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百花文藝 作者:季羨林 編 頁數(shù):319
Tag標簽:無
前言
上一世紀的百年中,特別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確如魯迅所說,中國文壇上“散文小品的成功,幾乎在小說戲曲和詩歌之上”。個中原因,不難揣摩。我國有悠久的散文寫作傳統(tǒng),所謂經(jīng)、史、子、集,其中都有極為優(yōu)秀的散文,為世界上任何國家所無法攀比。 “五四”新文學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產(chǎn)物。其后,歐美文學一步一步地影響著中國文學的創(chuàng)作。小說、戲劇的思想內(nèi)涵、感情色彩雖仍然是民族的,但在形式上,同歐美的則毫無差異。詩歌學西方,讀起來是越讀越乏味。而散文則相反,雖在情調(diào)方面,在韻味方面,也受到西方的影響,然中國的白話散文憑借著幾千年的豐厚積淀,含英咀華,吸萃揚芬,吞吐百家,熔鑄古今,所以“五四”以來的諸多文體中,散文堪稱一枝獨秀。留給我印象最深刻最鮮明的有魯迅的沉郁雄渾、冰心的雋秀玲瓏、朱自清的淳樸淡泊、沈從文的輕靈曼妙、豐子愷的厚重平實、楊朔的鏤金錯彩,其余大家,也是各有千秋。這百年中的散文,特別是其中之美文,不可不讀。 所謂美文,即指那些不僅訴諸讀者之理智,且足以打動讀者之心靈的篇章。美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這二字也可以分開來講:真,就是真實,不能像小說那樣虛構(gòu)幻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且感情真摯。 美的散文往往寫的是身邊的瑣事,古今中外有許多這樣的名篇。我所說的身邊瑣事,范圍極廣,人生旅途中的所歷所感,無不包容于其中。在我們這個林林總總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潛伏著蓬勃的生命,隨處活動著熙攘的人群,擷取其中一顰一笑,寫出那些美好的、悲哀的、能撥動人們心弦的事物,這樣的文章能凈化我們的感情,陶冶我們的性靈,小中有大,小中見大,平凡之中見真理,瑣細之中見精神。 這套分類選編的“百年美文”中,許多作者是我所熟知的,許多文章曾陪伴我多年,可以稱作老友;當然,也有不少作者的面孔是陌生的,不少作品是初次讀到的,但這些文章都足堪咀嚼,頗耐品味,雖是新交,亦感親切。古人云:“言之無文,行之不遠。”這套叢書中的作品多具有較高的藝術性,確為美文,我相信它們足以行遠傳后。
內(nèi)容概要
濃縮百年,萃取經(jīng)典,營造迷人書香,大師手筆,傳世名篇,奉獻千古美文,智慧文字,行云流水,享受品位閱讀?! 栋倌昝牢模ㄇ啻洪喿x版人物卷1900-2000)》收集了值得您反復閱讀的優(yōu)美文字,讓您盡情領略文學大師的筆下風光?! ≡凇栋倌昝牢模ㄇ啻洪喿x版人物卷1900-2000)》中,您將和這文壇大家神交一番,他們是:魯迅、周作人、茅盾、巴金、豐子愷、艾青。
書籍目錄
范愛農(nóng)志摩紀念懷晚晴老人雕刻家劉開渠悼胞兄曼陀我所認識的丁文江先生遙憶老舍與聞一多元氣淋漓的傅孟真郭君夢良行狀我所見的葉圣陶懷李叔同先生悼夏丐尊先生我的母親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深夜懷友祖母懷念蕭珊懷念曹禺紀念傅雷雁冰先生印象記三姐夫沈二哥兩位美學家憶白石老人一代才女林徽因回憶陳寅恪先生記郁達夫亡人逸事不會老的小丁阿丹不死!我與新鳳霞歲暮懷小川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記郭紹虞馮牧的牧歌我們叫他端木太陽下的風景我的婆婆又送高曉聲哭小弟緊相隨,盼君歸懷念方令孺老師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面前書桌上放著九冊新舊的書,這就是志摩的創(chuàng)作,有詩,文,小說,戲劇,——有些是舊有的,有些給小孩們拿去看丟了,重新買來的?!睹突⒓肥侨碌模r頁上寫了這幾行字:“志摩飛往南京的前一天,在景山東大街遇見,他說還沒有送你《猛虎集》,今天從志摩的追悼會出來,在景山書社買得此書?!敝灸λ懒?,現(xiàn)在展對遺書,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這一句話,別的沒有什么可說。