨即問大學士朱珪作者是誰,朱珪竟一時忘了作者姓名,嘉慶皇帝于是說“莫非是葉繼雯吧?他這方面的學問本來就不在彭元瑞(乾隆時著名楹聯(lián)家)之下呵!”能得到皇帝如此的賞識,葉繼雯自然在朝中紅極一時,自然也結(jié)識了許多想結(jié)識他的和他想結(jié)識的人。卓秉恬就是其中的一位。此時卓中進士不久,選為庶吉士,官授翰林院檢討,在朝中根子尚淺,自然想結(jié)識像葉繼雯這樣的老臣,以期多有提攜,至少是能及時指點一二朝中要津。當然也有當時在朝地位比葉繼雯高而又以欣賞的態(tài)度與他結(jié)識的,如,今天我們一般人都很熟悉的羅鍋宰相劉墉便是其一。當年在朝中與葉繼雯定過交的大臣當然不止卓秉恬、劉墉兩人,只是他們與葉家關(guān)系的線索今天我們從史書中比較容易找出,故在此一提而已。P19-22

后記

南京中華門外六十里,有一個名叫葉家村的普通村莊,今屬南京市的溧水縣。村不大,約百戶。村子的東面有一座小山,高雖不足百米,但山上樹木豐茂,望上去倒也有模有樣;著名的秦淮河從西邊繞村而過,往來船只如梭;處于山水之間的這個小村子,遠遠望去美麗而寧靜。    算起來是近三十多年前了,那是我第一次走進這個村子,當時我就覺得這個村子里似乎有一種特殊的氣息。村里當時還沒有那種如今在江南鄉(xiāng)村常見的兩層水泥小樓,民居多為老屋,粉墻黛瓦,村巷幽幽,那些村巷多用青石板鋪就地面,而那些青石板早已被歷史的腳步踏磨得又光又亮,人走在上面,似乎有一種走在歷史深處的感覺。    就在那一次與一位老鄉(xiāng)無意間攀談中,一位老人嘆息著告訴我:“當年長江沿岸,大一點的水碼頭,哪一個沒有我們村的生意呵,可如今,敗落了!”    老人的話并非夸張。明、清兩代,溧水人以善營中藥業(yè)而名揚大江南北,在全國中藥業(yè)的五塊金字招牌(北京的同仁堂、杭州的胡慶余、武漢的葉開泰、蘇州的雷允上、蕪湖的張恒春)中,就有兩塊是屬于溧水人的(葉開泰和張恒春)。而其中的“葉開泰”便是從這葉家村走出去的。    老人還告訴我,就是他們這個葉家還出過一個大人物,叫葉名琛。    對于葉名琛這個名字,我當時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讀到過他,知道他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的兩廣總督,似乎在歷史上的名聲并不太好:陌生的是除此之外我一無所知,也不知道他竟是“葉開泰”的子孫,更不知道這葉家村,說來也算是葉名琛家的世居之地。因此當時我就對眼前的這個小村子很是刮目相看;但是,要將眼前的這么個小村子,與一位權(quán)傾兩廣的總督大人相聯(lián)系實在也有點難以想象。就是葉家村人,甚至葉氏本族本家人,對于這個曾在商場和官場都曾得意一時的葉家,對于葉名琛,他們已不記得多少了。    我由于特殊原因,每年至少都要去葉家村一兩次,但至今從葉家老人的口中所知道的也只有兩點:    “乖乖,那年清明節(jié),葉家回鄉(xiāng)祭祖,那船隊停在秦淮河上,有一里多長哦!”    “那年,長江的水并不大,但葉名琛出世那天,葉家在江岸上的倉庫,突然間向江里崩塌了七間——大人物出世,地動山搖呵!”    除此以外幾乎一無所知。而年輕人,似乎多不愿提葉名琛,因為他們從中學的歷史教科書中讀到過,正是因為葉名琛的輕敵失防,才造成了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廣州的陷落和中國的失敗,他們不愿葉名琛與自己的村子有什么關(guān)系,甚至還有點恨他們的這個先輩,覺得他讓他們?nèi)~氏受辱了。    我曾多次說過,我是很喜歡從一些民間傳說和故事中去揣摩歷史人物的,因為那樣揣摩出的歷史人物,甚至比寫在歷史中的要生動、完整和真實,但是對于葉名琛,在這上面多年來我一直勞而無功,這不能不逼得我只好一次一次走進近那些泛黃的史料。    二十多年前,我應邀為故鄉(xiāng)編寫一本地方史性質(zhì)的書籍,有了一次集中走進有關(guān)葉名琛史料的機會。我從史料上看到葉名琛的一張照片,據(jù)說是一個英國人拍的。雖然它存世已百多年了,但竟然還十分清晰。照片上的葉名琛體態(tài)微胖,官服翎帽,似乎神情緊張地坐在一張高背椅子上,目光似乎有點怯怯地看著面前的地上,那翎帽戴在他頭上似乎太重,壓得他頭雖然說不上低著,但絕沒有昂起,所以一些常用來形容大人物端坐的詞語,如氣宇軒昂等,絕對不能用來形容這張照片上的葉名琛。總之,我的這個老鄉(xiāng)看上去似乎是個老實人,所以我覺得《清史稿>中說他“性木”應該沒有大錯。就是這樣一個人,實在讓人很難相信,曾有“以詩文鳴一時”的才華,也有“鎮(zhèn)壓廣東天地會起義,屠殺群眾10余萬人”的殘忍,還有“不戰(zhàn)、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狡黠,及其“不食周粟,絕食身亡”的執(zhí)拗。然而這一切幾乎都是事實,葉名琛就是這樣一個多義的人。而且隨著我越走進歷史深處,越覺得,葉名琛的多義其實是早就注定了的。也正是從那時起,我有了一個心愿,想寫一寫他那注定多義的人生。    的確,葉名琛的人生可謂是多義。    ……    本書引用了一些有關(guān)的書籍與資料,多數(shù)是在書中作了注明;但有些地方只是對關(guān)書籍和資料的有關(guān)內(nèi)容和觀點作了些參考,無法一一注明,在此向這些書籍和資料的作者表示感謝。還要感謝感謝我的朋友潘惠敏君,他多年前曾集中搜集了許多有關(guān)葉名琛的資料,為了我的這次寫作,他把他搜集的這些資料都無償?shù)剞D(zhuǎn)給了我:在此我也向當年給過潘惠敏資料的朋友致以深深的謝意。還有我的老同事張仁才兄,他多次為我聯(lián)系武漢工作的老鄉(xiāng)王侃先生,請他為我搜集和核對了有關(guān)資料,并拍攝了部分插圖,在此也謹向仁才兄和王侃老鄉(xiāng)一并表示感謝。    最后還要感謝老同學朱衛(wèi)國君在百忙中為之賜序,感謝百花文藝出版社,在本書的寫作之前就曾給予我積極的鼓勵,寫作過程中不斷給予關(guān)注,成書之后又及時出版,使它早日問世。    由于本人非歷史專業(yè)出身,水平有限,書中定存在不少錯誤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    2011年3月20日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原來如此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很喜歡,原來就挺喜歡諸榮會的散文,沒想到人物傳記寫的也好,資料豐富,文筆吸引人,好評!
  •   今天收到書,有速度,滿懷著熱情打開買的書,但是很失望,紙質(zhì)很差!!!!很不值得!但愿內(nèi)容不會讓我失望!??!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