志摩死了,這樣精妙的文章再也沒有人能做了。但是,這幾冊書遺留在世間,志摩在文學上的功績也仍長久存在。中國新詩已有十五六年的歷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鍥而不舍地繼續(xù)努力的人,在這中間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實同志,他前后苦心地創(chuàng)辦詩刊,助成新詩的生長,這個勞績是很可紀念的,他自己又孜孜矻矻地從事于創(chuàng)作,自《志摩的詩》以至《猛虎集》,進步很是顯然,便是象我這樣外行也覺得這是顯然。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據(jù)我個人的愚見,中國散文中現(xiàn)有幾派:適之、仲甫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長于說理講學,好象西瓜之有口皆甜;平伯、廢名一派澀如青果;志摩可以與冰心女士歸在一派,仿佛是鴨兒梨的樣子,流麗輕脆,在白話的基本上加入古文方言歐化種種成分,使引車賣漿之徒的話進而為一種富有表現(xiàn)力的文章,這就是單從文體變遷上講也是很大的一個貢獻了。志摩的詩,文,以及小說、戲劇在新文學上的位置與價值,將來自有公正的文學史家會來精查公布,我這里只是籠統(tǒng)地回顧一下,覺得他半生的成績已經(jīng)很夠不朽,而在這壯年,尤其是在這藝術地“復活”的時期中途凋喪,更是中國文學的一大損失了。但是,我們對于志摩之死所更覺得可惜的是人的損失。文學的損失是公的,公攤了時個人所受到的只是一份,人的損失卻是私的,就是分擔也總是人數(shù)不會太多而分量也就較重了。照交情來講,我與志摩不算頂深,過從不密切,所以留在記憶上想起來時可以引動悲酸的情感的材料也不很多,但即使如此,我對于志摩的人的悼惜也并不少。的確如適之所說,志摩這人很可愛,他有他的主張,有他的派路,或者也許有他的小毛病,但是他的態(tài)度和說話總是和藹真率,令人覺得可親近,凡是見過志摩幾面的人,差不多都受到這種感化,引起一種好感,就是有些小毛病小缺點也好象臉上某處的一顆小黑痣,也是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只令人微笑點頭,并沒有嫌憎之感。有人戲稱志摩為詩哲,或者笑他的戴印度帽,實在這些戲弄里都仍含有好意的成分,有如老同窗要舉發(fā)從前吃戒尺的逸事,就是有派別的作家加以攻擊,我相信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階級之故,而決不是他的個人。適之又說志摩是誠實的理想主義者,這個我也同意,而且覺得志摩因此更是可尊了。這個年頭兒,別的什么都有,只是誠實卻早已找不到,便是爪哇國里恐怕也不會有了罷,志摩卻還保守著他天真爛漫的誠實,可以說是世所希有的奇人了。我們平??磿措s志報章,第一感到不舒服的是那偉大的說誑,上自國家大事,下至社會瑣聞,不是恬然地顛倒黑白,便是無誠意地弄筆頭,其實大家也各自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自己未必相信,也未必望別人相信,只覺得非這樣地說不可。知識階級的人挑著一副擔子,前面是一筐子馬克思,后面一口袋尼采,也是數(shù)見不鮮的事。在這時候有一兩個人能夠誠實不欺地在言行上表現(xiàn)出來,無論這是哪一種主張,總是很值得我們的尊重的了。關于志摩的私德,適之有代為辯明的地方,我覺得這并不成什么問題。為愛惜私人名譽起見,辯明也可以說是朋友的義務,若是從藝術方面看去這似乎無關重要。詩人文人這些人,雖然與專做好吃的包子的廚子、雕好看的石像的匠人略有不同,但總之小德逾閑與否于其藝術沒有多少關系,這是我想可以明言的。不過這也有例外,假如是文以載道派的藝術家,以教訓指導我們大眾自任,以先知哲人自任的,我們在同樣謙恭地接受他的藝術以前,先要切實地檢察他的生活,若是言行不符,那便是假先知,須得謹防上他的當?,F(xiàn)今中國的先知有幾個禁得起這種檢察的呢,這我可不得而知了。這或者是我個人的偏見亦未可知,但截至現(xiàn)在我還沒有找到覺得更對的意見,所以對于志摩的事也就只得仍是這樣地看下去了。
編輯推薦
《百年美文(青春閱讀版·人物卷)(1900-2000)》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